一、綠色建材的概念
“綠色建材”是從“綠色材料”發展演變而來的,1988年第一屆國際材料學研究會議上首次提出了“綠色材料”這一概念。
在1992年國際學術界給予了明確的定義:綠色材料是在原料獲取、材料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環以及廢料處理等環節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和有利于人類健康的材料。
具體來說,綠色建材又被稱為可持續發展的建筑材料或生態環境材料,是指利用先進的生產技術所生產的無毒無害,利于環境保護、資源節約和人體健康的建筑材料。綠色建材的涵義主要有兩點:一是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對資源環境造成的負荷最小,產品生命周期終止后可以最大限度的回收再利用;二是有利于居住品質的提升,不損害或增益人體健康。
二、綠色建材的特征
綠色建材主要包括以下特征:
(1)資源節約
產品生產過程對資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少,同時可以回收利用“三廢”及其他污染物,實現污染物就地解決、循環利用。
(2)低能耗
采用先進制造工藝降低能源消耗,在生產、運輸和使用過程注重能源節約。
(3)有利環保
生產過程環境零排放或排放小,運輸及使用過程節能環保,不污染環境。
(4)循環利用
產品可進行綜合利用或循環使用利用。
(5)無毒無害
以清潔生產技術為依托,保證產品不產生有毒、有害物質。
(6)功能性強
在產品自重性、安全性、耐溫性、阻燃性、色彩性等方面突出,并具備良好的抗災性。

三、我國現行綠色建材評價方法
我國現有的綠色建材評價指標體系分為兩類:
第一類為單因子評價體系,一般用于衛生類評價,包括放射性強度和甲醛含量等。如有某項指標不合格即不符合綠色建材的標準。
第二類為復合類指標評價,包括揮發物總含量、人類感覺試驗、耐燃等級和綜合利用指標等,某種材料如有某項指標不合要求,但若其總體評價指標達到標準,這類建材也仍然可以被認為是綠色的。

四、我國發展綠色建材的意義
綠色建材的出發點是有利于生態環境,最大限度地利用廢棄物并具有節能凈化功能,有利于健康功能。綠色建材的最大特點是充分考慮到建材的發展要與環境保護資源的合理利用相協調。它從源頭上就注意消除污染,并始終貫徹于生產、施工、使用及廢棄物處理的全過程,使建材的生產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發展,從而使建材走上可持續發展的坦途。
此外,廢棄材料的無污染回收利用已是當今世界科學研究的一個熱點和重點。在審視建筑材料對環境嚴重影響的同時,也應該看到綠色建筑行業是一個可以消納大量廢棄物使其資源再利用最大化的行業。發展綠色建材可以有效地對建筑廢棄物、危險性廢料、工業廢渣、生活垃圾等等進行再利用,用最低限度的資源得到最大數量的產品,實現資源流動的閉合回路。
最后,發展綠色建材其實質就是大力推進建材生產和建材產品的綠色化進程,它將推動傳統建材行業的技術改造和產品的升級換代,促進建材行業施行清潔生產,推行建筑材料的循環再生制度及技術的發展,從而促進行業節能降耗和減少污染的技術措施的推廣。同時會產塵一批全新的生態功能材料,提升全行業的科技含量和水平。發展綠色建材還會推動建筑業的技術進步,提高人民的居住水平和生活質量。建材產量的持續增長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是中國建材工業必須解決的重大課題,而發展綠色建材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途徑。
推薦閱讀:
《建筑建材行業綠色建筑系列(二):玻璃供需延續緊平衡綠色節能空間廣闊-210715(21頁).pdf》
《建材行業2022年度策略報告:碳中和如何推動建材行業綠色低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