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可持續建筑?
1993年查爾斯.凱博特博士提出了可持續建筑,可持續建筑指以可持續發展觀來進行規劃的建筑,內容包括從建筑材料、建筑物、城市區域規模大小等,到與這些有關的功能性、經濟性、社會文化和生態因素??沙掷m建筑的理念是科學技術高速發展中追求少能耗、少污染、護健康、提高生產力且利于子孫后代。
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對可持續建筑給出了四個原則
(1)資源的應用效率原則;
(2)能源的使用效率原則;
(3)污染的防止原則(室內空氣質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4)環境的和諧原則。

2 什么是生態建筑生態?
生態建筑是基于生態學原理規劃、建設和管理的群體和單體建筑及其周邊的環境體系。其設計、建造、維護與管理必須以強化內外生態服務功能為宗旨,達到經濟、自然和人文三大生態目標,實現生態健康的凈化、綠化、美化、活化、文化五化需求。
生態建筑也是將建筑看成一個生態系統,通過組織(設計)建筑內外空間中的各種物態因素,使物質、能源在建筑生態系統內部有秩序地循環轉換,獲得一種高效、低耗、無廢、無污、生態平衡的建筑環境。生態建筑所包含的生態觀、有機結合觀、地域與本土觀、回歸自然觀等等,都是可持續發展建筑的理論建構部分,生態建筑其實也是綠色建筑,生態技術手段也屬于綠色技術的范疇。
3 什么是綠色建筑?
“綠色建筑”中的“綠色”不僅僅包括一般意義上的立體綠化、屋頂花園,其本意是代表一種概念或者象征,標志著建筑充分利用環境自然資源并對環境的無害。綠色建筑注重協調發展的基調,充分利用天然條件和人工手段創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環境、盡可能控制和減少對自然環境的使用和破壞,充分體現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報之間的平衡。
綠色建筑強調室外環境,因為空調的概念是想在內外部環境之間爭取一個平衡的關系,而對內部環境,即對健康、舒適及建筑用戶的生產效率,表現不同的需求。綠色建筑著重溫度問題、日光照明、聲問題和空氣質量等方面,既包括人工環境,也包括自然環境。在進行整體規劃時,不僅重視創造景觀,同時重視環境融合生態做到整體協調。即以整體的觀點考慮持續化和自然化。
4 什么是節能建筑?
節能建筑是在設計和建造釆用節能型結構、材料、器具和產品的建筑物;在此類建筑物中部分或全部利用可再生能源。節能建筑遵循氣候設計和節能的基本方法,對建筑規劃分區、群體和單體、建筑朝向、間距、太陽輻射、風向以及外部空間環境進行研究后,設計出的低能耗建筑,其主要指標有:
(1)綠化率不低于建35%;
(2)建筑間距應保證每戶至少有一個居住空間在大寒能獲得滿窗照2小時等。
20世紀80年代,環境危機、土地危機的進一步加劇,揭示節能建筑雖然先進于傳統建筑,但是同時存在占地多、侵占綠色面積多的缺點。節能建筑決不意味著人們在低標準的狹窄空間里生活,而是預示著人類將不斷以新的科技手段取代終將枯竭的污染性傳統能源,可以說節能建筑是可持續建筑發展探索道路上的奠基石。
更多可持續建筑、生態建筑、綠色建筑、節能建筑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
推薦閱讀
《中國建筑節能協會:2016中國建筑能耗研究報告(73頁).pdf 》
《建筑建材行業深度報告:BIPV風口提速建筑節能不是空談-220327(32頁).pdf》
《綠色國度:智能建筑綠色轉型白皮書(32頁).pdf》
《上海綠色建筑發展報告(2018 )》(120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