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夜間經濟
夜間經濟最初是源自20世紀70年代英國為改善城市中心區夜晚空巢現象而提出的經濟學名詞(night-time economy),2001年英國學者Paul
Chatterton 和 Robert Hollands以“城市夜間休閑規劃”(urbanplayscape of city
nightlife)的概念首次提出夜間經濟。盡管“夜間經濟”這一概念提出了有30年的時間,但就目前而言,學界對于“夜間經濟”這一概念其實并沒有一個清晰明確的界定。國內外學者的研究中最權威的界定是:指當日18時至次日凌晨6時服務業方面的商務活動,是以服務業為主體的城市經濟在第二時空的進一步延伸。本研究采用此界定。夜間經濟以城市空間為依托,是正常工作時間之后進行的經濟行為、休閑行為,具有明顯的時空特征,同時強調活動主體的主動性和活動內容的人文性。夜間經濟是一種多業態融合的復合型經濟,以旅游業等中高端服務業為核心產業,其業態包括夜游、夜宴、夜演、夜購、夜娛、夜宿等六種,“服務+體驗”是促進夜間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

2、夜間經濟的作用
(1)經濟作用
夜間經濟作為日間經濟的延伸,可以最大限度地促進經濟的發展;一般來說,游客在一個地方停留的時間越長,那么他進行消費的可能性就越大,游客的過夜消費的行為遠大于本地人的夜間消費能力,因此,以游客為重心的夜間經濟能夠大大提升城市的經濟增長水平。
(2)社會影響
相較于日間的各類經濟活動,夜間經濟的包容性要強很多。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大家都能夠在晚上找到一處可以休閑放松的場所。那些處在社會邊緣或者說因為某些原因不愿意回到自己家中的人,也能夠在夜間找到暫時停留的地方,這給了人們很大的歸屬感,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瞬間拉近。通過夜間的接觸和交流,人們更容易找到與自己相似的社交圈,從而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而這些都是人們在白天的社交活動中難以實現的。
夜間經濟的發展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許多的社會問題。雖然夜間經濟給了白天緊張工作的人們得以放松的機會,但很多人都在夜間借助酒精釋放壓力或休閑娛樂,這種依賴于酒精的夜間休閑行為間接導致了很多矛盾的發生,某種程度上來說并不利于社會的和諧穩定。
3、發展夜間經濟的影響因素
(1)消費者自身的安全感知
消費者在夜間經濟中的安全感知受到自身的個人特征的影響,而他們的安全感知也直接影響到了其參與夜間經濟的意愿。相較于男性而言,女性更為脆弱,感知安全度會更低。
(2)基礎設施的建設
作為夜間活動的重要場所之一,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對夜間經濟的發展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3)業態的多樣性
業態供給狀況直接決定和制約消費狀況,單一的產品已經不能滿足游客的需要了,只有不斷地豐富夜間經濟的產品和業態,才能時時刻刻抓住消費者的錢包。
(4)政策環境
國家相關部門出臺的有關夜間經濟的政策一方面規范了夜間經濟的行業發展,另一方面也像是一個風向標,指明了夜間經濟的未來發展方向。作為市場經營者,一定要對國家的政策環境有所了解。
推薦閱讀:《中國旅游研究院:2019夜間旅游市場數據報告(19頁).pdf》
《中國旅游研究院:2020中國夜間經濟發展報告(33頁).pdf》
《思略特:夜間經濟激活城市 “FUN”生活(11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