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4.8%,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面臨嚴峻下行壓力。
主要經濟指標
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4.8%,比去年第四季度高0.8個百分點,優于預期。因為隨著經濟從2020年第一季度的收縮10.3%擴大,2021年第一季度的基準為18.3%。按季度計算,一季度GDP增長1.3%。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7.02萬億元。
然而,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擴散,從3月中旬開始,幾乎所有主要省份的奧密克戎病例都在增加,這一上升趨勢被嚴重破壞。
據中國最高智庫中國社會科學院高級研究員張明估計,如果當前的政策措施繼續下去,預計第二季度GDP增速預計將降至2.0%至3.0%之間。市場擔心在最壞的情況下可能會再次出現負增長。
上海是中國重要的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同時享有世界超級工廠的美譽。上海等城市的封鎖對中國經濟增長造成了重大損害,并中斷了全球供應鏈。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宋崢(Michael Song)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上海封城一個月將使當地GDP下降60.0%,全國GDP下降2.7%。約造成4800億元的經濟損失。
第一季度城鎮新增就業285萬人,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5.5%。
城鎮調查失業率環比上升。1月和2月的失業率上升主要是由于季節性因素,因為求職者在農歷新年前后更換工作時,失業率往往會上升。
雖然2022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官方預期目標低于5.5%,但3月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導致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放緩,下行壓力加大。受此影響,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上升至5.8%,其中31個主要城市的調查失業率從2021年12月的5.1%上升至6.0%。16至24歲年齡組的失業率仍然保持在16.0%的高水平。
截至一季度末,全國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總數達1.778億人,比2021年同期增加380萬人。
最后,由于烏克蘭沖突、對俄制裁和貨幣政策收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4.4%下調至3.6%。隨后,IMF將2022年中國GDP增長預期從4.8%調整至4.4%。
幸運的是,有政策跡象表明,中國將放松對房地產行業的宏觀調控和對互聯網公司的嚴格監管。為了應對經濟低迷,財政和貨幣政策可能會更為積極以應對經濟下滑。
















參考報告 《普華永道(PwC):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觀察報告(英文版)(21頁)》
更多英文報告,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
本文由@Yoomi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