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險一金”是勞動者待遇的重要保障,對于勞動者而言,所在企業是否繳存“五險一金”關系到自身合法權益;對于社會而言,“五險一金”的繳存關系在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保障個人生活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許多人尤其是剛出校園的年輕人,對“五險一金”的了解知之甚少。那么,五險一金具體是指什么?包括哪些?與社保有什么區別?本文將具體介紹。

1.五險一金
“五險一金”是用人單位對所雇者集中保障性待遇的總稱,具體而言,“五險”指的是工傷保險、生育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
(1)工傷保險
工傷保險是指勞動者在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生產勞動過程中,遭受意外傷害或長期在高溫、輻射等有毒有害環境下引發職業病傷害后由保險基金通過保險賠付的形式給予工傷職工或生前贍養親屬提供一定數額的經濟保障制度。
(2)生育保險
生育保險制度是指國家組織實施,由用人單位繳納生育保險費,建立生育保險基金,專門用于化解職業婦女因生育而暫時中斷勞動所產生的收入損失風險為其提供生活保障和物質幫助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
(3)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制度是指一個國家或社會通過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使得勞動者在因達到法定解除勞動義務的年齡或因年老而喪失勞動能力時,能夠獲得政府部門]提供的物質幫助,以保障其解除勞動義務后的基本生活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
(4)醫療保險
醫療保險制度是指為解決居民防病治病問題而籌集、分配和使用醫療保險基金的制度社保機構負責補償參保人因生病而產生的合規的醫療服務和藥品費用。因為婦女生育期間經常伴有各種疾病和醫療費用支出,所以兩者多有交叉。
(5)失業保險
失業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行的、由社會集中建立基金,對因失業而暫時中斷生活來源的勞動者提供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其參保范圍包括按規定繳納保險費的城鎮企事業單位職工。
(6)住房公積金
住房公積金制度是指國家有關機關、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外商企業、私營企業及其他企業、事業單位、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為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
當前,五險一金繳納比例如下:養老保險:單位21%,個人8%;醫療保險:單位9%,個人2%+3元。失業保險:單位2%,個人1%;工傷保險繳納0.5%;生育保險繳納1%。住房公積金:用人單位按工資的12%辦理繳納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都是工資的12%。
2.五險一金和社保的區別
五險一金和社保的區別體現在概念和內容兩個方面。
(1)概念
五險一金是指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職工個人按照一定繳費基數計算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商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
社保也稱社會保險制度,是指在國家的強制下進行的-項制度,目的是為了保證勞動者在年老、生育、失業或者遭受重大疾病、工傷等狀況時能夠生活,能夠得到保障的一種福利制度。
(2)內容
五險一金包括社保,而社保只是五險一金中的五險部分,不包括住房公積金。
以上重點介紹了五險一金的內涵及其與社保的區別。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2022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s政策一覽,政策匯總
什么是保障性住房?種類有哪些?全國保障性住房最新政策一覽
養老保障管理產品是什么?產品有哪些?類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