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公益訴訟
公益訴訟是指在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或者有受侵害的危險的時候,與該侵害結果沒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個人、組織、團體得以自己的名義向法院起訴,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危險、予以賠償等的訴訟行為。

2.公益訴訟的范圍
公益訴訟的范圍五大類:污染環境類;破壞資源類;食品藥品安全類;英烈權益保護類;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類。
《關于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
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擬提起公益訴訟的,應當依法公告,公告期間為三十日。
《關于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一條:
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致使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職責。
《英雄烈士保護法》第二十五條:
對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的行為,英雄烈士沒有近親屬或者近親屬不提起訴訟的,檢察機關依法對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公益訴訟的類型
按照訴訟法的性質或者被訴對象不同劃分為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照提起訴訟的主體公益訴訟可以劃分為檢察機關提起的公益訴訟、其他社會團體和個人公益訴訟。
(1)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公益訴訟包括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這是按照適用的訴訟法的性質或者被訴對象(客體)的不同劃分的;按照提起訴訟的主體公益訴訟可以劃分為檢察機關提起的公益訴訟、其他社會團體和個人提起的公益訴訟,前者稱為民事公訴或行政公訴,后者稱為一般公益訴訟。
(2)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的區別:兩者所維護的法律規范的性質不同,前者所要維護的是行政法律規范,后者所要維護的是民事法律規范;兩者的被告不同,行政公益訴訟以行政機關或其他公權機關為被告,而民事公益訴訟則以民事主體(或私人)為被告。
以上就是有關于公益訴訟的定義、范圍及類型的全部內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公益訴訟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房票?房票轉讓是否合法?
什么是汽車購置稅?怎么計算?方法介紹
什么是知識產權?定義及我國識產權法律法規匯總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