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R發布了《2021年全球宏觀趨勢洞察:通過通貨再膨脹創造價值》。
報告鼓勵投資者在投資組合建設方面“邁出新的起點”,以期獲得更多的硬資產和更多的周期性風險敞口。在后續的文章中,報告深入詳細地說明了為什么對“另一種聲音”宏疊加有更多的信念。
2008年,銀行過度利用資產對權益的比率來助長極端超額時期。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前,銀行杠桿率的中位數為32比1。但是,新冠出現之初的銀行杠桿要健康得多。
圖1 資產股本比

2020年的政策反應具有決定性意義。
圖2 全球金融危機與新冠疫情對比,DM央行降息步伐加快

考慮財政刺激措施也很重要全球對這種新冠疫情的財政反應大約是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提供的支持的三倍。提供的刺激類型也非常不同。當時,減稅和公共投資占援助的最大份額,而這一次主要是通過現金支付,失業保險和職位保留計劃以及企業貸款和贈款的形式直接支持私營部門。
中國先前債務狂潮帶來的主要困擾是生產力的重大下降
圖3 中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

在這個周期中,中國幾乎沒有花錢來重振其經濟??梢栽趫D中看出顯示了美國為改善相對于中國的金融狀況不得不使用其央行資產負債表的程度。在財政方面也是如此。自新冠疫情開始以來,美國的財政支出現已接近5萬億美元,相較于新冠疫情開始后中國政府用于重燃增長的1萬億美元相形見絀。
美聯儲的政策和財政刺激措施會帶來高通脹的風險嗎?
貨幣供應量增長創紀錄,美聯儲表現溫和。在參加的幾乎每個客戶會議上,討論都變成了通貨膨脹,以及美聯儲及其央行同僚是否都錯了的問題有所不同。
在擴張初期,通貨膨脹讀數通??雌饋碜罡?。當綜合所有事實時,雖然不一定期望短期內名義利率會飆升至周期峰值,但確實認為通貨膨脹擔憂將仍然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這次的不同之處在于,美聯儲量化寬松政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而且可能更重要的是擴大了利率指導。因此,盡管確實認為未來幾個季度的通脹收支平衡點可能會達到周期性峰值附近,但認為實際收益率相對歷史水平將保持較低水平,從而也有助于抑制名義利率。
文本由@云閑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KKR:2021年全球宏觀趨勢洞察:通過通貨再膨脹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