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零部件產業模式
產業鏈:航空零部件產業位于航空整機制造產業鏈中游,上游為金屬/復材,下游分系統制造維修。
產業鏈上游的金屬材料主要包括結構鋼、不銹鋼、鋁/鎂/鈦合金和高溫合金;復材主要包括航空陶瓷、特種橡膠和碳纖維。
產業鏈下游分為整機構造、航空發動機制造和航空維修,代表企業有中航沈飛、航發動力、海特高新、安達維爾等。

轉包生產模式:目前航空“轉包生產”為主要的供應鏈合作模式,航空的“轉包”生產是全球航空飛機制造商、發動機制造商普遍采取的合作模式。在轉包的生產模式下,飛機及發動機制造商主要會對總體設計和細節設計進行負責,承擔主要的設計制造工作并負責最后的總裝;供應商會根據需要參與到部件的生產制造過程中。
航空零部件龍頭公司
德坤航空:為利君股份的全資子公司,成立于2008年12月;公司主營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業務,具有完善的航空航天產業鏈,是航空主機廠專業覆蓋全面、服務項目廣泛的綜合服務供應商、主要經營業務包括航空工裝模具設計及制造、航空數控零件精密加工、航空鈑金零件加工制造及航空部組件裝配等、產品應用于波音、空客、IAI、
商飛等民用飛機,多種型號軍用飛機以及運載火箭等。
2020年公司營業總收入達81 ,893.6萬元,同比增長19.1%;營業利潤達22.319.3萬元,同比增長8.1%。

愛樂達:成都愛樂達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具備航空零部件的全流程制造能力。公司立足航空制造領域,累積參與了20多種型號涉及7000余項航空零部件的配套研制及生產,專利技術廣泛應用于主營業務,客戶覆蓋軍民雙領域,未來將充分受益于四代機放量與國內民機市場發展。
西菱動力:四川嘉益嘉科技有限公司為西菱動力控股子公司,從事航空發動機零部件的制造與銷售業務;其另一個子公司鑫三合的主要業務為軍用飛機、民用飛機零部件和航空發動機零件精密制造和特種工藝處理。2019
年開始西菱動力堅定提升航空零部件產能,2020年上半年公司航空結構件制造生產項目的進度已經達到70%,并不斷投資生產線建設,以便同步擴大航空結構件、航空鈑金件、軸類件生產能力,公司整體有望在未來充分受益于軍民航空產業高景氣。
華伍股份:其全資子公司安德科技主要業務領域為航空技術裝備和航空零部件的研發和制造,具體包括各類工裝、發動機機匣和反推裝置等,是成飛、航發科技等企業的重要供應商,加工產品行業壁壘較高。其子公司長沙天映是國內首家有軍用無人機維修資質的民營企業,從事的主要是航空裝備、飛機試驗和維修檢測等領域的業務,且其業務獲得了客戶高度的認可,訂單量正在持續增長中。
公司2020年營業總收入為131,250.2萬元,同比增長22.2%。
鉑力特:成立于2011年,是國內3D打印領域的龍頭企業,企業所生產的產品一般被用于航空領域。公司增材制造零件已批量應用于7個飛機型號、2個無人機型號等,涉及C919等軍民用飛機、無人機、先進戰機等,公司深入參與了軍民航空市場的發展。
2020年公司營業總收入達41,788.0萬元,同比增長29.9%;營業利潤達8,197.2萬元,同比增長33.2%。

本文由@AG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行業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知識欄目。
參考資料
《【精選】2021年航空零部件產業與市場規模分析報告(30頁).pdf》
推薦閱讀
《2021年利君股份業務布局與航空制造產業鏈分析報告.pdf》
《【研報】航天軍工行業國際商用航空制造產業專題:新冠疫情下航空制造巨頭路向何方-20200423[31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