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海運行業
海洋運輸還可以稱為“國際海洋運輸”,主要提供海上客運、貨運服務,是國際物流中最主要的運輸方式。

2 海運分類
海運可以根據距離遠近、經營方式、船舶類型和貨物類型分類。貨物類型是最常見的分類方式,而干散貨運輸、集裝箱運輸和油品運輸其中主要的三大運輸板塊。
(1)干散貨船主要運輸大宗干散貨,如鐵礦石、煤炭、糧食等,貨物是裝入船艙中進行運輸的。
(2)油輪主要是原油或成品油的運輸,裝卸過程是通過管道將原油或者成品油加壓裝進船內的油罐里進行運輸的。
(3)集裝箱運輸是將貨物裝入統一尺寸的箱子里,再將箱子碼在甲板固定卡位,加固,防止海運途中的顛簸造成移動等。

3 海運行業特點
(1)天然航道:海洋運輸借助天然航道進行,不受道路、軌道的限制,通過能力更強。隨著政治、經貿環境等的條件改變,可隨時調整和改變航線完成運輸任務。
(2)載運量大:隨著國際航運業的發展,現代化的造船技術日益精湛,船舶日趨大型化。超巨型油輪已達到60多噸,第五代集裝箱船的載箱能力已超過5000TEU。
(3)運費低廉:海運為天然形成,港口設施一般為政府所建,經營海運業務的公司可大量節省英語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

4 我國海運發展歷程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海運行業經歷了社會變革、體制改革、市場化探索、融入全球化等階段并發展至今。2011年至今,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在經歷了多輪海運市場和海運規則后,我國通過提高運力、修建港口、科技賦能、資源整等方式成功打造出海運強國實力。在全球疫情爆發時,我國的海運發揮重要作用,地位凸顯。

5 海運行業產業鏈
海運行業上游是造(修)船、港口碼頭等基礎供應產業,下游服務鋼鐵、房地產等國民經濟基礎行業。海運行業中游可以劃分為干散貨運輸、油品運輸和集裝箱運輸等

6 海運行業政策
2021/7/20關于印發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的通知
復制推廣“一站式陽光價格”服務模式,推動船公司、口岸經營單位等規范簡化收費項目,明確收費項目名稱和服務內容,提高海運口岸收費透明度。推動建立海運口岸收費成本調查和監審制度。
2020/3/31關于支持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油氣全產業鏈開放發展若干措施的批復
創新國際船舶供應與保稅貨物管理業務模式,推行通關便利化改革,提升國際海事服務競爭力;支持以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為載體,充分發揮海、陸、空等多種運輸方式組合效應,創新多式聯運模式。在有效監管、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統籌研究在寧波舟山港實施啟運港退稅政策的可行性。
2021/2/26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
強化國際航運中心輻射能力,完善經日韓跨太平洋至美洲,經東南亞至大洋洲,經東南亞、南亞跨印度洋至歐洲和非洲,跨北冰洋的冰上絲綢之路等4條海上國際運輸通道,保障原油、鐵礦石、糧食、液化天然氣等國家重點物資國際運輸,拓展國際海運物流網絡,加快發展郵輪經濟。
2020/11/9關于推進對外貿易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
建立更加集約、高效、運行通暢的船舶便利通關查驗新模式,加快推進“單一窗口”功能覆蓋海運和貿易全鏈條。確保國際海運保障有力,提升國際航空貨運能力,促進國際道路貨運便利化。鼓勵港航企業與鐵路企業加強合作,積極發展集裝箱鐵水聯運。
2020/6/28關于在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暫時調整實施有關行政法規規定的通知
在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注冊企業經營國際客船、國際散裝液體危險品船運輸業務的審批權限,由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下放至海南省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允許僅涉及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港口的外籍郵輪運營多點掛靠航線業務。
2020/6/2關于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實施意見的通知
梳理海運、通關環節審批管理事項和監管證件,對不合理或不能適應監管需要的,按規定予以取消或退出口岸驗核。規范海運口岸收費。
降低港口、檢驗檢疫等收費。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2021年后疫情時代海運行業全景分析報告(49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