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來財政金融政策梳理
10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
要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完善地方能耗雙控機制,推動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費在一定時間內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推動重點領域實施節能降碳改造,在主要耗煤行業大力推進煤炭節約利用……主要產煤省和重點煤企要按要求落實增產增供任務。
10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
討論了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中美經貿關系對兩國和世界都非常重要,應該加強雙邊經貿往來與合作。二是雙方就中美經貿協議的實施情況交換了意見。三是雙方表達了各自的核心關切,同意通過協商解決彼此合理關切。
10月14日《關于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
國家發展改革委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一是有序放開全部燃煤發電電量上網電價。二是擴大市場交易電價上下浮動范圍。三是推動工商業用戶都進入市場。四是保持居民、農業、公益性事業用電價格穩定。
10月15日《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規定(試行)》
主要內容包括:一是明確附加監管指標要求,包括附加資本、附加杠桿率等。二是明確恢復與處臵計劃要求。三是明確審慎監管要求,包括信息報送與披露、風險數據加總和風險報告、公司治理要求等。
10月15日2021年第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
下一階段,穩健的貨幣政策將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以我為主、穩字當頭,做好跨周期調節,統籌考慮今明兩年政策銜接。人民銀行將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保持房地產信貸平穩有序投放,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10月19日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機制煤炭專題座談會
國家發展改革委研究依法對煤炭價格實行干預措施……會議要求……促進上下游行業協調發展,保障發電供熱和民生用煤需求,助力經濟平穩運行。
10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會
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多措并舉,在保障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大力推動具備增產潛力的煤礦盡快釋放產能,煤炭增產增供取得明顯成效。
10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
壓實地方責任,鼓勵地方對供氣供熱企業給予合理支持,保證民用氣和取暖價格基本穩定……防止大宗商品漲價向下游產業傳導使中小微企業承受成本壓力,抓緊研究包括階段性減稅降費在內的普惠性政策。
10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
目前房地產市場出現了個別問題,但風險總體可控,合理的資金需求正在得到滿足,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整體態勢不會改變。
10月20日央行行長易綱
恒大……目前的主要風險是到期債務未能償還,部分工地停工,已預售的房產按時交付有不確定性??傮w而言,恒大風險是個案風險。應對措施方面,我們一是要避免恒大的風險傳染至其他房地產企業。二是要避免風險傳導至金融部門……總體而言,有信心能把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避免發生系統性風險。
10月20日央行行長易綱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9.8%……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經濟韌性一定會不斷加強。
10月20日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
美聯儲縮減購債的行動可能很快就會開始……預計我國外匯市場受本輪美聯儲政策轉向的影響可控……
人民幣匯率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在金融管理部門的預期引導下,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風險偏好過度收縮的行為逐步得以矯正,融資行為和金融市場價格正逐步恢復正常。
10月20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
堅決從源頭上遏制過度發債融資。一方面,建立完善跨市場信息共享制度,聚焦控制發行人綜合負債水平,健全有效的債券融資約束機制,防止“高杠桿”過度融資。另一方面,進一步壓實中介機構責任,完善債券承銷、評級等業務執業規范,督促端正發展理念,提升執業質量。
10月21日央行行長易綱
現階段,利息收入在我國銀行業收入中仍占有較大比重,保持正常貨幣政策,保持利差水平處于合理區間,有利于促進銀行體系更好地為實體經濟增長服務,也有利于維護金融穩定。
10月22日2021年前三季度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布會
2021年新增專項債券額度盡量在11月底前發行完畢,持續發揮專項債券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
10月24日《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國務院于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
1,表示要:大力發展綠色貸款、綠色股權、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等金融工具,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引導金融機構為綠色低碳項目提供長期限、低成本資金……拓展綠色債券市場的深度和廣度……研究設立國家低碳轉型基金。
10月26日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布會
展望第四季度,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主任劉金云表示,提高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并允許今年提前享受的政策將有力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對沖經濟下行壓力,同時也會對財政帶來減收。受此影響,加上去年同期一些一次性收入抬高基數,預計后幾個月全國財政收入增幅總體呈下降態勢……2021年新增專項債券額度盡量在11月底前發行完畢。
10月26日2021金融街論壇年會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表示,與上一輪美聯儲貨幣政策緊縮周期相比,當前中國經濟處于更好的周期位臵,國內穩固的經濟基本面將是我國外匯市場應對外部沖擊的基礎保障。
10月2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
(1)部署對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等實施階段性稅收緩繳措施,預計可為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稅2000億元左右,另外為煤電、供熱企業緩稅170億元左右。
(2)決定延長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債券市場稅收優惠政策,將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境內債券市場取得的債券利息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政策的實施期限,延長至“十四五”末,即2025年12月31日。
(3)針對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運行、生產成本大幅上升等對企業尤其是制造業企業帶來的影響,以市場化、普惠式方式加大幫扶力度,助力企業紓困,穩定市場預期和就業,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
10月2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王春英
總的來看,中國的外匯市場抗風險能力比過去明顯增強,本輪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不會改變中國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的格局,也不會改變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的態勢。
10月27日青寧貴云四個高債務省份因違規興建樓堂館被通報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部分債務沉重地區違規興建樓堂館所問題的通報》,要求高負債地區除必要的基本民生支出和機關有效運轉支出外,要大力壓減基本建設支出,籌措資金化解債務風險。青海、寧夏、貴州、云南等4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較高的地區,有8個項目不同程度存在違規興建樓堂館所問題。
10月29日《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總損失吸收能力管理辦法》
一是建立了總損失吸收能力監管體系;二是明確了總損失吸收能力定義;三是確定了監管范圍和監管主體。
10月29日《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總損失吸收能力管理辦法》答記者問
我國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達標壓力不大,在其經營承受范圍內,不會影響信貸供給能力……同時考慮到銀保監會正在進一步完善商業銀行資本管理相關規定,我們預留了一定的政策空間……我國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應于2025年初達到相應的外部總損失吸收能力要求,目前距離達標時點還有三年多的過渡期。
10月29日中國國債正式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
富時羅素公司于2021年10月29日正式將中國國債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WGBI)……截至2021年9月末,國際投資者持有中國債券規模達3.9萬億元人民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