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洋經濟
海洋經濟的概念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兩方面。廣義的海洋經濟是指與海洋相關的經濟活動,其中包含開發與利用海洋資源,動態或靜態利用海洋空間,以及為上述提供服務于與配套的相關產業。狹義的海洋經濟在2003年國務院發布了《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海洋經濟是開發利用海洋的各類海洋產業及相關活動的總和”。

2.海洋經濟分類
當前,常見海洋經濟分類方法的主要有以下三種,分別按照海洋產業形成時間、海洋產業性質、和海洋三次產業進行分類。
一是按照海洋產業形成時間分類。就是按照海洋產業形成的時間先后,可分為傳統海洋產業、新興海洋產業以及未來海洋產業。按照該分類標準,表明海洋產業的發展依靠于經濟和技術進步。
二是按照海洋產業性質分類?!逗Q蠹跋嚓P產業分類》(GB/T
20794-2006)已經對海洋經濟劃分出了明確的分類,該文件按照海洋產業性質和行業規模將海洋產業和海洋相關產業細化分為28個大類、107個中類以及380個小類。
三是按照海洋三次產業分類。海洋產業從屬于國民經濟行業,因此,按照國家頒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可將海洋產業分為海洋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海洋第一產業是指海洋農業,海洋第二產業是指海洋工業,海洋第三產業是指海洋服務業。

3.海洋經濟特征
(1)國家主導型
目前我國海洋資源的控制權都在國家手中,但是國家又不能直接的進行海洋資源的開發和經營,所以必須轉接給個人或者地方政府來開發和經營,所以在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就需要合理的分配和利用。然后政府部門作為監管部門,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起到一個監督和主導的作用。為了促進海洋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要求海洋管理部門具有較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職能,避免造成資源的浪費、生態破壞、損壞海洋經濟健康發展等。因此,不斷完善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的管理體制,才能確保海洋經濟的穩步健康發展,國家的制度和公共服務的供給對海洋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
(2)資源依賴型
海洋是不同于陸地的資源載體,其有著獨特的性質,相比陸地而言海洋系統受到破壞或者污染將很難進行回復或治理,所以在開展海洋經濟之前就應該加強海洋環境的保護,確保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一個國家的海洋經濟對海洋區域有一定的依賴性,如果沒有海洋區域,那么海洋經濟就不存在,所以海洋區域的大小決定著海洋經濟的潛力,海洋區域越大,所擁有的海洋資源海越大,海洋資源質量越高,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礎,所以海洋經濟的發展對海洋資源具有高度的依賴性。
(3)技術密集、資金密集和高風險
現代的海洋經濟產業分為兩大類:像海洋造船和運輸,港口發展業這樣的傳統產業,這些傳統產業不斷進行結構改變,組織創新和管理升級,如今有了新的變化,展現出新的面目。還有一類向海洋油氣業、海洋能源業等的新型海洋產業,其則是依靠高薪科學技術為基礎開發出來新型海洋產業。但是無論是傳統的海洋產業還是新興海洋產業都作為海洋經濟的核心內容,幫助海洋科學技術的飛快發展。由于海洋技術開發的增加,導致資金投入不斷增多,給海洋經濟帶來了高風險。此外發展海洋經濟還有其他方面的風險,比如創新失敗導致高投入沒有達到預期回報的風險,再就是不可抗力因素所帶來的風險,主要包括海嘯、颶風、赤潮等海洋自然災害,還有地震帶來的損失。隨著全球的氣候變化,環境壓力逐漸加大,更多的自然災害發生,加大了海洋經濟發展的風險。因此,在發展海洋經濟時,要充分考慮風險防控、規避、防范等方面的問題,強化此方面的課題研究,最大程度的降低風險。
以上梳理了海洋經濟的定義、分類及特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藍色經濟?主要特征是?與海洋經濟的區別在哪?
世界經濟論壇(WEF):海洋經濟的未來(英文版)(15頁).pdf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海洋經濟發展趨勢及產業規劃思路(63頁)(景略咨詢).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