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數字技術發展現狀分析
(1)數字技術正迅速傳播和普及
與地球上的人口數字相比,移動聯網設備數量似乎更多,使用手機的人數也遠比擁有廁所的人多。數字傳輸數據的跨境流動已經增長數倍,超過2014年全球GDP的增長量1/3,即使2008年經濟衰退對商品、服務以及跨境資本的自由流動造成巨大影響。雖然越來越多的人正從信息和通信技術的進步中獲益,但壞人制造更廣泛破壞的可能也在增加。隨著時間推移,網絡攻擊的規模越來越大,且影響也越來越深遠。
(2)數字玩家發揮更大市場力量
以2017年7月6日的股價作為依據來計算,蘋果、Alphabet、微軟、亞馬遜以及Facebook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五大科技公司。在最有價值的非美國公司中,中國的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排名第七位。隨著產品越來越依賴于網絡效應,這些玩家正享受著規模經濟帶來的好處,并在市場占有率方面占據支配優勢。他們有豐富的創新資源,有能力加速數字產品的滲透和采用。

(3)數字技術正要改變未來工作
應用數字技術所帶來的自動化、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AI),可能會影響到50%的世界經濟。對于“第二個機器時代”的來臨,人們既充滿了期待,也滿心憂慮。超過10億個工作崗位正被當今技術自動化,涉及到的薪酬高達14.6萬億美元。這些技術有助于為利用人體能量打開新的大門,但同時也會取代更多常規工作,并增加社會不平等。
(4)數字市場參差不齊
政治、監管以及經濟發展水平在塑造數字產業及其市場吸引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世界上擁有最多互聯網用戶(7.21億人)的國家,中國具有并行數字市場,因為許多全球主要玩家都還未在中國找到立足點。印度擁有4.62億互聯網用戶,可以說是對全球玩家數字來說最具市場潛力的經濟體。然而,印度存在著多種語言和多種基礎設施匱乏的挑戰。歐盟擁有4.12億互聯網用戶,但其市場嚴重碎片化,它仍在創建一個“數字單一市場”的過程。在許多國家,多家網站或數字公司都被封鎖。在世界范圍內,數字接入本身還遠未統一,當今世界上只有50%的人口能夠上網。
(5)數字商務必須與現金抗衡
到2020年,全球零售電子商務銷售額預計將達到4萬億美元,是目前的2倍。一個主要障礙是現金繼續維持著粘性,還沒有被種類繁多的數字貨幣所取代。在2013年,世界85%的交易使用現金結算。雖然荷蘭、法國、瑞典以及瑞士是世界上現金依賴度較小的國家,甚至是在歐元區,75%的銷售點也依然在使用現金支付。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都非常依賴現金,在馬來西亞、秘魯以及埃及,只有1%的交易不用現金。即使是印度的非貨幣化實驗,也沒有打破該國對現金的嚴重依賴。印度廢除86%的紙幣5個月后,現金取款反而比去年提高了0.6%。
2、數字技術市場競爭格局介紹
數字產業化即信息通信產業,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先導產業,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技術、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等,具體包括電子信息制造業、電信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行業等。
從更加具體的構成來講,數字產業化包括但不限于5G、集成電路、軟件、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產品及服務。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數據,2014-2019年中國數字產業化規模逐年上升,2019年中國數字化產業規模達到70878億元,同比增長10.54%,占GDP比重為7.2%。產業數字化是指傳統產業應用數字技術所帶來的生產數量和效率提升,其新增產出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產業數字化包括但不限于工業互聯網、兩化融合、智能制造、車聯網、平臺經濟等融合型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數據,2014-2019年中國產業數字化規模逐年上升,2019年中國產業數字化增加值規模達到287524億元,同比增長15.56%,占GDP比重為29.0%,成為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文本由@栗栗-皆辛苦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商業價值研究院(IBM):數字技術與環境(英文版)(16頁).pdf
世界銀行:撒哈拉以南非洲對數字技術的需求(英文版)(49頁).pdf
Gavi:利用數字技術和方法實時監測補充免疫活動(英文版)(78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