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碳交易的分類,當前,我國的碳交易市場有兩種基礎產品,一種是政府分配給企業的碳排放配額,另外一種就是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下面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碳排放配額。
碳排放配額
配額交易是政府為完成控排目標采用的一種政策手段,也就是在一定的空間和時間內,將該控排目標轉化為碳排放配額并分配給下級政府和企業,若企業實際碳排放量小于政府分配的配額,那么企業能夠通過交易多余碳配額,來實現碳配額在不同企業的合理分配,最終以相對較低的成本實現控排目標。

碳排放配額計算方法
下面是全國主要試點交易所的碳排放配額計算方法
1、廣州:廣東省2020年度碳排放配額分配實施方案,2020年度企業配額分配主要采用基準線法、歷史強度下降法和歷史排放法。電力行業燃煤燃氣發電機組(含熱電聯產機組),水泥行業的熟料生產和粉磨,鋼鐵行業的煉焦、石灰燒制、球團、燒結、煉鐵、煉鋼工序,普通造紙和紙制品生產企業,全面服務航空企業使用基準線法分配配額;電力行業使用特殊燃料發電機組(如煤矸石、油頁巖、水煤漿、石油焦等燃料)及供熱鍋爐、水泥行業其他粉磨產品、鋼鐵行業的自備電廠、特殊造紙和紙制品生產企業、有紙漿制造的企業、其它航空企業使用歷史強度下降法分配配額;水泥行業的礦山開采、鋼鐵行業的鋼壓延與加工工序、石化行業企業使用歷史排放法分配配額。
2、上海:上海市2020年碳排放配額分配方案,本市采取行業基準線法、歷史強度法和歷史排放法確定納管企業2020年度基礎配額。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優先采用行業基準線法和歷史強度法等基于排放效率的分配方法。對本市發電、電網和供熱等電力熱力行業企業,采用行業基準線法。對主要產品可以歸為3類(及以下)、產品產量與碳排放量相關性高且計量完善的工業企業,以及航空、港口、水運、自來水生產行業企業,采用歷史強度法。對商場、賓館、商務辦公、機場等建筑,以及產品復雜、近幾年邊界變化大、難以采用行業基準線法或歷史強度法的工業企業,采用歷史排放法。
3、湖北:湖北省2019年度碳排放權配額分配方案
,配額實行免費分配,采用標桿法、歷史強度法和歷史法相結合的方法計算。其中,水泥(外購熟料型水泥企業除外)、電力行業采用標桿法,熱力及熱電聯產、造紙、玻璃及其他建材、水的生產和供應、設備制造(部分)行業采用歷史強度法,其他行業采用歷史法。
4、天津:天津市生態環境局關于天津市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納入企業2020年度配額安排的通知,2020年度納入企業配額分配主要采用歷史強度法和歷史排放法。電力熱力行業(含發電、熱電聯產、供熱企業)、建材行業、造紙行業企業采用歷史強度法分配配額。鋼鐵、化工、石化、油氣開采、航空行業企業采用歷史排放法分配配額。
5、深圳:深圳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管控單位為電力、燃氣、供水企業的,其年度目標碳強度和預分配配額應當結合企業所處行業基準碳排放強度和期望產量等因素確定。管控單位為前款規定以外其他企業的,其年度目標碳強度和預分配配額應當結合企業歷史排放量、在其所處行業中的排放水平、未來減排承諾和行業內其他企業減排承諾等因素,采取同一行業內企業競爭性博弈方式確定。建筑碳配額的無償分配按照建筑功能、建筑面積以及建筑能耗限額標準或者碳排放限額標準予以確定。
6、重慶:重慶市碳排放配額管理細則(試行),本市對配額實行總量控制。以配額管理單位既有產能2008—2012年最高年度排放量之和作為基準配額總量,2015年前,按逐年下降4.13%確定年度配額總量控制上限,2015年后根據國家下達本市的碳排放下降目標確定。配額管理單位在2011—2012年擴能或新投產項目,其第一年度排放量按投產月數占全年的比例折算確定。
文本由@鄧鄧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精選】2021年碳交易市場建立與CCER發展空間分析報告(31頁).pdf
【研報】環保行業碳中和系列報告:全國碳市場落地在即企業CCER價值有望重估-210604(23頁).pdf
【研報】環保及公用事業行業碳中和深度之二:CCER從方法學上把握碳交易市場機會-210315(32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