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洋溫差發電的原理是什么
海洋溫差發電技術是新能源技術的一種,其發電原理和火力、核能發電原理相類似,具體是利用不同深度海水的溫度差來氣化工作流體,從而推動渦輪發電機發電。從海洋溫差能分布和來源來看,太陽能的作用與其密切相關,有著豐富的太陽能資源的地區,海洋溫差能資源同樣豐富。
現有海洋溫差發電系統中,熱能的來源即是海洋表面的溫海水,發電的方法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利用溫海水,將封閉的循環系統中的低沸點工作流體蒸發;另一種則是溫海水本身在真空室內沸騰。兩種方法均產生蒸氣,由蒸氣再去推動渦輪機,即可發電。發電后的蒸氣,可用溫度很低的冷海水冷卻,將之變回流體,構成一個循環。冷海水一般要從海平面以下600~1000m的深部抽取。一般溫海水與冷海水的溫差在20℃以上,即可產生凈電力。
從深海抽取的冷海水,不但溫度低(一般為4、5℃),無菌且富有養分,有多種用途,如產制淡水、冷凍、空調、養殖、制藥等,可提高海洋溫差發電以外的經濟價值,這方面的應用稱為深海水利用(DOWA)。

2.海洋溫差發電的系統分類
(1)封閉式:封閉式循環系統系利用低沸點的工作流體作為工質。其主要組件包括蒸發器、冷凝器、渦輪機、工作流體泵以及溫海水泵與冷海水泵。因為工作流體系在封閉系統中循環,故稱為封閉式循環系統。當溫海水泵將溫海水抽起,并將其熱源傳導給蒸發器內的工作流體,而使其蒸發。蒸發后的工作流體在渦輪機內絕熱膨脹,并推動渦輪機的葉片而達到發電的目的。發電后的工作流體被導入冷凝器,并將其熱量傳給抽自深層的冷海水,因而冷卻并且再恢復成液體,然后經循環泵打至蒸發器,形成一個循環。工作流體可以反覆循環使用,其種類有氨、丁烷、氟氯烷等密度大、蒸氣壓力高的氣體冷凍劑。目前以氨及氟氯烷22為最有可能的工作流體。封閉式循環系統之能源轉換效率在3.3%~3.5%。若扣除泵的能源消耗,則凈效率在2.1%~2.3%。
(2)開放式:開放式循環系統并不利用工作流體作為工質,而直接使用溫海水。首先將溫海水導入真空狀態的蒸發器,使其部分蒸發,其蒸氣壓力約為3kPa(25℃),相當于0.03大氣壓力而已。水蒸氣在低壓渦輪機內進行絕熱膨脹,做完功之后引入冷凝器,由冷海水冷卻成液體。冷凝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水蒸汽直接混入冷海水中,稱為直接接觸冷凝;另外一種是使用表面冷凝器,水蒸汽不直接與冷海水接觸。后者即是附帶制備淡水的方法。雖然開放式系統的能源轉換效率高于封閉式系統,但因低壓渦輪機的效率不確定,以及水蒸氣之密度與壓力均較低,故發電裝置容量較小,不太適合大容量發電。
(3)混合式:混合式循環系統與封閉式循環系統有些類似,唯一不同的是蒸發器部分?;旌鲜较到y的溫海水系先經過一個閃蒸蒸發器(flashevaporator,一種使流體急速壓縮,然后急速解壓而產生沸騰蒸發的設備),使其中一部分溫海水轉變為水蒸氣;隨即將蒸氣導入第二個蒸發器(一種蒸發器與冷凝器的組合設備)。水蒸氣在此被冷卻,并釋放潛能;此潛能再將低沸點的工作流體蒸發。工作流體于此循環而構成一個封閉式系統。設計混合式發電系統的目的,在于避免溫海水對熱交換器所產生的生物附著。該系統在第二個蒸發器中還可以有淡水副產品的產出。同時,開放式發電系統的低容量缺點亦可獲得改善。
以上就是有關于海洋溫差發電的原理及系統類型的全部介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新能源發電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燃氣發電?優勢有哪些?
什么是太陽能發電技術?分類有哪些?
什么是生物質能發電?方式主要有哪些?相關政策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