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貝恩公司(Bain
company)發布的《2022年亞太地區私募股權市場報告》顯示,亞太地區的私募股權投資者并未因全球疫情和供應鏈中斷而氣餒,在2021年完成了創紀錄的交易數量。該地區的投資和退出價值創下新高,籌資規模略高于2020年。2021年總交易價值飆升至創紀錄的2,960億美元,相較2020年同比增長50%,與此前五年的平均水平相比增長了82%。
值得注意的是,整個亞太地區的交易價值都創下了紀錄。大中華區繼續主導亞太市場,創造了1,280億美元的交易價值,約占該地區總投資的43%。印度以610億美元的交易價值排名第二?;ヂ摼W和科技領域的大額交易激增,使印度的市場份額升至20%。與近幾年不同的是,印度的投資增長率超過了大中華區:印度的交易額增長了47%,而中國則增長了23%。
在四筆大宗交易的推動下,韓國的交易價值翻了一倍多,達到近300億美元,創下了該國最高的交易記錄。在韓國活躍的私募股權基金越來越關注科技投資。日本的投資額在2020年增長了150%,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制造業和工業領域的交易。
東南亞獲得的投資額也大幅增加。五筆大型交易占東南亞總交易額的33%,較2020年增長了143%。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投資額同比增長46%。
成長型交易占亞太地區交易價值的59%,亞太地區六個市場中有四個都是成長型交易占主導地位(大中華區、印度、韓國和東南亞)。在日本和新西蘭,收購仍然是最受歡迎的交易類型。在整個亞洲地區,收購在總交易價值中所占的總比例連續第四年保持在25%左右的水平。
許多收購交易都是從大企業集團剝離出來的。日立金屬(75億美元)、美贊臣(22億美元)和風投-資生堂(15億美元)等2021年最大的交易都是從大企業集團剝離出來的。
在應對Covid-19大流行引發的混亂之際,領導團隊正越來越多地考慮能夠使他們專注于核心業務、提高運營效率和提高利潤的戰略。
在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和韓國的大型交易和活動增加的推動下,平均收購交易規模從一年前的3.2億美元增至5.7億美元,增幅達78%。平均交易規模增長了12%,達到1.06億美元。




















數據來源 《貝恩公司(Bain company):2022年亞太地區私募股權市場報告(英文版)(48頁)》
更多英文報告,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