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百川盈孚數據,當前,我國三氯氫硅有效產能共56.6萬噸(包含了下游企業自產自用部分),和2020年相比減少了3萬噸,和2019年相比減少了9萬噸。2021年1月份到7月份,我國三氯氫硅產量共20.53萬噸(外售量,不包含下游企業自產自用部分),同比+9.73%,開工率約為72.5%。
三氯氫硅產能持續收縮,開工率提高

就需求結構來看,我國的電子級三氯氫硅主要依賴進口,當前,全球只有美國、日本、德國等有大規模生產電子級三氯氫硅的能力,國內只有三孚股份、沁陽凌空、洛陽中硅擁有部分產能。另外,光伏級三氯氫硅的生產難度也較大,部分多晶硅生產企業擁有配套的三氯氫硅產能,但普通級三氯氫硅供給未出現明顯短缺。國內企業主要以生產三氯氫硅用于硅烷偶聯劑為主。
三氯氫硅實際開工率處于高位,結構性產能不足

三氯氫硅產能排名
三氯氫硅產能排名前五的企業分別為:新安化工、唐山三孚、江西晨光、河南尚宇、新疆大全,產能分別為8萬噸、6.5萬噸、6萬噸、6萬噸、6萬噸。
國內三氯氫硅產能統計:新安股份排名第一,三孚股份排名第二

三氯氫硅新增產能排名
新增產能排名前三的企業為:新安化工、天祥化工、東方希望。
國內三氯氫硅新增產能統計

目前,三氯氫硅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兩種:
1、 傳統的合成方法,也就是硅氫氯化法:用冶金級硅粉或硅鐵、硅銅作原料與HCl氣體反應,反應在330~380℃和0.05~3MPa下進行。
2、四氯化硅氫化法:該反應為平衡反應,為提高三氯氫硅的收率,優選在氯化氫存在下進行,原料采用冶金級硅粉通過預活化除去表面的氧化物后,可進一步提高三氯氫硅的收率,反應在溫度400~800℃和壓力2~4MPa下進行。
在這兩種方法中,硅氫氯化法比較普遍(技術成熟、適合產業化生產)。
三氯氫硅產業鏈

文章數據來源:《化工行業專題報告:高景氣化工產品供需格局分析-211126(74頁).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