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6日,關于印發《北京市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其中提到:
2025年前,具備氫能產業規?;茝V基礎,產業體系、配套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培育10-15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鏈龍頭企業,形成氫能產業關鍵部件與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建成3-4家國際一流的產業研發創新平臺,京津冀區域累計實現氫能產業鏈產業規模1000億元以上,減少碳排放200萬噸。交通運輸領域,探索更大規模加氫站建設的商業模式,力爭完成新增37座加氫站建設,實現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分布式供能領域,在京津冀范圍探索更多應用場景供電、供熱的商業化模式,建設“氫進萬家”智慧能源示范社區,累計推廣分布式發電系統裝機規模10MW以上;建設綠氨、液氫、固態儲供氫等應用示范項目,實現氫能全產業鏈關鍵材料及部件自主可控,經濟性能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來源:《北京市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pdf

氫能迎來超大利好!
8月16日,氫能源板塊全天走強!午后,氫能源掀起漲停潮!中泰股份、深冷股份等多股漲停。
氫能將會成為未來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氫氣是世界上密度最小的氣體。和其他的常見燃料熱值相比,氫氣的熱值大約為140MJ/kg,是汽油等傳統燃料的2倍以上。氫氣通過燃料電池發電的產物是水(直接燃燒的產物也是水)。氫能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零排放。氫在宇宙當中的含量是最多的,可供開發的氫能多。
常見燃料熱值對比(MJ/kg)

據IEA數據,1975年-2019年期間,全球的氫氣需求情況逐年都在不斷的增加,需求由1975年的不到2000萬噸,增長到了2019年的超過7000萬噸。
全球氫氣需求情況(百萬噸)

預計未來,氫氣的能源屬性將會逐漸顯露,應用領域將會擴展到交通、建筑、工業、電力、煉化等領域。
2050年氫氣終端需求預測(百萬噸)

近幾年來,全球主要經濟體也陸續的發布了氫能發展規劃。
中國:2021/3,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在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仗扉_發、氫能與儲能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業。
美國:2020/12,Hydrogen Program Plan。進行氫能全產業鏈技術研發,加大示范和部署力度,實現氫能產業規?;?。
歐盟:2020/8,A hydrogen strategy for a climateneutral
Europe。2024年前安裝不少于6GW的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設備,可再生能源制氫產量達到100萬噸,2024-2030年安裝至少40GW的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設備,2050年所有脫碳難度系數高的工業領域使用氫氣。
日本:2019/3,氫能與燃料電池戰略路線圖。2030年前構建商業化的氫能產業鏈,氫氣成本降低至30日元/標方;2025年前氫燃料電池汽車超過20萬輛,2030年前超過80萬輛。
韓國:2019/1,氫能發展路線圖2040。2040年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產量增至620萬輛,加氫站數量增至1200個,燃料電池產量擴大至15GW。
全球主要經濟體氫能規劃

據IRENA數據,就全球球氫氣來源來看,天然氣制氫是占比最多的,達到了48%,石油煉化制氫占比為30%。電解水制氫的占比最小,為4%。
全球氫氣來源情況

據中國氫能聯盟數據,從2019年中國氫氣的來源來看,煤制氫的占比最高,為63.5%,天然制氫的占比為13.8%,電解水制氫占比為1.5%。

就當前來說,制氫的方式主要有天然氣制氫(不含CCS)、天然氣制氫(含CCS)、煤制氫(不含CCS)、煤制氫(含CCS)、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據IEA數據,在這些制氫方式當中,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的成本最高,其次就是天然氣制氫(不含CCS)和天然氣制氫(含CCS),煤制氫的成本最低。
不同制氫方式成本對比($/kg)

不同電價與設備初始投資假設下電解水制氫成本測算($/kg)

未來,氫能將需要和可再生能源進行高度結合,預計儲能領域將會成為氫能的重要應用場景之一。
數據來源:《電氣設備行業儲能系列報告之三:氫儲能潛力巨大產業化尚需時日-210727(30頁).pdf 》
產業鏈可關注的龍頭:
漢鐘精機(
空氣泵領域龍頭)、龍蟠科技(氫能其他應用細分龍頭)、寶豐能源(光伏制氫領域龍頭)、雄韜股份(氫燃料電池領域龍頭之一)、億緯鋰能(電池電堆產業鏈細分龍頭)、厚普股份(加注產業鏈細分龍頭)、美錦能源、濰柴動力(氫能全產業鏈布局)、中材科技(儲運產業鏈細分龍頭)、中國石化(制氫、加氫站領域龍頭)、大洋電機(氫燃料電池領域龍頭)、雪人股份(氫能各類配件細分龍頭)。
文本由@-YANYI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