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異質結電池
異質結電池(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 layer
)是一種N型單晶雙面電池,以晶硅太陽能電池為襯底,以非晶硅薄膜為鈍化層的電池結構,具有高轉換效率、高雙面率、無光衰、溫度系數低、弱光響應高、工藝步驟少、容易薄片化等優勢。標準晶體硅太陽能電池是一種同質結電池,即PN結是在同-種半導體材料上形成的,而異質結電池的PN結采用不同的半導體材料構成。
20世紀60年代異質結電池開始發展,1968年實現晶硅與非晶硅結合的異質結器件,1974年首次實現氫化非晶硅,減少非晶硅的缺陷,1983年異質結電池第一次制備成功,效率為12.3%,面積僅0.25%。1991年日本三洋公司首次將本征非晶硅引入異質結電池結構,實現了優良的界面鈍化,制備出效率為18.1%的電池,并將該結構的電池命名為異質結電池,該公司將其申請為注冊商標,所以異質結電池又被稱為HJT
( Heterojunction Technology )或SHJ( Silicon Heterojunction )。

2 異質結電池結構圖示

3 異質結電池的優勢特征
(1) 結構對稱,雙面發電,有效減少工藝流程和設備。HIT
電池是單晶硅片的兩面分別沉積了本征層、摻雜層、TCO以及印刷電極的結構,正反面受光照后都能發電,因而有效較少了工藝流程和設備,目前整個HIT電池生產工藝流程僅需4步。
(2)低溫工藝。與傳統熱擴散型晶體硅太陽電池形成p-n 結的高溫(>900 攝氏度)相比,HIT 電池由于是硅基薄膜形成 p-n
結,所以最高工藝溫度也就是 a-Si
薄膜的形成溫度(<200攝氏度),是一種低溫工藝,一方面有效節約能源,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硅片的熱損傷和變形,使得薄型硅片襯底成為可能,有利于降低材料成本。
(3)高開路電壓。HIT 電池在 c-Si 襯底和摻雜 a-Si 發射層之間插入了本征 a-Si緩沖層,它能有效鈍化晶體硅表面的缺陷,使得 HIT
電池的開路電壓進一步提高,從而獲得更好的電池性能和轉換效率。目前 HIT 電池的開路電壓紀錄已經達到了 750 mV
(4)溫度特性好。太陽電池的性能數據通常是在 25 攝氏度的標準條件下測量的,而光伏組件的實際應用環境是室外,高溫下的電池性能尤為重要。由于 HIT 電池結構中的 c-Si/a-Si
異質結,其溫度特性更為優異。溫度系數為-0.25%每攝氏度,僅為晶體硅電池的溫度系數(-0.45每攝氏度)的一半左右,使得 HIT
電池在光照升溫情況下比常規電池有更好表面。
(5)光照穩定性好。HIT 電池中的 a-Si 薄膜中不存在 Staebler-Wronski 效應,因而具有較好的光照穩定性,不會出現類似 a-Si 薄膜電池中轉換效率因光照嚴重衰退的現象。同時,由于一般 HIT 電池使用 n 型 c-Si 為襯底,不存在 B-O 對導致的光致衰減問題。

4 異質結電池相關公司
捷佳偉創◆晶體硅太陽能光伏設備制造領先企業。
邁為股份◆公司為光伏絲網印刷設備龍頭。
山煤國際◆背靠山煤集團,煤炭貿易業務是其發展亮點。
東方日升◆國內領先光伏組件企業,充分收益海外市場快速增長。
愛康科技◆擬定增布局異質結項目,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推薦閱讀:
《2020年我國光伏行業HJT異質結電池工藝設備市場產業投資研究報告(41頁).docx》
《金陽新能源-鑄錠單晶開啟光伏行業異質結電池新紀元-210831(24頁).pdf》
《【研報】機械行業異質結電池設備行業深度報告:復盤PERC發展歷程推演設備未來圖景-20200513[44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