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
目前世界發達國家都投入巨大精力發展教育信息化,信息化儼然已成為國際競爭以及各國實現教育變革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但因各國國情的不同,各國發展方式方法都有所不同。
歐美國家發展快速,且處于領先水平。美國發展最為迅速,主要將信息技術與學習空間以及學生興趣相聯系,在發展科技的同時更加注重學生的自創力。
德國教育信息化已進入了“工業4.0”的重要階段,其4.0階段發展的主要目標:提升整個網絡空間的運載速度、實現全域網絡覆蓋、借助信息技術幫助弱勢群體。
日本發展也相當快速,日本早在2004年就推行“U-Japan”計劃,制定了五年發展目標,實現網路全局覆蓋,達到網絡便捷通暢。

中國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
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起步晚,底子薄,因此采用了基礎建設與應用、理論與技術同步前驅的策略??v觀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整個歷程,主要分為兩個大階段,第一階段為1.0階段,第二階段為2.0階段。
主要經歷了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萌芽階段(1982-1997)
這一階段基礎教育才緩慢開啟了計算機課程,只是簡單地教會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和操作方法,且受到整個大環境的影響和制約,城市中的中小學才開始試點教學,城鄉差距非常大。
第二時期:開啟階段(1998-2009)
在這一階段我國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有個小步提升,我國已真正進入發展基礎教育信息化的初創時期,不在拘泥于展望和計劃,已將發展付諸于實踐。我國教育相關部門也制定了5年展小目標和10年發展大規劃,致力于信息化教育的普及和開展,但是發展依然處在低水平階段。不過面對相對薄弱的基礎,發展相當迅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對我國信息技術教育有一個基礎的填補。
第三時期:(2010-2018)
在這一時期我國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邁入了發展的正軌,不僅僅只是簡單地向基礎設施設備的投入和普及,已上升到軟件的使用,系統的開發等更高層次。
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規劃(2011-2020)》提出了縮小差距,促進優質資源共建共享等。在這一時期發展迅速,迎頭趕上,逐步在縮小與歐美國家的差距。在1.0中主要在于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與國家發展教育現代化相適應的信息化體系,推進基礎教育信息化的廣泛應用。

2018年后,在十年規劃還未到來之際,教育部發布了2.0行動計劃,意味著我國基礎教育信息化正式邁入了2.0的發展階段。此時信息技術也在不斷地提高和完善,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信息技術的與日俱新不斷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教育信息化尤其反應靈敏。這一階段基礎教育信息化向全生態轉變,教育不只是簡單的普及和應用,此時更加注重創新創造。

中國信息化教育發展成果
中國基礎教育信息化作為國家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育改革的路線和觀點,提升教育的效率和質量,激勵相關產業的提升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同時也是基礎教育現代化發展中不可替代的一步。隨著基礎教育信息化的不斷開展,目前的教育體系一定會產生大型震動,從而帶來包括形式和學習方式的巨大改變,對我國的教育現代化有著強烈的推進作用。
1、“三通兩平臺”工程進展順利,信息化教育教學日益普及
“寬帶網絡校校通”在不斷的快速發展。我國各地中小學校都在享受著信息化教育帶來的便利、相關配套的多媒體教室的數量也在不斷上升,信息化教學環境得到不斷完善,信息化在基礎教育上的應用也取得了極大進步。有數據顯示,全國中小學中,互聯網接入率達百分之九十七點多,教室配備多媒體設備的數量達303萬間。
2、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不斷擴大
對現在的鄉鎮教育情況來說,靈活運用教學信息化的方法已變成解決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農村部分學校師資力量薄弱等缺陷的主要方法之一。伴隨著信息化教育的不斷發展,城市和鄉鎮,不同區域之間的差距在逐漸縮小,其在平衡師資力量、提升學生興趣和優化教學環境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發展。
我國分別在12年和16年開展了“農村小學數字教學資源全覆蓋”與“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等活動,讓各個學校通過在網絡上查找資源,學習相關教學方法等措施,來彌補一些地區的教育資源不足的情況,盡量的推進教育資源平均化。
3、大力支援教育改革收獲新成果
在全國各市進行不斷深化教育改革的過程中,經??吹嚼眯畔⒒逃齺硗苿咏逃母锏纳碛?并圍繞著教育信息化進行著不斷的摸索以及實施前所未有的舉措,特別是這次疫情期間,在網上教學、布置批改作業、線上答疑、考試招生等方面,教育信息化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成績。比如,北京市通過協調多名骨干教師,以云平臺在線服務的形式,來幫助學生進行課下作業輔導,在線答疑,小型課堂等多種方式來幫助學生的學習,大力的支持了教育方式的改革,為其他地區指出了一條可行的道路。
推薦閱讀:
《【公司研究】華騰教育-專注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集平臺、內容、渠道為一體-20201204(25頁).pdf》
《教育均衡:縣域教育信息化優質均衡建設解決方案(33頁).pdf》
《【公司研究】佳發教育-深度報告:厚積薄發打造教育信息化標桿-20200312[26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