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知識 > 6g的潛在應用場景有哪些?8大業務應用場景介紹

6g的潛在應用場景有哪些?8大業務應用場景介紹

未來,6G將會呈現出沉浸化、智慧化、全域化等新發展趨勢。將會形成8大業務應用,包括沉浸式云XR、全息通信、感官互聯、智慧交互、通信感知、普惠智能、數字孿生和全域覆蓋。

6G潛在應用場景多元化

6G潛在應用場景多元化

1)沉浸式云XR:擴展現實(XR)是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和混合現實(MR)等技術的統稱。云化XR作為通用業務將賦能工業、文化、教育等領域,助力行業數字化轉型。云XR要求端到端時延<10ms;用戶體驗速率達Gbps量級。

2)全息通信:全息通信通過自然逼真的視覺還原,實現人、物及周邊環境的三維動態交互,滿足人類對于人與人、人與物、人與環境之間的溝通需求。全息通信可打通虛擬與真實場景界限,為用戶提供身臨其境的沉浸體驗。全息通信要求用戶吞吐量達到Tbps量級。

3)感官互聯:除視覺和聽覺外,觸覺、嗅覺和味覺等更多感官信息的傳輸將成為通信手段的一部分,感官互聯可能會成為未來主流的通信方式。不同感官傳輸的一致性和協調性,需要毫秒級時延保證;觸覺的反饋信息對定位精度提出較高要求;安全性需用戶隱私保護。

4)智慧交互:6G將助力情感交互和腦機交互等全新研究方向,具有感知、認知能力的智能體將取代傳統的智能交互設備,變革人類交互方式。智能體對人類的實時交互和反饋,時延<1ms,用戶體驗速率>10Gbps,可靠性達到99.9999%。

5)普惠智能:到2030年,越來越多的個人和家用設備、城市傳感器、無人駕駛車輛、智能機器人等都將成為新型智能終端,這些智能體通過不斷學習、合作、更新,將實現對物理世界的高效模擬、預測。6G網絡的自學習、自運行、自維護都將構建在AI和機器學習之上,以應對各種實時變化,通過自主學習和設備間協作,為社會賦能賦智。

6)通信感知:6G網絡可利用通信信號實現對目標的檢測、定位、識別、成像等感知功能,獲取周邊環境信息,挖掘通信能力,增強用戶體驗。毫米波、太赫茲等更高頻段的使用將加強對環境和周圍信息的獲取。6G利用通信信號的感知功能提高定位精度、實現動作識別等高精度感知服務、實現環境監測等。

7)數字孿生:物理世界中的實體將在數字世界中得到鏡像復制,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可憑借數字世界中的映射實現智能交互,通過在數字世界中對物理實體或過程進行模擬、驗證、預測和控制,可以獲得物理世界的最優狀態。數字孿生對6G網絡架構和能力提出諸多挑戰,如萬億級的設備連接能力、亞毫秒級時延、太比特級傳輸速率以及數據隱私和安全需求等。

8)全域覆蓋:目前全球仍有超過30億人沒有基本的互聯網接入,無人區、遠洋海域無法通過地面網絡實現信號覆蓋,地面蜂窩網與衛星、高空平臺、無人機等空間網絡融合,構建起全球廣域覆蓋的空天地一體化三維立體網絡。全域覆蓋將為偏遠地區、飛機、汽車、輪船等提供寬帶接入;為全球沒有地面網絡覆蓋的地區提供廣域物聯網接入;提供高精度定位,實現高精度導航、精準農業、應急救援等服務。

推薦閱讀

6g全球各國進展如何?盤點全球各國6g研究進展情況

《華為:6G-無線通信新征程白皮書(25頁).pdf》

《賽迪智庫:6G愿景及概念白皮書(30頁).pdf》

《普華永道:智慧城市中的數字孿生(19頁).pdf》

本文由作者-YANYI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禁止轉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本文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報告

NGMN Alliance:6G應用場景與分析白皮書(英文版)(44頁).pdf
NGMN Alliance:6G應用場景與分析白皮書(英文版)(44頁).pdf

本文檔中包含的信息代表 NGMN 對截至發布之日所討論問題的當前觀點。本文檔按“原樣”提供,不提供任何保證,包括任何適銷性、非侵權或適用于任何特定 目的。不承擔與使用本文檔中的信息有關的所有責任(包括侵犯任何財產權的責任)。此處未授予任何知識產權的明示或暗示許可。 本文檔僅供參考,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讀

IMT-2030(6G)推進組:2021年6G總體愿景與潛在關鍵技術白皮書(28頁).pdf
IMT-2030(6G)推進組:2021年6G總體愿景與潛在關鍵技術白皮書(28頁).pdf

社會結構變革驅動力收入結構失衡要求數字技術提升普惠包容。當今社會,世界貧富差距不斷拉大,潛藏巨大經濟社會風險。國際電信聯盟提出,要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促進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大數據、人工智能、全息感知等技術將有效助力在教育、醫療、金融等多方面普惠扶貧措施的落地,是應對世界收入失衡挑戰、助力各群體協同發展、

華為:2020Wi-Fi 6與5G技術及應用場景白皮書(36頁).pdf
華為:2020Wi-Fi 6與5G技術及應用場景白皮書(36頁).pdf

Wi-Fi 6 與 5G 技術及應用場景白皮書 華為園區網絡營銷支持部 Version 1.0 作者:侯方明(Alan Hou) 2019 年 8 月Wi-Fi 6 與 5G 技術及應用場景白皮書 摘 要 文檔版本 01 (2019-08-05) 版權所有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ii 摘摘 要要 隨著萬物互聯

東南大學:6G研究白皮書-6G 無線網絡:愿景、使能技術與新應用范式(2020)(125頁).pdf
東南大學:6G研究白皮書-6G 無線網絡:愿景、使能技術與新應用范式(2020)(125頁).pdf

6G 研究研究白皮書白皮書 6G 無線網絡:愿景、使能技術與新應用范式 2020 年 8 月 14 日 編寫編寫說明說明 編寫編寫作者作者: 尤肖虎1,2, 王承祥1,2, 黃杰1,2, 高西奇1,2, 張在琛1,2, 汪茂1,2, 黃永明1,2, 張川1,2, 蔣雁翔1,2, 王家恒1,2, 朱敏1,2

IMT-2030(6G)推進組:6G網絡安全愿景技術研究報告(19頁).pdf
IMT-2030(6G)推進組:6G網絡安全愿景技術研究報告(19頁).pdf

人工智能歷經幾十年的發展,在理論和應用方面持續創新與演進,成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隨著機器學習、卷積神經網絡、循環神經網絡等深度學習算法的興起,諸如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翻譯等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智能終端、智能物聯、智能運維等領域,對社會進步和人民生活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為實現 6G

中信科移動:6G場景、能力與技術引擎白皮書(V.2021)(40頁).pdf
中信科移動:6G場景、能力與技術引擎白皮書(V.2021)(40頁).pdf

本白皮書版權專屬中信科移動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科移動”)所有,并受法律保護。如需基于非商業目的引用、轉載、傳播或以其他方式合理使用本白皮書的全部或部分內容,應完整注明來源。違反前述聲明者, 中信科移動將追究其法律和商業道德之責任。6G 場景、能力與技術引擎白皮書(V.2021) 序 6G研究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