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慧供熱是什么
智慧供熱是新一代智慧型供熱系統,在傳統熱網的供熱自動化及信息化基礎上,與物理、信息系統進行深度融合,在此技術路徑上將供熱系統的“熱源—熱網—熱用戶—熱儲備”全過程要素與
GIS、物聯網、云計算、信息安全預警等新興技術進行傳輸、感知、連接;綜合運用模擬仿真、AI、大數據等技術,分析系統中各項資源的優化配置情況,并利用模型預測等技術,精準調節系統中的各層級及各環節對象;同時該系統應具備“自感知、自診斷、自優化、自分析、自調節、自適應”的應用特征,能對政府供熱監管、企業規劃設計運營、系統需求響應調節等方面的問題進行決策思考。
簡單來說,智慧供熱就是對傳統基礎設施的一個轉型升級,用以支撐供熱行業更加智能化,以適應時代發展。

二、智慧供熱應用領域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供熱企業都存在著能源浪費的弊端,雖然其會通過氣候補償來盡可能減少浪費,但沒辦法達到最合理的優化。
而智慧供熱不僅能夠實現最佳的室內溫度曲線,實現室內溫度均衡,波動均在控制范圍之內,而且其最主要的還有節能的特點。所以企業除了可以將智慧供熱應用于一切對于室內溫度有要求的領域,如公共服務、交通運輸、科教文衛等領域外,尤其可以將它用于供熱節能領域以及建筑節能領域。
需要耗費大量能源的供熱領域可以采用這項技術來降低供熱能耗。

三、智慧供熱評價方法
智慧供熱的評價方法有層次分析法(AHP)、數據包絡分析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DEA)模糊評價法(FCE)等。
層次分析法是一種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系統的、層次化的分析方法。這種方法能利用較少的定量信息使得決策思維過程變得數學化。清華大學的張馳等結合AHP法與模糊綜合評價法對電力企業的應急能力指標權重以及電網的應急能力進行確定和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提出建議,為電網系統應急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科學依據。
數據包絡分析法一般是用來測量生產效率,是運籌學領域和研究經濟生產邊界的一種方法。國內王海燕等對智慧供熱采用了數據包絡分析法,建立了電網投入產出評價體系,全面系統性
地對區域電網的投入產比進行了綜合效率分析,為電網評價提供了科學的輔助決策。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能充分利用原始數據的信息,結果也能很精確地反映出差距。
推薦閱讀
《瑞納智能-乘“雙碳”東風智慧供熱節能企業加速成長-220113(17頁).pdf》
《愛分析:智慧城市實踐報告(42頁).pdf》
《華潤:2021智慧城市白皮書-城市建設運營數字化轉型(76頁).pdf》
《計算機行業動態跟蹤:公用事業智能化升級加速智慧供熱和智慧水務迎來發展新機遇-20211118(16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