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財政管理
財政管理是對財政收支活動進行計劃、調節、監督、控制等一系列活動的總稱。是貫徹實施國家財政政策和財政規章制度、有效組織財政收支、合理調劑資金、實現國家職能的重要手段。
財政管理也是財政部門的一項經常性的重要工作,可以說是貫穿財政工作始終、幾乎覆蓋所有財政領域和財政過程的一項經常性工作。從財政計劃的編制、執行,以及進行財政決算,都需要財政管理。財政管理作為制定和執行財政政策及法規、規范財政關系及運行的行為,是整個國民經濟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要與國家的經濟體制相配套,而且還要同國家的其他宏觀經濟政策相協調,是一種難度很大的經濟管理活動。

2.財政管理的目標
(1)構建良性循環的財政運行機制;(2)建立有效保障財政收入合理增長的機制;(3)構造本級預算支出的有效監控機制;(4)確保財政收支平衡。
3.財政管理的職能
財政管理擁有以下五種職能:
(1)決策:即財政管理主體對于財政活動所采納方案的選擇,一般原則是采用最優方案,在沒有最優方案的前提下選擇次優。
(2)計劃:即制定并實施計劃。
(3)組織:即為了保證決策和計劃的有效執行而進行的組織活動。
(4)協調:即財政管理主體對于財政活動的各種關系之間的矛盾進行協調,包括政府和納稅人之間的矛盾,政府之間的矛盾等。
(5)監督:即檢查監控財政活動的全過程。財政管理為了實現其職能,要運用經濟、行政、法律手段。
4.財政管理的基本原則
(1)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財政預算,要體現收支平衡原則,適應國民經濟發展需要。在實施過程中,堅持按收支程序,及時調節各項資金運動規模及方向,嚴格按國家規定編制預決算;
(2)嚴肅財經紀律和法令,保證黨和國家制定的財政方針、措施、制度和辦法能順利執行。如財政收入方面有關稅收制度、征收原則和辦法,不得隨意變動;
(3)加強財政業務管理,在實施財務管理時要堅持統一領導和分級管理的原則,專業管理與群眾管理相結合,以及經濟手段、法律手段與行政手段相結合的原則。財政管理對于實現資金的使用效益最大化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協調快速地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以上就是有關于財政管理的定義、目標、職能和基本原則的全面梳理,如果還想了解更多財政管理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財政信用是指什么?主要內容有哪些?
什么是財稅服務企業?是做什么的?有哪些?
財稅大數據是什么?有什么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