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圖書出版行業現狀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和生活文化水平提高,消費者對于精神文化的追求也日益提升。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碼洋突破千億元;受疫情影響2020年圖書零售市場出現負增長,但銷售碼洋仍然維持在970.8億元人民幣;隨著大環境稍有改善,2021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銷售碼洋回漲至986.8億元人民幣。2014-2019年中國圖書行業零售市場同比增長率維持在10%-15%區間,預計隨著社會生活逐漸恢復,未來圖書零售行業還有一定發展空間。

圖書線上銷售渠道逐漸變成主流:2021年圖書線上渠道銷售碼洋達774.8億元人民幣,而線下只有212億元人民幣,整體態勢二八分立。過去幾年圖書出版企業為占領市場加大線上打折力度,也是圖書線上銷售較為發達的原因。

網絡電商助力圖書出版經營: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網絡媒體形態的變化,直播帶貨興起也影響到了圖書出版行業。短視頻電商對圖書銷售的積極作用促進出版商加強線上布局,構建優質內容;短視頻與圖書出版較好的融合促進了消費者購買圖書的意愿。
2.圖書出版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拐點已至,優質資源稀缺:隨著社會多樣化的發展,消費者的精神需求也逐漸變得多元化,但圖書出版品類增長率持續下降,尤其是大環境和行業因素的疊加影響,使得圖書出版品類減少;在傳統特點品類日趨飽和的情況下,打造符合時代和讀者要求的創新優質內容成為圖書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然。
知識快消與精品圖書結合:隨著生活節奏變快,快速掌握新知識也成為了大多數人的需求;再加上互聯網能使消費者更便利地獲取信息,各種載體的內容正在搶占相關圖書市場,圖書出版企業未來必定會與互聯網知識載體進行更緊密地結合,與時俱進。
醫療健康、金融理財書記需求增加:后疫情時代消費者觀念發生改變,對健康和金融知識將會越來越重視,預計這兩個類型的圖書市場將會稍有擴展。
消費服務優化:在用戶心智日趨成熟的情況下,與圖書購買相匹配的服務就會顯得越來越重要;傳統圖書出版企業對這一塊較為陌生,但想要在未來市場中爭取到一席之地,就必須加強服務意識。
3.圖書行業用戶畫像
以抖音直播圖書消費數據為例:
性別差異和地域差異明顯:消費人群中女性占比達65%;女性更加注重家庭和教育類圖書,男性則購買自我勵志類圖書較多;地域方面北京、上海、重慶等經濟較發達的城市購買圖書的用戶較多。
性別差異明顯:

圖書銷售品類集中度高:兒童讀物、教輔材料和成長勵志類圖書銷售占比較多;不過過去一年內由于Z世代消費逐漸興起,與其興趣相關的動漫類書籍成交GMV增速也較高。相對的具有明顯時代性的傳統圖書品類如報紙、古籍等圖書類型逐漸失去競爭力。
年齡差異顯著:從年齡來看,18-30歲的用戶更多消費“文學”“小說”“藝術”等類型的書籍;41歲以上的消費者更多購買“生活”“工具書”等實用類型的書籍。

更多行業分析,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
數據來源
《巨量引擎:2022圖書出版行業營銷白皮書(33頁).pdf》
推薦閱讀
《2021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與數字閱讀行業研究報告(37頁).pdf》
《艾瑞咨詢:2020年中國圖書市場報告(46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