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聚光太陽能發電
聚光式太陽能熱發電(Concentrating Solar
Power,簡稱CSP)是指通過發光板的聚光加熱蒸汽,再用蒸汽進行發電的一種新興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也常被成為太陽能熱發電技術。

2.聚光太陽能發電原理
太陽能熱發電的原理是將太陽光能聚集起來,將聚集的光能通過儲熱介質轉化為熱能,再通過儲熱介質釋放的熱能轉化為電能。聚光集熱的裝置將太陽能的光能先收集起來,收集的光能將儲熱介質加熱到一定的溫度后,儲熱介質經過換熱裝置將熱能傳遞給動力回路,儲熱介質在儲熱系統中循環做功,釋放出的熱能驅動汽輪機,再帶動發電機發電,驅動汽輪機的蒸氣,從汽輪機出來以后,它的溫度和壓力已經大大降低,此時釋放出的乏氣會經過冷凝器等凝結成液體,流入再熱器中,重新泵化為熱蒸氣,又開始新的一輪循環。
3. 聚光太陽能發電形式
(1)塔式系統
塔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主要由日光反射鏡子系統。接收器組成,見圖。其中日光反射鏡子系統由大量大型。平坦的太陽跟蹤反射鏡構成,對太陽進行實時跟蹤,把太陽光聚焦到塔頂的接收器。在接收器中對傳熱流體進行加熱,產生高溫過熱蒸汽,過熱蒸汽推動常規渦輪發電機組發電。一些電力塔利用水。蒸汽作為傳熱流體。由于其卓越的傳熱和能量存儲能力,在其他先進的設計中,對其進行了熔融硝酸鹽試驗。具有商業規模的工廠可以生產200MW的電力造價十分昂貴,建設電站的投資很高。
(2)碟式引擎系統
與其他聚光太陽能發電技術相比,碟式引擎系統產生的電力功率相對較少,通常在3~25萬kW的范圍內,很適合分布式應用,如果將多個這樣分布安裝的單元碟式。引擎系統整合成一簇,可以實現集中向電網供電,不但能緩解電力能源需求,還可以提高整個電網的運行安全性。整個發電系統安裝在一個雙軸跟蹤支撐機構上,實現定日跟蹤,連續發電,發電效率高達30%,在相同的運行溫度下,發電效率明顯高于槽式和塔式,是所有太陽能熱發電系統中效率最高的。缺點是碟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的單元發電容量較小。
(3)線性聚光系統
線性聚光太陽能發電采用線聚焦技術,線性聚光器包括拋物面槽式系統和線性菲涅耳反射系統2種,利用很大的反射鏡來捕獲太陽的能量,并把太陽光反射和對焦集中到焦線上,在這條焦線上安裝有線性管狀集熱器,集熱器吸收聚焦后的太陽輻射能,把吸熱管內的流體加熱,然后產生過熱蒸汽,驅動渦輪發電機產生電力。線性集中聚光器系統通常由按南北向平行排列的大量聚光器組成,這樣保證最大限度地聚集太陽能。
①拋物面槽式系統
目前,在美國太陽能熱發電領域中占主導地位的是拋物面槽式線性聚光系統,槽式太陽能發電系統由太陽能聚光器,以及吸熱配件或接收器和跟蹤機構組成。其中太陽能聚光器由許多彎曲的反射鏡組合裝配而成,安裝在支架上。吸熱管或接收器管沿著每個拋物形反射鏡的焦線固定安裝,用以吸收太陽輻射能,傳熱工質(不管是傳熱流體還是水/蒸汽)都要從太陽能集熱管中流過,從而產生過熱蒸汽,直接輸送到渦輪機用以發電。
②線性菲涅爾反射器系統
第二種線性聚光技術是線性菲涅爾反射器系統,該系統由反射鏡。聚光器和跟蹤機構組成。把平坦的或略有彎曲的反射鏡安裝配置在跟蹤器上,在反射鏡上方的空間安裝吸熱管,反射鏡把陽光反射到吸熱管。有時在聚光器的頂部加裝小型拋物面反射鏡,以加強陽光的聚焦。
以上梳理了聚光太陽能發電的定義、原理及形式,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2022全球光伏逆變器前十排名
什么是光伏逆變器?種類有哪些?未來趨勢如何?
分布式光伏有哪些?2021年我國各省市“整縣推動”分布式光伏政策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