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植發行業發展史
總體來說中國植發行業經歷了三個階段,分別是1970-1996年的萌芽期、1997-2015年的初步發展時期、2016至今的快速發展階段,下面來做一下詳細介紹:
1、1970-1996年的萌芽期
萌芽期見證了現代移植技術的誕生,現代移植技術最早誕生于日本,外科醫生們使用小型移植物,或者是卵泡單位移植物來代替受損的眉毛或睫毛區域,在20世紀70年代,上海新華醫院使用大孔徑換鉆的方式提取毛囊,這是中國最早展開毛發移植的醫院,這標志著中國植發行業正式開始萌芽。

2、1997-2015年的初步發展時期
在初步發展時期,中國的植發機構引進了多數外國先進科技,如minimicro、FUT等等,除此之外,還制定了《植發技術的研發與技術服務》質量標準體系。
1997年北京伊美爾健翔醫院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專業的毛發移植中心,并且將外國的minimicro技術引入中國,促進中國植發行業獲得初步發展。
2005年,植信(國際)植發中心成立,并且成功的實施了中國第一臺FUT手術(這包括了顯微分離技術的應用),這是中國植發技術發展史當中的一個里程碑的重要事件。
2006年,北京科發源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引進了微針植發技術,并且對此還進行了多次的技術升級。
除此之外,在2006年,雍禾植發研究中心開始對FUE植發技術進行鉆研,并且在2007年成功將此技術引進我國。
2010年第,雍禾植發制定《植發技術的研發與技術服務》質量標準體系,明確的指出了植發術前毛囊檢測、發型設計、術后恢復及護理等操作規范,并通過了國際標準化組織的認證,有助于促進植發行業健康發展。
3、2016至今快速發展時期
雍禾植發自主研發的3D植發技術標志著中國植發行業的快速發展階段。
2016年,由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毛發醫學分會、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國際交流合作部及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醫學美容專業委員會主辦的中國首屆國際毛發移植學術大會在北京舉行。
會議內容包括國際上毛發移植領域專家交流毛發醫學研究和臨床成功案例、探討毛發移植和毛發疾病等專業問題,并且還設置了植發手術直播環節,這次會議是中國首次承辦世界范圍的毛發移植領域學術會議,在中國植發行業發展當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2017年,雍禾植發引進ARTAS的植發智能設備,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有效的縮短植發手術時長。
2019年,新生醫療美容有限公司自主研發3D植發技術,可以實現比傳統植發技術的發量多20%左右。
植發機構不斷的加強自主研發,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中國植發行業獲得了快速的發展。
文本由@鄧鄧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頭豹研究院:2019年中國植發行業概覽(34頁).pdf
植發行業怎么樣?發展現狀分析,市場規模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