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RO公司是干什么的
CRO,全稱是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意為合同研發組織,指的是在藥物研發過程中,采用合同形式給醫藥企業提供專業化外包服務的公司與機構,他們的業務模式一般采用的是接受客戶委托,并依據行業法規與客戶要求提供從藥物研發到上市過程中的全流程或部分流程服務。更廣泛意義上的CRO還涵蓋CMO/CDMO生產外包組織(一般統稱CXO)。
2 CRO企業業務劃分
CRO企業一般將其CRO業務區分為臨床前CRO、臨床CRO。
(1)臨床前CRO:指的是從事化合物研究服務與臨床前研究服務,通常包含先導化合物、新藥發現與活性藥物中間體的合成及工業研發、安全性評價研究服務、藥代動力學、藥理毒理學、動物模型的構建等。當前我國臨床前CRO的主要公司有藥明康德、康龍化成、昭衍新藥、睿智化學、美迪西等。
(2)臨床CRO:主要是給臨床試驗階段的研究提供相應的服務,包括臨床I-IV期技術服務、臨床數據管理和統計分析、新藥注冊申報等。國內從事臨床CRO的主要公司有泰格醫藥、藥明康德等。

3 我國CRO行業現狀
(1)發展歷程
國外CRO從20世紀40-50年代起步,查爾斯河實驗室等公司相繼成立給某些藥企提供動物實驗、藥物分析等廣泛的科學實驗服務。20世紀70-80年代,CRO巨頭企業昆泰、科文斯等紛紛成立,CRO業務逐步擴展。90年代,行業巨頭加強整合,擴展業務版圖,如昆泰把業務拓展到亞太地區、查爾斯河收購
Inveresk、PPD 收購 Pharmaco 等,21 世紀后,國際合作交流加強。歐美巨頭發展多年體量倍增,上游藥企研發投入增速放緩,大型
CRO穩定發展,亞太地區 CRO 行業因其廉價勞動力等優勢迅速崛起,并承接了大量的歐美藥企訂單。而我國CRO行業發展較晚,20世紀90年代后才開始萌芽,但發展速度很快,20世紀進入爆發發展階段


(2)市場規模
依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2015年的我國CRO市場規模為26億美元,2019年達到69億美元,CAGR為27.3%。預計到2024年有望達到222億美元,CAGR為26.5%。
(3)中國CRO市場的構成
2019年,有調查顯示我國的藥物發現中國CRO市場的構成中市場占比為20.3%,同比增速27.3%,臨床前和臨床CRO市場占比分別是26.1%和53.6%,同比增速是20%和15.6%;2015-2019年CAGR分別達到33.4%、20.3%和29.3%.

(4)行業政策

(5)CRO行業主要商業模式
傳統模式:CRO企業與藥企之間的交易為一次性訂單合同模式
創新型模式:按照合同進度付費,設立里程碑
結果導向型模式:提前完成項目可獲得超額獎金,項目推遲則收益下降
風險共擔模式:CRO企業與藥企共擔風險,共享收益,CRO企業主動承擔風險并分享更多回報
4 中國新型CRO企業創新技術應用指數評估及TOP10排名
健康界按照相關指標和公司發展的實際情況評選出中國新型CRO企業TOP10分別是HLT&PPD、藥明康德、昆泰(IQVIA)、泰格醫藥藥明生物、維亞生物、遙領醫療、睿智化學、成都先導藥物、昭衍新藥


推薦閱讀:
《【研報】CRO行業深度報告:創新藥大時代CRO乘風起舞-210126(23頁).pdf》
《【公司研究】陽光諾和-CRO賽道新銳聚焦綜合研發服務-210619(29頁).pdf》
《【精選】2021年醫藥生物行業臨床CRO市場競爭格局分析報告(41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