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不良資產
不良資產是指經濟主體的投資經營活動中以貨幣、證券等形式表現的、不能實現其預期收益的資產,不良資產在本質上反映了社會資源的低效或不當配置。與正常的金融資產相比,不良資產一般具有低收益、低流動性,以及加速貶值的特點。
不良資產概念寬泛,它的提出是由于會計科目里的壞賬科目,不良資產包括銀行的不良資產,政府的不良資產,證券、保險、資金的不良資產,企業的不良資產等。
2 不良資產來源
不良資產供給來源主要來自于商業銀行為代表的的銀行金融機構、信托、券商等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非金融企業三類。
(1)銀行的不良資產是指處于非良好經營狀態的、不能及時給銀行帶來正常利息收入甚至難以收回本金的銀行資產。根據銀行不良資產五級分類法,不良貸款主要包括次級、可疑和損失貸款及其利息。
(2)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包括信托、券商、基金等金融機構,這些金融機構相當部分的融資、抵押業務是不良資產產生的根本原因,實際上,非銀行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主要是以其類信用貸款業務的規模占比及實際數額來體現的,這都為不良資產處置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
(3)非金融企業的壞賬,主要指企業形成的各類應收賬款。近年來,在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鋪開,宏觀經濟面臨轉型調整的壓力下,去產能成為結構調整的重要目標之一,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轉型行業紛紛面臨整合、轉型、重組的境地,結構直接導致這些企業的償債能力不斷下滑,企業應收賬款由此成為壞賬沉淀累積,形成惡性循環,非金融部門不良資產存量迅速累積。
3 不良資產行業鏈條

(1)上游源頭:不良資產三大供給者機構,即商業銀行、非銀行類金融機構和非金融的企業,這三大類機構將所產生的不良資產通過直接出售,委托間接出售等方式轉讓給處置方,構成不良資產的一級市場。
(2)中游處置:由資產管理公司和中間機構來組成。資產管理公司部分主要由前文提到的由各類資產管理公司和非持牌專營債轉股機構等組成;中介機構則是由評級機構、增信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拍賣公司和資產評估公司等在處置不良資產中環節中由專門資質的公司事務所構成,他們為不良資產在處置階段提供相應的中介服務,但是從中不難發現,資產管理公司與中間機構的業務也有重疊部門,例如,河北省資產管理公司等多家地方資產管理公司也都有資產評估和增信業務。所以資產管理公司和中間服務機構都是在不良資產接受處置環節的參與者。
(3)下游投資者:由不良資產的需求方和購買方構成,包括上市公司,個人投資者,投資機構等。是對經資產公司處置后的認為還存在潛力價值的債權、實物資產等進行購買的主體。
4 2020我國不良資產行業總體發展情況
(1)行業市場規??偭?/strong>
從銀行不良貸款規模來看,2020年一季度的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26,121億元,而四季度末則上升至27,015億元。整體來看,2020年內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略微有所下降,而不良貸款余額仍然保持著上升的態勢;

2020年的信用債違約規模持續上漲,2020年全年有150支信用債違約,違約規模約為1,697億元。從違約主體來看,發生違約的主要是民企;

2019年底央行啟動了不良資產證券化的第三批試點,由之前的18家機構擴容至包含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在內的40家機構,進一步推動中國不良資產證券化的試運行進度。

根據監管機構的信息,截至2020年11月中旬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已經全部歸零,但后續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風險的處置仍在進行中,防范化解存量P2P網絡貸款風險的任務仍然艱巨,
(2)行業競爭格局
目前,我國不良資產處置行業已形成“5+地方系+銀行系+外資系+N”的市場競爭格局。近年來,監管要求四大全國性AMC回歸主業,逐漸剝離非資產業務。
(3)行業主體發展情況
四大AMC(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強勢回歸主業,第五家AMC獲批開業,2020年12月中國銀河資產正式獲中國銀保監會開業批復并助得金融許可證,作為第五家全國AMC正式開業。
數據來源:《浙商資產:2020年中國不良資產行業研究報告(41頁).pdf》
推薦閱讀:《普華永道:中國不良資產管理行業改革與發展白皮書(轉型篇)(68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