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O指的是利用區塊鏈、智能合約、通證經濟等技術實現的組織,參與者有著共同的目標,以網絡遠程形式進行協作,用代碼而非法律保障利益關系。

1 DAO與公司的區別
1)組織規則:DAO的組織規則不依賴法律保障,而是代碼,程序規則限制著組織成員,區塊鏈技術保障程序的去中心化自主運行。采用事前約束的方式讓DAO即使在低信任的模式下也可以形成組織,用戶匿名、跨國都可以參與DAO模式的組織。
2)身份邊界:DAO的參與者也是通證持有人,參與者與所有者的身份邊界消失,DAO的參與者既能夠參與構建項目獲取報酬,也可以共享組織發展帶來的經濟利益。
3)信息透明:和傳統公司不一致的是,DAO的信息透明,不設置信息門檻,大部分項目代碼開源,用戶能夠獲取組織的全部信息,能夠最大程度地激勵組織內部競爭,激發用戶能力,能力和聲譽的效用將被最大化。
4)自由開放:DAO是自由開放的,用戶可以為多個DAO工作,也可以隨時退出。自由開放的好處有:第一是加快了創新和資源配置,使得區塊鏈發展速度快,因為DAO間的資源流動比公司更加高效頻繁,行業間的信息溝通程度加深;第二是組織達成共識的速度快,因為用戶隨進隨出,有著相同目標的參與者進入組織,對組織路線不滿意的隨時退出,可以加快組織達成共識。
5)去中心化決策。與公司不同的是,DAO的決策是集體做出的,不需要緊密的組織架構,所有決策不是由CEO或高管層做出的,規則的變更與執行到位一步實現。
2 DAO應用
基于組織的目標,目前可以把智能合約平臺發展的DAO應用可以分成幾大類,包括:協議型DAO、投資型 DAO、贈款型 DAO、服務型 DAO、媒體型
DAO、社交型 DAO 和收藏型 DAO。

(1)協議型DAO:目標是構建一個協議,很多Defi均由背后的DAO支持運營。大部分Defi 社區都可以視為協議型 DAO,包括
MakerDAO、Uniswap、AAVE 等。
(2)投資型 DAO:目標是給社區帶來投資收益回報
(3)捐贈型 DAO:目標是促進社區生態發展,通過撥款支持新的區塊鏈項目,更加重視生態發展而不是項目回報,這是區別于投資型DAO的地方。目前的捐贈型
DAO 有 MolochDAO、UniswapGrants、CompoundGrants 等。
(4)服務型 DAO:目標是實現人才的分配,讓人們可以為開放的區塊鏈項目工作。目前的服務型DAO 包括 YGG、Gitcoin
等,他們都搭建一個去中心化治理的平臺,組織人們為區塊鏈項目工作
(5)媒體型 DAO:目的是制作公開的媒體內容,讓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到媒體的創作中。通常會設置內容制作的激勵計劃,社區走向由去中心化治理決定。目前的媒體型
DAO 包括 BanklessDAO、Forefront、MediaDAO 等。
(6)社交型 DAO:更加重視搭建多元化鏈接的網絡社區。與聊天社群最大的區別是把從利益關系上綁定了社區網友,讓他們共同參與制定規則。社交型 DAO
的最終目的還是聚攏一群具有相同興趣的人,但是通過代幣經濟能夠更加強化這種網絡關系。
(7)收藏者型 DAO:目標是收藏 NFT 數字藝術品,并把藝術家、愛好者、平臺、作品黏合起來,創造數字藝術的長期價值。目前的收藏者DAO 包括
WhaleDAO、MeetbitsDAO、PleasrDAO 等。
來源:《區塊鏈行業元宇宙(六):元宇宙的運行之“DAO”-211125(27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