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PwC)發布了最新報告《在華跨國公司-把握市場和經濟增長的機遇》。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外商直接投資大幅增長,從1983年的9.16億美元增至2021年的1735億美元,截至2020年底,中國注冊外商投資企業達635402家。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GDP增長迅猛。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中國將在未來4到5年內跑贏其他主要經濟體。中國觀察家預計,到2025年,中國將成為高收入國家,其中產階級的規模將在10-15年內翻一番。中國的這種快速增長繼續吸引著眾多外國投資者。
2022年2月至3月,普華永道中國針對跨國企業在中國的經營情況進行調研,并在一年一度的跨國公司高管早餐會上開展了小組討論和現場投票。其調查結果與多個商會的報告一致:
盡管在中國面臨挑戰,跨國公司仍對中國市場及其增長潛力持樂觀態度。
中國的市場和經濟增長是對跨國公司最具吸引力的因素
?
跨國公司最看好中國的“市場”和“增長”,近70%的受訪者使用這兩個關鍵詞來描述中國市場的積極方面。該國龐大的人口規模、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和新一代消費者對世界各地的企業都具有吸引力。同時,技術與創新、可持續性和穩定的社會環境也是吸引跨國公司的關鍵要素。
? 50%的受訪者認為“市場”和“增長”是在中國擴大或穩固其業務最重要的決策驅動因素。
超過一半的跨國公司計劃擴大在中國的業務,且優先考慮東部和南部地區市場
? 近6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計劃在1-3年內擴大在中國的業務。他們的主要目標是“擴大現有產品與服務的市場和客戶基礎”(91%)。
? 大多數受訪公司將“擴大在中國的業務(71%)和“為中國消費者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51%)作為其商業戰略。
? 大部分受訪者將“與中國公司合資或部分投資”(53%)和“建立一個新的100%所有權實體”(47%)視為他們在中國投資的首選方式。
?
華東地區是最具吸引力的區域市場(76%),其次是華南(59%)和華北(38%)。這些區域指的是中國知名的三大經濟集群,即長三角地區(東部)、大灣區(南部)和京津冀地區(北部),是外國投資者在華投資的首選之地。
人才、政策和知識產權保護是跨國公司在華面臨的三大挑戰
?
超過一半的受訪者將“人才的招聘與保留”(59%)列為最大挑戰。此外,跨國公司在華還面臨著“勞工、環保、安全等方面的嚴格法律法規”(35%)、“知識產權保護”(24%)和“資金匯回總部”(21%)等常規挑戰。






















參考報告 《普華永道(PwC):在華跨國公司-把握市場和經濟增長的機遇(英文版)(36頁)》
更多英文報告,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
本文由@Yoomi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