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社會生活和人們的思想觀念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世界格局也變得更加不穩定;為了應對未來的醫療風險,我國正在持續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那么公共衛生體系到底是什么?未來的公共衛生體系該如何建設?下面就將對此進行回答。
公共衛生體系是什么
公共衛生體系通常指疾病預防控制系統,是醫療衛生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常常被描述為具有不同作用、相互關聯和相互作用的網絡?。公共衛生體系中的各部分能夠各自獨立行動?,也能為了某一個健康目標而共同努力。

我國公共衛生體系發展歷程
(1)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初步建立了覆蓋縣鄉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堅持預防為主,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取得了顯著成效。
(2)20世紀80年代后期,由于社會經濟條件的變化,我國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遭受了較大沖擊,特別是農村的疾病預防體系功能逐漸削弱。
(3)2003 年 SARS 之后,政府加大了對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行動,我國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得到了顯著加強。
(4)200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提出全面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國家對公共衛生體系的構成、功能定位以及發展方向提出了具體要求。
我國公共衛生體系未來展望
(1)核心價值層的未來建設:以人為本:體系設計將逐漸以疾病治療為主轉向以人群健康為目標,改變碎片化的服務方式和以機構為主的數據存儲方式,實現單一居民為主的整合性、連續性的服務和信息記錄。
日常時期防治并重:開展居民健康管理,強調防未病,并為后續治療提供詳實數據,提高效率,有利于溯源并提前預警。
非常時期靈活應對:未來我國將更注重前瞻性地定制應急策略,靈活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2)服務層的未來建設:人群健康管理體系:將建設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為核心的管理體系,將全民進行分群,然后有目標地、針對性地進行診療護理和健康管理服務。
醫療服務協作體系:逐漸構建起完善的分級服務網絡、針對各類疾病的急救和救助機構以及突發公共衛生時間管理組織,保證各類機構能夠發揮自身的核心價值,以達到醫療資源的最佳配置。
醫療物資保障體系:統籌好醫藥、醫械、防護用品等醫療物資的儲備資源、生產、調運惡核接收,加強各級地方與軍民之間的數字化支撐體系,實現必需醫療物資各領域中的高效調配。
評價及監督體系:定期公開信息,形成有效的監督和評價機制;并在體系構建中使用各類先進技術,不斷響應演進的醫療衛生需求。
基礎設施層:建設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建設是公共衛生體系的重要基礎建設之一。這類檔案的內容包括居民基本信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就診記錄、檢查記錄、體檢記錄、生命體征數據等。預計未來中央政府將牽頭完善數據管理法規、引入技術實力較強的社會企業,完成區域間及醫療機構間的數據互聯互通,為每位居民構建一份可隨時追溯的電子健康檔案。
智慧軌跡大數據:是融合居民個人的通信、高鐵、航空和消費等數據形成的完整的時空軌跡。單從整合難度上看,其難度低于醫療數據,為了構建完善的公共衛生體系,預計未來此類大數據也會進行整合應用。
智慧公安大數據:智指基于視頻圖像識別和物聯網技術,結合公安信息,實現人員、車輛追蹤和分析,構建實時移動軌跡,且可監控輿情變化。目前,公安數據依然存在各警種信息不互通,區域間系統不兼容等問題,亟需構建以人為本體的貫通各警種、打破地域局限的融合信息平臺。
其他綜合信息大數據:包括傳染病監測和報告數據、臨床預防信息互聯互通信息、臨床及預防專家信息、疾病預測及預警數據等。

以上就是有關于公共衛生體系的定義,我國公共衛生體系的發展歷程和未來建設的全部內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公共衛生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AG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參考資料
《羅蘭貝格: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探索中國公共衛生體系發展之道(16頁).pdf》
推薦閱讀
什么是醫療聯合體?有哪些類型?
什么是家庭醫生服務?優勢有?簽約模式介紹
醫用內窺鏡是干什么的?種類有哪些?
個人防護用品有哪些?醫用個人防護用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