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統計活動協調委員會(CCSA)發布了《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世界的影響統計報告》。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災難,給人類帶來巨大損失,破壞了生命和生計。新冠肺炎的規模和嚴重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世衛組織正在與合作伙伴和國家合作,在實時、可靠和可采取行動的數據的推動下,采取協調一致的公共衛生應對措施。
隨著時間的推移,新冠肺炎造成的每日死亡人數:

不同地區受到新冠肺炎影響的程度不同。截至2020年4月30日,歐洲確診感染病例最多,為140699例;其次是美洲,為1246190例,東地中海為181119例,西太平洋為147743例,東南亞為52266例,而非洲僅報告了24713例。7個國家的確診病例已超過10萬例;美國排名第一,為1003974人,其次是西班牙(21萬10773人),意大利(201505人),英國(161149人),德國(157641人),法國(125464人),土耳其(114653人)。
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影響:
1.新冠肺炎疫情前夕的全球銀行業存在的潛在風險:
外國銀行的短期信貸份額是評定外部脆弱性的關鍵指標,對一些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EMDE)借款人來說很高。此外,各國銀行系統對疫情引發的全球金融沖擊的反應可能存在很大差異。
外國對選定的新興市場的債權:

國際清算銀行(BIS)的國際銀行統計數據(IBS)可以闡明在2019年底新冠肺炎大流行前夕,哪些新興市場國家可能更脆弱。借款國之間存在相當大的異質性。在亞洲新興市場,國際債權占銀行對外貸款總額的大部分(64%)。相比之下,超過半數(57%)的銀行對拉丁美洲銀行的外國債權是以當地貨幣計價的當地債權,這反映了東道國和母國監管機構施加的操作要求。以當地貨幣計價的當地債權也占了新興歐洲國家外國債權的大部分(60%)。
2.航空業正面臨歷史上最嚴重的危機:
航空業需要比其他行業承受更大的新冠肺炎疫情后果,因為航空業是在全球各地為旅行、旅游、商業和貿易運輸人員和貨物的行業。
空中交通需求大幅下降(同比客運量增長):

文本由@木子日青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聯合國統計活動協調委員會(CCSA):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世界的影響統計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