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水價改革國家政策
2019年5月22日四部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通知》,(1)明確本年度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新增實施面積1.2億畝以上;(2)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作績效不再單獨進行評價,統一合并入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和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3)做好驗收準備,農業用水價格總體達到運行維護成本水平。

2019年1月3日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加快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健全節水激勵機制。
2018年6月改革委發布《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用10年左右時間,建立健全水價、水權、獎補和建管等機制,促進農業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約化轉變。不僅要提高水價水平,還要健全水價制度,也就是全面實行超定額用水累進加價,并同步建立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機制,體現了多措并舉、協同發力的原則。
2018年2月《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 2022
年)》,深入推進農業灌溉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建立健全農業節水長效機制和政策體系。逐步明晰農業水權,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建立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機制。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全面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加快建立合理水價形成機制和節水激勵機制。全面推行用水定額管理,開展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考核。實施第三次全國水資源調查評價。
2016年10月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的通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建立節水獎勵和精準補貼機制,增強農民節水意識。推進農業灌溉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
2016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意見,用10年左右時間,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節水和農田水利體制機制創新、與投融資體制相適應的農業水價形成機制;農業用水價格總體達到運行維護成本水平,農業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普遍實行。
利好哪些企業
農業水價改革利好節水龍頭,農業水價改革的推進將加快我國農業用水從粗放到集約模式轉變,而水價提升后相應農業用水成本提升勢必會倒逼農業供水用水設備的節水改造和技術改造,擴大灌區節水的改造投入,政策將利好節水灌溉領域龍頭企業。
文本由@鄧鄧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研報】農業:疫情變化政策出臺繼續關注種、養殖業-210222(14頁).pdf
頭豹研究院:2020年中國節水灌溉設備行業概覽(28頁).pdf
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政策有哪些?國家相關政策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