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藍色碳匯
“匯”是指從大氣中清除溫室氣體、氣溶膠或溫室氣體前體的任何過程或機制;“碳匯”則是指從大氣中清除二氧化碳的過程、活動和機制。藍色碳匯也即海洋碳匯,是海洋中植物、生物、微生物等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在海洋生態系統中的過程,囊括海洋沉積物碳匯、海草床碳匯、漁業碳匯等多個方面。從地理位置來看,藍色碳匯包括深海、淺海、海岸帶(尤其是沼澤)等生態系統中可以儲存的碳;從生物載體來講,藍色碳匯包括紅樹林、海草等捕獲的二氧化碳及其形成的沉積物或基于開設的海洋牧場、漁業碳匯等項目所吸收的二氧化碳,這些均是以海洋生物固存的方式來清除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2.藍色碳匯交易
藍色碳匯交易是指,在公平公正的市場交易環境下,買方按照合理價格購買賣方出售的藍色碳匯量以抵消自身二氧化碳排放量,以期實現減排的目標。嚴格地說,藍色碳匯交易是法律擬制下產生的一種新概念,交易活動是圍繞“藍色碳匯”產品的生態屬性和經濟屬性為主要標的所實現的定價、定量的新型交易。
3.藍色碳匯的生態價值
藍色碳匯作為最高效和最為關鍵的碳匯之一,每年可以吸收大氣中20億噸左右的二氧化碳,盡管林業碳匯、草原碳匯等陸生植物也具有固碳儲碳的功能,但是自然陸地生態系統每年只儲存大氣中45%的二氧化碳,大氣中超過一半的二氧化碳是由海洋予以吸收、固定并存儲的。根據聯合國發布的《藍碳:健康海洋的固碳作用》可知,盡管紅樹林、鹽沼、海草等海洋植物在海洋中的面積不到0.5%,但是它們的固碳儲碳能力卻是所有海洋沉積物固碳儲碳量的一半以上,因其極為強大和高效的碳匯功能,已經被人們公認為是目前為止碳匯能力最強大的海洋生物碳匯。海洋固碳儲碳的生態服務功能類似于人類活動的“存錢”,不過藍色碳匯所固定并儲存的不僅僅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更多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未來的生存和發展潛力與空間,在本質上可以利用藍色碳匯的市場化、有償化來實現整個生態系統的環境利益與社會經濟利益的平衡。海洋漁業、海藻、紅樹林以及其他的海洋生物每年可以吸收大氣中約870萬噸至1650萬噸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和儲存在海洋中。森林碳匯、草原碳匯的固碳儲碳功能已被人們所認知并得到了相關政策的支持,《京都議定書》中的清潔發展機制也已經將紅樹林列入到溫室氣體的排放清單中,迄今為止,可以吸收全球運輸部門]碳排放總量的藍色碳匯仍未被列入《京都議定書》的碳減排規則中,這是值得人們反思的。
海洋不僅可以吸收、固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還可以將其吸收、固定的二氧化碳進行存儲和二次分配,使其在整個海洋生態系統中循環。此外,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也離不開藍色碳匯,狀況良好的海洋以及藍色碳匯不僅可以為人們提供生產生活所必需的自然資源和食物,其還可以通過海洋生態系統自身的循環與凈化能力緩解沿海地區由于發展經濟而造成的海岸污染。據估算,整個海洋生態系統提供的生態服務功能所體現的經濟價值是最為強大的,其每年最少可創造高達25億美元的生態服務價值。因此,如果我們能夠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護和利用海洋生態系統中的藍碳,將會對緩解全球氣候變暖、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以上梳理了藍色碳匯的定義及價值,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碳匯?林業碳匯項目介紹
【精選】2021年林業碳匯經濟價值與未來前景分析報告(42頁).pdf
林業碳匯行業深度報告:碳交易啟動在即林業碳匯先鋒軍“蓄勢待發”-210706(32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