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容器是什么
電容器是電路元件的一種,金屬板間有著絕緣介質,可以通過兩導體之間的電場來儲存能量。最早發明的電容器是用玻璃作電介質的瓶式電容器,常稱為萊頓瓶。以后逐步發展的各種電容器是采用氣體(或真空)、液體、固體和液固復合等電介質構成的電容器。

2.常見電容器的類型及特點
(1)鋁電解電容器:它是由鋁圓筒做負極、里面裝有液體電解質,插人一片彎曲的鋁帶做正極制成。還需經直流電壓處理,做正極的片上形成一層氧化膜做介質。其特點是容量大、但是漏電大、穩定性差、有正負極性,適于電源濾波或低頻電路中,使用時,正、負極不要接反。
(2)鉭鈮電解電容器:它用金屬鉭或者鈮做正極,用稀硫酸等配液做負極,用鉭或鈮表面生成的氧化膜做介質制成。其特點是:體積小、容量大、性能穩定、壽命長。絕緣電阻大。溫度性能好,用在要求較高的設備中。
(3)陶瓷電容器:用陶瓷做介質。在陶瓷基體兩面噴涂銀層,然后燒成銀質薄膜作極板制成。其特點是:體積小、耐熱性好、損耗小、絕緣電阻高,但容量小,適用于高頻電路。鐵電陶瓷電容容量較大,但損耗和溫度系數較大,適用于低頻電路。
(4)云母電容器:用金屬箔或在云母片上噴涂銀層做電極板,極板和云母一層一層疊合后,再壓鑄在膠木粉或封固在環氧樹脂中制成。其特點是:介質損耗小、絕緣電阻大。溫度系數小,適用于高頻電路。
(5)薄膜電容器:結構相同于紙介電容器,介質是滌綸或聚苯乙烯。滌綸薄膜電容,介質常數較高,體積小、容量大、穩定性較好,適宜做旁路電容。聚苯乙烯薄膜電容器,介質損耗小、絕緣電阻高,但溫度系數大,可用于高頻電路。
(6)紙介電容器:用兩片金屬箔做電極,夾在極薄的電容紙中,卷成圓柱形或者扁柱形芯子,然后密封在金屬殼或者絕緣材料殼中制成。它的特點是體積較小,容量可以做得較大。但是固有電感和損耗比較大,適用于低頻電路。
(7)金屬化紙介電容器:結構基本相同于紙介電容器,它是在電容器紙上覆上一層金屬膜來代金屬箔,體積小、容里較大,一般用于低頻電路。
(8)油浸紙介電容器:它是把紙介電容浸在經過特別處理的油里,能增強其耐壓。其特點是電容量大、耐壓高,但體積較大。此外,在實際應用中,第一要根據不同的用途選擇不同類型的電容器;第二要考慮到電容器的標稱容量,允許誤差、耐壓值、漏電電阻等技術參數;第三對于有正、負極性的電解電容器來說,正、負極在焊接時不要接反。
以上就是有關于電容器的定義、類型及特點的全面梳理,如果還想了解更多電子元器件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鈮?鈮電解電容器的特點有哪些?
什么是超級電容器?工作原理、類型及應用介紹
熱電式傳感器是什么?分類有哪些?工作原理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