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金融市場不斷發展,各類金融名詞和金融產品也開始走入大眾視野,其中就包括“貼現率”這一對投資發展有著重要作用的概念;那么到底什么是貼現率?所提出的能夠確定貼現率的方法有哪幾個?下面的文章將對此進行簡單介紹。
貼現率是什么意思
貼現率即discount rate,又名期望收益率、要求收益率、資本成本 ( 率)
和風險調整的貼現率,是將一期后的收益或成本換算為當前價值的折扣率,或者說是將若干期后的收益或成本換算為當前價值的每期折扣率。
貼現率是指按照目前的價格購買資產并長期持有,預期將獲得的收益率。當資產的價格過高,貼現率就會較低,當無法達到投資者的要求收益率時,投資者的購買意愿就會下降,由此導致該資產價格下降;而隨著資產價格的下降,貼現率會提高,當貼現率提高到等于投資者要求收益率的水平時,市場上投資者的買賣也達到平衡,該資產的價格也就不再下降。

貼現率和貼現的關系
?貼現指的是銀行承兌匯票的吃票人在匯票到期之前,為了取得資金而貼付一定利息將票據權利轉讓給銀行的行為,是持票人向銀行通融資金的一種方式。貼現能夠讓持票人提前收回在商業信用中墊支的貨幣資金。
而 一般來說,貼現的比率就是貼現率,
貼現率的確定方法
(1)資本的機會成本:將資本投入一個項目,就需要放棄其他項目。按照這種思路確定貼現率,則放棄項目中最好項目的投資收益率即為所選擇項目的貼現率。
(2)行業平均收益率:由于現實中往往容易找到各行各業平均投資收益率的統計數據,許多公司以及銀行就簡單地用這個數據代表貼現率。但在某些情況下,采用平均行業投資收益率作為貼現率是不太合適的。
(3)實際資本成本(加權平均資本成本):金融研究的早年曾經有將資本成本與貼現率等同的用法,不過貼現率和資本成本作為兩個金融概念都有各自的含義和價值,所以此方法在今天已經不太適用。
(4)Sharpe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1964 年,夏普 ( William F. Sharpe)
在馬科維茲投資組合理論的基礎上,推導出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也就是反映資產合理收益率的模型。
以上就是有關于貼現率的定義及其確定方法的相關內容,可知貼現率在漫長的金融市場發展過程中一直備受重視,也一直在資本市場中擁有較為突出的表現。那么如果還想了解更多金融行業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AG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什么是科技金融?包括哪些方面?發展現狀分析
什么是共享金融?共享金融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關于進一步做好金融支持穩企紓困工作的指導意見》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