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設備租賃流程
第一步,醫院選定醫療設備或者相關廠商,設備租賃公司通過以對醫院資金融通為目的購買相關設備;第二步,租賃公司通過與醫院簽訂融資租賃合同將設備租賃給醫院使用,醫院需要支付租金取得設備的使用權及收益權;第三步,租期結束時醫院支付較低的設備殘值費,然后就能夠獲得設備所有權。

醫療設備租賃模式
醫療設備租賃模式可以分為融資租賃直租模式、廠商融租賃模式和售后回租模式三種。
融資租賃直租模式:是以醫療設備供應商、租賃公司、醫院三方為主要參與者;由租賃公司根據醫院選定的醫療設備及供應商,購買醫療設備并按照合同協議將設備租賃給醫院使用,醫院支付租金換取設備的使用權,在租賃期內自行負責設備的維修和日常保養,承擔設備的潛在風險,租賃期滿后,醫院可通過支付合同協商價獲取設備所有權。該融資租賃方式的優點在于操作簡單、方便管理,是目前醫療設備租賃市場的最主要的租賃方式之一。
廠商融資租賃模式:醫療設備供應商同時作為賣方和出租方,自身生產醫療設備并提供融資租賃服務的融資租賃形式;醫院在引進設備時,需定期按時支付相應的租金獲取設備的使用權,并在租賃期滿后通過支付合同協商價可獲取設備所有權。該融資租賃方式適用于生產成本高且設備技術升級較快的設備制造商。
售后回租模式:醫院將其自有設備以一定價格賣給租賃公司,然后再以分期支付租金的方式從租賃公司租用該設備。通過售后回租的租賃形式,醫院可通過出售設備換取充足的流動資金,盤活固定資產;租賃公司可獲取較為穩定的現金流,且以設備作抵押物可有效降低風險。
醫療設備租賃模式

醫療設備租賃發展歷程
起步階段(1990年至2004年):20世紀90年代,租賃服務開始滲透至醫療衛生行業,被大部分醫療機構認可和接受;2004年,衛生部發布《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與管理使用辦法》,
對公立醫院配置大型醫療設備進行嚴格的審批和行政管制,限制醫院對醫療設備的選擇。醫療設備租賃作為醫院配置大型醫療設備的另一方式,開始受到各公立醫院重視,醫療設備租賃行業因此迎來發展空間。
探索階段(2005年至2015年):2005年起,中國醫療設備租賃行業受行業政策影響較大,在商業模式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上處于探索階段;2006年,衛生部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器械集
中采購管理的通知》,
規定政府和國有企業開辦縣級以上非營利醫療機構,必須進行醫療器械集中采購,控制醫院擅自利用銀行貸款和社會融資購置醫療設備,醫療設備租賃行業受到發展限制,醫療設備租賃公司業務量大幅縮減;2008年2015年隨著醫療改革政策逐步落地,對公立醫院開支的管控逐步加嚴醫療設備租賃作為配置醫療設備的方式愈受公立醫院重視,推動醫療設備租賃企業的發展。
規范發展階段(2016年至今):2016年至今,中國本土醫療設備租賃行業存在- -定亂象
,合同詐騙、融資泡沫等亂象開始出現,少數頭部初創企業被起訴。中國政府對醫療設備租賃行業的管控愈加嚴格,
嚴加審核各醫療設備租賃機構的業務構成,各級醫療機構也審慎對待醫療設備租賃企業的選擇,中國醫療設備租賃行業迎來規范發展階段。

醫療設備租賃政策
2014年6月,原國家衛計委發布《關于控制公立醫院規模過快擴張的緊急通知》,《通知》規定禁止公立醫院舉債建設或購買大型醫用設備,醫療設備租賃成為公立醫院配置醫療設備的替代途徑,刺激醫療設備租賃行業的發展。
2015年9月,國務院頒布《關于加快融資租賃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肯定融資租賃在各類所有制醫療機構采購大型醫療設備業務中的積極作用,鼓勵公立醫院以融資租賃方式購置醫療設備,推動醫療設備融資租賃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2015年9月,國務院頒布《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以強基層為重點,逐步完善分級診療服務體系,建立健全分級診療保障機制。
2016年3月,國務院頒布《關于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探索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與金融租賃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合作,為各類所有制醫療機構提供分期付款采購大型醫療設備的服務,醫療設備租賃行業發展加速。
2019年,國家衛健委發布《醫療器械臨床使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國家衛生健康委應組織成立國家醫療器械臨床使用專家委員會。二級以上醫院應當設立由院領導負責的醫療器械管理委員會,承擔指導醫療器械臨床使用管理和監督工作。
2019年7月,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促進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范發展的意見》,提出政府要規范和引導社會力量創辦醫療機構和醫學檢驗實驗室,以及病理診斷中心、醫學影像中心、血液透析中心等獨立設置醫療機構。支持公立醫療機構與社會辦醫共享醫學影像、醫學檢驗、病理診斷等項目的合作。

本文由@AG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行業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知識欄目。
參考資料
《頭豹研究院:2019年中國醫療設備租賃行業概覽(34頁).pdf》
推薦閱讀
《【研報】醫藥行業開篇:醫療設備從醫院角度觀察醫療行業-20200314[36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