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體驗式營銷?
體驗式營銷是1998年由B.約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爾摩提出的。他們對體驗營銷的定義是:“從消費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動,關聯五個方面重新定義,設計營銷理念I?!彼麄冋J為,消費者的體驗是研究消費者行為與企業品牌經營的關鍵。
體驗式營銷是通過人的感受和感官的認知來獲取產品的認可,以此達到消費的認同和目的的營銷。為增加產品的歸屬認同感和確保品牌社群穩定,體驗營銷不但要重視產品功能的體驗宣傳,更應該關注消費社群主觀體驗,即所謂消費者獲取產品或服務以及使用產品或服務過程中的真切感受。
2、體驗式營銷組成要素

體驗式營銷:契合消費升級大背景的新型營銷
企業通過采用讓目標顧客觀摩、聆聽、嘗試、試用等方式,讓顧客能夠親身體驗企業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使其實際的感知產品或服務,從而促使其對產品產生更好的認知、喜好并促使購買行為的產生。
3、體驗式營銷的特點
認同和歸屬營銷
所謂認同和歸屬感主要是指在特定品牌社群內成員交往過程中,成員間更加關注對品牌的感受,從對品牌的欣賞、認知、關愛、呵護到與他人引起共鳴時,消費者會感到自己被認同,對于這一品牌社群的歸屬感也會增強,同時,還會對其他競爭品牌產生抵制。
互動營銷
體驗式營銷注重企業與消費者的互動,只有加快加深社群間的互動交往,感知認識,體驗品牌價值,才能產生共鳴,達到和滿足歸屬要求。為此,搭建互動平臺至關重要,為完善和促進品牌社群體驗營銷的全面發展,企業應該更加注重通過與消費者互動的方式進行營銷,主動搭建各種互動平臺,讓品牌社群內的成員自覺、愉快、投入到品牌營銷互動活動中。這種體驗式宣傳和互動營銷,也必然對新的消費者產生一定品牌認知影響和價值觀或者生活方式等認同,無形中就產生更多的潛在消費群體。
4、體驗式營銷與傳統營銷的區別介紹
體驗式營銷與傳統營銷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如下表所示

傳統營銷方式認為消費者是理性的,消費者會根據商品的功能、品質、價格的分析比較后作出購買決策。傳統營銷相對注重消費者的標準化和定制化需求,強調產品特色和消費者利益。
與傳統的產品和競爭分類不同,體驗式營銷則把消費看做一種整體的體驗。而體驗式營銷除了關注產品的個性化特點,更加關注消費者體驗,給予消費者的個體行為和購買時機更具廣泛的社會意義。希望通過體驗營銷的方式從產品的創新性和美學方面提升品牌的價值,并創造一個難忘的品牌體驗。
傳統營銷注重大眾銷售,通過傳統媒體銷售標準化產品,目的是用最大的限度吸引更多的新顧客。相反,體驗式營銷強調一對一的個人體驗,更加關注如何最大程度的滿足有價值的部分客戶需求,最終目的是提升消費者的滿意度和品牌忠誠度。從大眾營銷轉向個人化的情感營銷是21世紀商業最重要的轉變之一,是體驗營銷的精髓。
一對一的營銷模式是品牌和個人之間互動溝通提供的個性化方案。消費者與產品之間產生的信息傳遞、動作交流或是情感交流,都助于建立消費者和品牌之間的雙向溝通,為品牌提供準確的、實時的信息,獲得客戶的寶貴意見。人際互動在創造產品或品牌認知方面比傳統廣告更有效,成本更低。
在傳統營銷中,零售商更加注重產品的價值與功能上的性能以及服務的特色等給消費者帶來的功效。企業通過產品的銷售獲得利益,這樣的營銷方式可以稱為特色與功效營銷。體驗式營銷所關注的不僅是對空間本身的設計,更多的是注重消費者感覺、感情、認知、行為和關聯價值等體驗以及人、物、空間之間的互動。
更多體驗式營銷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
推薦閱讀
《思略特:都市農業:體驗經濟時代下傳統農業的新玩法(16頁).pdf》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Adobe:2019數字體驗經濟發展白皮書(17頁).pdf》
《【公司研究】鋒尚文化-深度報告:體驗經濟再添新將踐行文化+科技再造中國文化符號新表達-20200806[33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