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智能水表
智能水表是智慧水務系統的核心,是實現智慧水務的基石。智能水表是在傳統水表流量采集和通過機械指針顯示水量的基礎上,通過電了技術和系統集成,把用水的數據進行傳輸和結算的新型功能性水表。
相比較于傳統水表,智能水表能夠實現數據遠程采集、傳輸以及階梯用水費用控制和用水數據分析等功能,解決了供水單位對用戶現場用水管理的問題。大力推廣使用智能水表不僅能夠給智能水表生產單位以及使用單位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還會給整個社會發展帶來較大的社會效益。
窄帶物聯網技術(NB-IoT)促進了智能水表的發展,其原因主要是NB-IoT技術的明顯優勢特點,它功耗低、廣域網、數據連接全覆蓋、超長待機、電池壽命至少提高10年。同時,移動通信產業也在迅速發展。通過通信芯片可以將水表用戶的水量使用和水費情況等水表信息通過運營商網絡傳到智能水表管理系統平臺,系統進行處理和操作,解決了自來水抄表員工需要抄表的問題。智能水表和智能水表管理系統平臺的結合,極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減少了收費中存在的問題,自來水工作人員只需坐在大廳中管理水表即可。

智能水表種類
我國智能水表主要以IC卡水表為主,有線遠傳型和物聯網型所占比例較低,但鑒于智能水表的發展方向來看,后兩者將會逐漸擴大市場占有率,成為名副其實的智能水表。智能水表分為預付卡式和直讀式,各自的優勢和細分如表所示:

智能水表產品類型
智能水表的類型可利用計量原理來劃分,常見的類型有:
1、智能水表1.0
這種智能水表需要配備電子裝置的機械式水表,是以結構完整的機械式水表為基表,以此為基礎,安裝電子裝置的水表,常見的類型包括:預付費IC卡水表、光電直讀遠傳水表、無線遠傳水表。智能水表1.0已實現無需人工抄表,因此智能水表替代傳統水表是大勢所趨。
2、智能水表2.0
該版本智能水表是基于電和電子原理的水表,主要類型包括:射流水表、超聲波水表、電磁遠傳水表等。智能電子水表是使用電磁、超聲波等先進測流科技實現精確計量水量,與機械原理水表相比,有著較高的精度和較低的始動流量。不過這種水表價格較高,更多應用于精度需求較高的工業過程計量等。
3、智能水表3.0
該版本水表還在商用化研發階段,除了擁有現有智能水表的全部基本功能外,還能夠進行管網綜合水參數的測量,為供水企業供給在線一體化的高性價比管網綜合大數據感知裝置,給智慧供水新業務及水務信息化云平臺提供豐厚的數據支撐,讓供水企業可以盡早全面的實行并布局管網壓力與水量調控及節能降耗、管網漏滲狀態監測及準確定位等新型業務。

我國智能水表行業相關政策
智能水表產業的發展得到了國家政策以及各相關部門、協會的支持與鼓勵。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推進和深入,城鎮化發展速度較快,國家各方面實力增強,在經濟建設基礎上,智能水表在各個領域的應用與發展勢頭迅猛,為智能水表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巨大的市場空間。
2016.2,中國計量協會水表工作委員會 《我國水表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 》:“十三五”期間智能水表(含智能應用系統)銷售收入占全部水表銷售比例要達到40%。
2016.6,國務院辦公廳 《關于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的指導意見》 :全面推進國有企業(含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對相關設備設施進行必要的維修改造,達到城市基礎設施的平均水平,分戶設表、按戶收費,交由專業化企業或機構實行社會化管理。
2017.1,住房城鄉建設部 《城鎮供水管網分區計量管理工作指南——供水管網漏損管控體系構建(試行)》 :到 2020 年,全國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 10%以內。
2017.6,工業和信息化辦公廳 《關于全面推進移動物聯網(NB-IoT)建設發展的通知》:2017 年實現基于NB-IoT 的M2M(機器與機器)連接超過2000 萬,2020 年總連接數超過6 億。
2019.1,國家市場監督總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關于加強民用“三表”管理的指導意見》 :對在用的民用“三表”的產品信息、安裝和使用時間、是否超期使用、輪換情況等方面進行登記造冊,摸清在用民用“三表” 的詳細情況,2019 年6 月底前完成此項工作,并報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備案。同時, 要及時做好計量失準的計量器具的更換工作。
2019.11,44 家單位共同起草 《NB-IoT 水表自動抄表系統現場安裝、驗收與使用技術指南》:NB-IoT 水表安裝驗收的全國性標準規范, 主要對NB-IoT 水表在安裝以及驗收環節提出了規范要求;中國電信結合已有的大量案例經驗、實驗室測試驗證結果,提出了對終端通信性能、網絡參數、平臺技術等相關方面的建議。
內容來源:《智能水表行業深度報告:迎接智慧水務擁抱智能水表升級3.0(12頁).pdf》
推薦閱讀:《2021年邁拓股份公司競爭優勢與水表行業智能化研究報告(18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