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4日,十部門聯合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的通知”,通知明確提出,全面梳理排查虛擬貨幣“挖礦”項目,嚴禁新增項目投資建設。2021年10月8日,江蘇省通信管理局率先全面排查虛擬貨幣“挖礦”行為。
以下內容源于:江蘇省通信管理局
近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公安部等部門發布通知,加強虛擬貨幣“挖礦”活動上下游全產業鏈監管,嚴禁以數據中心名義開展虛擬貨幣“挖礦”活動。江蘇省通信管理局高度重視,全面排查我省虛擬貨幣“挖礦”行為,監測發現我省開展虛擬貨幣活動的礦池出口流量達136.77Mbps,參與“挖礦”的互聯網IP地址總數4502個,消耗算力資源超10PH/s,耗能26萬度/天。
以省內虛擬貨幣“挖礦”活動較多的以太坊和比特幣為例,“挖礦”較多的地市有蘇州、徐州、南京。從IP地址歸屬和性質看,歸屬黨政機關、高校、企業被入侵利用開展虛擬貨幣“挖礦”行為的占比約21%。
下一步,省通信管理局將持續開展虛擬貨幣“挖礦”態勢分析,并進一步聯合各相關部門,形成“多維度、多層次”的處置體系,依法處置相關網站和移動應用程序,配合做好違法虛擬貨幣交易的溯源與打擊。

江蘇省通信管理局相關人員表示,“接下來對于監測到的虛擬貨幣‘挖礦’相關數據將會做好進一步處置,以官方通報為準?!?/p>
一位業內專家表示,“接下來大概率陸續將會有更多的省份積極公布,在一定程度上徹底清退虛擬貨幣挖礦等不合規行為,為了積極相應國家要求,維護金融安全,也為了碳中和目標的實現?!?/p>
江蘇省是繼9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1部門發布《關于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的通知》以來,第一個率先部署排查虛擬貨幣“挖礦”行為的省份。
《關于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的通知》指出,虛擬貨幣“挖礦”活動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對國民經濟貢獻度低,對產業發展、科技進步等帶動作用有限,加之虛擬貨幣生產、交易環節衍生的風險越發突出,其盲目無序發展對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節能減排帶來不利影響。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對促進我國產業結構優化、推動節能減排、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通知》指出各地區、各部門和有關企業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切實把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作為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抓住關鍵環節,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確保取得實際成效。
其他國家對虛擬貨幣的政策(最新)

文本由@-YANYI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能源行業碳達峰和碳中和:碳市場前瞻與影響分析-210719(44頁).pdf 》
《前瞻產業研究院:碳達峰、碳中和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研究報告(50頁).pdf 》
《國際能源機構:2021年全球能源報告(30頁).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