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客是什么?
“創客”一詞最早源于英文單詞“Maker",最初是指不以贏利為目標,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一類人,后多指專注于利用數字技術設計產品原型,具有創新天賦與愛好的群體的簡稱。
創客的英文直譯“maker”原是“制造者、制造商”的意思。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創客人群的類型開始變得更加多元化。Make 雜志的創辦人Dale Dougherty 大膽提出:“無論我們的生活方式或者我們的目標是什么,我們都是創客?!?/p>
廣義上講,創客可以指代所有酷愛科技、熱衷動手實踐、以分享技術和交流思想為樂的創新群體。其中,“創”包含三層含義——創新,創造,創業,強調“創”這一動態過程的重要性;而“客”則是對這個群體的泛稱。
創客的起源與發展
早期互聯網行業不發達時,創客和創客文化的發展都只是一種萌芽狀態。
創客的第一次與創意創業相融合要追溯至2009年英國作家科利·
多克托羅 的小說《Makers》,小說通篇沒有使用maker,但卻用Makers來統稱這本書,統稱那些不畏經濟衰敗還可以在任何形勢下都不斷創新,尋找機會積極創造的一類人,它預言隨著時間的發展人們是很難從整齊劃一的生產線里賺到錢的,無數的機遇在等待著擁有創意的聰明人去開拓和探索,這即將是創客們大有可為的世界。
2012年,雜志主編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出版的《Makers: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一書,他指出,創客運動的核心是發展人人可以參與的虛擬化制造業,從而實現再工業化,達到保持小型化與全球化并存的能力。瞬間啟迪了人們對創客的理解和渴望,使“創客’一詞真正舉世皆知。
2011 年,創客這一概念傳入中國之后,北京創客空間、上海新車間、深圳柴火創客空間等紛紛成立,創客運動在中國得以不斷推廣,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許多高校也相繼成立創客空間。
2015年1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創客,國內的創客群體的也逐漸受到關注,并開始走向了真正屬于他們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時代。

創客的類型及特征
創客是一類人群,也是一種文化,它代表著創造?!皠摽汀备拍钫Q生于大洋彼岸,由硬件高手、電子藝術家、設計師、技術偏執狂等各種人群組成。他們善于思考、樂于動手,用各種奇思妙想解決問題,享受著自由與狂想的樂趣。有些創客求贏利有的則享受過程,創客們不盡相同。
1、教育創客
教育創客通過自己講授課程,同時在互聯網上與他人進行交流與分享。
2、文藝創客
隨著互聯網的發達,文藝作品展示的平臺越來越多,朋友圈,微博,直播等虛擬社交平臺和實體的創客空間,以及人們對多元文化持有的開放心態都在一定程度上鼓勵了文藝創客的出現。文藝創客可以自導自演一部話劇、一部微電影,創作一段demo小樣,諸如此類不勝枚舉,這類人都叫文藝創客。
3、美食創客
中國的飲食文化歷史悠久,美食創客們仍然在挖掘廚房的創新文化上努力著,若從普遍性的角度講,中國的廚房食文化可以與美國的車庫文化相媲美。
4、農業創客
農業創客們指打破傳統農業單一的耕種和銷售方式,將農業現代化的群體。他們利用互聯網,將農產品品牌化,結合市場營銷,物流配送一體化的模式,發展生態農業,產業優化組合等。他們自己是實施者,技術研究者,也是傳播者。農業創客們有個平凡又非凡的目標就是助力農業現代化。
5、硬件創客
硬件多指電腦或手機等電子產品中的功能五大類,輸出設備(顯示器、音箱、打印機等),輸入設備(鼠標、鍵盤等),儲存器(硬盤、光盤、儲存卡等),中央處理器,主板。在硬件設計的開發史上,早期是一種開源的狀態,開源即開放資源,公開整個硬件的設計原理圖。后來很多公司不再無條件開源,硬件資源經歷閉源,阻礙了小個體公司的創新發展。硬件創客就是指那些致力于開源硬件發展的前線,開啟硬件開源的道路,讓資源共享,讓硬件創新空間更大的群體。
6、軟件創客
與硬件創客類似,指以創意創新為前提,自己動手實踐為方式,開源共享為理念,進行軟件設計開發研究的群體。
推薦閱讀:
《易觀數科&創客貼:2021數字營銷白皮書(51頁).pdf》
《中國移動:創客馬拉松白皮書(55頁).pdf》
《區塊鏈產業園案例:廣州蟻米區塊鏈創客空間(15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