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競價交易制度
競價制度又稱指令驅動交易制度,它是一種含義很廣泛的交易制度。其本質是所有的買方或賣方都可以提交證券的買入指令和賣出指令。競價方式是拍賣市場的組織方式,買賣雙方通過公開競爭喊價的方式來直接競爭,并確定買賣的成交價格。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在計算機技術運用于證券交易后,大多數交易所的拍賣過程都由計算機處理,交易指令輸入交易系統后,競價過程表現為計算機的自動撮合并形成市場價格,因為指令中包含了有關價格、數量的信息,對指令的處理就是形成交易的過程。所以競價市場的交易系統也被稱為指令驅動系統(Order-driven
system)。

2.競價交易制度的類型
以交易時間的不同來進行分類,競價交易制度可以分為連續競價和集合競價。
集合競價:在集合競價交易制度中,交易者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交的指令被保留在交易系統內直到在約定時點、依據成交價格計算公式(現在已經被自動化系統所取代)計算出成交價格。
一般情況下,還要對成交價格實施監督,以防止價格發生過大的波動。具體來說,集合競價制度有兩個方面的基本內容:一是在指令收集期間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允許提交的指令類型(是否允許提交市價指令)、指令的修改、指令的優先級安排以及是否發布信息(指示性成交價格等)。二是在集合競價時如何計算成交價格。這是集合競價的核心。集合競價所產生的成交價格必須滿足的一個基本條件是使得成交量最大。但是,在集合競價中有可能產生同時滿足這一條件的多個成交價格。因此,“相同成交價格選擇”與“數量分配”也是成交價格計算公式的兩個重要問題。
連續競價:一般來說,在集合競價結束后,都會轉入連續競價。在連續競價市場,證券交易可在交易日的各個時點連續不斷地進行。投資者在做出買賣決定后,向其經紀商做出買賣委托,經紀商再將該訂單輸入交易系統,交易系統立即根據市場上已有的訂單情況進行撮合,一旦按照有關競價規則有與之相匹配的訂單,該訂單即刻可以得到成交。
在連續競價過程中的若干買賣訂單中,當出價最低的賣出訂單價格等于或小于買進價格最高的買進訂單價格時,即可達成交易。每筆交易構成一組買賣,交易依買賣組連續進行,每買賣組形成不同的價格。所以連續競價市場的價格具有連續性。連續競價的主要優點是,投資者在交易時間內隨時有買賣證券的機會,并且能根據市場的瞬息變化進行決策調整。
3.競價交易制度的優點
透明度高。在競價制度中,買賣盤信息、成交量與成交價格信息等及時對整個市場發布,投資者幾乎可以同步了解到交易信息。證券市場透明度高,有利于投資者監督市場。
信息傳遞速度快、范圍廣。競價制度幾乎可以實現交易信息同步傳遞,整個市場可同時分享交易信息,很難發生交易信息壟斷。
運行費用較低。投資者買賣指令競價成交,交易價格在系統內部生成,系統本身表現出自運行特征。因此,指令驅動系統在處理大量小額交易指令方面,優越性較明顯。
4.競價交易制度的缺點
處理大額買賣盤的能力較差。大額買賣盤必須等待足夠的交易對手下單,投資者也會擔心大額買賣指令對價格的可能影響,因而不愿意輸入大額買賣指令,而寧愿分拆開來,逐筆成交;既影響效率,又會降低市場流動性。
某些不活躍的股票成交可能持續萎縮。一些吸引力不大的股票,成交本來就不活躍,系統顯示的買賣指令不足,甚至較長時間沒有成交記錄。這種情況又會使投資者望而卻步,其流動性可能會進一步下降。
價格波動性。在指令驅動制度下,如果買賣指令不均衡,過大的買賣盤會過度推高或壓低價格,造成較大的價格波動。
更多金融行業相關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協會:中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行業發展報告(2021)(26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