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三個皮匠報告百科 > 海光信息(HYGON)

海光信息(HYGON)

目錄

海光信息簡介(HYGON)

海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海光信息,HYGON)2014年成立,主要從事高端處理器等計算芯片產品和系統的研究、開發,目標成為中國最重要的計算芯片設計企業,經過多年努力,已成為國產先進微處理器產業的推動者,國產x86生態中的領軍企業。公司專注于研發、設計和銷售應用于服務器、工作站等計算、存儲設備中的高端處理器,掌握了高端處理器核心微結構設計、高端處理器SoC架構設計、處理器安全、處理器驗證、高主頻與低功耗處理器實現、高端芯片IP設計、先進工藝物理設計、先進封裝設計、基礎軟件等關鍵技術。公司的產品包括海光通用處理器(CPU)和海光協處理器(DCU),面向企業計算、云計算數據中心、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眾多領域,海光公司提供了多種形態的海光處理器芯片,滿足互聯網、電信、金融、交通、能源、中小企業等行業的廣泛應用需求。2022年6月21日,公司上市申請獲證監會批復,并于2022年8月3日進行申購,發行價格為36.00元/股。

海光信息股權結構

按照海光信息招股說明書,海光信息暫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公司前兩大股東分別為中科曙光和成都國資(含成都產投有限、成都高投有限及成都集萃有限,系一致行動人),截至2022年7月26日,二者持股比例分別為32.10%和19.53%。公司共有4家參控股公司,分別為海光集成、海光微電子、海光杭州和致象爾微,直接持股比例分別為70%、49%、100%和1.14%。

海光信息

海光信息管理層

公司管理層有著豐富的行業管理經驗,董事長孟憲棠先生曾任國科控股有限副總經理;董事、總經理沙超群先生歷任中科曙光技術副總裁、高級副總裁。

(1)孟憲棠:董事長,2003年6月至2017年6月,歷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處長、副巡視員、副司長;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任國科控股有限副總經理;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兼任中科可控董事;2018年4月至2020年6月,兼任中科院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

(2)沙超群:董事、總經理,北京理工大學工學碩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011年1月至2020年4月,歷任中科曙光技術副總裁、高級副總裁。

(3)歷軍:董事,北京大學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006年3月至今,任中科曙光董事、總裁。

(4)徐文超:董事、副總經理、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中國科學院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歷任北京科技大學國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學中心副處長、黨總支書記;2017年5月至2021年8月,歷任中科曙光董事、董事會秘書、高級副總裁。

(5)劉新春:副總經理,公司核心技術人員,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博士。2002年4月至2008年12月,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2009年1月至2016年2月,任中科曙光研發中心負責人。

(6)應志偉:副總經理,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同濟大學人工智能與模式識別專業碩士。2000年4月至2016年12月,歷任英特爾公司軟件架構師等職位;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任致象爾微軟件總監。

(7)潘于:副總經理,公司核心技術人員,華中科技大學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碩士。2012年6月至2017年9月,任AMD芯片設計高級經理;2017年9月至2017年11月,任武漢晟聯智融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執行董事。

海光信息

海光信息核心技術人員

(1)劉新春:副總經理、工程平臺技術中心和產品開發運營中心總經理,負責海光高端處理器硅后驗證測試、軟硬件系統開發和產品量產運營等工作,為海光高端處理器研發和產品量產做出了重要貢獻。

(2)應志偉:副總經理、CPU安全部總經理,負責海光CPU核心安全架構研發,分析CPU漏洞,提供解決方案,為提升公司產品的安全性做出了重要貢獻。

(3)潘于:副總經理、DCU設計中心總經理,負責海光DCU的研發、設計與實現,為海光協處理器研發和產品量產做出了重要貢獻。

(4)張攀勇:公司工程平臺技術中心主任工程師,負責海光CPU的系統軟件研發工作,包括處理器基礎軟件研發和軟件生態建設,為海光高端處理器研發和產品量產做出了重要貢獻。

(5)王建龍:定制工藝中心主任工程師,負責芯片架構中定制電路系統的技術規劃和設計開發工作,包括海光CPU、海光DCU內核及SoC芯片中的定制電路系統架構規劃、設計以及硅后產品化驗證,為海光高端處理器研發和產品量產做出了重要貢獻。

(6)黃河:CPU設計中心主任工程師,負責海光CPU的浮點協處理器研發工作,領導海光CPU浮點協處理器微結構設計、驗證與實現,并進行前瞻性基礎研究,為提升海光CPU的浮點計算性能做出了重要貢獻。

(7)楊曉君:工程平臺技術中心主任工程師,負責海光CPU和海光DCU的系統硬件研發工作,包括芯片封裝設計、硬件設計、處理器驗證測試平臺開發和運維,為海光高端處理器的研發和產品量產做出了重要貢獻。

海光信息

海光信息主要產品

海光信息主要產品包括海光通用處理器(CPU)和海光協處理器(DCU)。

(1)海光CPU:通用處理器,內置多個處理器核心,集成通用的高性能外設接口,擁有完善的軟硬件生態環境和完備的系統安全機制,適用于數據計算和事務處理等通用型應用。其支持國內外主流操作系統、數據庫、虛擬化平臺或云計算平臺,能夠有效兼容目前存在的數百萬款基于x86指令集的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

(2)海光DCU:協處理器,內置大量運算核心,具有較強的并行計算能力和較高的能效比,適用于向量計算和矩陣計算等計算密集型應用

海光信息掌握的核心技術

(1)高端通用處理器微結構設計:實現了流水線擴展、增加了安全指令、提升了處理器性能:

(2)高端協處理器微結構設計:實現了程序體積縮減、運算性能翻倍和能效比提升

(3)高端處理器SoC架構設計:構建了一體化的SoC集成環境和流程,實現了業界先進的內存控制器、多端口PCIe控制器、分布式可配置I/O和南北橋子系統設計

(4)處理器安全:實現處理器安全漏洞檢測分析、修復和預防,支持可信執行環境、計算和密碼運算加速

(5)處理器驗證:建立了處理器驗證流程體系和有效的驗證方法學,研發了驗證平臺,豐富了驗證手段,確保了處理器功能正確性及產品質量

(6)高主頻與低功耗處理器實現:突破了高復雜度微結構的高主頻實現技術、微結構性能與功耗平衡技術、工藝偏差自適應及運行時電壓和頻率實時調節技術、功耗管理等

(7)高端芯片IP設計:研發了多個先進工藝節點全系列高性能定制IP,高速緩存、時鐘、電源、芯片互連接口等關鍵IP已流片驗證成功

(8)可測性與可調試性設計:建立了全套先進的DFT和DFD設計流程,掌握了DFT和DFD設計、驗證和硅后調試技術,研發了硅后驗證的軟硬件調試工具。

(9)先進工藝物理設計:建立了完善的支持業界先進工藝的物理設計流程和適應不同產品與工藝需求的簽核標準驗證流程,能夠實現不同工藝的快速切換

(10)先進封裝設計:完成了MCM、Chiplet、2.5DInterposer、LGA等先進封裝設計與實現

(11)處理器固件與微碼:掌握了處理器固件、微碼等基礎軟件設計開發與驗證測試的關鍵技術

(12)基于海光處理器的數學庫與編譯環境優化:完成了高效能數學庫、編譯環境的開發和優化

海光信息

海光信息營業收入

2019年,隨著海光一號、二號及深算一號的大規模的生產,海光信息的營業收入快速增長,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10億元,同比增長126.07%,2017-2021年CAGR高達258.40%。2022年上半年公司已實現營業收入25.30億元,已超過2021年全年收入水平。從產品線看,2019-2021年,7000系列CPU產品貢獻營收2021年占比65%,從2019年的3.25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15.02億元。5000系列、3000系列產品2021年營收分別為1.92億元和3.78億元。2021年,公司DCU產品(8100系列)首次實現銷售,實現收入2.39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10.3%

海光信息

來源:

海光信息-國產高端處理器希望之光-220811(38頁).pdf

海光信息:國產CPU+DCU領軍全域信創關鍵基石-220725(61頁).pdf

海光信息:深耕x86服務器CPU推出DCU塑造未來成長動力-220809(36頁).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上一篇:億渡數據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