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6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66頁).pdf(6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22年12月北京2022幸福養 老 早有計劃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中國人民大學風險管理與精算研究中心聯合發布指導單位: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0104071223324350目 錄一、報告綜述二、養老現狀與未來趨勢三、樣本基本情況四、養老認知五、養老規劃六、養老投資七、養老成熟度附錄 一、報告綜述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01【調查目的】2022年,隨著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
2、等一系列個人養老金政策的發布,養老第三支柱的發展引起了學界和業界的廣泛關注。雖然生活中的中青年人經常調侃他們“老了老了”,但他們是否對養老問題已經形成了正確的認知?是否正在認真的為自己未來的養老做著準備?“新養老時代下”,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從哪里起步?現在的你,決定未來的你。要開啟理想的養老生活,應該從了解自己開始。在此背景下,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全程的指導下,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發起“2022年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此次調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了解現階段我國中青年人群在養老認知、養老規劃以及養老投資行為等方面的狀況,并對之進行全面綜合評價,形成養老成熟度指數
3、,進而洞察影響我國當代中青年養老成熟度的主要因素。參與該調查的科研機構還包括中國人民大學風險管理與精算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調查技術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統計調查協會等?!菊{查內容】調查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1)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教育水平、居住地、戶籍類型、工作性質、家庭收入情況等。(2)養老認知(3)養老規劃(4)養老投資(5)養老成熟度(對未來養老要素及所面臨的問題是否有充分且正確的認識):包括主觀預期(壽命、退休年齡、退休收支)、生活態度、養老問題、養老政策了解程度以及獲取養老訊息渠道等。(對自身未來養老是否有明確目標和與之匹配的計劃):包括養老財務準備的時
4、間、養老規劃的看法、養老準備的困境、養老財務準備以及目標匹配度等。對個人在養老認知、養老意識、養老規劃、養老投資行為等方面進行一個綜合評價,形成中青年養老成熟度的評估值。評估分值介于0-10之間,分值越高,代表養老成熟度越好。養老成熟的評估,包括受訪者的主觀自我評價和根據受訪者答題情況的綜合測評兩個部分。(為實現養老規劃而采取的投資方式及投資行為):包括養老投資表現、養老金融產品的偏好、個人養老金賬戶的選擇、投資預期損失與收益、投資知識掌握情況、投資經驗等。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02【調查發現】基于此次調查的數據分析,我們總結了我國中青年人群在養老認知、養老規劃、養老投資以及養老
5、成熟度等方面十條有意思的發現,更多詳細的分析請參閱報告正文部分。在對未來壽命的預期上,男性較女性對未來的壽命更為樂觀。調查分析發現,男性主觀預期壽命比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計算的預期余壽平均長1.49歲,而女性平均短2.26歲。在對開始養老規劃時間的調查上,大部分群體選擇了40歲左右才開始養老規劃,但也有超過1/4的受訪者表示應當在30歲左右或更早開始準備。相對而言,男性認為開始養老準備的時間較女性更晚。年輕人更有意愿提前做養老準備,中年人群、以及居住在“新一線”和四、五線城市的居民對及早進行養老準備的認同度較低。健康和財務是人們未來養老擔心的前兩大問題。男性較女性更為關注財務問題,女性較
6、男性更為關注養老時無人照護和孤獨寂寞的問題。對健康問題的關注隨著受教育水平和家庭年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特別地,初中以下的群體對財務問題的關心超過了健康問題。養老成熟度養老規劃養老投資養老認知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03在養老準備方面,人們普遍能夠意識到養老規劃的必要性,但大部分人在養老規劃問題上比較迷茫,青年人比中年人表現更突出。家庭負擔是限制人們進行養老準備的主要因素,排名前三的是養育子女負擔,贍養父母負擔和償還房貸負擔。此外
7、,在高收入和高學歷人群中,“工作繁忙”成為除贍養父母和償還房貸以外另一個顯著的重要因素。居家養老仍是大部分人選擇的養老方式,但是總的來看養老方式的結構在逐漸發生變化。青年一代、高收入人群對新型養老方式,如旅居養老、高端養老地產等更加向往。人們的養老投資需求在逐代增強。相對中年人,青年人有更大的養老投資需求。然而,金融素養普遍不高是限制人們進行養老投資的主要因素。在養老投資上,人們可承受損失的水平不高,對養老產品的保本性以及品牌聲譽和平臺安全性更為重視,大部分人的養老投資以儲蓄為主。絕大多數(90%以上)的受訪者表示愿意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個人養老金制度的推出,恰逢其時滿足了大眾的養老需求,且促
8、進了人們對養老保險等養老型金融產品的選擇,這對推動我國養老第三支柱的發展,積極發揮其補充作用具有重要意義。受訪者主觀養老成熟度得分不高(5.41分,滿分10分),養老成熟度測評得分稍高于主觀得分(6.40分,滿分10分)。養老成熟度不高表明我國中青年在養老成熟度上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緢蟾娼Y構】該報告主要涵蓋六大部分內容。報告正文之前,主要對本次調研的目的、內容、發現及結果進行概括綜述:第一部分基于人口老齡化背景,闡述了我國當前的養老現狀與未來趨勢,分析了個人養老金制度在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中的重要補充作用;第二部分主要介紹了本次調研樣本的基本情況并將其與總體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第三、四、五部分分
9、別從養老認知、養老規劃和養老投資三個維度介紹調查的主要發現并據此進行詳細分析,得出相關結論;第六部分主要是對中青年的養老成熟度的評估分析,包括受訪者對于主觀養老成熟度的自我評價和根據受訪者作答情況得到的養老成熟度測評得分,并將二者進行對比分析;附錄該部分列出了此次調查問卷的完整內容、分析數據所用的統計檢驗方法,以及養老成熟度的測評打分規則。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二、養老現狀與未來趨勢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04中國老齡化趨勢加速,養老成為全社會共同
10、關注的問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給出的定義,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的65周歲及以上的人口數量占比達到或超過全國總人口數的7%,就意味著該國家或地區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Aging Society)”。當該比例達到或者超過14%,則進入“老齡社會(Aged Society)”。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截至2021年末,60歲及以上人口2.67億人,占全國總人口的18.9%,65歲及以上人口2億人,占14.2%。(如圖2.1所示)從2012年到2021年的十年時間,我國65周歲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由9.4%快速上升到14.2%,這標志著我國已經步入老齡社會。根據中國發展基金會中國發展報告2020:
11、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預測,2050年我國人口老齡化將達到峰值,65周歲及以上人口將達到近3.8億,占比將達到27.9%。人口老齡化趨勢加速、程度加深,已成為當前全社會面臨的巨大挑戰。在此背景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給出的定義,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7%,為“老齡化社會(aging society)”,超過14%為“老齡社會(aged society)”,超過21%為“超老齡社會(super-aged society)”。United Nations(2019),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19:Methodol
12、ogy of the 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estimates and projections,United Nations,https:/population.un.org/wpp/.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局長就2021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記者問,http:/ 2012-2021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及占比65歲及以上(萬人)65 歲及以上人口比例(%)00%2%4%6%8%10%12%14%16%2012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9.40%9.70%10.
13、10%10.47%1277713262139021447610.80%1503711.40%1596111.90%1672412.57%1772513.50%1906414.20%20000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05老年撫養比逐年攀升,社會養老負擔加劇老年撫養比是指人口中老年人口數(65歲及以上)與勞動年齡人口數(15-64歲)的比例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口生育率降低,壽命延長,使人口年齡結構老化,老年撫養比不斷上升。根
14、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老齡辦發布的2021年度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公報截至2021年末,全國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撫養比為20.8%,意味著平均5個勞動年齡人口供養一個65歲及以上年齡的老人。從圖2.2可以看到,老年撫養比在2012-2021的十年間增長了8.1個百分點。根據聯合國人口展望(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22)的估計,到2050年我國老年撫養比或將達到51.47%,意味著我國的養老負擔更為沉重。在此背景下,積極建立多層次、多元化的養老體系,分散日益加重的社會養老負擔,對我國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養老保障體系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根據國際慣例,一
15、般把1564歲列為勞動年齡人口,014歲與65歲以上為非勞動年齡人口,我國國家統計局在計算總撫養比時也采用這一標準。https:/population.un.org/wpp/02012510152025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12.713.113.714.315.015.916.817.819.720.8老年撫養比(%)圖2.2 2012-2021中國人口老年撫養比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
16、度調查報告06養老體系存在一定失衡,第三支柱養老亟待發展我國已經建立了以國家基本養老保險為基礎,以職業年金/企業年金和商業養老保險為補充的相對完善的養老三支柱體系。然而,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內撫養比從2000年的30.34%提升至2020年的38.84%,人均養老金相對社會平均工資的水平也呈現出一定的下降趨勢。按人均養老金水平,2021年末城鎮職工平均的基本養老金為每月3577元左右、城鄉居民平均的基本養老金為每月191元左右,而職業年金/企業年金,待遇一般也不會超過基本養老金水平的1/2,且覆蓋面較小。因此,為了滿足不同人群更高層次的養老需求、積極應對人口老
17、齡化帶來的養老壓力,在原有基礎上積極促進我國養老第三支柱發展,有效發揮其補充作用成為完善我國養老保障體系的一項重要任務。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為了有效促進我國養老體系第三支柱的發展,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個人養老金建設明顯加速。2022年9月26日2022年11月3日財政部和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關于個人養老金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對政策支持的、商業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予以稅收優惠,滿足多樣化需求。20
18、22年11月4日中國銀保監會就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2022年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推動個人養老金制度建設,健全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2022年11月4日,人力資源部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銀保監會、證監會五部委聯合印發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證監會公布了個人養老金投資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規定。個人養老金政策的密集發布,表明該政策的實施即將落到實處。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實施,必將成為我國養老金體系第三支柱快速發展的重要標志。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07本次調查依托中國人民大學
19、統計調查協會,以網絡為媒介,面向我國大陸地區,以26-55歲的中青年群體為調查對象。調查自2022年9月27日開始,至2022年10月31日結束,歷時35天。為了充分保證調查樣本質量,本次調查在問卷發布的過程中實施動態質量控制。限制了調查對象的信用分在70%以上,采納率在70%以上,不同調查對象間的答題距離5km,并在后期數據清洗時,剔除作答時間100s、全部回答同一選項或者回答存在邏輯矛盾的無效問卷。在全國范圍內共計發放網絡調查問卷3400份,最終回收有效問卷3082份,有效回收率達到90.65%。調查采用了分層抽樣法,對受訪者的性別、年齡、婚育狀態、受教育水平、戶籍類型、居住地、工作性質、
20、家庭收入等8個特征進行了綜合采樣。調查對象覆蓋到我國29個行政區域 的251個城市和地區,對全國的總體數據有很好的代表性。在年齡上,根據WHO(世界衛生組織)的劃分標準,以45歲作為中年和青年的分界年齡,將樣本中的26-44歲人群界定為青年,45-55歲人群界定為中年。調查對象中,青年占比為67.23%、中年占比為32.77%。為了發現不同年齡段的具體特征,我們以10歲為一組,將樣本分為26-35歲、36-45歲和46-55歲三組進行對比分析。經與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中的總體分布進行對比,年齡結構基本相同。(如圖3.1所示)三、樣本基本情況圖3.1 調查樣本與2020年人口總體年齡分布 香港、澳
21、門、臺灣地區沒有在調查范圍之內,西藏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沒有樣本。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0%5%10%15%20%25%30%35%40%45%26-35 歲36-45 歲46-55 歲38.25%34.00%30.83%30.00%30.91%37.00%樣本總體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08在調查結構上,調查對象中男女比例為1:1.33,女性略微偏多(男性為42.99%,女性為57.01%);城鎮居住占比為88.5%,農村居住占比為11.5%,
22、農村居住人口偏少;非農業戶口占比為57.01%,農業戶口占比為42.99%。在區域上,調查對象在一線至五線城市均有分布。新一線 、一線至三線城市較多,四、五線城市相對較少,其中二線城市最多,占比22.42%,五線城市最少,占比6.86%。(如圖3.2所示)圖3.2 調查對象居住地分布圖根據第一財經發布的2022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劃分,一線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新一線城市包括:成都、重慶、杭州、西安、武漢、蘇州、鄭州、南京、天津、長沙、東莞、寧波、佛山、合肥和青島。一線,14.41%二線,22.42%三線,19.10%四線,12.62%五線,6.83%新一線,24.62%五線新一線二
23、線一線三線四線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09圖3.3 受教育水平分布(樣本 vs 總體)圖3.4 調查對象職業分布在受教育水平上,將樣本分布與第七次人口普查中16-59歲的受教育水平分布進行對比,發現調查對象的受教育水平偏高(如圖3.3),主要體現在初中及以下占比較少,大學本科/??萍耙陨险急容^多,這是進行網絡調查樣本的普遍特征。因此該報告偏向適用于較高學歷人群的分析。在工作性質上,調查對象的工作類型覆蓋全面,其中在私營企業和國
24、有企業中工作的人數較多,分別占比為50.17%和19.95%,暫未就業和學生的占比很少。(如圖3.4所示)50.98%20.27%6.47%5.37%3.41%1.18%0.47%11.84%外企/港澳臺商企業個體工商戶暫未就業機關事業單位學生自由職業國有企業私營企業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0%10%20%30%40%50%60%初中及以下高中/中專大學本科/大專碩士及以上16.90%56.33%24.01%50.79%22.33%8.30%1.21%20.13
25、%樣本總體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10圖3.5 調查對象的婚姻和生育狀況分布圖3.6 調查對象家庭稅后年總收入分布在家庭稅后年總收入上,大部分調查對象的家庭稅后年總收入在6-15萬元(39.64%)與15-30萬元之間(37.51%),50萬及以上的占比較少(3.51%)。(如圖3.6所示)0%5%10%15%20%25%30%35%40%45%低于 6萬元6-15萬元15-30 萬元30-50 萬元50-100 萬元100萬
26、元以上7.68%39.64%37.51%11.66%2.93%0.58%其他,0.39%已婚未育,3.16%未婚,8.72%已婚多孩,26.51%已婚一孩,61.22%在婚育狀態上,調查對象在已婚一孩家庭和已婚多孩家庭的占比分別為61.22%和26.51%。未婚家庭占比為8.72%,已婚未育家庭為3.16%。(如圖3.5所示)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11樣本在各個特征上的分布,詳見表3.1表3.1 調查樣本分布情況變量性別年齡
27、婚育情況受教育情況居住地戶口類型工作性質家庭稅后年收入低于6萬元6-15萬元25-30萬元30-50萬元50-100萬元100萬元以上7.68%39.64%37.51%11.66%2.93%0.58%私營企業國有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外企/港澳臺企業暫未就業學生農業非農業50.98%20.27%11.84%6.47%5.37%3.41%1.18%0.47%57.01%42.99%城鎮鄉村88.50%11.50%研究生及以上本科/大專高中/中專初中及以下8.30%50.79%24.01%16.90%已婚多孩已婚一孩已婚未育未婚26.51%61.21%3.16%8.72%26-3536
28、-4546-5538.25%30.83%30.91%男女分類占比42.99%57.01%認知決定思維。本部分主要調查受訪者在主觀預期壽命、預期退休年齡、養老生活開支、對養老政策的了解情況等,旨在綜合反映受訪者對于養老生活的認知和養老意識的程度。健康,始終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未來養老擔心的問題,第一是健康,第二是財務。事實上,健康問題一定程度上就會導致財務問題。預期壽命上男女存在著明顯差異,男性更為樂觀,女性相對保守?;谌珖谄叽稳丝谄詹閿祿蜕矸椒?,可以計算出分年齡的預期余壽,基于調查數據可以計算出分年齡性別的平均主觀預期壽命。比較兩者可以發現,男性主觀預期壽命比第七次人口普查的預期余壽
29、平均長1.49歲,女性主觀預期壽命則比第七次人口普查的預期余壽平均短2.26歲,表明男性相比女性而言對自己的壽命更為樂觀。四、養老認知圖4.1 男(左)女(右)性分年齡主觀預期壽命與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結果比較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1201020304050607027 29 31 33 35 37 39 41 43 45 47 49 51 53 55七普預期余命樣本主觀預期壽命七普預期余命樣本主觀預期壽命010203040506070272931 3335 37 3941 43 454749 51 53 55歲歲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30、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13圖4.2 男女性最擔心的養老問題在本次調查中,在未來養老擔心的問題上,有57.7%比例的受訪者選擇了健康問題,20.2%的受訪者選擇了財務問題。然而,可能是由于男性更多承擔家中經濟支柱角色,男性較女性更為關注財務問題,女性較男性更為關注養老時無人照護和孤獨寂寞的問題。隨著受教育水平和家庭年收入的增加,受訪者對健
31、康問題更加關注。初中以下人群在此問題上存在顯著差異(如圖4.3),他們對財務問題的重視程度超過了健康問題。此外,從職業分類看,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最為關注健康問題,反而更不關心財務問題,這可能與其工作和待遇的相對穩定有關。該問題在年齡上的差異不明顯。0%10%20%30%40%50%60%健康問題財務問題無人照護孤獨寂寞家庭負擔男女圖4.3 不同受教育水平受訪者擔心的養老問題0%10%20%30%40%50%60%70%初中及以下高中/中專大學本科及以上健康問題財務問題無人照顧孤獨寂寞家庭負擔34.70%39.50%8.90%9.59%7.31%60.61%21.38%5.47%6.75%5.
32、63%62.97%14.24%8.16%9.54%4.96%23.56%17.75%5.94%8.88%8.00%9.55%5.58%5.49%56.74%58.27%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14圖4.4 不同職業類型受訪者擔心的養老問題圖4.5 不同婚育情況受訪者對未來的樂觀程度健康問題財務問題無人照顧孤獨寂寞家庭負擔十分樂觀,充滿信心樂觀,但沒有充分信心中性,有很多不確定悲觀,比較糟糕七成以上受訪者對未來的生活態度積極樂觀
33、!對未來的信心來源于家庭較高的年收入。根據調查顯示,有72.49%的受訪者選擇對未來生活樂觀,其中十分樂觀的占比為37.02%,樂觀但沒有充分信心的占比為35.47%,選擇悲觀的人僅占2.13%。在未來的生活態度上,從受訪者的性別和年齡分布上看沒有顯著差異。然而,在婚育狀態下,已婚未育的家庭對未來的生活最沒有信心,選擇中性的比例高達43.90%;在居住地和職業類別上,東北地區和國有企業員工的受訪者對未來的生活最有信心,選擇十分樂觀的占比均高達57%。5.83%8.93%8.93%12.82%63.50%國有企業4.54%8.31%6.77%25.92%54.46%私營企業7.72%7.88%8
34、.48%26.06%50.30%個體工商戶10.22%10.22%3.65%19.71%56.20%自由職業4.65%11.96%9.97%5.98%67.44%機關事業單位6.90%4.06%9.92%20.69%58.62%外企/港澳臺商企業已婚多孩已婚未育未婚38.65%35.37%23.90%2.08%38.86%35.08%24.75%1.31%17.07%37.80%43.90%1.22%28.32%36.28%30.53%4.87%已婚一孩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
35、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15圖4.6 不同地區受訪者對未來的樂觀程度圖4.7 不同職業受訪者對未來的樂觀程度十分樂觀,充滿信心樂觀,但沒有充分信心中性,有很多不確定悲觀,比較糟糕十分樂觀,充滿信心樂觀,但沒有充分信心中性,有很多不確定悲觀,比較糟糕西南地區31.71%39.51%26.83%1.95%華中地區西北地區華南地區31.01%36.71%29.11%3.16%30.38%40.51%26.58%2.53%28.46%37.68%32.67%1.20%依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按2021年全國居民收入五等份分組數據,并假設家庭平均人口3人,高收入家庭為26萬
36、元以上,中高收入在9-13萬之間,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在5萬元以下。對未來“十分樂觀,充滿信心”的比例隨著家庭年收入的上升而增加。在家庭收入低于6萬元的受訪者中,只有34.17%表示十分樂觀,而到了家庭收入30-50萬元和50萬元以上的受訪者中,對未來十分樂觀的比重分別上升至56.62%和69.74%。如此之大的差異表明,充足的收入是對未來充滿信心的主要決定因素。此外,在家庭年收入低于6萬元的人群中,有34%表示十分樂觀;而家庭年收入在6-15萬元之中卻只有27%,為幾組人群中最低。數據表明雖然對未來的樂觀程度占比隨著收入的上升而增加,但也并不絕對。最低收入人群反而要比次低收入人群信心高,這說明錢
37、很重要,但也許不是最重要的。7機關事業單位36.53%34.89%26.23%2.34%國有企業56.73%27.49%15.20%0.58%私營企業42.00%34.35%21.17%2.48%外企/港澳臺商企業31.01%36.71%29.11%3.16%個體工商戶28.46%37.68%32.67%1.20%自由職業31.71%39.51%26.83%1.95%東北地區華東地區華北地區56.73%27.49%15.20%0.58%42.00%34.35%21.17%2.48%36.53%34.89%26.23%2.34%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38、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16圖 4.8 不同家庭收入受訪者對未來生活的信心圖4.9 不同家庭收入受訪者獲取養老資訊的主要渠道社交平臺已成為受訪者最主要的養老資訊獲取方式,中高收入者更依賴新聞媒體等傳統渠道。根據調查顯示,近半數人(46.60%)依賴社交平臺(微信、微博、抖音、小紅書等)獲取養老方面知識或資訊?;ヂ摼W和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使得新媒體媒介已經成為主要的資訊來源,其它依次是新聞媒體(22%)、身邊親戚朋友(15%)和金融機構(12%)。在信息獲取渠道上,隨著年齡的增加,通過新聞媒體和
39、身邊親戚朋友獲取信息的比例逐漸增加。在家庭收入上,最低收入(低于6萬元)人群和中高收入(30-50萬)人群更依賴于社交平臺獲取信息,均達到了50%以上的比例。家庭收入15萬元以下的受訪者從親戚朋友等身邊人獲取資訊的比例相對較高,達到了20%以上。家庭收入50萬元以上的高收入人群主要通過社交平臺(41.76%)、新聞媒體(18.68%)和金融機構(18.68%)獲取信息。社交平臺(微信、微博、抖音、小紅書等)新聞媒體宣傳親戚、朋友、同事等身邊的人金融機構(銀行、券商、基金、保險等)第三方財富管理平臺(支付寶、京東金融等)專業經理人的推薦十分樂觀,充滿信心樂觀,但沒有充分信心中性,有很多不確定悲觀
40、,比較糟糕34.17%30.65%29.15%6.03%低于 6 萬元27.75%32.81%36.42%3.02%6-15 萬元38.48%42.39%18.11%1.03%15-30 萬元56.62%29.14%14.24%0.00%30-50 萬元68.13%23.08%6.59%2.20%50 萬以上53.27%22.61%20.10%2.01%1.51%0.50%低于 6萬元46.06%20.74%22.01%8.18%1.46%1.56%6-15 萬元44.65%22.63%9.36%17.39%3.19%2.78%15-30 萬元51.32%21.19%9.60%8.94%5.6
41、3%3.31%30-50 萬元41.76%18.68%9.89%18.68%6.59%4.40%50萬元以上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17圖4.10 開始做養老準備的年齡分布40歲左右開始養老準備,是理性還是無奈?根據調查顯示,受訪者中大部分群體(41.46%)認為應該在40歲左右開始進行養老財務準備。至少1/4的受訪者表示應當在30歲左右或更早開始準備。在性別上,男性認為開始養老準備的時間較女性更晚,71%的女性認為40歲之前
42、就該做財務準備,而男性只占63%。進一步針對選擇“30歲左右”和“25歲左右”的受訪者進行分析,可以發現,26-35年齡段的受訪者選擇盡早開始養老準備的占比達52.12%,高于全樣本中38.25%的占比,而46-55歲年齡段受訪者選擇盡早開始養老準備的僅占17.72%,低于全樣本中30.91%的占比。由此可見,年輕人更有意愿提前做養老準備,認為在參與工作之初就應當開始養老財務準備,而中年人群對及早進行養老準備的認同度較低,他們選擇“退休后再考慮養老準備”的比例更高。男女總體25歲左右3.06%5.22%4.29%30 歲左右16.10%26.63%22.10%40 歲左右43.97%39.57
43、%41.46%50歲左右23.74%17.75%20.32%不著急順其自然2.07%3.18%2.70%退休后再考慮11.06%7.66%9.12%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18圖4.11 選擇“退休后再考慮”受訪者的年齡分布在預期養老金水平上,相較國際公認的55%至75%的替代率 ,不少群體預期自己的退休后生活開支占工作期收入比例低于50%,這些受訪者大多處于家庭收入15萬元以下區間?;谕诵萜趦π盥瘦^低的假設,這在一定程度上
44、表明,該部分群體對未來養老生活開支預期不足??梢韵胂?,退休后盡管少了養育子女、償還房貸等家庭負擔開支,但隨之而來的健康開支和休閑開支會成倍增加。8國際勞工組織1967 年131 號殘疾、老年和遺屬津貼建議書建議一個有配偶的已婚男性至少繳費30年后應獲得的養老金替代率不低于55%;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養老金概覽:OECD和G20國家各項指標中建議,退休最合適的養老金替代率至少要維持退休前薪資70%的水平。8圖4.12 選擇“30歲左右或更早”受訪者的年齡分布總體樣本選項樣本0%10%20%30%40%50%60%26-35 歲36-45 歲38.25%30.83%52.12%30.1
45、6%46-55 歲30.91%17.72%總體樣本選項樣本0%10%20%30%40%50%60%70%26-35 歲36-45 歲38.25%30.83%8.90%20.76%46-55 歲30.91%70.34%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19圖4.13 不同家庭收入受訪者預期退休收入占工作期收入比在養老準備開始的年齡問題上,我們還特別針對回答“退休后再考慮養老準備”的人群進行了分析,研究發現該人群主要為臨近退休、低收入及居住
46、在三至五線城市的人群。特別針對選擇30歲及更早時間開始養老準備的人群進行分析,發現女性在該選項上的特征明顯,而“退休后再考慮養老準備”的受訪者主要集中于新一線城市。0%10%20%30%40%50%60%70%低于 6萬元6-15萬元30-50 萬元50 萬元以上15-30 萬元低于 50%50%-75%75%-100%100%-150%高于 150%54.27%35.18%7.54%2.01%1.01%41.19%48.88%8.67%0.78%0.49%28.50%61.32%9.26%0.93%0.00%24.83%60.60%13.91%0.66%0.00%35.16%49.45%14
47、.29%1.10%0.00%圖4.14 30歲左右或更早準備的受訪者的性別分布圖4.15 退休后才開始養老準備的受訪者的城市分布總體樣本選項樣本0%10%20%30%40%50%60%70%80%男女42.99%57.01%31.19%68.81%總樣本選項樣本0%5%10%15%20%25%30%35%40%一線新一線二線三線四線五線14.40%24.62%22.42%9.09%40.00%14.55%19.01%12.62%12.73%14.55%6.83%9.09%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
48、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20養老問題大家都在關注,只是了解程度不同。本次調查中,在“您是否關心現有的養老政策和養老形勢”的問題上,一方面,幾乎所有被調查者(99.58%)對現有的養老政策和養老形勢表示關心,近八成(76.19%)被調查者對養老政策有所了解,但選擇了解大部分政策的僅僅占到23.39%。另一方面,不同受訪者在各類問題上呈現了差異化的應答。在婚育上,已婚已育的家庭對養老政策更為了解,對政策十分了解的占比達到了30%以上。在受教育水平上,學歷越高的受訪者對養老政策更為了解,其中大學本科及以上的受訪者中選擇“清楚大部分政策”的比例達到35%以
49、上。圖4.16 不同婚育狀態受訪者對于養老政策的了解程度關心,清楚大部分的政策關心,對其中的幾條有所了解關心,但不了解不關心已婚一孩32.28%45.65%21.88%0.19%已婚多孩30.71%44.25%24.89%0.15%已婚未育20.73%48.78%29.27%1.22%未婚20.35%50.44%26.99%2.21%圖4.17 受教育水平受訪者對于養老政策的了解程度關心,清楚大部分的政策關心,對其中的幾條有所了解關心,但不了解不關心初中及以下16.21%36.76%45.89%1.14%高中/中專26.69%46.78%26.53%0.00%0.00%大學本科/大專35.11
50、%48.86%15.58%0.46%碩士及以上40.93%42.79%16.28%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21圖4.18 “關心,清楚大部分政策”的受訪者的職業分布圖4.19 “關心,清楚大部分政策”的受訪者的家庭收入分布【小結】該部分對受訪者的養老認知進行了調查,包括預期壽命、對未來的生活態度、開始養老規劃的時間、未來養老擔心的問題等。在對主觀預期壽命的調查上,我們發現男性較女性對未來的壽命更為樂觀。通過詢問受訪者的主觀預期
51、壽命,對比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計算得出的分年齡預期余壽,我們發現男性主觀預期壽命比“七普”的預期余壽平均長1.49歲,而女性平均短2.26歲。0%10%20%30%40%50%60%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外企/港澳臺商企業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私營企業11.66%13.47%19.95%26.18%50.17%45.11%3.36%3.68%6.37%5.21%5.29%4.45%總體樣本選項樣本0%5%10%15%20%25%30%35%40%45%50%低于 6 萬元6-15 萬元30-50 萬元50 萬元以上15-30 萬元7.68%6.35%47.32%37.51%15.17%3.51%3
52、3.93%41.93%24.14%5.97%總體樣本選項樣本此外,在選擇“關心,清楚大部分政策”的群體中,我們發現30萬以上收入家庭、國企員工群體占比較為顯著。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22在對未來的生活態度的調查上,我們發現七成以上受訪者對未來的生活態度是積極樂觀的,特別是隨著收入的上升,受訪者對未來的樂觀程度占比而增加。然而,這也并不絕對。數據顯示最低收入人群反而要比次低收入人群信心高,這說明錢雖然很重要,但也許并不是最重要
53、的。此外,我們發現在地域上東北地區的人最積極樂觀;在職業類型上,國有企業員工對未來更有信心;而已婚未育的家庭對未來充滿中性,表示有較多的不確定性。在對開始養老規劃時間的調查上,大部分群體選擇了40歲左右才開始養老規劃,有超過1/4的受訪者表示應當在30歲左右或更早開始準備。在性別上,男性認為開始養老準備的時間較女性更晚,71%的女性認為40歲之前就該做財務準備,而男性只占63%。特別針對選擇“30歲左右”和“25歲左右”的受訪者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年輕人更有意愿提前做養老準備,認為在參與工作之初就應當開始養老財務準備,而中年人群對及早進行養老準備的認同度較低。此外,選擇“退休后才進行養老準備”的
54、受訪者主要是臨近退休的中年群體、以及居住在“新一線”和四、五線城市的居民。城市的慢節奏生活同時也會帶慢了人們的養老規劃節奏。健康和財務成為人們未來養老擔心的前兩大問題。相對而言,由于男性更多承擔著家中經濟支柱角色,男性較女性更為關注財務問題,而女性較男性更為關注養老時無人照護和孤獨寂寞的問題。隨著受教育水平和家庭年收入的增加,受訪者對健康的問題更加關注。值得注意的是,初中以下的群體對財務問題的關心超過了健康問題,這也許是生活所迫的無奈選擇。57.85%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55、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23思維決定行動。該部分主要是對目前我國中青年群體在養老規劃上所作的調查,包括對未來養老生活的規劃、當前面臨的問題、以及財務準備上養老金融產品的選擇問題。人們普遍能夠意識到養老規劃的必要性,但大部分人在養老規劃問題上比較迷茫,青年人比中年人表現更突出。根據調查顯示,有83.52%比例的受訪者表示有必要進行養老規劃或者已經正在進行著養老準備,但是有57.85%的受訪者雖然認為有必要,在行動上卻是還沒有規劃或者不知道如何規劃。在年齡上,我們發現,隨著年齡的降低,認為有必要進行養老規劃或者已經在進行養老準備的整體占比在逐漸升高(46-55歲占76.3
56、8%,36-45歲占85.72%,26-35歲占87.48%),表明青年人養老規劃意識要好于中年人。但是,我們特別針對選擇“有必要規劃,但還沒有開始準備或不知如何準備”的群體進行了分析,發現青年群體占比高于其樣本的占比,中年群體低于其樣本占比,這表明該特征在青年群體中表現的比較明顯。五、養老規劃圖5.1 樣本在養老規劃必要性上的分布沒必要規劃,有社保和企業(職業)年金,未來養老不用愁沒必要規劃,收入尚可,穩定繳納社保養老金,夠用了沒必要規劃,順其自然已有規劃,并按規劃在準備中有必要規劃,但還沒有開始準備或不知如何準備25.67%4.48%4.55%7.45%2022 Maturity Of C
57、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24此外,除年紀較輕群體(26-35歲)外,調查還發現受教育水平較低(初中及以下)、中低收入水平(6-15萬元)的人群在養老規劃問題上比較迷茫。圖5.2 不同年齡組對養老規劃必要性的選擇圖5.3 選擇“有必要規劃,但還沒有開始準備或不知如何準備”的年齡分布沒必要規劃,收入尚可,穩定繳納社保養老金,夠用了沒必要規劃,順其自然沒必要規劃,有社保和企業(職業)年金,未來養老不用愁已有規劃,并按規劃在準備中有必要規劃,但還沒有開始準備或不知如何準
58、備26-35 歲6.57%2.93%3.03%21.92%65.56%36-45 歲46-55歲總計6.14%4.39%3.76%28.20%57.52%9.88%6.75%7.00%27.63%48.75%7.46%4.56%4.48%25.62%57.88%0%5%10%15%20%25%30%35%40%45%26-35 歲36-45 歲46-55 歲43.32%38.25%30.64%30.83%26.03%30.91%選項總體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
59、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25養育子女負擔成為限制養老規劃的首要家庭負擔,其次為贍養父母和償還房貸。對于高學歷人群,“工作繁忙”被認為是限制養老規劃的重要原因。我們對人們在養老規劃問題上迷茫的原因做了分析。通過調查發現,限制人們進行養老準備的主要因素是當前的家庭負擔,包括養育子女,贍養父母和償還房貸,其中近七成人數(67.97%)認為養育子女是限制其進行養老準備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贍養父母負擔(49.25%)和償還住房貸款負擔(41.18%)。此外,收入低的原因占比38.90%,工作繁忙占比30.57%,由此可見很大部分人由于工作壓力大、生活支出相對收入占比高,從而進一步限制了其進行養
60、老準備的行動。值得注意的是,“工作繁忙”這一特征在高收入和高學歷人群中變得與贍養父母和償還房貸同等重要。圖5.4 限制養老規劃的主要原因圖5.5 不同教育水平下限制養老規劃的主要原因養育子女負擔贍養父母負擔償還住房貸款負擔收入低,僅夠日常生活開銷工作繁忙無暇顧及醫療費用開支67.97%49.25%41.18%38.90%30.57%22.73%養育子女負擔贍養父母負擔償還住房貸款負擔收入低,僅夠日常生活開銷工作繁忙無暇顧及醫療費用開支0%5%10%15%20%25%30%35%初中及以下高中/中專碩士及以上大學本科/大專28.19%25.55%10.57%22.11%6.70%6.78%26.
61、73%19.10%11.93%20.47%10.37%11.28%26.79%18.03%20.18%12.33%13.73%8.70%27.43%18.28%18.28%6.72%19.40%9.70%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26養育子女負擔贍養父母負擔償還住房貸款負擔收入低,僅夠日常生活開銷工作繁忙無暇顧及醫療費用開支圖5.6不同家庭年收入下限制養老規劃的主要原因圖5.7 主要養老方式的選擇分布0%5%10%15%20%2
62、5%30%35%低于 6萬元6-15萬元24.25%17.17%10.52%6.65%8.58%32.83%27.78%20.46%13.03%21.49%8.58%8.54%15-30 萬元27.18%20.08%10.08%15.06%8.04%19.39%30-50 萬元26.73%20.47%5.08%16.43%12.52%18.25%50-100 萬元25.00%21.67%15.56%3.89%19.44%13.89%100 萬元以上21.88%25.00%25.00%21.88%3.13%3.13%傳統養老方式仍是當前人們的主要選擇,但其結構在慢慢改變。青年中跟隨子女養老的選擇
63、比例有所降低,與之對應的旅居養老越來越受青睞。根據調查顯示,在養老方式的選擇上,受訪者中有75.1%人選擇居家養老、40.25%人選擇養老社區、38.71%人選擇跟隨子女養老。另外,選擇機構養老和旅居養老的比例很接近,分別為31.07%和31.96%,選擇高端養老地產的人數較少,僅有11.54%。從年齡上看,在三個年齡段25-35歲、36-45歲、46-55歲中,居家養老均占據首位地位,選擇比例都在30%以上。除了居家養老這一方式,26-35歲這一階段比較受青睞的養老方式是旅居養老,而跟隨子女養老這一方式在三個年齡段中是最低的。由此可以看出,現在年輕人更容易接受新事物,養老觀念也在悄然發生著改
64、變,對子女養老的依賴程度降低了,更多向往退休后自由自在的旅居生活。居家養老75.10%居家養老40.25%養老社區機構養老(養老院、養老公寓)跟隨子女養老38.71%旅居養老機構養老(養老院、養老公寓)機構養老(養老院、養老公寓)31.07%機構養老(養老院、養老公寓)高端養老地產11.54%沒想好1.04%31.96%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27圖5.8 不同年齡階段養老方式的選擇0%5%10%15%20%25%30%35%
65、26-35 歲36-45 歲46-55 歲32.27%18.11%15.08%16.09%4.91%13.20%31.62%18.11%16.88%14.42%12.45%6.25%34.38%16.18%19.14%13.06%12.61%3.85%圖5.9 不同婚育狀態下養老方式的選擇0%5%10%15%20%25%30%35%已婚多孩已婚一孩已婚未育34.87%18.74%13.01%15.22%12.75%5.14%29.32%未婚28.23%18.42%17.34%13.69%13.04%4.46%16.23%13.61%14.14%17.80%8.38%18.49%8.95%14.
66、51%21.47%7.55%32.57%從婚育狀況上,調查發現已婚已育的家庭選擇跟隨子女養老占比(17%18%)相對較高。而相對于養老社區養老而言,已婚多孩的家庭,更大比例選擇跟隨子女養老,對于已婚一孩、已婚未育和未婚家庭,選擇養老社區的比例高于選擇跟隨子女養老。這一點說明,一孩家庭以及還沒有生育的家庭,在“養子防老”的觀念上比已婚多孩家庭有所減弱。居家養老養老社區跟隨子女養老機構養老(養老院、養老公寓)旅居養老高端養老地產居家養老養老社區跟隨子女養老機構養老(養老院、養老公寓)旅居養老高端養老地產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
67、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28圖5.10 不同受教育水平下養老方式的選擇0%5%10%15%20%25%30%35%40%初中及以下高中/中專大學本科/大專38.06%11.44%26.42%14.88%5.06%3.95%35.04%15.47%18.84%12.68%14.00%3.30%30.65%20.24%13.63%13.31%16.37%5.30%碩士及以上28.52%18.44%14.45%15.97%9.89%12.55%此外,隨著受訪者受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的增加,在居家養老和跟隨子女養老方式上的選擇比例
68、有所下降,在養老社區、旅居養老和高端養老地產上的選擇增加,其中旅居養老和高端養老地產的增加很明顯。根據較多年輕人青睞旅居養老以及隨著人們收入的增加對高端地產養老的偏向,我們可以想象將來旅居養老和高端地產養老將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儲蓄是人們進行養老準備的主要方式,商業養老保險的需求旺盛,以房養老的愿望強烈。根據調查顯示,受訪者中目前進行養老準備的方式,有80.02%的比例選擇了儲蓄,有59.51%的比例選擇了購買商業養老保險。此外,以房養老的比例竟然高達26.86%。這表明,商業養老保險已經開始成為儲蓄之外的主要養老途徑。過去二十年,中國房地產市場迅速發展,根據2019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
69、債情況調查,我國城鎮居民超過4成家庭擁有兩套及以上房產,房產成為家庭的主要資產。因此,有26.86%的受訪者選擇以房養老。以房養老能否成為一種相對主流的養老方式,這在一定程度上有賴于我國房地產市場的平穩發展。居家養老養老社區跟隨子女養老機構養老(養老院、養老公寓)旅居養老高端養老地產0%10%20%30%40%50%60%70%初中及以下高中/中專大學本科/大專碩士及以上選項總體8.20%19.67%59.02%13.11%16.90%24.01%50.79%8.30%0%5%10%15%20%25%30%35%40%45%26-35 歲36-45 歲46-55 歲選項總體40.16%38.2
70、5%37.30%30.83%22.54%30.91%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29圖5.11 養老金融產品上的選擇分布圖5.12 選擇公募基金人群的特征分布此外,我們注意到,在養老準備中僅有9.42%的受訪者選擇了購買養老型公募基金。這部分占比不高,一方面應該和受訪中大部分群體對公募基金的認識較少有關,另外一方面可能是認為公募基金屬于風險投資,收益存在波動性,和人們的風險厭惡有關。通過分析我們發現,選擇公募基金的群體主要為年輕人
71、(26-25歲)、較高學歷、收入中上、居住在一二線城市的人群(如圖5.12)。80.02%儲蓄準備59.51%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等58.90%政府養老金26.86%以房養老22.89%企業年金9.42%公募基金1.97%暫未考慮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30【小結】該部分對我國中青年群體在養老規劃情況所作的調查,包括對未來養老生活的規劃、當前面臨的問題以及財務準備上養老金融產品的選擇問題。在養老規劃的必要性上,根據調查顯示,有83
72、.52%比例的受訪者表示有必要進行養老規劃或者正在進行著養老準備,但是有57.85%的受訪者雖然認為有必要,在行動上卻是還沒有規劃或者不知道如何規劃,這體現出人們在養老規劃問題上的迷茫。進一步分析發現,青年人的迷茫比中年人更為突出。0%5%10%15%20%25%30%35%40%45%低于 6 萬元6-15 萬元15-30 萬元選項總體7.68%5.33%27.05%42.62%37.51%39.64%30-50 萬元 50-100 萬元100 萬元以上17.21%11.66%6.15%1.64%0.58%2.93%0%5%10%15%20%25%30%一線新一線二線選項總體14.40%19
73、.26%25.41%23.36%22.42%24.62%三線四線五線18.85%19.10%8.61%4.51%6.83%12.62%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31通過調查我們發現,限制人們進行養老準備的主要因素是家庭負擔,包括養育子女,贍養父母和償還房貸,其中近七成人數(67.97%)認為養育子女是限制其進行養老準備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贍養父母負擔(49.25%)和償還住房貸款負擔(41.18%)。在高收入和高學歷人群中,“工
74、作繁忙”這一特征相對變得十分明顯,成為與贍養父母和償還房貸同等重要的另一因素。由此可見,從社會層面來減輕居民的家庭負擔,對提高人們的養老準備意識有非常積極的作用。我們同時也可以看到,國家正在積極出臺各種政策,減少人們在孩子教育、醫療、家庭住房等方面的負擔。在養老方式的選擇上,目前人們還是以傳統的居家養老為主要的選擇方式,但我們也可以看到養老方式結構的慢慢改變。隨著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的增加,居家養老和跟隨子女養老占比在減少,對應的旅居養老、高端養老地產的比例在增加。此外,26-35歲這一階段比較青睞旅居養老,而跟隨子女養老這一方式在三個年齡段中是最低的。由此可以看出,現在年輕人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75、養老觀念也在悄然發生著改變,對子女養老的依賴程度降低了,更多向往退休后自由自在的旅居生活。六、養老投資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32行動決定結果。該部分是對我國中青年在養老投資方面的分析,包括養老投資的障礙、養老金融產品的選擇偏好、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意愿、投資風險偏好以及金融素養等。圖6.1 不同年齡組對養老投資情況的選擇分布人們養老投資需求在逐代增強,青年人有更高的養老投資需求。調查發現,具有“市場現有投資產品的特征不滿足自己
76、需求”特征的受訪者,在46-55歲人群中占比10.46%,在36-45歲人群中占比14.79%,在26-35歲人群中占比16.68%,這說明養老投資需求在青年一代的群體中逐漸增強。除了年齡之外,通過于樣本的整體分布對比分析,調查還發現,具有“市場現有投資產品的特征不滿足自己需求”特征的受訪者主要是年輕群體、大學本科/??埔陨蠈W歷、居住在一、二線城市、15萬元以上收入的家庭群體。不相信機構提供的養老金融產品,傾向自己直接投資除儲蓄與銀行理財外,不了解其它的養老投資渠道專業知識不足,不懂如何在現有投資產品中進行選擇專業知識充足,但市場現有投資產品的特征不滿足自己的需求26-35歲38.89%33.
77、10%38.94%44.96%36-45 歲25.49%29.01%32.81%32.15%46-55 歲35.62%37.89%28.25%22.89%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33圖6.2 選擇“市場現有投資產品的特征不滿足自己需求”的特征分布所有樣本題目選項0%10%20%30%40%50%60%70%初中及以下 高中/中專 大學本科/大專碩士及以上然而,金融素養普遍偏低,是限制人們進行養老投資的主要因素。相比而言,青年人
78、較中年人有更好的專業知識,但投資經驗上沒有顯著差異。通過對受訪者投資知識和投資經驗的調查,有近60%的人認為投資知識一般、投資經驗一般?;卮鹜顿Y知識豐富的占比僅為4.25%,回答投資經驗豐富的占比更少,僅為2.24%。0%5%10%15%20%25%30%35%40%45%26-35 歲36-45 歲46-55 歲38.25%44.96%30.83%32.15%30.91%22.80%所有樣本題目選項0%5%10%15%20%25%30%35%40%45%一線新一線二線14.40%21.68%24.62%27.46%22.42%28.61%三線19.10%16.18%四線12.62%6.07%
79、所有樣本題目選項16.90%4.09%24.01%11.17%50.79%64.85%8.30%19.89%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34圖6.3 投資知識(左)與投資經驗(右)樣本分布圖6.4 樣本對養老投資情況選擇的分布同時,調查發現,人們進行養老投資,最大的障礙是“專業知識不足,不懂得如何選擇投資產品”。金融投資專業知識的不足,導致人們盡管有一定的養老投資意識,但由于缺少在各種復雜的金融產品中進行選擇的能力,導致了絕大多數
80、人群在養老準備時選擇儲蓄或者銀行理財產品。這就是當前中青年人養老投資的現狀。在金融素養和養老投資需求上,受訪者也存在著很多群體性的差異。例如:從年齡上看,青年人具有更好的投資專業知識,但投資經驗差異不顯著。在選擇投資專業知識上選擇“豐富”和“非常豐富”,26-35歲群體中占比28.92%,在36-45歲人群中占比23.06%,46-55歲群體中占比23.66%??梢钥闯?6-35歲群體有較好的投資專業知識。0%10%20%30%40%50%60%70%非常豐富4.25%豐富21.24%一般59.07%有限15.44%0%10%20%30%40%50%60%70%非常豐富2.24%豐富18.07
81、%一般57.99%有限21.70%專業知識不足,不懂如何在現有投資產品中進行選擇除儲蓄與銀行理財外,不了解其它的養老投資渠道專業知識充足,但市場現有投資產品的特征不滿足自己的需求不相信機構提供的養老金融產品,傾向自己直接投資46.60%27.41%14.17%11.81%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35在工作性質上,國企員工和外企員工金融素養相對較高,有相對充足的專業知識和相對豐富的投資經驗,從而對養老投資產品的需求更為強烈。在調
82、查中選擇“市場現有養老產品的特征不滿足自己需求”的,國企和外企員工的占比均達到20%,而公務員事業單位員工和私營企業員工選擇該選項的比例分別為15.89%和12.55%,其他職業員工該比例均低于10%。個人養老金政策的實施,是政策的及時雨!90%以上的受訪者表示愿意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且青年人的開通意愿明顯高于中年人。不相信機構提供的養老金融產品,傾向自己直接投資除儲蓄與銀行理財外,不了解其它的養老投資渠道專業知識不足,不懂如何在現有投資產品中進行選擇專業知識充足,但市場現有投資產品的特征不滿足自己的需求圖6.5 不同職業類型在養老投資選擇上的分布13.58%36.42%34.11%15.89
83、%機關事業單位10.64%23.98%44.10%21.28%國有企業11.62%23.56%52.27%12.55%私營企業10.22%42.34%41.61%5.84%自由職業12.05%43.37%38.55%6.02%其他12.64%27.59%40.23%19.54%外企/港澳臺商企業14.55%31.52%44.24%9.70%個體工商戶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36從年齡上來看,青年人的開通意愿明顯高于中年人。由于
84、臨近退休,中年人不愿意開通的比例較高。46-55歲群體中有8.72%的比例不愿意開通,而在26-35歲群體中不愿開通的比例僅為3.24%。本次調查顯示,人們對個人養老金賬戶的開通意愿十分強烈,僅極少數(5.44%)受訪者選擇不愿意開通。在繳費水平上,每年計劃繳納額度主要集中在4000-12000元,占比約為60%。此外,有占比13.59%的受訪者表示希望超過12000元上限繳納。由此可見,國家個人養老金賬戶政策的制定和推出十分精準、十分及時。乃民之所需、民之所急!此外,愿意超額繳納的群體中,主要為大學本科/大專及以上人群,尤其是碩士及以上人群,36-45歲、已婚一孩、居住在一線、新一線、二線,
85、家庭收入在30萬元以上的人群。而選擇不愿意繳納的,主要是46-55歲、高中/中專學歷、居住在二三線城市、家庭收入低于6萬的群體。圖6.6 個人養老金賬戶開通意愿及繳費額度圖6.7 不同年齡組個人養老金開戶意愿及繳費額度愿意,每年計劃繳納 4000-8000元愿意,每年計劃繳納 8000-12000元愿意,每年計劃繳納 0-4000元愿意,每年繳納額度希望超過12000元上限不愿意不愿意愿意,每年計劃繳納 0-4000元愿意,每年計劃繳納 4000-8000元愿意,每年計劃繳納 8000-12000 元愿意,每年繳納額度希望超過12000元上限30.31%29.61%21.04%13.59%5.
86、44%0%5%10%15%20%25%30%35%26-35 歲3.24%21.23%12.74%31.45%31.34%4.89%16.42%29.95%17.29%31.45%8.72%29.39%10.96%25.53%25.40%36-45 歲46-55 歲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39個人養老金政策的出臺,將有效促進養老第三支柱的發展,積極發揮其補充作用。根據我們的調查,現階段人們在養老財務的準備上主要集中在儲蓄,其中
87、有80.02%的群體選擇了儲蓄,59.51%的比例選擇了商業養老保險,僅9.42%的比例選擇了公募基金。但隨著個人養老金賬戶的開通,調查表明受訪者在商業養老保險和公募基金上的比例將分別提高至70.56%和17.68%。人們選擇購買養老保險產品的意愿顯著提升,選擇公募基金的比例也有明顯的提高。圖6.8(a)愿意超上限繳納的樣本特征對比(年齡和居住地)0%5%10%15%20%25%30%35%40%45%26-35 歲36-45 歲46-55 歲38.25%35.80%30.83%39.20%30.91%25.00%圖6.8(b)不愿開通的樣本特征對比(年齡和收入)所有樣本題目選項0%5%10%
88、15%20%25%30%一線新一線二線14.40%18.10%24.62%26.69%22.42%26.07%三線19.10%17.79%四線12.62%11.35%所有樣本題目選項0%5%10%15%20%25%30%35%40%45%低于6萬元6-15萬元 15-30萬元7.68%21.99%39.64%38.30%37.51%29.79%30-50萬元11.66%8.51%50-100萬元2.93%0.00%100萬元以上0.58%1.42%所有樣本題目選項0%10%20%30%40%50%60%26-35 歲36-45 歲46-55 歲38.25%22.70%30.83%27.66%3
89、0.91%49.65%所有樣本題目選項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40由此可見,個人養老金賬戶政策的出臺,將對服務于養老第三支柱的養老保險、養老型公募基金等行業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市場潛力很大。此外,根據調查顯示,在產品類型上青年人對公募基金的選擇相比中年人的選擇比例高出1.2個百分點,而中年人對儲蓄和商業養老保險的偏好比青年人的選擇比例高出5個百分點。由此可見,中年人在養老投資產品上更為傳統,而青年人更愿意嘗試新鮮事物。此外
90、,針對選擇購買商業養老保險和公募基金的人群特征我們進行了分析。調查發現,居住在二、三線城市,年收入在13-50萬元的青年群體更傾向于購買商業養老保險。對于公募基金,大學本科/??埔陨蠈W歷、家庭收入在15萬元以上、居住在一二三線城市的青年群體,更傾向于購買公募基金。圖6.9 養老投資產品選擇(預期):當前(左圖)vs個人養老金賬戶(右圖)圖6.10 不同年齡組在賬戶開通后對養老金融產品的選擇83.02%儲蓄存款59.51%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等58.90%政府養老金26.86%以房養老22.89%企業年金9.42%公募基金1.97%暫未考慮79.14%儲蓄存款70.57%商業養老保險69.35%銀行
91、理財17.71%公募基金1.43%暫未考慮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銀行理財公募基金暫未考慮0%5%10%15%20%25%30%35%26-35 歲31.06%29.14%0.37%7.31%27.18%23.92%21.43%4.53%18.37%36-45 歲46-55 歲24.16%23.06%20.73%0.41%5.88%0.65%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39對于養老金融產品的選擇,人們最看重產品的(1)保本安全性、(2
92、)品牌聲譽與平臺安全性、以及(3)附加養老增值服務三個特征,產品是否具有稅收優惠的特征并不在最看重的前5個因素之內。根據調查顯示,在養老金融產品的選擇上,保本安全性還是人們的首選特征,選該項的占比達到86.10%。這充分表明,人們對于養老資金投資的安全性非??粗?,普遍期望養老資金投資要以不虧損為前提,認為對養老資金而言虧錢是最大的風險。在被問及“多少的虧損會讓您心里不安時”,大比例受訪者的回答集中在5%-10%和3%-5%的區間,這表明人們的損失承受能力在5%以內??梢猿惺?0%以上損失的群體僅占17.88%。較低的風險承受能力導致人們在選擇養老金融產品時會過度的關注產品和平臺的安全性。圖6.
93、11 養老金融產品最被看重的特征86.11%保本安全性56.85%品牌聲譽與平臺安全性41.72%附加養老增值服務33.58%抗通脹性32.23%產品簡單、容易理解25.47%享受稅收優惠24.04%高收益性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40圖6.12 受訪者總體(左圖)和不同性別(右圖)風險承受能力分布5%-10%3%-5%10%以上3%以內0%5%10%15%20%25%30%35%40%45%男43.11%33.40%17.0
94、8%6.42%女37.58%32.61%18.50%11.30%0%5%10%15%20%25%30%35%40%45%5%-10%3%-5%10%以上3%以內39.98%32.95%17.88%9.19%值得注意的是,在風險承受能力上,女性偏向保守,選擇“3%的損失會使得心里不安”的比例為11.30%,遠高于男性(男性的比例為6.42%)。在工作性質上,外企員工有著最高的風險承受能力,有近30%的人選擇“10%以上的損失會使得自己心里不安”。該比例遠高于其它職業對應的水平,公務員/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中選擇該選項的比例也只有20%。稅收優惠是個人養老金賬戶的一個特征。但根據調查顯示,產品是否具
95、有稅收優惠特征并不太受關注,其主要的原因是大比例中低收入群體的稅收負擔不明顯,對于高收入人群其優惠的絕對額度有限。由于有繳費上限每年12000元的限制,即使按中間稅率20%計算,每年節稅的額度僅為2040元。盡管從每年度看,稅收優惠所節約的稅金有限,但是由于養老是一個長期計劃,將未來20年的優惠稅費累積也是一個十分可觀的數字。一定程度上,人們可能忽視了稅收優惠長期性所帶來的影響。個人養老金賬戶領取時按3%收取個人所得稅,因此當前20%的稅率可節約稅率為17%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
96、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41圖6.13 不同職業類型的風險承受能力0%10%20%30%40%50%60%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外企/港澳臺商企業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私營企業19.19%42.07%28.78%9.96%20.04%46.89%27.86%5.21%16.71%40.16%34.86%8.27%28.92%34.94%28.92%7.23%17.09%34.81%32.91%15.19%15.83%28.33%40.83%15.00%10.96%17.81%42.47%28.77%其他除了三大特征以外,抗通脹也是人們最為關注的產品特征之一。在對人們在
97、養老產品的預期收益率調查時發現,主要群體(52.63%)希望產品收益率能夠達到5%-10%之間。由此可見,一個安全性高、收益率能夠超過5%的金融養老產品將在市場上最受投資者歡迎。在養老投資產品特征的選擇上,也存在著一定的群體差異,例如:在年齡上,中年人在產品容易理解上的選擇的比例超過了產品抗通脹性,而青年人認為抗通脹性優先于產品是否容易理解。中年人偏好產品的簡單、易理解性是由于相較青年人,其投資專業知識相對不足的原因。此外,農村居住人群對產品的簡單易理解性超過品牌聲譽及平臺安全性,對高收益性要求超過抗通脹性。由此可見,農村居住人群的風險意識較城鎮居住人群較低。10%以上5%-10%3%-5%3
98、%以內圖6.14 受訪者總體對養老投資產品收益率的期望(左圖)和不同年齡組(右圖)對養老投資產品特征的偏好0%10%20%30%40%50%60%70%5%-10%(含)52.63%10%-15%(含)31.60%3%-5%(含)8.04%15%以上(含)7.72%0%5%10%15%20%25%30%35%26-35 歲32.42%22.58%14.78%10.34%9.84%11.39%13.28%36-45 歲26.59%17.37%13.12%9.26%7.53%7.99%10.54%46-55 歲27.09%16.90%13.82%6.21%11.58%7.60%9.76%保本安全性
99、品牌聲譽與平臺安全性附加養老增值服務抗通脹性產品簡單、容易理解享受稅收優惠高收益性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42【小結】該部分對受訪者的養老投資行為進行了調查。在養老投資需求上,我們發現人們的養老投資需求在逐代增強,青年人有更大的養老投資需求。養老投資需求高的群體主要特征為居住在一、二線城市、15萬元以上收入的家庭、大學本科/??埔陨蠈W歷、26-35歲年輕群體。然而,金融素養普遍不高是限制人們進行養老投資的主要因素。通過對受訪者
100、投資知識和投資經驗的調查,有近60%的人認為投資知識一般、投資經驗一般。相比而言,青年人較中年人有更好的專業知識,但投資經驗上沒有顯著差異。此外,我們還發現人們進行養老投資,最大的障礙是“專業知識不足,不懂得如何選擇投資產品”。金融投資專業知識的不足,導致人們盡管有一定的養老投資意識,但由于缺少在各種復雜的金融產品中進行選擇的能力,絕大多數人群在養老準備時還是選擇了儲蓄或者銀行理財產品。因此,對于投資機構而言,如何做好大眾的金融基礎知識教育,有效提高人們的金融素養,是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在養老金融產品的選擇上,保本性、品牌聲譽與平臺安全性是受訪者最關注的特征。人們在養老投資上的風險承受能力整體
101、不高,大部分群體可接受的虧損在5%以內。這些充分表明,人們對于養老資金投資的安全性非??粗?,普遍期望養老資金投資要以不虧損為前提,認為對養老資金而言虧錢是最大的風險。個人養老金賬戶政策的實施,是推動養老第三支柱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通過調查發現,90%以上的受訪者表示愿意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且繳費額度主要集中在每年4,000-12,000元區間,同時青年人的開通意愿明顯高于中年人。由此可見,國家個人養老金賬戶政策的制定和推出十分精準、十分及時。此外,36-45歲、已婚一孩、居住在一線、新一線、二線,家庭收入在30萬元以上的群體表現出愿意超上限繳納的愿望。另外調查顯示,現階段人們在養老財務的準備上
102、有80.02%的群體選擇了儲蓄,59.51%的比例選擇了商業養老保險,僅9.42%的比例選擇了公募基金。但隨著個人養老金賬戶的開通,調查表明受訪者在商業養老保險和公募基金上的比例將分別提高至70.56%和17.68%。人們選擇購買養老保險產品的意愿顯著提升,選擇公募基金的比例也有明顯的提高。因此,個人養老金政策的出臺,將有效促進養老第三支柱的發展,積極發揮其補充作用。認知決定思維,思維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結果養老成熟度是對受訪者在養老認知與意識、養老規劃、養老投資能力與行為等方面的一個綜合評價。通過前面幾部分的調查分析,我們已經對受訪者在養老認知、養老規劃和養老投資三個維度上進行了全面的分析。本
103、部分采用養老成熟度這一綜合概念,對受訪者在養老問題上給出一個綜合的量化評價。受訪者主觀養老成熟度平均得分5.41,主觀認為自己在養老問題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本次調查中,我們將養老成熟度設定為指數,取值在0-10之間,數值越大表明養老成熟度越高。通過受訪者的自我打分,我們得到養老成熟度得分的分布圖如下(圖7.1),分布類型類似Gamma分布,均值為5.41,中位數為6.0,標準差為1.82,偏度為-0.17,峰度為2.54,具有一定的右偏特征。通過統計分析,我們發現主觀成熟度在年齡、婚育狀態、受教育水平、城鄉居住、職業、家庭收入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在年齡上,隨著年齡的增加,主觀養老成熟度有所
104、增加,這表明青年群體對自己的養老問題比中年群體更為擔憂。七、養老成熟度圖7.1 主觀養老成熟度分布圖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430%5%10%15%20%25%00.23%11.24%24.17%310.03%417.10%516.33%621.15%716.71%810.88%91.58%100.58%在受教育水平上,隨著學歷的增加,主觀養老成熟度逐漸升高,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水平的成熟度最高(5.88),但也沒有超過6.0的
105、水平。在家庭年收入方面,成熟度的變化幅度較大,年收入50萬以上的群體成熟度值為6.76,而年收入在6萬元以下群體養老成熟度在4.56。由此可以看出,家庭收入水平是影響群體養老成熟度的一個最主要因素。此外,養老成熟度在性別上平均差異不明顯。男性和女性的養老平均成熟度分別為5.40和5.41;在中位數上,女性成熟度為6.0,高于男性成熟度5.50。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44圖7.2 主觀養老成熟度在不同年齡、受教育程度與家庭年收
106、入上的差異0.02.55.07.510.0初中及以下高中/中專大學本科/大專碩士及以上0.02.55.07.510.026-35 歲36-45 歲46-55 歲0.02.55.07.510.0低于 6萬元6-15萬元15-30 萬元30-50 萬元50-100 萬元100萬元以上這說明,在養老成熟度的自評上,男女整體差別不明顯,女性較男性有少許較高的自我評價。在工作性質上,仍然是國有企業員工和外企員工有更高的養老成熟度,其中外企員工主觀成熟度平均為5.94,而自由職業者僅有4.80。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
107、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45性別差異圖7.3 受訪者養老成熟度測評分布圖工作性質差異重點題目各選項的賦分與相應題目的得分權重見附錄。10受訪者養老成熟測評分數平均值為6.40,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受訪者主觀評估分數。與主觀養老成熟度不同的是,青年人的養老成熟度得分較中年人更高。根據在養老認知、養老規劃和養老投資三個維度上的深入測評,我們針對重點問題進行合理的賦分處理,并根據專家打分計算各題目之間的權重,最終得到受訪者的養老成熟度測評分值 ,其均值與中位數均為6.40分,標準差為1.27,偏度為-0.36,峰度為3.64,其樣本分函數如下:1
108、00%10%20%30%5%15%25%35%10.08%20.39%30.96%42.74%57.22%625.09%732.81%821.42%97.99%101.31%類別平均數男5.40女5.41中位數5.506.00工作單位平均數政府部門/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事業單位5.52中位數6.00國有企業5.906.00私營企業5.285.00外企/港澳臺商企業5.946.00個體工商戶5.335.00自由職業4.805.00通過統計分析,我們發現客觀養老成熟度在年齡、受教育水平、居住地城市水平、城鄉居住、職業、家庭收入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跍y評結果,我們發現在年齡上,隨著年齡的遞減,養老
109、成熟度有所增加,其中26-35歲受訪者的養老成熟度最高,為6.70。這表明青年群體應對養老問題的認知和意識更強,在養老準備和養老投資上的意識和行為更為合理。在受教育水平上與家庭年收入方面,養老成熟度的測評結果與受訪者的主觀養老成熟度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46圖7.4 養老成熟度測評在不同年齡、受教育水平與家庭年收入上的差異0.02.55.07.510.0初中及以下高中/中專大學本科/大專碩士及以上0.02
110、.55.07.510.026-35 歲36-45 歲46-55 歲0.02.55.07.510.0低于 6萬元6-15萬元15-30 萬元30-50 萬元50 萬元以上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47同樣地,年收入50萬以上的群體成熟度平均值為7.42,而年收入在6萬元以下群體養老成熟度平均值為5.51,成熟度隨家庭收入的變動幅度較大。由此說明家庭收入水平是影響群體養老成熟度的一個最主要因素。此外,我們發現養老成熟度測評得分,男女
111、性別差異不明顯,男性得分比女性略高,這與主觀養老成熟度體現的結果稍有不同。從居住地城市水平來看,居住在較為發達的城市,受訪者養老成熟度較高,其中居住在一線、新一線城市的受訪者其客觀養老成熟度平均值分別為6.57和6.53。性別差異:居住地差異:在工作性質上,仍然是國有企業員工和外企員工有更高的養老成熟度,其中外企員工客觀成熟度平均值為6.72,而自由職業者僅有5.78。職業類型差異:類別平均數男6.46女6.35中位數6.456.40居住地城市水平平均數一線6.57中位數6.97新一線6.537.06二線6.476.97三線6.276.83四線6.146.67工作單位平均數政府部門/黨政機關/
112、人民團體/事業單位6.26中位數6.35國有企業6.676.70私營企業6.446.40外企/港澳臺商企業6.726.90個體工商戶6.186.20自由職業5.786.00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48【小結】通過主觀養老成熟度和養老成熟度測評二者的對比,我們發現它們體現出高度的一致性。例如,隨著受教育水平和家庭年收入的增加,受訪者的養老成熟度也在提高。同時,經濟發達的一二線城市居民養老成熟度要高于在三四五線城市居住的居民。在職
113、業類型上,國有企業和外企/港澳臺企業員工有相對較高的養老成熟度等。有所不同的是,一方面,女性在主觀成熟度上略高于男性,但在養老成熟度測評上男性略高于女性。這可能是由于主觀認識和客觀行為之間的差異所造成的。另外一方面,在主觀成熟度上,青年人自我認為成熟度較中年人低,但在成熟度測評上,青年人的養老成熟度明顯好于中年人,這可能是當前人口老齡化趨勢給青年一代帶來了較大的養老壓力而造成的。綜合來看,無論是受訪者的主觀養老成熟度得分,還是根據不同維度調查得到的養老成熟度測評得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在當前老齡化背景下面對未來養老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認知偏差和行動不足。當然,我們也可以看到,隨著時代
114、的發展,青年一代相比中年人而言,對養老有了更強的認知和意識,能夠比較充分地認識到盡早開始養老準備的重要性,并且在養老投資方面能夠接受具有一定風險的養老金融產品。每個人的養老,絕不是明天的事情。今天,我國中青年一代要為未來的養老做好充分準備。未來已來,行動應在當下!目前國家正在不同層面積極完善我國的養老體系,我們每個人也應該對養老問題進行充分的認知,早打算、早準備,選擇合適的養老投資方式,做時間的朋友,讓我們未來的養老生活更從容!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
115、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49聯系我們王曉軍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院長“杰出學者”特聘教授電子郵箱:xiaojun_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教授風險管理與精算研究中心主任電子郵箱:蔣妍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副教授統計調查技術研究所所長電子郵箱:陳翠霞河北金融學院保險與財政學院助理教授電子郵箱:周明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50附錄-調查問卷-分析方法-養老成熟度測評打分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116、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51調查問卷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521.您的性別是()。A.男B.女2.您現在的年齡是周歲。3.您目前的婚育狀態是()。A.已婚一孩B.已婚多孩C.已婚未育D.未婚E.其他 4.您的受教育水平是()。A.初中及以下B.高中/中專C.大學本科/大專D.碩士及以上5.您的居住地所屬省份是省/市。6.您的
117、戶籍與居住地類型是()。A.農業戶口,農村居住B.農業戶口,城鎮居住C.非農業戶口,農村居住D.非農業戶口,城鎮居住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537.您的工作性質是()。A.學生B.政府部門/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事業單位C.國有企業D.私營企業E.外企/港澳臺商企業F.個體工商戶G.自由職業H.暫未就業I.其他 8.您的家庭稅后年總收入為()。A.低于6萬元B.6-15萬元C.15-30萬元D.30-50萬元E.50-100萬元
118、F.100萬元以上9.您預期自己的壽命為周歲。10.您期望的退休年齡為周歲。11.您預期退休后生活年支出會占工作期年收入的比例大致為()。A.低于50%B.50%-75%C.75%-100%D.100%-150%E.高于150%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5412.您對未來生活的總體感覺是()。A.十分樂觀,充滿信心B.樂觀,但沒有充分信心C.中性,有很多不確定D.悲觀,比較糟糕13.您對自己未來養老生活最擔心的問題是()。A.健
119、康問題B.財務問題C.無人照護D.孤獨寂寞E.家庭負擔F.其他 14.您是否關心現有的養老政策和養老形勢?(如人口老齡化、延遲退休、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普惠型養老服務、互助性養老、醫養結合、個人養老金等國家政策)()。A.關心,清楚大部分的政策B.關心,對其中的幾條有所了解C.關心,但不了解D.不關心15.您主要通過哪些渠道獲取養老方面的知識或資訊?()A.社交平臺(微信、微博、抖音、小紅書等)B.金融機構(銀行、券商、基金、保險等)C.第三方財富管理平臺(支付寶、京東金融等)D.新聞媒體宣傳E.專業經理人的推薦F.親戚、朋友、同事等身邊的人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
120、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5516.您認為應該什么時候開始為自己未來養老做財務準備?()A.25歲左右B.30歲左右C.40歲左右D.50歲左右E.退休后再考慮F.不著急,順其自然17.對未來的養老生活規劃,符合您的情況是()。A.沒必要規劃,順其自然B.沒必要規劃,收入尚可,穩定繳納社保養老金,夠用了C.沒必要規劃,有社保和企業(職業)年金,未來養老不用愁D.有必要規劃,但還沒有開始準備或不知如何準備E.有必要規劃,并按規劃在準備中18.當前限制您為自己進行養老準備的最主要因素是
121、()?!究啥噙x,至多選3項】A.收入低,僅夠日常生活開銷B.贍養父母負擔C.養育子女負擔D.償還住房貸款負擔E.醫療費用開支F.工作繁忙無暇顧及G.其它 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5619.您最理想的養老方式是()?!究啥噙x,至多選3項】A.跟隨子女養老B.居家養老C.養老社區D.機構養老(養老院、養老公寓)E.旅居養老F.高端養老地產G.沒想好20.為自己將來養老所需,您目前所做的養老財務準備是()?!究啥噙x】A.政府養老金B
122、.儲蓄準備C.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等D.企業年金E.公募基金F.以房養老G.暫未考慮21.在進行養老投資時,下列最符合您的情況是()。A.除儲蓄與銀行理財外,不了解其它的養老投資渠道B.專業知識不足,不懂如何在現有投資產品中進行選擇C.不相信機構提供的養老金融產品,傾向自己直接投資D.專業知識充足,但市場現有投資產品的特征不滿足自己的需求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5722.您在選擇養老相關的金融產品時,最看重產品的三個特征是()?!?/p>
123、多選,限定必選3項】A.高收益性B.保本安全性C.享受稅收優惠D.品牌聲譽與平臺安全性E.抗通脹性F.附加養老增值服務G.產品簡單、容易理解23.個人養老金賬戶是指參加人通過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建立個人養老金賬戶,繳費完全由參加人個人承擔,每年繳納上限為12000元,可以購買符合規定的金融產品,可享受稅收優惠政策,賬戶實行封閉運行,其權益歸參加人所有,不可提前支取。您愿意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嗎?()。A.愿意,每年按上限繳納B.愿意,每年計劃繳納8000-12000元C.愿意,每年計劃繳納4000-8000元D.愿意,每年計劃繳納0-4000元E.不愿意(如果23題選擇“E.不愿意”,跳
124、過24-26題)24.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后,您傾向用賬戶資金購買哪類養老金融產品()。(可多選)A.儲蓄存款B.銀行理財C.商業養老保險D.公募基金E.暫未考慮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5825.養老資金賬戶出現多大損失比例時您會產生焦慮?()A.3%以內B.3%-5%C.5%-10%D.10%以上26.您覺得養老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達到多少可以滿足基本的養老需求?()A3%-5%(含)B5%-10%(含)C10%-15%(含)
125、D15%以上27.您的投資知識可以描述為()。A.非常豐富,十分熟悉金融產品投資領域,具備金融產品領域的專業知識B.豐富,對金融產品和相關風險具有豐富的知識和理解C.一般,對金融產品和相關風險具有基本的知識和理解D.有限,基本沒有金融產品方面的知識28.您的投資經驗可以被概括為()。A.有限,除銀行活期賬戶和定期存款外,我基本沒有其他投資經驗B.一般,除銀行貨期賬戶和定期存款外,我購買過基金、保險等理財產品C.豐富,我是一位置有豐富經驗的投資者,參與過股票、基金等產品交易D.非常豐富,我是一位非常有經驗的投資者,參與過權證、期貨或創業板等產品的交易29.養老成熟度是對個人在養老認知、養老意識、
126、養老準備、養老投資行為等方面的一個綜合評價。假如養老成熟度這一指數的取值在0-10之間,數值越大表明養老成熟度越高,那么您認為自己的養老成熟度數值為。問卷結束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59分析方法A:卡方獨立性檢驗用于兩個或兩個以上因素多項分類的計數資料分析,即研究兩類變量之間(以列聯表形式呈現)的關聯性和依存性,或相關性、獨立性、交互作用性。具體流程如下:(1)統計列聯表,計算觀察值(2)提出假設 原假設H0:X1,X2兩變量
127、相互獨立;備擇假設H1:兩變量不相互獨立(3)計算期望值 ,其中(4)構建卡方統計量(5)計算p值 如果p值小于顯著性水平,則拒絕原假設,兩變量存在相關性。X2行和X1列和nA1A2Ar Or1Or2OrcOr.O.cO.2O.1B1o11o12o1co1.o2.o2co22o21B2Bc*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60B多變量ridit分析一種關于指標分組變量為有序分類變量的資料進行對比組與標準組比較的假設檢驗法,用于兩組或兩
128、組以上等級資料的比較和分析。Ridit分析主要針對等級(有序)數據,其優點在于充分運用了數據順序的信息,能夠讓我們更準確判斷組間差異,并且能夠根據ridit均值的大小判斷哪個組更好,這是卡方檢驗無法做到的。因為卡方檢驗沒有利用數據順序的信息,無論數據如何排序,其計算出的卡方值都是一樣的,這樣就很難根據卡方檢驗來判斷差異究竟在什么地方。具體流程如下:(1)提出假設 原假設H0:在X2的選擇上無差異。備擇假設H1:至少有一個 在X2的選擇上不同。(2)計算R值 采用各 的合并樣本作為標準組,R值計算過程如下:X2行和X1列和nA1A2Ar Or1Or2OrcOr.O.cO.2O.1B1o11o12
129、o1co1.o2.o2co22o21B2Bc,(1)A(2)(3)=(2)/2(5)=(3)+(4)R值(6)=(5)/n(2)的累計并下移一行(4)合計B1R1R2RcB2BcnO.cO.2O.1*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61(3)計算 組的ridit均值(4)構建卡方統計量(5)計算p值 如果p值小于顯著性水平,則拒絕原假設。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
130、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62養老成熟度測評打分根據調查問卷的設計內容,我們在養老認知、養老準備及養老投資方面各選出代表性的問題,共計9道題目。針對養老成熟度這一綜合指標,對每道題目的選項進行賦分處理。根據受訪者在重點題目上的選擇計算每道題的得分。然后根據專家給出的題目權重,對分數加總,從而獲得每位受訪者在養老成熟度指數的綜合得分。重點題目權重表重點題目賦分表Q125%Q145%Q1620%Q1720%Q195%Q2110%Q2310%Q2610%Q2715%題號Q12選項您對未來生活的總體感覺是?十分樂觀,充滿信心樂觀,但
131、沒有充分信心中性,有很多不確定悲觀,比較糟糕10740Q14您是否關心現有的養老政策和養老形勢?不關心關心,但不了解關心,對其中幾條有所了解關心,清楚大部分的政策04710分值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63Q16您認為應該什么時候開始為自己未來養老做財務準備?25歲左右30歲左右40歲左右50歲左右退休后再考慮不著急,順其自然10864Q17對未來的養老生活規劃,符合您的情況是?沒必要規劃,順其自然沒必要規劃,收入尚可,穩定繳納
132、社保養老金,夠用了沒必要規劃,有社保和企業(職業)年金,未來養老不用愁有必要規劃,但還沒有開始準備或不知如何準備有必要規劃,并按規劃在準備中02044Q19您最理想的養老方式是?沒想好跟隨子女養老其他選項04107102022 Maturity Of Chinas Young And Middle-aged Elderly Care Investigation Report2022中國中青年養老成熟度調查報告64Q21在進行養老投資時,下列最符合您的情況是?除儲蓄與銀行理財外,不了解其它的養老投資渠道專業知識不足,不懂如何在現有投資產品中進行選擇不相信機構提供的養老金融產品,傾向自己直接投資專業知識充足,但市場現有投資產品的特征不滿足自己的需求您愿意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嗎?05510Q23Q26其他您覺得養老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達到多少可以滿足基本的養老需求?3%-5%(含)5%-10%(含)10%-15%(含)15%以上0不愿意1007Q27您的投資知識可以描述為?非常豐富,十分熟悉金融產品投資領域,具備金融產品領域的專業知識豐富,對金融產品和相關風險具有豐富的知識和理解一般,對金融產品和相關風險具有基本的知識和理解有限,基本沒有金融產品方面的知識107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