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假期影響逐步消退新能源車銷量回暖-230228(1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汽車行業:假期影響逐步消退新能源車銷量回暖-230228(16頁).pdf(1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證券研究報告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責聲明 行業行業研究報告研究報告汽車汽車行業行業 2023 年年 2 月月 28 日日 假期假期影響影響逐步逐步消退消退,新能源新能源車車銷量回暖銷量回暖 汽車汽車行業行業 推薦推薦維持評級維持評級 核心觀點核心觀點 1 1 月消費節奏月消費節奏受到擾動受到擾動,插混市場表現顯著強于行業。,插混市場表現顯著強于行業。2023 年 1 月乘用車零售銷量 129.3 萬輛,同比-37.9%,環比-40.4%,廠商批發銷量 144.9萬輛,同比-32.9%,環比-34.9%。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 33.2 萬輛,同比-6.3%,環比-48
2、.3%;批發銷量 38.9 萬輛,同比-7.3%,環比-48.2%,其中插電混動銷量 11.7 萬輛,同比+44.7%。車企降價車企降價與與地方地方促銷費促銷費協力協力支撐車市支撐車市平穩過渡,平穩過渡,政策政策引導新引導新能能源源產業鏈產業鏈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1 月特斯拉大幅下調全系產品價格,問界、小鵬、蔚來、零跑、極氪等品牌相繼推出優惠政策,產品需求有望得到支撐。新能源政策補貼全面退出后,三亞、北京等地方政府出臺優惠措施為車市提供平穩過渡。中央政策將重點轉向引領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工信部、發改委等部門重點強調汽車關鍵產業鏈發展重要性,新能源市場在產銷擴容中逐漸提升對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的
3、重視程度,驅動行業高質量發展。老款促銷疊加新品迭代助力新能源銷量率先回暖。老款促銷疊加新品迭代助力新能源銷量率先回暖。根據乘聯會數據,2 月1 日至 19 日,全國乘用車實現批發銷量 74.9 萬輛,同比+2%,較上月同期+1%,今年以來累計批發 219.8 萬輛,同比-25%;實現零售銷量 73.0萬輛,同比+16%,較上月同期-9%,今年以來累計零售 202.2 萬輛,同比-26%。2 月后春節假期引發的產銷節奏錯位逐步消除,但車市仍在補貼退坡影響下仍顯疲弱。新能源車市場今年以來累計批發 67.3 萬輛,同比+8%,累計零售 54.6 萬輛,同比+9%,表現顯著好于整體車市。乘聯會預估 2
4、 月狹義乘用車零售完成 135 萬輛左右,環比+4.3%,同比+7.2%,其中新能源零售 40 萬輛左右,環比+20.3%,同比+46.6%,滲透率達 29.6%,未來隨著車企降價促銷和亮眼新品的陸續發布,新能源車有望率先帶領車市進入復蘇區間。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整車端推薦廣汽集團(601238.SH)、比亞迪(002594.SZ)、長安汽車(000625.SZ)、長城汽車等(601633.SH);智能化零部件推薦華域汽車(600741.SH)、伯特利(603596.SH)、德賽西威(002920.SZ)、經緯恒潤(688326.SH)、中科創達(300496.SZ)、科博達(603786.SH
5、)、均勝電子(600699.SH)、星宇股份(601799.SH)等;新能源零部件推薦法拉電子(600563.SH)、菱電電控(688667.SH)、中熔電氣(301031.SZ)、拓普集團(601689.SH)、旭升股份(603305.SH)等。核心組合(截至核心組合(截至 2023/2/26)股票代碼 股票名稱 權重 月漲幅(%)年初至今相對上證漲幅(%)601238.SH 廣汽集團 25%-1.79-1.32 000625.SZ 長安汽車 25%-4.74 3.58 002920.SZ 德賽西威 25%-11.80 4.08 601689.SH 拓普集團 25%-5.87 8.46 風險
6、提示風險提示 1、新能源汽車行業銷量不及預期的風險;2、芯片短缺帶來產能瓶頸的風險;3、原材料價格維持高位導致成本高企的風險。分析師分析師 石金漫:010-80927689:shijinman_ 分析師登記編碼:S0130522030002 楊策:010-80927615:yangce_ 分析師登記編碼:S0130520050005 行業數據行業數據 2023.2.28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 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責聲明。1 目錄目錄 一一、電動化、智能化持續滲透,自主品牌向上周期開啟、電動化、智能化持續
7、滲透,自主品牌向上周期開啟.2(一)汽車行業是我國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2(二)行業分析.2 1.乘用車行業銷售情況分析.2 2.乘用車市場潛力持續釋放,細分市場走勢分化.2(1)政策退坡影響車市短期承壓,車企多舉措助力消費熱情回升.2(2)汽車市場分化趨勢加速.3(3)新能源滲透率微降,插混在低基數效應下取得正向增長.4(4)自主品牌向上周期開啟,頭部車企加速趕超合資.5 3零部件行業.5(1)原材料價格上漲對利潤的不利影響逐步消退,智能化滲透率提升帶來行業新機會.5(2)行業智能化加速.6(三)相關政策支持行業發展.8 二二、行業面臨的挑戰及建議行業面臨的挑戰及建議.11 三三、投資建議及
8、股票池投資建議及股票池.12 四四、風險提示、風險提示.12 rRoP2YdUcWcWuY8ZNA7NdNbRpNqQpNtQfQmMtQfQpPsN9PnNyQwMtPrRxNpNrR 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責聲明。2 一一、電動化、智能化、電動化、智能化持續滲透持續滲透,自主品牌向上周期自主品牌向上周期開啟開啟 (一一)汽車行業是我國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汽車行業是我國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 汽車行業是我國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汽車行業產業鏈長,上下游延伸至實體經濟的諸多方面,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對經濟增長有至關重要的拉
9、動作用。據中汽協統計,2022 年中國汽車行業產銷量繼2021 年后連續第二年實現同比增長,全年累計生產 2702.1 萬輛,同比上升 3.4%;銷售 2686.4 萬輛,同比上升 2.1%。乘用車方面,產銷分別為 2383.6 萬輛和 2356.3 萬輛,同比上升 11.2%和 9.5%;商用車銷售 330.0萬輛,同比下降 31.2%。從汽車類零售情況來看,2022 年全國汽車類零售額達 45772 億元,同比增長 0.7%,高于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 0.9 個百分點,占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 10.4%,較 2021 年提升 0.5個百分點。(二二)行業分析行業分析 1.乘用車行
10、業銷售情況分析乘用車行業銷售情況分析 春節假期影響消費節奏,疊加政策尾聲的銷售透支,春節假期影響消費節奏,疊加政策尾聲的銷售透支,1 月車市觸底。月車市觸底。2023 年 1 月乘用車零售銷量 129.3 萬輛,同比-37.9%,環比-40.4%,主要系新能源車購置補貼、燃油車購置稅優惠等促銷費政策于 2022 年底退出,銷量前置導致 2022 年 12 月的環比高基數,且春節假期提前,1月產銷工作日同比去年減少,造成同環比均出現下滑表現。廠商批發銷量 144.9 萬輛,同比-32.9%,環比-34.9%,經銷商開始布局銷量短期透支后的市場回暖行情,批發端表現好于零售。從結構看,從結構看,(1
11、)1 月豪華車零售 19 萬輛,同比-36%,環比-28%,政策退出對豪華車影響弱于行業整體,預計與高價位新能源產品原本不享受補貼有關;(2)自主品牌零售 64 萬輛,同比-31%,環比-40%,自主品牌份額為 49.4%,較 2022 年同期提升 4.3pct,自主品牌領軍者比亞迪產銷同比分別+63.85%和+58.60%,銷量表現依然靚麗;合資品牌零售 47 萬輛,同比-45%,環比-45%,其中德系份額 22.9%,同比-0.7pct,日系份額 16.6%,同比-2.8pct,美系份額 7.7%,同比-0.5pct。新能源車環比降幅更明顯,低基數下插混表現顯著強于行業。新能源車環比降幅更
12、明顯,低基數下插混表現顯著強于行業。1 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 33.2 萬輛,同比-6.3%,環比-48.3%;批發銷量 38.9 萬輛,同比-7.3%,環比-48.2%,新能源車市場同比表現略好于行業,環比降幅受消費透支的影響更為明顯。1 月國內新能源零售滲透率為 25.7%,同比提升 9.1 個百分點。1 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降至 7 家,占新能源乘用車總量 76%,其中比亞迪(15.0 萬輛)繼續領跑,特斯拉中國(6.6 萬輛)銷量提升明顯,頭部企業市場競爭優勢開始展現。從車型看,從車型看,1 月純電動批發銷量 27.2 萬輛,同比-19.8%;插電混動銷量 11.
13、7 萬輛,同比+44.7%。從結構看,從結構看,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批發滲透率 39.4%,豪華車為 34.5%,主流合資僅 2.4%。其中 A00 級批發銷售 3.4 萬輛,份額占純電動的 13%;A0 級批發銷售 6.9 萬輛,份額占純電動的 25%;A 級份額 22%,各級別電動車銷量表現相對分化。2.乘用車市場潛力持續釋放,細分市場走勢分化乘用車市場潛力持續釋放,細分市場走勢分化(1)政策退坡影響車市短期承壓,車企多舉措助力消費熱情回升)政策退坡影響車市短期承壓,車企多舉措助力消費熱情回升 2023 年 1 月乘用車零售 129.3 萬輛,同比-37.8%,表現較為低迷。燃油車購置稅減半優
14、惠與新能源車購置補貼優惠政策均于 2022 年底退出,消費者需求提前釋放,短期內觀望態度明顯。今年我國春節前置,假 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責聲明。3 期期間消費者購車意愿較低,1 月銷量存在一定程度的錯位效應。為刺激終端需求,車企自年初以來相繼出臺優惠措施,其中特斯拉全系產品大幅降價、小鵬、蔚來、零跑、極氪等品牌跟進優惠措施。另外,智己 LS7、長安 CS95 PLUS、理想 L7、L8 等新款車型相繼上市,老產品優惠與新產品迭代有望協同助力新能源銷售進入復蘇區間。圖圖 1:2021.01-2023.01 月乘用車月度月乘用車
15、月度銷量及同比變化銷量及同比變化 圖圖 2:2010 至今乘用車銷量及同比變化(輛)至今乘用車銷量及同比變化(輛)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2)汽車市場分化趨勢加速)汽車市場分化趨勢加速 特征一:自主品牌過渡更為平緩,產品力帶動市占率穩步提升 在車市整體疲軟的情況下,自主品牌表現呈現一定韌性。2023 年 1 月自主品牌銷量 63.85 萬輛,同比下滑 32.1%,表現好于整體行業(YOY-37.9%)。自主品牌市占率上升至 49.4%,相比 2022 年上升 2.2 個百分點。自主品牌市場認可度在銷量及市占率方面充分顯現,新能源轉型加速為
16、自主品牌帶來彎道超車機會。一方面,自主品牌在燃油車產品上通過壓縮自身盈利空間,降低產品價格,打造產品越級性能體驗,消費者逐步感受到自主品牌產品競爭力的顯著提升,自主品牌口碑轉向明顯;另一方面,新能源領域國內自主品牌與造車新勢力走在世界前列,產品力國際領先,對燃油車替代持續加速,帶動市占率顯著提升。我們預計在接下來的銷售中,自主品牌市占率將繼續提升,市場份額向頭部自主品牌靠攏。圖圖 3:各國別車系各國別車系 2019 年至今市占率變化情況年至今市占率變化情況 表表 1:2023.01 各國別車系累計零售情況各國別車系累計零售情況 1 月零售銷量 同比增速 年度累計銷量 同比增速 德系 295,7
17、92 -39.7%295,792 -39.7%法系 4,536 -59.8%4,536 -59.8%韓系 26,278 -46.7%26,278 -46.7%美系 99,403 -41.3%99,403 -41.3%其他歐系 13,299 -23.7%13,299 -23.7%日系 215,326 -46.6%215,326 -46.6%自主 638,504 -32.1%638,504 -32.1%總計 1,293,138 -37.9%1,293,138 -37.9%資料來源:乘聯會,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乘聯會,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特征二:自主品牌高端突圍,強勢搶占豪華品牌市場 行業
18、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責聲明。4 2023 年 1 月,豪華車市占率達 14.1%,較 2022 年上升 1.0pct。30 萬以上車型市占率 15.1%,較 2022 年上升 2.7pct,豪華車及高價位車型市占率大幅上升主要系前期優惠政策對 30 萬元以下車型的銷量提前透支影響。我國居民消費水平持續提升,高端車型替代態勢不改,換購需求強勁。30 萬元以上價格區間市占率增速明顯快于豪華品牌,體現出高端換購逐步由傳統豪華品牌轉向國產自主高端車型,尤其以新能源車型為主。我國擁有 2.2 億民用小客車保有量,換購群體的消費升級仍有較大
19、空間,我們預計高端車消費將持續保持增長,豪華車消費者將向自主品牌高端產品消費者轉化。圖圖 4:豪華車豪華車 2019 年至今市占率變化年至今市占率變化 圖圖 5:2019 年至今年至今 30 萬區間上下消費變化萬區間上下消費變化 資料來源:乘聯會,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乘聯會,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3)新能源滲透率微降,插混在低基數效應下取得)新能源滲透率微降,插混在低基數效應下取得正正向向增長增長 2023 年 1 月,新能源車滲透率為 25.6%,較 2022 年下滑 2.0pct,主要系新能源購置優惠補貼的銷量透支影響,其中純電滲透率 16.5%,較 2022 年下滑 4.2pc
20、t,插混(含增程式)滲透率 9.1%,較 2022 年增長 2.2pct,插混滲透率呈快速提升態勢。1 月插混銷量 11.8 萬輛,在低基數效應下同比提升 48.8%,插混產品具備“可油可電”特征,在中短途中以電驅動為主,具備燃油經濟性和純電車駕駛體驗感,在長途中通過燃油驅動能夠克服里程焦慮,是中短期燃油車市場向電動化全面轉型的有效過渡工具。2023 年,插混市場龍頭比亞迪在王朝網和海洋網兩大產品序列中繼續推出插混的改款或全新產品,吉利、長安、長城等自主品牌加速插混新產品布局,我們預計在新產品的驅動下,2023 年將成為插混放量大年,有望帶動新能源車市場繼續擴容。圖圖 6:各能源類型車型各能源
21、類型車型 2019 年至今滲透率變化情況年至今滲透率變化情況 表表 2:2023.01 各能源類型車型累計零售情況各能源類型車型累計零售情況 1 月零售銷量 同比增速 累計零售銷量 同比增速 NEV 331,542 -6.4%331,542 -6.4%BEV 213,690 -22.3%213,690 -22.3%PHEV 117,852 48.8%117,852 48.8%ICE 961,596 -44.3%961,596 -44.3%合計 1,293,138 -37.9%1,293,138 -37.9%資料來源:乘聯會,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乘聯會,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0%5%10
22、%15%20%25%30%2020202120222023.1BEVPHEV 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責聲明。5(4)自主品牌向上周期開啟,頭部車企加速趕超合資自主品牌向上周期開啟,頭部車企加速趕超合資 自主品牌近年憑借其產品的快速迭代與產品力提升實現對合資品牌的快速追趕,一方面,自主品牌通過新能源轉型實現彎道超車,新能源產品開發積極性更高,且自主品牌深耕國內市場,洞察國內消費者需求痛點,產品開發反應速度快,產品性能對消費者需求迭代更為敏感;另一方面,自主品牌新能源產品開發起步早,在電池等關鍵環節布局領先,支撐自主品牌產品在電動
23、化、智能化方面性能持續提升,在高端車型上實現對合資品牌產品的替代,合資品牌面臨的芯片短缺、電池供不應求等問題更為嚴峻。2023 年 1 月,自主品牌零售銷量 63.85 萬輛,同比下滑 32.1%,主流合資銷量 47.24 萬輛,同比下滑 44.8%,自主品牌的銷量下滑幅度低于主流合資,國產替代進程加速。圖圖 7:各車系市占率走勢各車系市占率走勢 資料來源:乘聯會,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表表 3:自主品牌新車豐富度高于合資品牌:自主品牌新車豐富度高于合資品牌 集團集團 品牌品牌 車型車型 定價(萬元)定價(萬元)車型定位車型定位 自主品牌 比亞迪 王朝網 秦 PLUS DM-i 9.98-17.
24、88 純電/插混 緊湊級轎車 海洋網 護衛艦 07 20.28-28.98 插混 中大型 SUV 吉利 吉利品牌 星越 L 增程版 23.97-25.37 增程式 中大型 SUV 極氪 極氪 009 49.90-58.80 純電 MPV 長城 哈弗 H6 新能源 15.98-17.38 插混 緊湊型 SUV 歐拉 閃電貓 18.98-26.98 純電 轎車 長安 深藍 SL03 17.19-22.19 純電/增程 中大型轎車 阿維塔 阿維塔 11 34.99-43.49 純電 中大型 SUV 合資品牌 上汽大眾 ID 系列 ID.3 14.99-18.53 純電 緊湊型轎車 ID.4X 18.
25、93-28.63 純電 緊湊型 SUV ID.6X 25.33-33.89 純電 中大型 SUV 廣汽豐田 bZ 系列 bZ4X 16.98-25.48 純電 中大型 SUV 廣汽本田 e:NP e:NP1 17.50-21.80 純電 小型 SUV 資料來源:汽車之家,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3零部件行業零部件行業(1)原材料價格上漲對利潤的不利影響逐步消退,智能化滲透率提升帶來行業新機會)原材料價格上漲對利潤的不利影響逐步消退,智能化滲透率提升帶來行業新機會 0%10%20%30%40%50%60%70%80%90%100%2009/012010/012011/012012/012013/01
26、2014/012015/012016/012017/012018/012019/012020/012021/012022/012023/01自主日系德系美系韓系法系其他 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責聲明。6 全球汽車產業鏈在波折中復蘇,原材料價格企穩回落助力業績釋放。疫情后時代,全球汽車產銷逐步恢復,在低基數和國產替代大趨勢下,零部件板塊迎來良好復蘇。2021 年汽車零部件板塊實現營收 10180.15 億元,同比增加 16.12%;實現歸母凈利 429.64 億元,同比增加 26.00%。進入 2022 年,俄烏沖突和原材料價格
27、上漲為企業業績釋放帶來擾動,2022 年 Q3,汽車零部件板塊實現營收 7736.58 億元,同比增加 1.81%;實現歸母凈利 357.01 億元,同比減少 11.61%。未來隨著原材料價格企穩回落,以及智能化滲透率提升、國產替代加速為行業帶來的良好發展機遇,零部件板塊業績釋放可期。圖圖 8:汽車零部件行業汽車零部件行業 2019-2022Q3 營收(億)對比營收(億)對比 圖圖 9:汽車零部件行業:汽車零部件行業 2019-2022Q3 歸母凈利(億)對比歸母凈利(億)對比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2)行業智能化加速)行業智能化加速“
28、雙碳”政策驅動行業電動化轉型,智能網聯汽車普及加快?!半p碳”政策驅動行業電動化轉型,智能網聯汽車普及加快。自碳達峰、碳中和政策指引發布以來,雙碳領域持續受到政府與企業的高度重視,汽車產業作為碳排放重點領域之一,率先開啟新能源轉型。汽車行業電動化升級,為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發展培植了良好的土壤,以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為代表的新興產業領域獲得發展機會,傳統汽車零部件公司與通信、互聯網公司的跨行業合作得到快速推進,與新能源和智能網聯相關的領域成為全球零部件巨頭重點進行技術創新及資本投入的領域,智能化、電動化細分賽道新興技術和企業百花齊放,為汽車行業帶來新的生機。國內廠商順應新能源發
29、展趨勢,技術產品國內廠商順應新能源發展趨勢,技術產品向集成化、定制化升級進步。向集成化、定制化升級進步。在汽車行業大踏步變革的同時,國內零部件廠商從過去以加工、代工生產為主的低價值模式,逐步成長至具備與主機廠同步開發能力的高端智造。隨著模塊化、平臺化生產在主機廠中廣泛應用,零部件模塊化、標準化的需求提升,零部件企業從供給單一部件,到配套系統化集成,競爭力逐步增強。汽車智能化提升消費者體驗,成為產品核心競爭力。汽車智能化提升消費者體驗,成為產品核心競爭力。與電動化進程不同的是,無論新能源化與否,智能化本質是消費者對汽車安全性、舒適性等更高品質的內在需求。在各品牌車輛機械素質趨于成熟后,該產品的智
30、能化水平高低將對消費者購車起到決定性作用。我們預計部分前期技術及品牌的積累過硬的國產零部件公司將憑借其成本優勢進入合資主機廠以及進口高端車品牌供應鏈。表表 4:國家智能網聯駕駛相關政策國家智能網聯駕駛相關政策 政策文件 時間 主要內容 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責聲明。7 2019 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要點 2019 年 5 月 強調落實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系統布局技術領域,加快中的標準制定修訂,履行國際協調職責,加強標準交流與合作,從而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 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
31、年)2019 年 6 月 穩步推動智能汽車創新發展;加強汽車制造、信息通信、互聯網等領域骨干企業深度合作,組織實施智能汽車關鍵技術攻關,重點開展車載傳感器、芯片、中央處理器、操作系統等研發與產業化;堅持自主式和網聯式相結合的發展模式,不斷提升整車智能化水平,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能汽車品 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 2020 年 2 月 明確提出到 2025 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形成。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達到規?;a,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 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 2020 年 3 月 基于駕駛自動化
32、系統能夠執行動態駕駛任務的程度,將駕駛自動化分成 05 六個等級 2020 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 2020 年 4 月 根據產業發展情況,針對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自動駕駛、信息安全、功能安全、汽車網聯功能與應用等技術領域特點,有計劃、有重點地部署標準研究與制定工作,實現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閉環管理與持續完善 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車輛智能管理)2020 年 4 月 指導智能網聯汽車登記管理、身份認證與安全、道路運行管理及車路協同管控與服務等領域標準化 作,推動公安交通管理領域車聯網技術應用與發展,提升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交通水平 交通運輸部表示將自動駕駛作為科技創新支撐加快建設交
33、通強國的重要領域之一 2020 年 5 月 交通運輸行業認定了 5 個自動駕駛研發中心,并且在行業重點科技項目設立自動駕駛研究的專題,統籌科研資源,開展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關鍵技術的攻關工作 關于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 2020 年 12 月 包括總體要求、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四個方面內容,提出到 2025 年,自動駕駛基礎理論研究取得積極進展,道路基礎設施智能化、車路協同等關鍵技術及產品研發和測試驗證取得重要突破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 2021 年 2 月 加強智能化運載工具和關鍵專用裝備研發,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汽車、自動駕駛、車路協同)、智能化通用航空
34、器應用 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 2021 年 3 月 實施智能化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協同發展智慧城市與智能網聯汽車,打造智慧出行平臺“車城網”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2021 年 3 月 到 2022 年底,制修訂智能交通基礎設施、交通信息輔助等領域智能交通急需標準 20 項以上,初步構建起支撐車聯網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標準體系;到 2025 年,制修訂智能管理和服務、車路協同等領域智能交通關鍵標準 20 項以上,系統形成能夠支撐車聯網應用、滿足交通運輸管理和服務需求的標準體系。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指南 2021 年 4 月 規定了 L3、L4 級自動駕駛企業及產品的準
35、入綱領性要求。關于確定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第一批試點城市的通知 2021 年 5 月 確定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長沙、無得等 6 個城市為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第一批試點城市。智能網聯汽車團體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2021 年 12 月 以“3+N”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標準研究框架、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三橫兩縱”技術體系為基礎.構建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團體標準體系?!笆奈濉眹抑攸c研發計劃專項立項信息 2022 年 1 月“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專項立項信息中,電驅系統、智能駕駛、車網融合等類別中多個智能駕駛項目入選重點專項。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
36、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責聲明。8 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22 年版)2022 年 9 月 提出到 2025 年制修訂 100 項以上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標準,涵蓋組合駕駛輔助、自動駕駛關鍵系統等標準,貫穿功能安全、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等標準,滿足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產業發展和政府管理對標準化的需求。資料來源:乘聯會等官方公告,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前沿技術量產落地進程加速,智能駕駛滲透率逐步提升。前沿技術量產落地進程加速,智能駕駛滲透率逐步提升。智能化、電動化發展提速的大背景下,主機廠憑借日趨成熟的制造工藝,推動前沿技術在智
37、能座艙領域量產落地,以尋求差異化競爭的先機,例如中高端車型率先上車搭載 AR-HUD、DLP 大燈等裝配,為消費者帶來新駕乘體驗。隨著國產激光雷達降本后下沉滲透,以及自動駕駛技術走向成熟,智能駕駛功能逐步成為消費者選購時參考的重要因素之一,據佐思汽研數據,2022 年 1-11 月,國內乘用車市場 L2 及 L2+級別 ADAS 裝配率達到 34.5%,同比 2021 年上升 11.8pct,智能駕駛技術滲透率處于快速提升態勢。汽車市場正逐步擺脫單純配置堆疊的競爭模式,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軟實力”正逐步塑造未來的行業格局。圖圖 10:國內:國內 L2 及及 L2+級別滲透率走勢級別滲透率走勢
38、 資料來源:佐思汽研,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圖圖 11:理想理想 L9 搭載搭載 AR-HUD 圖圖 12:智己:智己 L7 搭載搭載 DLP 大燈技術大燈技術 資料來源:搜狐,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智己汽車,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三三)相關政策支持行業發展相關政策支持行業發展 中央補貼政策中央補貼政策退出退出,地方政府促銷費政策溫和延續,支撐車市平穩過渡。,地方政府促銷費政策溫和延續,支撐車市平穩過渡。2022 年 12 月 31 日,燃油車購置稅優惠減半與新能源車購置優惠補貼政策正式到期,政策補貼退出預期造成車市銷量于 2022 年末提前透支,2023 年初銷量階段性下滑。為支撐車市過
39、渡,促進消費者信心恢復,推動車市平穩轉入市場驅動,三亞、0%5%10%15%20%25%30%35%40%21-0121-0421-0721-1022-0122-0422-0722-10 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責聲明。9 北京等地方政府出臺優惠政策支持汽車消費,提供政策緩沖。另外,中央政策提及對商用車新能源化的支持,繼續從對碳排放貢獻較多的領域入手,加速汽車行業向新能源的全面轉型。表表 5:2023 年各地汽車消費補貼政策措施年各地汽車消費補貼政策措施 時間 地區 政策內容 1 月 4 日 三亞市 發布關于延長 2022 年三
40、亞市促進汽車銷售消費券發放時間的公告:于 2022 年 10 月 27 日至 2023年 2 月 20 日期間在三亞市汽車銷售企業購置符合國家相關法規要求的機動車(包括新能源車和燃油新車,不含二手車),并開具正規發票,新能源車裸車購車發票 10 萬元以下,獎勵紅包 3000 元;10 萬至20 萬元,獎勵紅包 4000 元;20 萬以上,獎勵紅包 6000 元。1 月 29 日 上海市 印發上海市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行動方案,關于新能源汽車方面,方案提出,對購置日期在 2023 年 1 月 1 日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期間內并已列入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的純電動汽
41、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2 月 8 日 北京市 汽車消費券發放對象為面向在大興區參加活動的 4S 店購置乘用車(含摩托車)的消費者;發放總金額為2000 萬元。發放規則:單車銷售額 10 萬(含)-20 萬元,每輛車可享受直降 2000 元;單車銷售額 20 萬元(含)以上,每輛車可享受直降 3000 元。資料來源:wind,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 表表 6:2019 年以來汽車行業刺激以及補貼政策一覽年以來汽車行業刺激以及補貼政策一覽 時間 政策類別 文件名 政策簡述 2019/1/28 鼓勵汽車消費 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
42、實施方案(2019年)放寬汽車限購,取消二手車流通限制,推動老舊汽車報廢更新,促進農村汽車更新換代,新能源汽車補貼,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等。2019/3/20 減稅降費 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 2019 年 4 月 1 日起,將適用 16%的增值稅稅率的項目降至按 13%增值稅稅率收取,包含汽車行業。2019/3/26 新能源汽車補貼 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 調整補貼標準,對能量密度以及續航里程的要求提高,2019 年 3 月 26 日至 2019 年 6 月 25 日為過渡期,取消地補,過渡期后取消購置補貼。2019/6/2 放寬限購 廣州關于增加中小型
43、客車增量指標配置額度的通告 深圳關于調整我市中小汽車調控增量指標配置額度的通告 廣州:在 12 萬個原有額度的基礎上,將 2019、2020 年的中小客車指標額度提高 10 萬個。深圳:在 8 萬個原有額度的基礎上,將 2019、2020年的中小客車指標額度每年提高 4 萬個。2019/9/2 取消限購 貴陽貴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廢止的決定 自公布之日起取消限購。2020/12/30 指導智能駕駛 關于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 指出到 2025 年,道路基礎設施智能化、車路協同等關鍵技術及產品研發和測試驗證取得重要突破;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產業化落地。2020/12/31 新能源汽
44、車補貼退坡 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 2021 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 2020 年基礎上退坡 20%2021/01/05 鼓勵汽車消費 關于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力若干措施的通知 提出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釋放汽車消費潛力,鼓勵有關城市優化限購措施,增加號牌指標投放,改善汽車使用條件,優化汽車管理與服務 2021/02/08 限制能源使用 關于 2020 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 為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保障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就 2020 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有關事項印發通知
45、。2021/02/09 鼓勵汽車消費 關于印發商務領域促進汽車消費工作指引和部分地方經驗做法的通知 十五大提出要推動汽車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商務部梳理了當前商務領域促進汽車消費的主要工作任務和一些地方好的經驗做法 2021/02/20 鼓勵新能源汽車 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 標準發布實施是落實 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重要舉措,對推動汽車產品節能減排、促進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支撐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2021/03/25 鼓勵汽車消費 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 實施智能化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協同發展智慧城市與智能網聯汽車,打造智慧出行平臺“車
46、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責聲明。10 城網”2021/06/28 指導智能駕駛 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進一步聚焦重點領域、注重協同創新、強化應用牽引,持續健全完善汽車標準體系,為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2021/12/27 股比放開,倒逼自主品牌做強 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 自 2022 年 1 月 1 日起,在汽車制造領域,取消乘用車制造外資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國內建立兩家及兩家以下生產同類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的限制。2021/12/31 補貼退坡 關于 2022 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
47、補貼政策的通知 2022 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 2021 年基礎上退坡 30%;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出租(含網約車)、環衛、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民航機場以及黨政機關公務領域符合要求的車輛,補貼標準在2021 年基礎上退坡 20%。2022/4/26 促進汽車消費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 鼓勵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引導金融機構豐富大宗消費金融產品。2022/5/31 減購置稅 國務院常務會議 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 600 億元以促消費。2022/6/22 大力支持汽車消費 國務院常務會議 對于小型非運營二手車,從 8 月 1 日起將完全取消二手
48、車遷入限制;10 月 1 日起,轉讓登記將實行單獨簽注并發放臨時車牌號。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考慮到目前實際研究關于延長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免征政策的。完善平行進口政策,支持停車場建設。2022/7/7 擴大汽車消費 商務部等部門發布關于搞活汽車流通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 積極支持充電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居住社區、停車場、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客貨運樞紐等充電設施建設,引導充電樁運營企業適當下調充電服務費。優化二手車交易制度 鼓勵老舊車輛淘汰更新;完善報廢機動車回收利用體系 2022/8/18 免征購置稅延期 國務院常務會議 延續實施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政策至明年底,預計新增免稅 1000 億元
49、。保持新能源汽車消費其他相關支持政策穩定,繼續免征車船稅和消費稅,在路權、牌照指標等方面予以支持。建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協調機制,堅持用市場化辦法,促進整車企業優勝劣汰和配套產業發展,推動全產業提升競爭力。大力推進充電樁建設,納入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范圍。2022/9/15 發布新能源推薦車型、新能源稅收減免優惠車型目錄。關于發布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第 360 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22 年第 8 批)、享受車船稅減免優惠的節約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四十二批)、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五十八批)的公告 列入車船稅減免優惠的使用新能源汽車車型
50、目錄(第四十二批)的車型共 195 款。包括:一、節能型汽車車型 17 款;二、新能源汽車車型 178 款。列入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五十八批)的車型共 217 款。其中:一、純電動汽車車型 184 款;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 8 款;三、燃料電池汽車車型 25 款。2022/9/26 新能源車購置稅減免優惠延期 財政部、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延續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的公告 對購置日期在 2023 年 1 月 1 日至 2023 年 12 月31 日期間內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2022/12/27 擴內需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
51、222035 年)釋放出行消費潛力方面,優化城市交通網絡布局,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推動汽車消費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推進汽車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加強停車場、充電樁、換電站、加氫站等配套設施建設。便利二手車交易。2023/1/14 新能源汽車下鄉 關于印發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干措施的通知 落實擴大汽車、綠色智能家電消費以及綠色建材、新能源汽車下鄉等促消費政策措施。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責聲明。11 2023/1/18 研究新能源汽車后續支持政策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會 將會同有關部門建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協調
52、機制,加強央地協調聯動,特別是推動落實車購稅、車船稅、牌照等有關支持政策。進一步研究和明確新能源汽車后續的支持政策,推進換電模式應用和燃料電池汽車示范,特別是啟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城市試點,進一步強化質量品牌建設,穩定消費市場。2023/1/19 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 抓重點,穩住消費大盤。汽車、家電、家居、餐飲是消費的頂梁柱。我們將著力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支持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擴大二手車流通。2023/1/30 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 關于組織開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工作的通知 按照需求牽引、政策引導、因地制宜、聯動融合的原則,在完善公共領
53、域車輛全面電動化支撐體系,促進新能源汽車推廣、基礎設施建設、新技術新模式應用、政策標準法規完善等方面積極創新、先行先試,探索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為新能源汽車全面市場化拓展和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資料來源:新浪財經,公告,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 二二、行業在資本市場的發展行業在資本市場的發展 截止 2023 年 2 月 24 日收盤,A 股上市的汽車行業(申萬)公司共有 241 家,總市值共 3.45 萬億元,截至 2 月 24 日,市盈率(TTM,整體法)為 34.54 倍。圖圖 13:汽車行業市值占:汽車行業市值占 A 股總市值股總市值 圖圖 14:各行業:各行
54、業 PE 值值(TTM,整體法,整體法)對比對比-2023.2.24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 圖圖 15: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10 年年 PE-Band 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責聲明。12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 三三、投資建議及股票池投資建議及股票池 整車端推薦廣汽集團(601238.SH)、比亞迪(002594.SZ)、長安汽車(000625.SZ)、長城汽車等(601633.SH);智能化零部件推薦華域汽車(600741.SH)、伯特利(
55、603596.SH)、德賽西威(002920.SZ)、經緯恒潤(688326.SH)、中科創達(300496.SZ)、科博達(603786.SH)、均勝電子(600699.SH)、星宇股份(601799.SH)等;新能源零部件推薦法拉電子(600563.SH)、菱電電控(688667.SH)、中熔電氣(301031.SZ)、拓普集團(601689.SH)、旭升股份(603305.SH)等。表表 7:汽車核心組合行情回顧:汽車核心組合行情回顧 股票代碼股票代碼 股票名稱股票名稱 權重權重 收盤價收盤價(2023-2-24)月初至今漲跌幅月初至今漲跌幅(%)年初至今漲跌幅年初至今漲跌幅(%)相對收
56、益率相對收益率(%,年初至今,年初至今相對上證指數)相對上證指數)601238.SH 廣汽集團 25%11.52-1.79 4.44-1.32 000625.SZ 長安汽車 25%13.46-4.74 9.34 3.58 002920.SZ 德賽西威 25%115.70-11.80 9.83 4.08 601689.SH 拓普集團 25%66.91-5.87 14.22 8.46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圖圖 16:核心推薦組合:核心推薦組合 2021 年初至今收益率變動(等權重)年初至今收益率變動(等權重)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五五、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1、
57、新能源汽車行業銷量不及預期的風險;2、芯片短缺帶來產能瓶頸的風險;3、原材料價格維持高位導致成本高企的風險。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責聲明。13 六、附錄 市場行情市場行情 截至2023年2月24日,上證綜指年初至今累計上漲5.76%,汽車(申萬)指數累計上漲10.85%;滬深 300 指數上漲 4.89%;創業板指數上漲 3.50%;深證成指上漲 7.00%。表表 8:汽車與:汽車與 A 股綜合指數行情回顧股綜合指數行情回顧 證券代碼證券代碼 證券簡稱證券簡稱 收盤價收盤價(2023-2-24)5 日漲跌幅(日漲跌幅(%)20
58、 日漲跌幅日漲跌幅(%)年初至今漲跌幅年初至今漲跌幅(%)801880.SI 汽車(申萬)5,922.84 0.70 4.83 10.85 000001.SH 上證綜指 3,267.16 0.56 0.83 5.76 000300.SH 滬深 300 4,061.05-0.79-2.28 4.89 399006.SZ 創業板指 2,428.94-3.33-5.54 3.50 399001.SZ 深證成指 11,787.45-1.01-1.06 7.00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行業行業重要重要政策政策發布及新聞發布及新聞 1、關于支持新能源商品汽車鐵路運輸關于支持新能源商品汽車
59、鐵路運輸 服務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意見服務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意見 2023.01.30 積極鼓勵鐵路運輸企業開展新能源商品汽車鐵路運輸業務,對納入工業和信息化部 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范圍(出口新能源商品汽車產品不受此限制),采用鋰離子電池驅動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或純電動新能源商品汽車,依據鐵路安全管理條例 鐵路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危險貨物品名表(GB 12268)等法律法規和有關標準,鐵路運輸新能源商品汽車不按危險貨物管理,由承托雙方按照本通知要求辦理運輸。辦理新能源商品汽車國際鐵路聯運,應當符合鐵路合作組織國際鐵路貨物聯運協定附件第 2 號危險貨物運送規則等有關規定。資料來源
60、:http:/ 2、關于組織開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工作的通知關于組織開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工作的通知 2023.01.30 按照需求牽引、政策引導、因地制宜、聯動融合的原則,在完善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支撐體系,促進新能源汽車推廣、基礎設施建設、新技術新模式應用、政策標準法規完善等方面積極創新、先行先試,探索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為新能源汽車全面市場化拓展和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資料來源:http:/ 3、發改委:鞏固新能源汽車等優勢產業領先地位發改委:鞏固新能源汽車等優勢產業領先地位 2023.02.16 2 月 16 日,國家發展
61、和改革委員會在求是雜志發布文章努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文章提出,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鞏固新能源汽車等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壯大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綠色低碳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資料來源:http:/ 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責聲明。14 插圖目錄插圖目錄 圖 1:2021.01-2023.01 月乘用車月度銷量及同比變化.3 圖 2:2010 至今乘用車銷量及同比變化(輛).3 圖 3:各國別車系 2019 年至今市占率變化情況.3 圖 4:豪華車 2
62、019 年至今市占率變化.4 圖 5:2019 年至今 30 萬區間上下消費變化.4 圖 6:各能源類型車型 2019 年至今滲透率變化情況.4 圖 7:各車系市占率走勢.5 圖 8:汽車零部件行業 2019-2022Q3 營收(億)對比.6 圖 9:汽車零部件行業 2019-2022Q3 歸母凈利(億)對比.6 圖 10:國內 L2 及 L2+級別滲透率走勢.8 圖 11:理想 L9 搭載 AR-HUD.8 圖 12:智己 L7 搭載 DLP 大燈技術.8 圖 13:汽車行業市值占 A 股總市值.11 圖 14:各行業 PE 值(TTM,整體法)對比-2023.2.24.11 圖 15:汽車
63、行業 10 年 PE-Band.11 圖 16:核心推薦組合 2021 年初至今收益率變動(等權重).12 表格目錄表格目錄 表 1:2023.01 各國別車系累計零售情況.3 表 2:2023.01 各能源類型車型累計零售情況.4 表 3:自主品牌新車豐富度高于合資品牌.5 表 4:國家智能網聯駕駛相關政策.6 表 5:2023 年各地汽車消費補貼政策措施.9 表 6:2019 年以來汽車行業刺激以及補貼政策一覽.9 表 7:汽車核心組合行情回顧.12 表 8:汽車與 A 股綜合指數行情回顧.13 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責聲
64、明。15 分析師承諾及簡介分析師承諾及簡介 本人承諾,以勤勉的執業態度,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本報告清晰準確地反映本人的研究觀點。本人薪酬的任何部分過去不曾與、現在不與、未來也將不會與本報告的具體推薦或觀點直接或間接相關。分析師:石金漫石金漫,汽車行業分析師,香港理工大學理學碩士、工學學士。7 年汽車、電力設備新能源行業研究經驗。曾供職于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國海證券研究所,2016-2019 年多次新財富、水晶球、II 上榜核心組員。2022 年 1 月加入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目前主要負責汽車行業小組研究。分析師:楊策楊策,汽車行業分析師,倫敦國王大學理學碩士,于 2018 年加入中國銀河證
65、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從事汽車行業研究工作。評級標準評級標準 行業評級體系行業評級體系 未來 6-12 個月,行業指數(或分析師團隊所覆蓋公司組成的行業指數)相對于基準指數(交易所指數或市場中主要的指數)推薦:行業指數超越基準指數平均回報 20%及以上。謹慎推薦:行業指數超越基準指數平均回報。中性:行業指數與基準指數平均回報相當?;乇埽盒袠I指數低于基準指數平均回報 10%及以上。公司評級體系公司評級體系 推薦:指未來 6-12 個月,公司股價超越分析師(或分析師團隊)所覆蓋股票平均回報 20%及以上。謹慎推薦:指未來 6-12 個月,公司股價超越分析師(或分析師團隊)所覆蓋股票平均回報 10%
66、20%。中性:指未來 6-12 個月,公司股價與分析師(或分析師團隊)所覆蓋股票平均回報相當?;乇埽褐肝磥?6-12 個月,公司股價低于分析師(或分析師團隊)所覆蓋股票平均回報 10%及以上。table_avow 免免責責聲明聲明 本報告由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河證券)向其客戶提供。銀河證券無需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若您并非銀河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應首先聯系銀河證券機構銷售部門或客戶經理,完成投資者適當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該項服務的性質、特點、使用的注意事項以及若不當使用可能帶來的風險或損失。本報告所載的全部內容只提供給客戶做參考之用,并
67、不構成對客戶的投資咨詢建議,并非作為買賣、認購證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請或保證??蛻舨粦獑渭円揽勘緢蟾娑〈晕要毩⑴袛?。銀河證券認為本報告資料來源是可靠的,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擔保其準確性或完整性。本報告所載內容反映的是銀河證券在最初發表本報告日期當日的判斷,銀河證券可發出其它與本報告所載內容不一致或有不同結論的報告,但銀河證券沒有義務和責任去及時更新本報告涉及的內容并通知客戶。銀河證券不對因客戶使用本報告而導致的損失負任何責任。本報告可能附帶其它網站的地址或超級鏈接,對于可能涉及的銀河證券網站以外的地址或超級鏈接,銀河證券不對其內容負責。鏈接網站的內容不構成本報告的任何部分,客戶需自
68、行承擔瀏覽這些網站的費用或風險。銀河證券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可參與、投資或持有本報告涉及的證券或進行證券交易,或向本報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爭取提供包括投資銀行業務在內的服務或業務支持。銀河證券可能與本報告涉及的公司之間存在業務關系,并無需事先或在獲得業務關系后通知客戶。銀河證券已具備中國證監會批復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除非另有說明,所有本報告的版權屬于銀河證券。未經銀河證券書面授權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發、轉載、翻版或傳播本報告。特提醒公眾投資者慎重使用未經授權刊載或者轉發的本公司證券研究報告。本報告版權歸銀河證券所有并保留最終解釋權。聯系聯系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機構請致電:機構請致電:深圳市福田區金田路 3088 號中洲大廈 20 層 深廣地區:蘇一耘 0755-83479312suyiyun_ 程 曦 0755-83471683chengxi_ 上海浦東新區富城路 99 號震旦大廈 31 層 上海地區:何婷婷 021- 陸韻如 021-60387901luyunru_ 北京市豐臺區西營街 8 號院 1 號樓青海金融大廈 北京地區:唐嫚羚 010-80927722tangmanling_ 公司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