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通院:中國金融科技生態白皮書(2019年(6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信通院:中國金融科技生態白皮書(2019年(62頁)).pdf(6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中國金融科技生態白皮書中國金融科技生態白皮書 (20192019 年年)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20192019年年7 7月月 版權聲明版權聲明 本白皮書本白皮書版權屬于版權屬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并受法律保 護護。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書文字或者觀本白皮書文字或者觀 點的,應點的,應注明注明“來源: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違反上述聲。違反上述聲 明者,本明者,本院院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前前 言言 當前, 金融行業進入轉型發展的新階段。 隨著云計算、 大數
2、據、 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信息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金融科技正 在以迅猛態勢重塑金融行業生態, “無科技不金融”成為行業共識。 中國金融科技產業發展迅速,涌現出一批在全球產業生態中占據重 要地位的金融科技企業,以移動支付為代表的新金融應用更是成為 中國的“國家名片” ,被世界所熟知。 本白皮書聚焦于中國金融科技產業生態發展情況及典型技術應 用情況。首先,白皮書分析了中國金融科技產業的發展環境,提出 了對于金融科技基本定義、發展特征和發展目標的理解,明確了金 融科技產業的發展歷程和當前階段。接著,從監管政策、市場發展 和技術應用等多個角度,分別介紹了全球和中國的金融科技產業發 展現狀。然后,對
3、中國金融科技產業生態體系進行了深度解讀,總 結了多個產業主體類型和產業生態發展特點。重點從云計算、大數 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四大技術領域,詳細介紹了金融科技關鍵 技術及相關應用情況。最后,分析了中國金融科技產業當前發展面 臨的主要挑戰,明確了金融科技產業發展的最新趨勢。 目目 錄錄 一、金融科技發展概述一、金融科技發展概述 . 1 1 (一)金融科技發展環境 . 1 (二)金融科技基本概念 . 3 (三)金融科技發展目標 . 4 (四)金融科技發展歷程 . 6 二、金融科技發展現狀二、金融科技發展現狀 . 8 8 (一)全球金融科技發展現狀 . 8 (二)中國金融科技發展現狀 . 12 三、
4、金融科技產業生態體系三、金融科技產業生態體系 . 1717 (一)金融科技產業主體生態結構 . 17 (二)金融科技產業主體類型劃分 . 18 (三)金融科技產業生態體系發展特點 . 21 四、金融科技關鍵技術及應用四、金融科技關鍵技術及應用 . 2424 (一)金融云 . 24 (二)金融大數據 . 29 (三)金融人工智能 . 35 (四)金融區塊鏈 . 41 五、金融科技發展面臨的挑戰五、金融科技發展面臨的挑戰 . 4848 (一)金融科技產業規范與技術標準體系亟待完善 . 49 (二)金融科技產業發展帶來金融行業監管的新挑戰 . 48 (三)金融科技廣泛應用加深了金融信息安全風險 .
5、49 (四)金融科技應用仍面臨能力、成本、機制等多重制約 . 50 (五)金融科技產業發展的專業化人才仍面臨較大缺口 . 50 六、金融科技發展的未來趨勢六、金融科技發展的未來趨勢 . 5151 (一)新一代信息技術形成融合生態,推動金融科技發展進入新階段 . 51 (二)監管科技正得到更多關注,將成為金融科技新應用爆發點 . 52 (三)行業應用需求不斷擴展,將反向驅動金融科技持續創新發展 . 53 (四)金融科技應用帶來金融業轉型發展的結構性機遇 . 53 (五)金融科技進一步強化金融服務與實體經濟的融合互助 . 54 (六)金融科技監管更加注重風險管控與鼓勵創新的平衡 . 55 中國金融
6、科技生態白皮書(2019 年) 1 一、金融科技發展概述 (一)金融科技發展環境(一)金融科技發展環境 監管政策不斷完善并逐漸趨嚴, 仍持續鼓勵金融科技創新應用。 近期以來 P2P 網貸平臺頻繁“爆雷” ,互聯網金融在經歷了粗放型的 井噴式發展之后,金融風險不斷凸顯并集中爆發。在此情況下,國 家對于金融科技應用的監管政策不斷深化完善,監管要求更加細致 嚴格。但整體而言,國家政策依然持續鼓勵金融科技在合法合規條 件下的創新發展和應用。中國金融業信息技術 “十三五” 發展規劃 明確提出“加強金融科技和監管科技研究與應用,穩步推進系統架 構和云計算技術應用研究,深入開展大數據技術應用創新,規范和 普
7、及互聯網金融相關技術應用,積極推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 術應用研究” 。 傳統金融服務覆蓋不足,金融科技應用釋放潛在需求。相對于 歐美發達國家完善的傳統金融服務體系,我國金融服務一直以來存 在門檻高、普及率低和供給不足等問題,小微企業、中低端收入人 群的金融服務需求一直沒有得到有效滿足。上述情況一方面制約了 金融服務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卻也為金融 科技應用釋放大量潛在需求創造了條件。相對于傳統金融服務,金 融科技應用帶來更加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務渠道,金融服務成本大為 降低,以移動支付、互聯網理財等為代表的新金融服務模式,在金 中國金融科技生態白皮書(2019 年) 2 融科
8、技的支撐下實現了快速發展和大規模普及。 一系列新興技術蓬勃發展,為金融科技應用奠定了基礎條件。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 金融科技應用具備了充分的技術基礎條件。云計算的集中存儲和按 需調用模式,能有效提升金融行業 IT 系統能力;大數據是金融行業 的基礎資源,基于大數據的計算分析是目前金融服務開展的核心能 力支撐;人工智能能夠有效提升金融智能化水平,降低服務成本, 助力普惠金融; 區塊鏈技術公開、 不可篡改和去中心化的技術屬性, 具備改變金融基礎服務模式的巨大潛力。 金融與科技具有天然的融合性,金融科技應用空間廣闊。金融 行業歷來是先進技術應用的先行者,金融行
9、業海量的數據和多樣化 的商業模式,為科技應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目前,金融科技應用 覆蓋到風控、營銷、支付和客服等金融業務的各大核心流程,衍生 出大數據風控、智能投顧、移動支付和智能客服等多種新興金融服 務模式。 可以預見, 金融與科技的融合將產生更加豐富的應用創新, 帶來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 日益增長的監管成本和合規成本,帶來更加迫切的金融科技應 用需求。金融危機之后,引發全球金融監管制度深刻變革,監管要 求升級,監管措施更復雜,為應對不斷升高的監管成本,以降低監 管和合規成本、 有效防范金融風險為目標的監管科技(RegTech)正在 中國金融科技生態白皮書(2019 年) 3 成為金融科技的
10、重要組成部分。利用監管科技,一方面金融監管機 構能夠更加精準、快捷和高效的完成合規性審核,另一方面金融從 業機構能夠及時自測與核查經營行為, 完成風險的主動識別與控制, 有效降低合規成本,增強合規能力。 (二)金融科技基本概念(二)金融科技基本概念 目前,對于金融科技這一概念的界定,尚無統一規范的定義。 國際金融組織金融穩定理事會(FSB)對“金融科技”的定義是“由 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前沿技術帶動,對金融 市場以及金融服務業務供給產生重大影響的新興業務模式、新技術 應用、新產品服務等” 。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NEC)指出金融科技 是“涵蓋不同種類的技術創新,這些技術創新影響
11、各種各樣的金融 活動,包括支付、投資管理、資本籌集、存款和貸款、保險、監管 合規以及金融服務領域里的其他金融活動” 。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 (FCA)認為“金融科技主要是指創新公司利用新技術對現有金融服 務公司進行去中介化”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定義金融科技是 指“通過使用科技來設計新的金融服務和產品” 。 綜上所述, 我們認為理解金融科技需要從廣義和狹義兩個維度, 區分科技與技術兩個概念。廣義的金融科技是指以金融行業應用需 求為導向,利用一切科學技術(包括但不限于信息通信科技)為金 融行業發展提供科技能力支撐,進而提升金融服務能力,降低金融 中國金融科技生態白皮書(2019 年) 4
12、服務成本。而在目前階段,業界廣泛討論和重點關注的金融科技應 該是相對狹義的維度,主要是聚焦在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 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一系列新型信息通信技術在金融領域的 創新應用。其中,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屬于當前 金融科技應用的關鍵技術領域,而技術供給與行業需求的結合則形 成了金融科技產業。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本報告所分析討論的金融 科技,采用與當前業界共識相一致的狹義維度。 從發展特征來看,金融科技強調創新性。金融科技通過技術應 用,實現金融業務和服務的創新,打造新的生產方式和服務模式, 提高金融行業運行效率。金融科技凸顯智能化。通過互聯網+大數據 +人工智能的全方位
13、應用,金融科技推動智能金融時代的到來,無人 銀行、智能投顧、智能客服等成為現實。金融科技實現普惠化。金 融科技降低了金融服務門檻和成本,讓更廣泛的人群能夠享受種類 更多、更優質的普惠金融服務。金融科技聚焦客戶體驗。金融科技 應用讓金融服務更加關注客戶體驗,持續根據客戶需求的變化進行 產品的快速迭代優化,實現傳統金融服務所不具備的個性化和差異 化服務體驗。 (三)金融科技發展目標(三)金融科技發展目標 從金融科技基本概念的相關論述可以引申出對于金融科技發展 目標的具體認識。金融科技基本定義和特征的多元化和差異化,決 中國金融科技生態白皮書(2019 年) 5 定了理解金融科技發展目標也需要從多個
14、角度和層次來分析: 從需求和供給雙方來看,作為技術需求方的金融機構和作為技 術供給方的科技企業在發展目標上也有所差異。金融機構應用金融 科技的立足點是在金融服務,無論是金融監管或從業服務,提升效 率和節約成本都是其金融科技應用的根本性目標。在實現途徑上, 包括利用金融科技來挖掘潛在需求、拓展新型市場和提升用戶價值 和滿意度等。而科技企業則是立足于科技創新與金融行業需求的跨 界融合,聚焦于將新興技術與金融行業需求特點相適應,推動金融 科技的技術進步與廣泛應用。 從應用服務對象來看,金融監管機構和金融從業機構由于在金 融行業先天性的角色定位差異,在金融科技應用發展目標方面必然 各不相同。從業機構以
15、商業利益為出發點,通過金融科技應用創新 和產品服務創新、優化業務模式和增強服務能力,進而提升金融服 務效率,降低金融服務成本。監管機構以行業合規可控和持續健康 發展為出發點,通過金融科技應用適應行業發展變革,強化行業監 管能力,在促進行業發展的同時,更好的防控金融風險。 從應用發展方向來看,金融科技所帶來的普惠化與智能化也體 現了金融科技發展目標的多元化。一方面,金融科技應用通過降低 金融服務成本,創新金融服務模式,讓更廣泛的區域和群體能夠獲 取金融服務,普惠金融的顯著發展體現了金融科技對于金融行業服 中國金融科技生態白皮書(2019 年) 6 務廣度的有效促進。另一方面,金融科技應用提升了金
16、融服務智能 化水平,顯著提升了金融行業服務效率,能夠帶來更多金融產品服 務創新,讓個性化金融服務成為現實,智能金融的轉型升級體現了 金融科技對于金融行業服務深度的推進作用。 從區域發展需求來看,由于社會經濟條件和金融服務發展水平 的差異化,不同區域和國家的金融科技應用目標也各不相同。歐美 發達國家的金融基礎較好,社會信用體系和基本金融服務都具有較 高水平,因此金融科技的應用更多的是體現在金融服務價值的優化 提升以及金融行業的轉型升級方面。從對于金融科技定義的不同認 知中,能夠看出以英國、美國和澳大利亞等為代表的歐美發達國家 更為看重“金融科技創新” ,強調金融服務產品和模式的升級。而在 發展中
17、國家,由于金融服務仍未廣泛普及,金融基礎設施仍處于建 設發展階段,金融科技應用的側重點在于推進金融基礎能力優化和 金融服務普惠化。 (四)金融科技發展歷程(四)金融科技發展歷程 從科技在金融行業應用的深度和變革影響來看,金融領域的科 技應用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中國金融科技生態白皮書(2019 年) 7 圖 1 金融科技發展歷程 第一階段為金融電子化階段,著重于 IT 技術的后臺應用。即以 現代通信網絡和數據技術為基礎,將業務數據逐步集中匯總,利用 信息化軟硬件實現辦公的電子化,提升業務處理效率。在此階段, IT 技術相關部門屬于后臺支撐線條, IT 技術應用的主要目標是實現 業務管理和運營
18、的電子化與自動化,從而提高金融機構業務處理效 率,強化內部管理支撐能力。代表性應用包括核心交易系統、賬務 系統、信貸系統等。 第二階段為互聯網金融階段, 聚焦于前端服務渠道的互聯網化。 即對傳統金融渠道的變革,實現信息共享和業務融合,金融機構利 用互聯網對接金融的資產端-交易端-支付端-資金端, 傳統金融業務 從線下向線上遷徙,改變金融機構的前臺業務方式,依托互聯網實 現金融從銷售、到服務,再到資金收付的前、中、后臺整個業務流 程的再造及渠道的變革,但對整體金融的革新意義大部分聚焦于前 臺業務,內涵范圍相對狹窄。代表性應用包括網上銀行、互聯網基 中國金融科技生態白皮書(2019 年) 8 金銷
19、售等。 第三階段為金融科技階段,強調業務前、中、后臺的全流程科 技應用變革。主要是金融機構利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 塊鏈等前沿技術進行業務革新,通過自動化、精細化和智能化業務 運營,改變傳統金融獲客、客服、風控、營銷、支付和清算等金融 前、中、后臺業務的各個方面和金融服務全部環節,提供更加精準 高效的金融服務,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升運營效率。代表性應用 包括大數據征信、智能投顧、風險定價、量化投資等。 二、金融科技發展現狀 (一)全球金融科技發展現狀(一)全球金融科技發展現狀 1.各國均出臺政策大力扶持金融科技產業發展 從全球來看,各國均十分重視金融科技應用,政府相關機構出 臺了一系列
20、支持和推動金融科技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英國政府和 金融監管機構對金融科技持鼓勵和包容態度,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 (FCA)成立了專門部門,對金融科技進行產業政策支持和引導;同 時,大力推動監管科技應用,提出“監管沙盒”理念,積極利用金 融科技提升金融監管能力。 而且, 英國財政部提出“金融科技振興” 策略,對于金融科技創新企業給予稅收優惠。 美國政府同樣高度重視金融科技產業發展。2017 年,美國國家 經濟委員會發布金融科技監管框架白皮書,提出從推進金融科 中國金融科技生態白皮書(2019 年) 9 技發展的角度來制定相關政策,在金融科技創新中提高競爭優勢。 新加坡在 2015 年和 2016
21、年分別設立了“金融科技和創新專家組” 及“金融科技署” ,牽頭制定金融科技產業發展戰略,強化對金融科 技相關業務的監管, 并啟動 2700 萬新元規模的產業基金促進金融科 技領域的人工智能和數據分析技術發展。 2.金融科技產業發展總體仍呈現迅猛增長態勢 據 CB INSIGHTS 調查顯示,從 2013 到 2017 的五年間,全球金 融科技投融資額增長近 5 倍。 2018 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資額達 1118 億美元,投資事件 2196 例,創最高紀錄,并產生了有史以來投融資 額最大的兩筆并購事件螞蟻金服 C 輪 140 億美元融資和 WorldPay128.6 億美元并購。 資料來源:畢馬
22、威 圖 2 全球金融科技融資筆數及金額 3.北美地區居于領先地位,亞太地區成長迅速 從全球各地區的發展來看,依托于成熟的金融服務體系和雄厚 的技術創新實力,北美地區的金融科技發展在全球居于領先地位。 189 454 671 634 508 1118 1132 1543 1925 1893 2165 2196 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金額(單位:億美元) 筆數 中國金融科技生態白皮書(2019 年) 10 投融資規模方面,北美、亞洲、歐洲等三個地區在 2014-2018 年間 的金融科技投融資總額為 655.62 億美元,北美地區占比 53.2%,高 于亞洲和歐洲市場的
23、總和。亞洲地區發展最為迅速,2018 年前三季 度金融科技產業投融資 60.61 億美元,是 2014 年的近 6 倍。 資料來源:CB INSIGHTS 圖 3 北美、亞洲、歐洲融資總額 4.支付和借貸領域的金融科技應用最為廣泛 在全球金融科技眾多應用領域中,支付領域和借貸領域的金融 科技應用最為廣泛。畢馬威發布的“2018 全球金融科技 100 強”企 業中,支付企業在榜單中占據主導,其中支付企業有 34 家上榜,借 貸企業有 22 家上榜,位居排名前兩位,企業數量遠遠領先于其他領 域。 55.7 82.81 58.91 78.37 72.84 10.65 41.27 64.38 57.9
24、4 60.61 12.62 17.65 12.1 2.76 27.01 北美 亞洲 歐洲 中國金融科技生態白皮書(2019 年) 11 數據來源:畢馬威 圖 4 2018 年金融科技 TOP100 企業所屬業務領域 同時, 分析 2018 年全球金融科技領域前十大融資項目可以發現, 支付/交易類項目占一半,相關領域的投融資熱度仍在持續。 表 1 2018 年全球金融科技領域前十大項目 序號序號 公司名稱公司名稱 金額金額 地區地區 業務領域業務領域 類型類型 1 Refinitiv 170 億美元 美國 機構/B2B 并購 2 螞蟻金服 140 億美元 中國 支付/交易 C 輪 3 World
25、Pay 129 億美元 英國 支付/交易 并購 4 Nets 55 億美元 丹麥 支付/交易 并購 5 Blackhawk Network Holdings 35 億美元 美國 支付/交易 并購 6 VeriFone 34 億美元 美國 支付/交易 并購 7 iZettle 22 億美元 瑞典 支付/交易 并購 8 Fidessa Group 21 億美元 英國 機構/B2B 并購 9 Ipero 19 億美元 美國 機構/B2B 并購 10 IRIS Software Group 17 億美元 英國 B2B/機構 并購 中國金融科技生態白皮書(2019 年) 12 (二)中國金融科技(二)中
26、國金融科技發展發展現狀現狀 1.國家高度重視金融科技的發展與應用, 相關政策密集 出臺 與世界其他主要國家一樣,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信息科技在金融 領域的應用拓展。2017 年 5 月,中國人民銀行成立了專門的“金融 科技委員會” ,該委員會定位于“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規劃與統籌 協調” ,致力于“做好金融科技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指引,加強金融 科技工作的信息共享和協調,密切關注金融科技發展的動向和潛在 風險” 。同時,金融科技委員會將加快推動金融科技應用試點,積極 推進金融科技標準研究。 在成立金融科技相關機構的同時,2017 年 6 月,中國人民銀行 發布中國金融業信息技術“十三五”發展規劃 ,
27、明確提出要“加 強金融科技和監管科技研究與應用” 。除了金融監管部門,國務院及 其他相關部委也十分重視新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 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專門提出了“智能 金融”的發展要求,指出要建立金融大數據系統,提升金融多媒體 數據處理與理解能力; 創新智能金融產品和服務, 發展金融新業態。 工信部印發的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 年) ,明確將“金 融” 列為大數據應用的重點行業領域之一。 同樣是工信部印發的 促 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 年) ,將“金 中國金融科技生態白皮書(2019 年) 13 融”列為智能產品應用的重要方向之一
28、。 2.融資規??焖僭鲩L,市場發展居于全球領先地位 我國金融科技產業投融資規模實現快速增長,2018 年中國金融 科技投融資相比 2017 年大幅增長。相關報告顯示,2018 年中國金 融科技投融資達到 205 億美元, 略等于中國金融科技 2013 年到 2017 年 5 年間投融資的總和。螞蟻金服、京東金融、度小滿等為代表的 金融科技公司進入高速成長期,各自完成了金額龐大的戰略融資。 其中,螞蟻金服完成 C 輪融資 140 億美元,占全球上半年金融科技 總融資額的近 25%,京東金融完成 20 億美元戰略融資,百度旗下的 度小滿金融也完成了 19 億美元的戰略融資, 中國金融科技產業在資
29、本市場表現十分突出。 數據來源:Fintech Global 圖 5 中國金融科技季度投資活動 中國金融科技發展的領先地位不僅僅體現在資本市場,在金融 11 43 120.0 31 205 71 65 73 70 55 20142015201620172018 投資總額(單位:億美元) 投資企業數 中國金融科技生態白皮書(2019 年) 14 科技企業發展和用戶規模方面同樣優勢明顯。2018 年畢馬威咨詢公 司發布的全球金融科技 100 強報告中,在全球“50 強”中,有三 家中國企業躋身前五:螞蟻金服拔得頭籌,京東金融位居第二,百 度則排名第四。 3.移動支付、網絡信貸和互聯網投資等領域發展
30、突出 從金融科技應用的主要領域來看,中國金融科技服務在移動支 付、網絡信貸和互聯網投資等領域的發展最為突出:以手機支付為 代表的新型移動支付已經成為中國消費者應用最普遍的支付方式, 號稱中國“新四大發明” 之一。我國移動支付持續保持快速增長態 勢,2018 年我國移動支付交易規模達到 277.4 萬億元,較 2017 年 增長了 36.7%,居全球首位。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中國支付清算協會 圖 6 中國移動支付交易規模 圖 7 中國互聯網信貸交易規模 互聯網信貸領域的交易規模呈現迅猛增長態勢。2011 年,中國 互聯網信貸交易規模為 96.7 億元,而到了 2017 年,已經增長為 1.
31、0 5.2 9.6 22.6 108.2 157.6 202.9 277.4 420.0% 84.6% 135.4% 378.8% 45.7% 36.7%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單位:萬億元) 增長率 97 268 928 2013 8686 20639 20848 12759 177.6% 246.0% 117.0% 331.6% 137.6% 1.0% -38.8%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互聯網信貸交易規模(單位:億元) 增長率 中國金融科技生態白皮書(20
32、19 年) 15 28048.48 億元,增長了近 290 倍。但隨著互聯網借貸監管力度不斷 加強,2018 年互聯網借貸交易規??s減了一半,僅為 12758.98 億 元?;ヂ摼W理財領域的交易規模也呈現同樣的快速增長態勢,尤其 是隨著余額寶、理財通等為代表的互聯網理財產品的推出,互聯網 理財領域的資產管理規模飛速提升。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聯合 騰訊金融發布的 互聯網理財指數報告 顯示, 截止 2018 年 12 月, 我國購買互聯網理財產品的網民規模達 1.51 億,同比增長 17.5%, 網民使用率 18.3%。 4.金融科技發展逐步進入規范化階段,風險監管不斷加強 中國金融科技發展在經
33、過前期的爆發式增長后,行業發展在規 范化和標準化方面的滯后性越發突出,導致金融科技應用風險日益 凸顯,尤其是在 P2P 網貸、數字貨幣等領域的違規風險不斷累積, 出現了一系列社會經濟影響極為不良的金融風險事件。 在此情況下, 國家不斷強化對于金融科技領域的政策監管, 2017年更是被稱為 “監 管年” ,針對移動支付、網絡借貸、數字貨幣等金融科技熱點領域出 臺了一系列監管強化政策。 進入 2018 年,對于金融科技的嚴格監管態勢仍在持續,特別是 近期多個 P2P 平臺出現“爆雷”事件,進一步加劇了在金融科技領 域的強監管趨勢??傮w來看,中國金融科技產業正在逐步進入更加 規范化的發展階段,對于金
34、融科技應用風險的識別、管理將更加嚴 中國金融科技生態白皮書(2019 年) 16 格,與之相應的是監管科技將逐步成為金融科技應用的重點方向。 表 2 近期中國金融科技領域部分重點監管政策 政策發布部門政策發布部門 頒布日期頒布日期 政策名稱政策名稱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2019 年 1 月 10 日 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 2018 年 12 月 15 日 金融機構互聯網黃金業務管理暫 行辦法 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 會、證監會會、證監會 2018 年 10 月 10 日 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反洗錢和反 恐怖融資管理辦
35、法(試行) 銀保監會銀保監會 2018 年 8 月 24 日 關于防范以 “虛擬貨幣”“區塊鏈” 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 2018 年 8 月 22 日 關于開展 P2P 網絡借貸機構自律 檢查工作的通知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 2018 年 8 月 21 日 關于防范虛構借款項目、惡意騙 貸等 P2P 網絡借貸風險的通知 P2PP2P 網絡借貸風險專項網絡借貸風險專項 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 室室 2018 年 8 月 17 日 關于開展 P2P 網絡借貸機構合規 檢查工作的通知 、 網絡借貸信息 中介機構合規檢查問題
36、清單 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 2018 年 7 月 30 日 條碼支付安全技術規范 、 條碼 支付受理終端技術規范 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 治工作領導小組治工作領導小組 2018 年 3 月 28 日 關于加大通過互聯網開展資產管 理業務整治力度及開展驗收工作的 通知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 2018 年 3 月 28 日 互聯網金融逾期債務催收自律公 約(試行)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人民銀行 2018 年 1 月 1 日 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印發條碼支 付業務規范(試行) 中國金融科技生態白皮書(2019 年) 17 政策發布部門政策發布部門 頒布日期頒
37、布日期 政策名稱政策名稱 P2PP2P 網貸風險專項整治網貸風險專項整治 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7 年 12 月 13 日 關于做好 P2P 網絡借貸風險專項 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人民銀行 2017 年 11 月 關于進一步加強無證經營支付業 務整治工作的通知 中國人民銀行、中央網中國人民銀行、中央網 信辦、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辦、 工業和信息化部、 工商總局、銀監會、證工商總局、銀監會、證 監會、保監會監會、保監會 2017 年 9 月 4 日 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 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 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治工作領導小組辦
38、公室 2017 年 6 月 關于對互聯網平臺與各類交易場 所合作從事違法違規業務開展清理 整頓的通知 銀監會銀監會 2017 年 2 月 23 日 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 銀監會銀監會 2016 年 10 月 13 日 P2P 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 實施方案 銀監會銀監會 2016 年 10 月 13 日 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 施方案 三、金融科技產業生態體系 (一)金融科技產業主體生態結構(一)金融科技產業主體生態結構 我國金融科技產業生態體系主要由監管機構、金融機構、科技 企業、行業組織和研究機構組成。其中,監管機構主要是依據國家 相關政策法規,對提供金融科技服務的企業進行合
39、規監管。金融機 構主要是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先進技術,提 供新金融服務??萍计髽I主要是為監管機構和金融機構在客服、風 中國金融科技生態白皮書(2019 年) 18 控、營銷、投顧和征信等領域提供新技術服務。行業協會和研究機 構主要是進行金融科技產業研究,推動行業交流和標準制定,促進 金融科技應用成果的經驗分享和互動交流。 圖 8 金融科技產業生態結構 (二)金融科技產業主體類型劃分(二)金融科技產業主體類型劃分 根據我國金融科技產業主體的發展特點,從“新金融”和“新 技術”兩個不同角度,可將金融科技企業分為兩大主要類型:科技 金融類和金融科技類。 科技金融類主要是利用互聯網、
40、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 區塊鏈等新興技術,變革金融業務模式,提供創新型的金融服務。 科技金融類企業可以從原生背景和業務領域兩個方面,進行更進一 步的深入劃分。其中,原生背景是指企業最初的行業屬性,業務領 域是指企業主要提供的業務類型。 金融科技類主要是為金融機構在客服、風控、營銷、投顧和征 信等服務領域,提供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興技 中國金融科技生態白皮書(2019 年) 19 術支撐服務。 金融科技類企業可以從技術領域和服務領域兩個方面, 進行更進一步的深入劃分。其中,技術領域是指支撐服務能力聚焦 在云計算、大數據等不同技術領域,服務領域是指支撐服務領域分 布在客服、風控
41、等不同服務環節。 1.科技金融企業-按原生背景劃分 根據科技金融企業的原生背景,可將其主要分為五大類:互聯 網背景、金融 IT 背景、傳統金融背景、其他傳統行業背景和初創背 景。 互聯網背景的科技金融企業具有技術、 數據、 平臺和人才優勢, 正在迅速成長為國內金融科技的核心力量,例如螞蟻金服、京東金 融等均是典型代表。 金融 IT 背景的科技金融企業擁有深厚的金融行 業科技服務經驗,正在積極進行戰略轉型,開展金融科技服務,典 型企業包括金蝶、用友等。傳統金融背景的科技金融企業主要是利 用新興科技革新金融服務模式,提供新金融服務,推動自身發展轉 型,比較典型的包括民生銀行、招商銀行等。其他傳統行
42、業背景的 科技金融企業,則是利用自有渠道和用戶規模優勢,提供跨界金融 科技服務,代表性的企業如萬達。初創背景的科技金融企業是指以 金融科技為核心業務的初創型企業,企業在創立初期就以金融科技 領域的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為核心競爭力,代表性企業如陸金所、 51 信用卡等。 2.科技金融企業-按業務類型劃分 中國金融科技生態白皮書(2019 年) 20 對于科技金融企業,按其主要提供的業務類型可分為兩類:一 是提供傳統金融業務類,包括銀行、保險、證券和基金等。開展傳 統金融業務的企業,轉型需求相對迫切,需要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業 務發展能力,發現新需求、降低成本、優化流程,完成轉型升級。 二是提供互聯網金
43、融業務類,包括消費金融、小額信貸、征信、第 三方支付等。這類科技金融企業利用新興技術,大力發展創新型金 融服務, 在促進普惠金融、 小微金融和智能金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金融科技企業-按技術領域劃分 對于金融科技企業,按照其為金融行業提供支撐服務的技術領 域可分為四大類: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其中, 云計算已經成為金融 lT 架構轉型的主流方向,金融云部署較快,企 業發展較為成熟。大數據是金融業創新發展的基礎資源,提供金融 大數據服務的企業數量眾多,互聯網巨頭優勢明顯。人工智能是金 融服務邁向智能化的關鍵,人工智能應用發展迅速,正在成為金融 科技應用的熱點方向。 區塊鏈是實現
44、金融價值傳遞的重要支撐技術, 金融區塊鏈應用仍處于起步階段,企業數量相對較少,但發展迅速 1。 4.金融科技企業-按服務領域劃分 金融科技企業按照為金融行業提供支撐服務的具體領域可分為 1 何寶宏. 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金融科技向縱深發展J. 金融電子化, 2017(5):67-69 中國金融科技生態白皮書(2019 年) 21 五大類:客服、風控、營銷、投顧和支付等??头I域企業主要是 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通過自動化和智能化客服,實現客服 效率和質量的雙提升,并實現與精準營銷的有機結合,助力客服從 成本中心向營銷中心轉變。風控領域企業主要是運用大數據、機器 學習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智能風控,降低業務壞賬率,提高放 貸效率。 營銷領域企業主要是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進行智能營銷, 建立個性化的顧客溝通服務體系,實現精準營銷。投顧領域企業主 要是基于算法和模型,實現智能投顧,規避市場風險,獲得最大化 收益。支付領域企業主要是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將人臉識 別、指紋識別等智能識別技術應用于支付領域,實現支付技術的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