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價值投資聯盟:2023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7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社會價值投資聯盟:2023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72頁).pdf(7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策略研究報告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Developing the Next Carbon Service Hub:A Strategy Research Report for CDHT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Developing the Next Carbon Service Hub:A Strategy Research Report for CDHT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4摘要巴黎協定簽署以來,低碳發展成為全球共識,世界各國和地區陸續提出“凈零排放”“碳中和”目標。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中
2、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爭 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這直接帶動了“碳中和服務業”在中國的萌生與發展。該產業以數字科技為主要手段,將服務于多方主體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成都高新區是中國第一批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近年來,成都高新區經歷了快速經濟增長。作為碳市場試點地區之一,四川省一直是低碳發展的踐行者。此外,基于四川省、成都市的區位交通優勢、生態與能源資源稟賦、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多層面政策紅利,成都高新區發展碳中和服務業具有多重優勢。本研究開展了大量文獻梳理、走訪調研十五家專業機構企業、政府部門、高校與科
3、研院所,融合五十余位專家學者、領域從業者等多方觀點,首次提出了碳中和服務業的定義及范圍,并對各碳中和服務業子類進行解讀,建立基本范式?;诖?,本研究詳細分析了成都高新區建設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的多類優勢,并對未來發展設定目標,提出策略與路徑。研究核心結論如下:我們相信,碳中和服務業定義的提出將為成都高新區產業未來培育發展提供基本范式參考。同時本研究提出的發展策略與具體行動將有效推動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建設,逐步形成碳中和服務業高地,業務覆蓋中國和全球。1鏈長制:將地方官員任命為“鏈長”,統籌產業鏈發展的制度碳中和服務業根據其功能可分為碳數據、氣候投融資、碳咨詢、碳法務和碳宣教五類。各服務類型
4、在碳中和服務業中的產業生態位不同,發展呈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關系。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宏觀上采取“爭取國家、省市層面支持”“聯動多區域協調建設”“加強區域層面引導”“設立專門職能部門“積極推動企業和公眾參與”“建立公平轉型基金”六個層面策略;微觀上采取“優先搭建碳數據”“加速發展氣候投融資”“重點支持碳咨詢”“積極探索碳法務”“大力推進碳宣教”的五個具體行動。打造碳中和服務業樞紐最重要的是構建“鏈長制1”,全面統籌碳中和服務業產業鏈建設;完善數據庫、人才資源庫、專家庫、技術庫、企業庫、研發服務庫等,為產業發展提供牢固支撐;通過完善標準體系、提高企業需求以培育市場環境;通過深入推
5、進“放管服”改革、建立交流機制以提升服務能力。5AbstractWhen the Paris Agreement was adopted in 2015,the importance of low-carbon development became a global consensus,and in the years since,many countries worldwide have proposed net zero emissions or carbon neutral targets.In 2020,at the 75th Session of the UN General Ass
6、embly,China announced its dual carbon goals to peak carbon emissions before 2030 and achieve carbon neutrality before 2060.This has resulted in a new carbon service industry emerging in China,serving multiple market players,and utilizing digital technology to advanc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7、s(SDGs)and carbon targets.Chengdu Hi-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CDHT)was the first national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 established in China.Over the past few years,CDHT has experienced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As a designated pilot region for the carbon service industry,Sichuan pr
8、ovince has also been a leader in carbon service best practices,and due to the provinces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dvantages and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CDHT is well positioned to become a hub for the carbon service industry.The research group for this study conducted extensive desk research and
9、visited fifteen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s,government departments,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By integrating the views of more than fifty experts,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 in the carbon service industry,this study proposes a synthesized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a carbon service indu
10、stry for the first time in China.It provid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various advantages of the CDHT in becoming a carbon service hub,in addition to setting targets and proposing strategies for future development.The cor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The carbon service industry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11、categories based on function:carbon data,climate finance,carbon consulting,carbon law,and carbon education.Each service type has a different industrial niche in the carbon service industry but their development is interconnected.The following six macro-strategies could be adopted for the development
12、 of the CDHT Carbon Service Hub:seeking national,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level support;linking multi-regional coordinated construction;strengthening regional level guidance;setting up special functional departments;actively promoting enterprise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and establishing an equitable
13、 transition fund.It is also essential to adopt five micro-strategies:priorit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carbon data;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limate finance;focusing on supporting carbon consulting;actively exploring carbon law;and promoting carbon education.The most significant issue in buildin
14、g a carbon service hub is creating a chain chief system2 and comprehensively coordin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carbon service industry chain.In addition,there is a need to build the database,green talent pool,expert pool,technology pool,enterprise pool and R&D service pool to provide solid support
15、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Additionally,a standard system is required to establish the carbon service industry in response to market demand.It is also necessary to promot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reform and establish an exchange mechanism to enhance service capacity.We believe that the definition of
16、the carbon service industry,as well as the strategies,and specific measures to cultivate such an industry proposed in this study can serve 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CDHT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carbon service hub with the potential to target both national and global markets.2 Chain chief system:
17、A term derived from a Chinese expression referring to a system in which major local officials are accountable for developing the industrial chains of the key sectors.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6目錄第一章洞察新浪潮低碳發展成為全球共識中國低碳發展與碳中和承諾碳中和服務業時代來臨091113第三章賦能新發展區位交通優勢資源稟賦優異政策措施紅利252627283031第二章萌生新業態171820碳中和服務業定義與分類碳中和
18、服務業全景圖及價值鏈全球低碳轉型發展案例產業發展優勢人才積累優勢產業業態初顯7第五章打造新引擎發展定位與目標發展策略與方向5556第六章謀劃新未來爭取國家、省市支持加強多區域協調發展開展本地層面引導推進企業積極參與附錄5960616871第四章創設新服務碳數據服務業氣候投融資服務業碳咨詢服務業碳法務服務業碳宣教服務業33384246498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報告氣候變化2021:物理科學基礎明確指出人類活動導致氣候變暖已成毋庸置疑的事實3。截至 2022年 10 月,已有 139 個國家和地區提出碳中和或凈零排放目標,低碳
19、發展成為全球共識4。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力爭 2030 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并將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充分融入國家發展戰略規劃中。在此背景下圍繞“雙碳”目標和低碳轉型發展,以數字科技為主要手段,服務多市場主體的碳中和服務業應勢而生。第一章 洞察新浪潮洞察新浪潮萌生新業態賦能新發展創設新服務打造新引擎謀劃新未來9第一節 低碳發展成為全球共識氣候變作為全球性危機,需要全世界各個國家的共同努力來積極應對,巴黎協定的簽署為世界各國開展合作,承擔“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提供基礎保障。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國和地區宣示碳中和目標,推進低碳發展。全球地表溫升明
20、顯,對人類社會產生廣泛而深刻的負面影響。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于 2021 年 8 月發布第六次評估報告氣候變化 2021:自然科學基礎中提及,目前地表溫度(20112020 年平均)較 18501900 年平均溫度已升高約 1.1,且主要歸因于人類活動5。氣候變化加劇了區域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的頻率和強度。特別是 1950 年代以來,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化使得全球極大部分陸地區域熱浪頻率和強度增加、寒潮頻率和強度減弱、極端降水頻率和強度增加6,已對人類社會產生眾多負面影響。3MassonDelmotte V,Zhai P et al,Climate change 2021
21、: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20214Net Zero Tracker,20221110,https:/ V,Zhai P et al,Climate change 2021: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20216翟盤茂,周佰銓,陳陽,余榮,氣候變化科學方面的幾個最新認知 J,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21,17(6)7MassonDelmotte V,Zhai P et al,Climate change 2021: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2021單位:c溫度變化圖表 1 較 18501900 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
22、,1850-2019 年全球地表溫度變化71850185318561859186218651868187118741877188018831886188918921895189819011904190719101913191619191922192519281931193419371940194319461949195219551958196119641967197019731976197919821985198819911994199720002003200620092012201520181.41.31.210.90.80.70.60.50.40.30.20.10-0.1-0.210成都高
23、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據統計,近七十年,全球約 7 億人居住的地區經歷了長時間干旱,約 40 億人每年至少經歷一個月以上的嚴重缺水;全球約有10%的人口受極端降水增加的影響8。同時,干旱和強降水會影響農作物正常生長,可能進一步產生糧食危機,威脅超數百萬人的糧食安全9。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城市運轉、基礎設施等多方面均造成了廣泛影響。其中,氣候變化對于人類身體健康(包括精神健康)的負面影響是非常高信度的,而頻發的城市熱島和內澇等現象給城市基礎設施和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愈發凸顯10。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迫在眉睫,巴黎協定推動各國尋求低碳發展路徑。應對氣候變化是全球性公共問題,為防止氣候變暖
24、進一步加速,需加強國際合作,實施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措施。2015 年 12 月,197 個國家在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一屆締約方大會上一致通過巴黎協定。各國將在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源的人為排放與匯之間的平衡,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2 C 之內,并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1.5 C 之內,以降低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和影響11。巴黎協定的通過和簽署為全球各國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奠定堅實基礎,低碳發展成為廣泛共識。此后,世界各國和地區陸續提出碳中和目標,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低碳轉型。截至 2022 年 10 月,全世界已有 139 個國家和地區宣示碳中和或
25、凈零排放目標12。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召開推動全球低碳轉型步伐加快。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 27 次締約方大會(COP27)于當地時間 11 月 6 日至 11 月 20 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召開,吸引了政府代表、觀察員、民間社會人士共計超 3 萬 5 千人參加。本屆會議設定了“損失與損害”資金,幫助發展中國家承擔風暴和洪水等氣候事件的直接成本?;诖?,氣候變化除適應與減緩外,變成了三維問題,即“減緩、適應、損失與損害”。在COP27 閉幕大會上,沙姆沙伊赫實施計劃 發布并指出,全球低碳轉型預計每年至少需要 46 萬億美元的投資,這需要政府、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機構投資者和各類金融行為者參與13
26、。此外,本屆會議還通過了沙姆沙伊赫適應議程 非洲碳市場倡議 保險適應加速運動等多個倡議14??梢哉f,沙姆沙伊赫氣候變化大會為推動全球氣候治理和各國低碳轉型注入強大動力。圖表 2 氣候變化廣泛影響人類生產生活8王蕾,張百超,石英,韓振宇,陸波,IPCC AR6 報告關于氣候變化影響和風險主要結論的解讀 J,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22,18(4)9同 610 中國氣象局,IPCC 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二工作組報告系列解讀(一).https:/ Nations Treaties Collection,Chapter XXVII Environment,7.d Paris Agreement,202211
27、10,https:/treaties.un.org/Pages/ViewDetails.aspx?src=TREATY&mtdsg_no=XXVII7d&chapter=27&clang=_en 12 Net Zero Tracker,20221110,https:/ 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COP27 Reaches Breanthrough Agreement on New“Loss and Damage”Fund for Vulnerable Countries.https:/unfccc.int/news/cop27-reaches-breakthr
28、ough-agreement-on-new-loss-and-damage-fund-for-vulnerable-countries 14聯合國,氣候變化與環境,https:/news.un.org/zh/story/2022/11/1112632 全球溫度比工業化前水平高 c1.1受極端降水增加影響的人口占全球%10近 70 年,約億人經歷長時間干旱7溫室氣體年排放超億噸591洞察新浪潮萌生新業態賦能新發展創設新服務打造新引擎謀劃新未來11第二節 中國低碳發展與碳中和承諾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是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深度參與全球治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中國高度重視氣
29、候變化問題,在國內層面將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融入至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在國際層面積極參與、推動、引領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目前,中國已宣示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并基本構建相關政策體系,推動國家低碳發展。巴黎協定簽署,中國積極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工作。2015 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一屆締約方大會(巴黎氣候大會)開幕前,中國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提交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文件 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國國家自主貢獻,并提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將在 2030 年左右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達峰;到 2020 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60%65%15。中國提交
30、的國家自主貢獻文件向世界展現了中國堅持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決心,同時為巴黎氣候大會圓滿結束和巴黎協定通過發揮巨大推動作用。中國宣誓碳中和目標,構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2020 年 9 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講話,中國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 2030 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為確保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中國成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著手構建“1+N”政策體系,謀劃碳達峰、碳中和時間表和路線圖。2021 年 10 月,碳中和工作綱領性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
31、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印發,明確了后續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并進一步在調整產業結構、構建清潔高效安全低碳能源體系、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等多方面提出具體發展路徑16。15 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 中國國家自主貢獻,20151118,http:/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210922,http:/ 17 人民日報,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已構建 “雙碳”工作取得良好開局,20220923,http:/ 截至 2022 年 9 月,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已基本構建,能源、工業、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以及煤炭、鋼鐵等重點行業
32、實施方案,科技支撐、財政支持、統計核算、人才培養等支撐保障方案,以及 31 個省區市碳達峰實施方案均完成制定17,這將為中國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重要支撐和保障。12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圖表 3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梳理2007 年 6 月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第一部應對氣候變化的全面的政策性文件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每年發布,全面介紹中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08 年起“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提出到 2015 年,碳排放強度較 2010 年下降 17%,較2005 年下降 34%的目標2012 年 1 月2021 年 10 月中共
33、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對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進行系統謀劃、總體部署2020 年 9 月中國宣示碳達峰、碳中和中國力爭于 2030 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爭取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國落實國家自主貢獻成效和新目標新舉措中國本世紀中葉長期溫室氣體低排放發展戰略將以 2015 年為基準,2030年碳強度下降目標提高至65%以上2021 年 10 月中國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已基本構建已構建起目標明確、分工合理、措施有力、銜 接有序的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體系2022 年 9 月2016 年 4 月中國簽署巴黎協定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踐
34、行綠色發展理念2016 年 11 月“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到 2020 年,碳排放強度較 2015 年下降 18%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 中國國家自主貢獻提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2030 年左右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達峰的目標2015 年 6 月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 年)提出到 2020 年,碳排放強度較 2005 年下降 40%-45%的目標2014 年 9 月洞察新浪潮萌生新業態賦能新發展創設新服務打造新引擎謀劃新未來13第三節 碳中和服務業時代來臨越來越多的證據和研究表明,應對氣候變化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全世界將共同面對節能減排的艱巨責任和重大挑戰。而減排事業之
35、于中國,更具獨特意義。圍繞碳中和目標,服務于不同主體、助力其低碳發展的新業態應勢而生。其一,在全球減碳事業中,中國的角色舉足輕重且無可替代。2020 年 9 月 22 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承諾,中國將采取更有力的政策與措施,努力爭取 2060 年之前實現碳中和18。該承諾體現了中國攜手世界努力遏制氣候變暖、控制全球升溫幅度的長久愿景,同時也代表著中國將為此愿景積極投入的無悔決心。我們通過分析發現,如果在 2060 年之前實現碳中和目標,中國須立即開始行動并沿著 1.5路徑不懈努力,力爭在 2050 年前實現 75%80%的溫室氣體減排19。在這一路徑下,中國需要在當前減碳計劃
36、的基礎上大幅度地增加投入,努力突破現行技術與社會認知邊界。其二,中國減排舉措能夠為自主創新與產業升級帶來獨特機遇,將有力提振中國經濟競爭力。對于中國來18 新華網,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全文),20200922,http:/ BCG,中國氣候路徑報告:承前繼后、堅定前行,20201021,https:/ 國合會“綠色轉型與可持續社會治理專題政策研究”課題組,綠色消費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中國環境管理 2020,Vol.12 Issue(1):2430,http:/ Lu X,Tong,D,He K,Chinas Carbon Neutrality:An Exten
37、sive and Profound Systemic Reform J,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Engineering,2022,17(2)說,當下是引領世界加速全球減排行動的最好時機。在氣候變化上啟動更加積極的目標,有利于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與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熬G色經濟”也將對 GDP起到積極促進作用,預計將于 2050 年貢獻超過 2%的GDP20。同時,國家安全也將受到保護,化石燃料消耗預計減少約 80%,將大幅降低對不可再生、進口能源的依賴21。在清潔能源的加持下,中國的出口競爭力亦會大幅度提升,將很大程度上避免因環境問題帶來的關稅增長。其
38、三,中國人民的身體健康、生活質量和廣大福祉與氣候環境息息相關,需全國人民共同努力,長久守護,引領世界、升級產業、守護福祉,中國正在任重而道遠的減排事業中堅定前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提出,中國碳排放總量較大,“五碳并舉”的策略可實現碳中和:即資源增效減碳、能源結構降碳、地質空間存碳、生態系統固碳、市場機制融碳22。這些措施可有效推動不同行業的轉型發展。14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23同 20圖表 4 中國實現碳中和目標的“五碳并舉”策略23綜上,實現碳中和目標需多方參與,服務于碳中和目標的新業態悄然而生。碳中和目標的實現需要政府、企業、社會團體、公眾等多方共同參與。政府將制定戰略
39、規劃,建立管理體系,印發政策措施,加強能力建設等;企業、社會團體將摸清排放現狀,制定減碳目標,探索發展路徑,規避未來風險等;個人將提高低碳意識,開展綠色消費、踐行低碳行為等。全球變暖2022 年104 億噸五大政策建議資源增效節碳二氧化碳排放量四大機會2060 年碳中和 10 億噸由資源依賴型轉向技術依賴型重塑不同地域和資源價值產業結構升級協同推進減污降碳能源結構降碳地質空間存碳生態系統固碳市場機制融碳洞察新浪潮萌生新業態賦能新發展創設新服務打造新引擎謀劃新未來15通威打開可持續供應鏈,愿意和碳中和服務業伙伴助推雙碳發展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通威)由通威集團控股,總部在成都高新區,是綠色農業
40、和綠色能源高效協同發展的大型民營科技型上市公司。通威多年榮列“中國企業 500 強”,品牌價值近 1700 億元,躍居四川省民營企業首位。目前,通威股份在碳排放核算、碳足跡認證、可持續發展方向與 SGS 通標、中國船級社、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德勤等國內外機構合作,在可持續供應鏈建設、能碳數字化系統平臺建設、零碳工廠建設方向正與多家碳中和服務公司開展合作洽談。在可持續發展目標和雙碳目標引領下,通威結合自身發展特點及需要,系統有序地推進公司碳管理發展,明確公司碳管理職能部門、管理目標及配套設施。然而,公司業務種類多,差異大,碳管理統籌存在挑戰;隨著公司發展,能耗同步增長,電網排放因子缺乏更新機制;非
41、控排企業碳核算方法、排放因子取值尚未統一;購買綠電,碳信用額等措施是否可認定為減排措施仍有爭議;節能降耗空間不斷縮窄,完成難度逐年增加。通威愿意打開綠色供應鏈,與眾多碳中和服務業合作伙伴一起,分析碳系統平臺建設需求,合理規劃碳管理信息化系統建設路徑和充分評估并開展碳系統平臺分階段落地。具體包括:建立并完善碳管理體系:建立并完善碳管理體系,可使企業所有的碳管理活動和過程規范化、制度化、統一化,減少管理上的不協調,將大大提高管理效率。碳管理體系為企業提供一套整體解決方案,其建立、運行、實施并持續改進的循環過程也是企業實現卓越的必由之路。推動綠色零碳項目建設:響應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區試點建設工作方案,
42、建設綠色零碳產業園。碳排放第三方核證:通威已自主完成碳盤查,摸清自身的排放水平,充分挖掘節能減排潛力。目前,需要專業的第三方碳服務機構協助核證,確保相關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提升企業碳管理能力。碳足跡認證:未來碳標簽、碳足跡將成國際貿易的“新門檻”,或將改寫競爭規則。通威按照“超前謀劃、提前布局”原則,規劃了產品碳足跡的整體工作計劃,未來需要獲取具備相關資質的第三機構提供認證服務??沙掷m供應鏈管理:通過構建可持續供應鏈,有助于降低產品碳足跡,確保供應鏈安全,避免受綠色風險沖擊。通威未來可持續供應鏈管理過程中,除了碳排放,還將關注可持續發展相關指標,并重視產業鏈的可持續協同,需要相關咨詢服務。在
43、企業價值方面,通威需要各類碳中和服務業助力其準確量化通威作為新能源企業在推動能源轉型、實現碳中和目標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貢獻,并持續提升其可持續發展價值。案例:隨著碳中和服務業的培育發展,碳中和服務業企業將為以通威為代表的企業提供多類、完善、系統的服務,推動其低碳轉型和可持續發展。16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 本研究首次定義了碳中和服務業這一新業態的概念和范圍,明晰了產業鏈全景圖和價值鏈,為碳中和服務業培育發展、打造碳中和服務業樞紐提供基礎支持。同時,本研究梳理了國際層面眾多城市部署的低碳轉型策略和經驗方法,為打造碳中和服務業樞紐提供寶貴參考。第二章 萌生新業態萌生新業態賦能新發展洞
44、察新浪潮創設新服務打造新引擎謀劃新未來17第一節 碳中和服務業定義與分類作為一種新興業態,碳中和服務業可有效促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通過開展大量研究發現,碳中和服務業尚未有機構或組織明確提出,也暫無相關定義和范圍。本研究梳理了大量文獻、走訪了十四家專業機構企業、政府部門、高校與科研院所,融合五十余位專家學者、行業從業者等多方關于碳中和服務業定義與分類的觀點,首次提出了碳中和服務業的定義及范圍,并對各碳中和服務業子類進行解讀,建立了基本范式。碳中和服務業是指以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以數字科技為主要手段,服務于政府、企業、社會團體和公眾等多類主體的綠色低碳轉型的新型產
45、業形態。同時,本研究梳理總結目前市場上已有或正在萌發的碳中和服務業的多個種類,并將其歸納整理,提出碳中和服務業具體可分為碳數據、氣候投融資、碳咨詢、碳法務、碳宣教五個種類。碳中和服務業概念與分類在本研究首次提出,清晰描述了碳中和服務業的目標、手段、服務對象及具體分類。隨著低碳發展進程加快,碳中和服務業的興起,其概念和分類將進一步完善,囊括更多內容。碳中和服務業定義的提出和完善圈定其服務范圍,對扶持和推動產業發展、建設碳中和服務業樞紐、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起到重要作用。圖表 5 碳中和服務業概念具體來說,碳數據、氣候投融資、碳咨詢、碳法務、碳宣教五類碳中和服務業各包含多類服務主體,提供多類型服務。
46、1)碳數據:服務主體主要為各類核算核查機構、認證機構、大數據平臺等,可提供碳核算、碳核查、認證、碳數據披露等多類服務。2)氣候投融資:服務主體主要為公共金融機構、私人金融機構及個人,可提供碳基金、綠色債券等多類服務。3)碳咨詢:服務主體主要為咨詢公司及碳中和方案解決商等,可提供專業研究、碳達峰碳中和路徑設計、信息披露與評級提升、減排項目開發等多類服務。4)碳法務:服務主體主要為律師事務所,可提供減排項目開發、氣候監管合規、碳交易、可持續投資的法律和咨詢服務,以及氣候變化訴訟等多類服務。5)碳宣教:服務主體主要為媒體、培訓機構、智庫、高校及科研機構等,可提供能力建設、業務培訓、活動組織等多類服務
47、。環交所專業服務數字科技市場需求政府監管服務主體服務對象律所金融機構 核算、認證機構專業咨詢機構企業政府社區園區個人18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第二節 碳中和服務業全景圖及價值鏈碳中和服務業供應商可提供多元服務。提供碳中和服務業的主體較為廣泛,包含新成立且主營碳中和服務的機構企業,以及傳統行業的機構企業拓展其業務范圍,新設立相關部門提供碳中和各類服務。不同服務主體可能提供某一碳中和服務業中的多類服務,也可能提供橫跨幾類碳中和服務業的服務。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提供多類專業碳中和服務位于成都高新區的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簡稱“四川環交所”)成立于 2011 年,是中國非試點地區第一家經國
48、家備案的碳交易機構、中國碳市場能力建設(成都)中心的合署機構、國家在川開展用能權交易試點的交易機構,同時也是四川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碳中和創新服務平臺。四川環交所現已形成以環境權益交易為核心主業(碳排放權、用能權、排污權、用水權),以生態產品交易、綠色技術交易為配套主業,以綠色金融、能力建設為重要抓手的“4+2+2”業務體系24。同時,四川環交所積極探索司法碳中和,先后與成都高新法院聯合設立四川省首個“綠色金融巡回法庭綠色金融訴源治理工作站”,提供碳法務服務;并協助地方法院完成全四川省首例引入“碳匯”理念開展生態修復案件25。案例:24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公司簡介,202
49、21110,https:/ 四 川 聯 合 環 境 交 易 所,四 川 發 布“綠 蓉 融”3.0 及 小 程 序 綠 色 金 融 基 礎 設 施 建 設 邁 上 新 臺 階,20220615,https:/ 6 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4+2+2”業務體系四大核心主業二大配套主業二大重要抓手碳排放權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綠色技術交易生態產品交易綠色金融能力建設萌生新業態賦能新發展洞察新浪潮創設新服務打造新引擎謀劃新未來19碳中和服務業種類多樣,發展交織協同。碳數據、氣候投融資、碳咨詢、碳法務、碳宣教五類碳中和服務業分別提供不同類型的服務。同時,這五類服務機構因各服務類型在碳中和服務業產業生態位不同、
50、扮演角色不同,發展呈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關系。碳數據發展提供基礎支撐。碳數據主要提供針對不同層面碳排放的定量服務,并為碳排放結果提供公信力保障。具體來說,碳數據可為不同碳中和服務業提供各類支持。例如,為氣候投融資中的各類產品研發設計等;碳咨詢中的減排政策制定,減排項目設計等;碳法務中的風險管理、各類訴訟等;碳宣教中方法培訓、能力建設等眾多業務提供底層數據和方法支撐,有效推動各類碳中和服務業發展。同時,各類碳中和服務業的快速發展也催生對碳數據的巨大需求。氣候投融資發展提供市場機制。氣候投融資提供各類金融工具,采用市場化手段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這需要各類碳中和服務業提供支持。例如,綠色
51、債券的研發設計需要碳數據提供核算、認證、咨詢和信息披露的支持。同時,還需要碳宣教開展公眾教育,推廣氣候保險應用等。碳咨詢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碳咨詢為不同服務主體提供應對氣候變化、低碳轉型、專業研究等方面的服務,以專業知識技能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需要各類碳中和服務業支持。例如,減排項目開發及其減排量交易需要碳數據提供核算、核查服務,還需要氣候投融資提供交易平臺,需要碳法務提供風險保障等。碳法務提供風險利益保障。碳法務主要為碳中和服務業提供維護權益、管理風險、合規管理等多類業務。具體來說,碳法律為碳數據服務業中的各類方法學、知識產權、核算認定結果等;氣候投融資和碳咨詢涉及各類經營、合規風險,各類經濟
52、糾紛等;碳宣教服務業中的公眾教育、法律意識建設等多方面提供法律服務,有效保障了各碳中和服務業的穩定發展。同時,各類碳中和服務業的發展也催生對碳法務的大量需求。碳宣教提供市場供需教育。碳宣教主要為碳中和服務業提供宣傳、教育、培訓工作等。具體來說,碳宣教可為碳數據服務業提供各類核算認證方法學培訓等;可為氣候投融資、碳咨詢、碳法務提供各類能力建設、組織培訓等,增加各類服務業提供主體的專業能力。同時,碳宣教也對碳中和服務業需求方提供宣傳教育工作,引導企業、公眾提高對碳中和服務業的需求。圖表 7 各碳中和服務業的共生關系碳咨詢碳法務碳數據碳宣教氣候投融資20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第三節
53、全球低碳轉型發展案例回顧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的城市化進程,盡管曾走過“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后來也都相繼推出了各自的低碳城市發展規劃,在低碳發展轉型方面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經驗。梳理分析這些經驗能夠為中國綠色低碳發展轉型的政策取向提供參考借鑒。新加坡和英國的伯明翰作為其中的典范以其鮮明的低碳發展轉型特征和獨特的發展模式令人矚目,在低碳社區建設、低碳產業轉型、低碳社會營造、政府低碳規劃引領和支持推進方面進行了諸多有益的探索。一、新加坡致力發展為亞洲領先的碳交易和服務樞紐新加坡是全球金融中心,也是全球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在全球推進低碳發展的浪潮中,新加坡依托自身多類基礎優勢,提供多種碳服務,從而廣泛
54、帶動周邊區域多元主體減排,同時也為自身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26 The Singapore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Singapore is wellpositioned to become a Carbon Services and Trading Hub for Southeast Asia and the Asia Pacific,20211105,https:/www.edb.gov.sg/en/aboutedb/mediareleasespublications/singaporeiswellpositionedtobecomeacarbonservic
55、esandtradinghubforsoutheastasiaandtheasiapacific.html新加坡在以下四方面具有發展成為亞洲領先的碳交易和服務樞紐的優勢:新加坡是大宗商品貿易和國際航空航運樞紐,具有開展國際碳配額交易的極大優勢。大型跨國公司可在商品貿易往來的同時購買碳信用;國際航空碳抵消與減排機制也可在此處設立分部,帶動國際碳信用交易。新加坡社會環境極佳,吸引世界頂尖人才。新加坡經濟發展迅速、生態環境宜居、社會文化包容、交通往來便利、社會治安穩定、語言溝通方便。新加坡堅定不移地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為發展碳服務業樞紐提供基本政策保障。新加坡目前已經擁有完善的應對氣候變化政策框架
56、,制定了短期、中期、長期的脫碳目標。新加坡已有碳服務業企業積累,已經覆蓋碳服務業大部分產業鏈。經統計,截至2021年11月,共有 14 家碳服務業企業將總部設立在新加坡;有 73 家跨國企業在新加坡設立分支機構,開展眾多業務26。01030204萌生新業態賦能新發展洞察新浪潮創設新服務打造新引擎謀劃新未來21基于上述多類優勢,新加坡發展碳服務業可從支撐東南亞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推動國際航空航運各類組織低碳轉型、推動全球企業自愿減排三方面開展工作。27 The Singapore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Singapore is wellpositioned to b
57、ecome a Carbon Services and Trading Hub for Southeast Asia and the Asia Pacific,20211105,https:/www.edb.gov.sg/en/aboutedb/mediareleasespublications/singaporeiswellpositionedtobecomeacarbonservicesandtradinghubforsoutheastasiaandtheasiapacific.html研究發現,建設新加坡碳服務業樞紐將帶來眾多就業崗位和極大經濟效益。碳交易和氣候投融資領域的就業崗位將持續
58、增加;到 2050 年新加坡合規市場、自愿減排市場和部門市場預計將帶來 1856 億美元的額外經濟增長貢獻27。支撐東南亞地區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短期內,新加坡可幫助周邊國家和地區建立碳核算機制和碳市場監測、報告、核查體系;中期內,新加坡可為減排項目和行動提供資金支持;長期內,新加坡可充分發揮其金融中心作用,帶動周邊國家碳交易和氣候投融資發展,同時推動制定統一的碳排放信息披露標準。推動國際航空航運和各類企業低碳轉型。短期內,新加坡可推動符合條件的航空運營商購買碳配額,或為可實現減排的航空公司提供資金支持。中期內,新加坡將推動國際海事組織制定實施更嚴格的氣候政策。推動全球企業自愿減排。新加坡可為已
59、經設立碳中和或凈零排放目標的企業提供專業碳咨詢和碳配額購買服務,以及為企業提供碳減排和氣候風險意識的培訓服務,與自愿減排量項目開發的資金支持。010203圖表 8 新加坡發展碳服務業預計 2050 年帶來的額外經濟貢獻(百萬美元)500040003000200010000合規市場部門計劃自愿減排市場2030 年2040 年2050 年百萬美元22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伯明翰位于英國中部,面積達 598.9 平方公里,人口約 110 萬28,是僅次于倫敦的英國第二大城市。曾在工業革命早期被稱為“工業革命搖籃”和“世界工廠”的伯明翰,因擁有豐富的煤鐵資源,在發展現代冶金和機械制造工
60、業方面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在蒸汽機、鐵路機車和船舶等傳統制造業方面擁有絕對優勢。但 19 世紀 80 年代之后,伯明翰以傳統重工業主導的產業發展結構性問題逐漸暴露,并導致其經濟發展的絕對優勢逐步減弱,為這座城市帶來了環境污染等問題。經歷了 20 世紀的經濟大蕭條、兩次世界大戰和石油危機的打擊,伯明翰的制造業逐步走向衰敗。20 世紀 80年代以后,全球已經歷了三次產業轉移浪潮。受此沖擊以及自身資源環境壓力所迫,伯明翰政府著手實施產業轉移計劃以重構其產業結構,將產業結構調整的重心逐步由工業向服務業轉型推進。轉型的主要方向是商業服務、會展業、旅游經濟、金融業、創意產業等高端服務業。伯明翰政府將這些高
61、端服務業與傳統制造業價值鏈中的高附加值部分相結合,形成了產業結構多元化發展格局。經過 20 多年以服務業為主導產業的多元化產業發展戰略的實施,根據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072008),伯明翰在全球 500 個城市的排名中居第 83 位。而且伯明翰曾連續三年被全球美世生活指數排名為英國最佳生活質量城市,更是有“第二個倫敦”之美稱29。28 ICLEI,Using Data to Support the Decarbonization of the City of Birmingham,UK,https:/elib.iclei.org/publications/Birminghamcasestu
62、dy.pdf29 蔣長流,江成濤,楊逸凡,新型城鎮化低碳發展轉型及其合規要素識別基于典型城市低碳發展轉型比較研究,改革與戰略.2021,37(03)二、“規劃戰略機制”三位一體助推低碳產業發展的英國伯明翰模式萌生新業態賦能新發展洞察新浪潮創設新服務打造新引擎謀劃新未來2330 倫敦、東京、哥本哈根、瑞典哈馬碧新城,這些城市如何低碳轉型,https:/ 60 公里長的運河,可謂是工業時代航運的“黑科技”。伯明翰通過人工方式改變河道的自然運力,創造出城市的新“經濟命脈”。運河的開辟為城市打造了新的工業帶,帶動了經濟增長,從而成就了伯明翰“工業革命的搖籃”和“世界工廠”的美譽。然而,隨著工業時代的結
63、束,中心運河區域開始蕭條破敗,逐漸淪為“無人區”。更嚴重的是,中心運河區的衰落只是城市衰落的縮影。20 世紀 70 年代后期伯明翰失業率高達 25%,長達幾個世紀的重工業生產也給這座城市蒙上了環境污染的陰霾。如今,運河區域已由破敗蕭條的河岸轉變成為濱水休閑勝地,每年吸引數百萬游客前來參觀,是伯明翰最具活力的時尚購物地。運河區域完全改變了過去破敗蕭條的場景,重新散發出活力、時尚的新氣息,成為了伯明翰全新的城市名片。伯明翰的城市活動和休閑活動,再次以運河為核心展開。運河觀光也成為了伯明翰旅游的必選項目。綜上,伯明翰以原工業基礎為依托,通過對服務業這一主導產業發展的“規劃戰略機制”的統籌兼顧,改善了
64、人居環境,實現在城市低碳發展轉型的同時促進城市更新30。伯明翰成功實現低碳發展轉型的經驗主要有以下三點:明晰的低碳產業發展規劃。制定明晰的商業零售、咨詢服務、會展業、旅游經濟、金融業、創意產業等高端服務業發展規劃,同時規劃建設知識型城市和文化產業園區,并計劃通過大學來孵化高科技型企業。利用市場機制發展低碳產業。在保持一定的制造業比例的情況下,充分利用市場機制淘汰部分落后的制造業和煤炭采掘業,利用老工業遺留的要素環境優勢加快推進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多元化的低碳產業發展戰略。低碳產業發展戰略并非簡單等同于“去工業化戰略”,而是實施高端服務業與傳統制造業價值鏈高端部分相結合的多元化產業發展戰略。24
65、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成都高新區”)籌建于 1988 年,1991 年獲批入選全國首批國家級高新區,2006 年被科技部確定為全國創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試點園區,2015 年經國務院批準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是四川省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核心區。30 余年來,秉承“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初心使命,成都高新區不斷深化改革、開放、創新,綜合實力已步入國家級高新區第一方陣31。成都高新區依托于四川省、成都市的區位交通優勢、生態能源稟賦、政策措施紅利,和自身的產業優勢、人才基礎,以及已有的碳中和服務業積累,具備了打造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的
66、多重優勢。第三章 賦能新發展萌生新業態洞察新浪潮創設新服務打造新引擎謀劃新未來賦能新發展25第一節 區位交通優勢四川省交通優勢明顯,成都市發展定位清晰。成都高新區可充分吸取其優勢,建立廣泛輻射西南、中國、全球的碳中和服務業樞紐。31 人民網,成都高新區踐行新發展理念 闊步高質量征程.http:/ 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概況,20220308,https:/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正式投運,20210629,http:/ 四川日報,2021 年成都平原經濟區經濟總量突破 3 萬億元,20220523,https:/ 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20160427,https:/ 36
67、 經濟日報,成都:增強區域引領輻射帶動能力,20200402,http:/ 7 ?。ㄗ灾螀^、直轄市)接壤,交通運輸十分便利。在鐵路運輸方面,四川省向東連通長三角、京津冀;向南連通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經濟區,輻射東南亞地區;向西連通青藏高原;向北直通中亞歐洲32。在航空運輸方面,天府國際機場與雙流國際機場實現“兩場一體”運營,逐步形成錯位發展、功能互補、協同聯動的雙樞紐機場體系,構建四川航空樞紐33。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是四川省省會,2021 年經濟總量接近 2 萬億,穩居副省級城市第三位;常住人口超 2000 萬,躋身超大城市行列34。自 2016 年獲得國家中心城市地位以來35,成都開始著
68、手建設“五中心一樞紐”,即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國際綜合交通通信樞紐,并已初顯規模36。四川省是重要交通樞紐,連接中國輻射全球成都市作為西南地區領頭羊,聚集多中心作用26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第二節 資源稟賦優異四川省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和可再生能源資源,成都市擁有綠水青山的資源稟賦。成都高新區可充分吸納多方、多類型的資源優勢,為發展建設碳中和服務業樞紐提供基礎。37 四川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20220507,http:/ 四川省“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20220303,https:/ 39 四川日報,“雙碳”愿景下四川林草碳
69、匯前景幾何?,20200728,https:/ 40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總體方案的通知.41 同 3642 成都日報,建立全域公園體系 描繪“綠滿蓉城、水潤天府”大美圖景,20220407,http:/ 四川省各類可再生能源可開發潛力極大,推動能源結構轉型。據統計,四川省太陽能、風能可開發量分別超 8500 萬千瓦、1800 萬千瓦37?!笆奈濉逼陂g,四川省預計新增投產風電 600 萬千瓦左右、太陽能發電1000 萬千瓦以上38,將為本地和周邊區域能源低碳轉型作出更重要貢獻。四川省生態資源豐富,可開發大量生態碳匯。四川森林蓄積達 19.16 億立方
70、米,居全國第三,年固碳量可達 7000 余萬噸。進一步分析發現,四川省可供開發造林碳匯、竹林碳匯、森林經營碳匯項目的土地資源分別達51 萬公頃、70 萬公頃、680 萬公頃,若全部開發成為碳匯項目,未來 30 年可分別實現二氧化碳減排 1.3 億噸、1.2 億噸、8.0 億噸39。此外,四川省另有草原 949.33 萬公頃、濕地 174.78 萬公頃,同樣是開發各類碳匯的重要生態資源40。成都市建設公園城市,推動低碳生態發展。成都市積極探索建設公園城市示范區,依托龍門山、龍泉山建設城市生態綠地系統,建設城市綠道體系;依托岷江、沱江建設城市生態藍網系統;建設各類公園41。截至2022 年 4 月
71、,成都市累計建成各級綠道 5327 公里;新建各類公園 86 個,面積達 4300 萬平方米;森林覆蓋率由 2018 年初的 39.1%提升至 40.3%,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由 2018 年初的 41.6%提升至 45.1%42。公園城市建設推動低碳消費場景更加多元,比如潮玩、餐飲、文化、體育等。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公民對可持續發展理念認可度同步提升,踐行綠色低碳行為意愿不斷提高。四川省太陽能、風能可開發量分別超四川省森林年固碳量可達850018007000萬千瓦萬千瓦余萬噸萌生新業態洞察新浪潮創設新服務打造新引擎謀劃新未來賦能新發展27第三節 政策措施紅利43 同 1444 服務業創新發展大
72、綱(20172025 年),20170613,http:/ 45 中共中央關于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19850313,46 國家高新區綠色發展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20129,http:/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20211021,http:/ 成都市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城市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方案,20220617,http:/ 49 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科技部火炬中心聯合國家高新區發起碳達峰碳中和行動宣言,20210609,https:/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為引領的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已基本建立,在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
73、輸結構等方面部署了多項任務,將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43。這將帶來巨大的碳中和服務業需求,各類碳排放核算、碳排放權交易、碳減排路徑規劃、低碳轉型風險管理、低碳意識宣傳等一系列碳中和服務業的需求將呈指數型爆發增長?!胺諛I高質量發展”政策為碳中和服務業發展提供指引。服務業發展需聚焦產業轉型升級和居民消費升級需要。碳中和服務業作為服務業的新業態之一,其培育和發展將有效響應國家碳中和戰略,服務于各類轉型升級。當前,針對碳中和服務業發展,國家層面已有文件涉及提出。國家發展改革委曾印發服務業創新發展大綱(20172025 年),提出要推動節能環保產業快速發展,鼓勵創新服務模式,提供咨詢、診斷、
74、設計、融資、改造、托管等“一站式”綜合服務,還要加快發展碳資產管理、碳咨詢、碳排放權交易等服務44。高新區為發展碳中和服務業試點提供重要載體。高新區這一概念于 1985 年印發的關于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中首次提出,旨在加快新興產業發展,在智力資源密集的地區,采取特殊政策,逐步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新型產業開發區45。通過印發實施相關發展政策,在高新區培育碳中和服務業產業高地,并將產業發展成果廣泛輻射至周邊地區。2022 年初,科技部印發國家高新區綠色發展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特別強調國家高新區要發展綠色產業,構建綠色產業體系,提供綠色產業專業化服務46。成都高新區具有發展碳中和服務業的多維政策支持。
75、2021 年 10 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旨在將其打造成為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并提出要重點培育和發展現代服務業47。2022 年 4 月,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成都市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城市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方案成都市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城市綠色低碳發展政策措施,明確提出要“做大做強碳中和服務業”和“支持碳中和服務業加快發展”。具體來說,將打造集研發設計、咨詢運營、監測核查、氣候投融資、碳交易、碳認證為一體的一站式綠色低碳綜合服務中心和環境醫院。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技術咨詢、設計、運營管理、在線監測等全過程服務,加快
76、發展碳市場交易、綠色認證等新興環境服務,完善綠色低碳優勢產業服務體系48。成都高新區作為中國第一批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四川省和成都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也是國家高新區“碳達峰碳中和”行動宣言重要發起方49。在此背景下乘勢而上,將成都高新區打造成為碳中和服務業樞紐勢在必行。28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第四節 產業發展優勢50 新華社,增速 11.1%成都高新區 2021 年 GDP 邁上 2800 億元臺階,20220128,http:/ 川商總會,雙城機遇|成都高新區:迎來三大主導產業快速發展契機,20210426,https:/ 52 成都高新區,高新概況,20221110
77、,http:/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年鑒(2021),2021121,http:/ 中國發展觀察,成都高新區:三十而立,感知創新的力量.20220106,https:/ 年地區生產總值達2800.6 億元50,憑借不到成都市 2%的土地面積,創造成都市 1/8 的 GDP51。成都高新區總面積達 237.22平方千米52,已形成由南部園區、西部園區、未來科技城和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組成的格局。其中,西部園區位于成都市主城區西北部,按照“業態完整的高科技工業發展區”定位,重點發展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等高技術制造業53。南部園區位于成都市主城區南部,按照“現代商務中心、商務產業新城”定
78、位,重點發展金融、商務、服務外包等現代高端服務業54。高新區產業聚集明顯,支柱產業發展亮眼。截至2022 年 4 月,成都高新區現有各類高新技術企業 3315家,世界 500 強企業 132 家,并已累計培育上市企業51 家55。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經濟是成都高新區的三大主導產業,其發展表現出色。2021 年地區生產總值達截至 2022 年 4 月,成都高新區現有各類高新技術企業2800.63315億元家憑借不到成都市 2%的土地面積,創造成都市 1/8 的 GDP。萌生新業態洞察新浪潮創設新服務打造新引擎謀劃新未來賦能新發展2955 56 58 59 60 61 62同 5257 新華社,
79、成都高新區 2022 年力爭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 8%以上,20220314,http:/ 20 條產業鏈,成都高新區承擔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創新藥、高性能醫療器械、高端軟件、人工智能、大數據、航空經濟、金融業、會展業等 10 條重點產業鏈的建設任務61。為此,成都高新區 2022 年起連續五年將推出總計 3000 億元產業基金,廣泛征集產業發展“合伙人”。首年將組建 600 億產業基金,其中 40%投向電子信息產業,20%投向生物醫藥產業,20%投向新經濟產業,20%投向包括現代服務業及未來產業在內的其它產業,聚焦硬核科技和先進制造業項目,共同推動各類產業高質量發展62。各類產業的未來發展與
80、轉型均伴隨著碳中和服務業的需求增加,同時各類政策和資金也將為加快培育和發展碳中和服務業提供有力支撐。高新區各產業企業的上下游供應鏈、產品銷售遍布各地,各產業和碳中和服務業協同發展將廣泛帶動更大區域、更多領域的碳減排,助力碳中和目標實現。電子信息產業方面,成都高新區目前已聚集英特爾、華為、京東方、戴爾、德州儀器、富士康、奕斯偉、業成科技等一批國際知名企業,形成了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終端以及網絡通信四大產業鏈,成為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56。2021 年,成都高新區 150 家電子信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產值 4702 億元,同比增長 24.2%57。生物醫藥產業方面,成都高新區建有全
81、國首個重大新藥創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范基地,聚集賽諾菲、艾爾建、倍特等近 3000家企業,初步形成現代中藥、化學藥、生物制劑、醫療器械等重點產業集群58。2021 年,生物醫藥產業規模突破千億元,同比增長 25%。新經濟產業方面,成都高新區以新川創新科技園、瞪羚谷產業社區、騎龍灣產業社區、中國歐洲中心和天府軟件園等產業社區為依托,匯集各類新經濟性質企業達 11 萬家,聚焦游戲電競、網絡信息安全、工業軟件、無人機、智能網聯等新經濟細分賽道,正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經濟產業高地59。2021 年新經濟產業營收達 1252 億元,同比增長26%,發展活力凸顯。其中新簽約引進的騰訊
82、未來中心、美團醫美互聯網創新中心、新加坡科創中心等新經濟重點項目37 個60。30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人才是產業發展的第一驅動。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的建設可充分依托于已有人才基礎,其發展同時將吸引更多專業人才聚集于此。成都高新區一直將人才吸納作為重要任務。據統計,截至 2022 年初,成都高新區已匯聚各類人才超 70 萬人,且近年來成都高新區每年新增外來從業人員超 10 萬人、吸引青年本科人才落戶近 5 萬人63。高新區除在落戶、獎勵發放、醫療保障、子女入學等方面為各類人才提供“綠色通道”外,還長期布局人力資源企業。截至 2021 年底,成都高新區已聚集人力資源企業 2
83、39 家,其中,大中華區行業百強 20 家,全球行業百強 8 家,各類上市企業 11 家64。2021 年底,成都高新區國際人才港正式開港,將打造全球資源鏈接、前沿資訊獲取、國際人才引進、國際化人力資源服務“四位一體”的國際人才引聚平臺。同時,成都高新區對外發布首批百個“百萬年薪”崗位,在全球范圍內吸引人才65。除已有的國際人才港和國際人才城,成都高新區還將打造1平方公里國際人才公園,形成“一城一港一公園”的國際人才集聚空間體系,將其建設成為服務中西部、輻射全國、鏈接全球的國際化人才重要樞紐。2022 年 5 月,成都高新區在宣布成立西部“獵頭谷”,同時推出第二批百萬年薪榜66。未來,成都高新
84、區將定期持續發布“百萬年薪”崗位需求名錄,人才市場需求動態指數等。未來五年,成都高新區力爭聚集超百萬人才,其中高層次人才超 3500 人67。四川省高校聚集,為碳中和服務業發展提供人才儲備。當前,四川省共有普通高等學校 134 所68,數量排名全國第五69,其中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8 所,擁有國家級、省部級科研創新平臺 562 個70。四川大學于2022 年 3 月成立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西南石油大學于2021 年 7 月成立碳中和研究院,均將加大綠色低碳發展領域的高層次專業化人才培養力度,源源不斷地為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補充人才。第五節 人才積累優勢63 同 5364 成都高新區,未來
85、 5 年聚才超 100 萬 成都高新區打造國際化人才重要樞紐,20211126,http:/ 金融投資報,成都高新區成立西部“獵頭谷”,20220517,https:/ 同 6167 成都高新區,創新服務高層次人才 成都高新區大力引育“產業教授”,20220601,http:/ 68 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普通高等學校名單,20220617,http:/ 騰訊新聞,四川高校名單大全(2021 版),20220101,https:/ 人民日報,四川奮力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高質量發展,20211223,http:/ _20211223_116.htm截至 2022 年初,成都高新區已匯聚各類人才超近年
86、來成都高新區每 年新增外來從業人員超70萬人10萬人134所四川省共有普通高等學校562個 擁有國家級、省部級科研創新平臺萌生新業態洞察新浪潮創設新服務打造新引擎謀劃新未來賦能新發展31第六節 產業業態初顯四川省是發展碳排放權交易的先行者。經多年發展,成都已有碳中和服務業產業積累,產業生態圈稍露頭角。成都高新區可以此為基礎,加快培育和發展碳中和服務業樞紐。四川省碳市場的建設發展為碳中和服務業萌發起到積極作用。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于 2011 年經國家備案成立,注冊于成都高新區,并于 2016 年掛牌全國碳市場能力建設(成都)中心,充分發揮市場培育功能71。2016年 12 月,四川碳市場于四川聯
87、合環境交易所開市,主要交易為碳配額和國家核證資源減排量(CCER)72?;诖?,四川碳市場成為繼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湖北、廣東、深圳 7 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地區后,全國非試點地區首個開展碳交易的省份。多年以來,四川環交所為培育當地碳中和服務業生態作出重要貢獻。除為碳交易主體提供資源對接和項目撮合服務,四川環交所運用其專業網站平臺和廣泛市場渠道,為項目業主、重點排放單位、咨詢機構、投資機構等市場參與者提供推介服務,滿足其開發及交易 CCER的需求。此外,四川環交所開發多種針對不同參與主體的便捷平臺,引導企業公眾的低碳意識行為,使低碳融入日常生產生活:“點點”碳中和平臺為個人在線計算碳排放量、
88、在線購買碳信用提供平臺;“碳惠天府”綠色公益平臺通過碳積分兌換的方式,對個人節能減碳以及相關環保行為予以獎勵;“綠蓉融”綠色金融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助力解決企業在資金端搭建與資產端配置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以此為基礎,碳市場交易方、咨詢機構、評估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核證機構、培訓機構等碳中和服務業中的各類服務主體逐漸萌生并聚集于此。成都市碳中和服務業產業生態初露頭角,亟待培育。2022 年 8 月,君合律師事務所成都分所獲得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根據碳中和核查程序頒發的碳中和證書,成為國內首家經權威機構認證的零碳律所。君合的“零碳之路”涉及成都市碳中和服務業生態圈提供的全方位服務。四川萬益能源科技有
89、限公司提供碳排放核算服務,四川環交所提供碳減排量購買服務,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成都分中心提供碳中和認證服務。此外,四川銀行于2022 年啟動首批零碳網點建設工作,四川銀行成都天府廣場支行在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輔導下,通過采購綠色建材及高能效電器、推動綠色辦公及綠色運營等減少碳排放,并通過購買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抵消經營活動產生的碳排放,實現自身經營活動碳中和目標,成為四川銀行首家“零碳網點”73。由此可見,成都市本地目前已經具備碳中和服務業產業鏈條,生態圈逐漸顯現。成都高新區可充分運用成都市的已有積累,加快推動碳中和服務業樞紐建設。71 全國碳市場能力建設(成都)中心獲批,20160710
90、,https:/ 四川碳市場開市 全國碳市場能力建設(成都)中心同步揭牌,20161217,http:/ 四川銀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推動低碳環保建設四川銀行成都天府廣場支行舉行“零碳網點”揭牌儀式.https:/ 32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 本研究在首次定義了碳中和服務業后,進一步對碳數據、氣候投融資、碳咨詢、碳法務、碳研究五種碳中和服務業進行解讀,提出了對應的定義、服務范圍,分享實踐案例,并對各服務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分析。以此為基礎,未來各類碳中和服務業定義分類將不斷豐富完善,可為其培育和發展提供重要范式。第四章 創設新服務賦能新發展洞察新浪潮萌生新業態打造新引擎謀劃新未來創
91、設新服務33第一節 碳數據服務業74 觀研報告網,中國數據服務行業現狀深度分析與發展前景調研報告(20222029 年),202275 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核查指南(試行),20210329,https:/ 中國節能協會碳中和專業委員會,碳盤查與碳核查有什么區別?,20221110,http:/ 77 節能低碳產品認證管理辦法,20150917,https:/ 78 關于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實施方案,20220819,https:/ 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世界資源研究所,溫室氣體核算體系:企業核算與報告標準,2012,https:/ghgprotocol.org/sites
92、/default/files/standards/Chinese_small.pdf 碳數據,即碳排放數據,是不同層面、不同對象在某時間段內的碳排放總量。準確定量碳排放是發展碳咨詢、氣候投融資等其它碳中和服務業,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基礎。一、碳數據服務業定義與分類傳統數據服務是包含數據采集、數據傳輸、數據存儲、數據處理(計算、分析、可視化等)、數據交換等數據各種形態演變的一種信息技術驅動的服務74。結合溫室氣體具有看不見、摸不到、排放場景多的特性,碳數據服務業可定義為提供碳排放核算、核查、認證、數據采集等服務為一體,為其在各領域應用提供基礎支撐的產業。碳數據服務內容多樣。具體來說,碳核算主
93、要指按照各類方法指南計算具體對象在一段時間內直接和間接的碳排放。碳核查是指根據行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等相關技術規范,對具體對象的碳排放量和相關信息進行核實,以確保數據的真實、準確和完整75。碳核查通常由具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開展,并出具核查報告或聲明76。碳認證是指認證機構對碳排放量符合相應評價標準的企業或特定產品進行認證,認證機構需由國家認監委對等機構依法予以批準成立,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認證機構管理辦法規定的基本條件和產品認證機構通用要求77。碳排放信息采集即為對企業各類披露報告中的碳排放數據進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碳數據服務對象多元,主要包含政府、企業、產品和公眾等。
94、服務對象為政府。針對政府的碳數據服務主要為定量國家或某區域在一段時間內的碳排放總量,例如國家或省級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該項服務可有效摸清區域碳排放現狀、預測未來碳排放變化,為減排政策措施的制定、減排工作的考核、確保如期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支撐78。服務對象為企業。企業是碳排放管理的基本單元。企業層面的碳排放核算(又稱碳盤查)主要依照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14064 標準,核算范圍一、范圍二和范圍三的排放。范圍一指企業燃燒燃料和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直接排放;范圍二包括因外購電力或熱力產生的間接排放;范圍三指除外購電力或熱力之外的其他間接排放79。企業開展碳盤查,準確定量自身碳排放情況,可助力其科學制
95、定減排目標。同時還為碳市場覆蓋的企業碳排放配額分配與交易提供基礎。此外,企業對外披露的碳排放數據還會用于金融服務機構評估企業可持續發展價值。34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80 CAYA 氣候行動青年聯盟,“雙碳”人才洞察報告81 同 7582 科學網,有了碳標簽,葡萄也有“低碳味”,20220812,https:/ 9 碳數據服務業全景圖服務對象為產品。產品層面的碳核算結果通常稱為產品碳足跡(Product Carbon Footprint),是指定量產品全生命周期過程中的碳排放總量80。主要采用生命周期評價(Life Cycle Assessment)的方法對產品從“搖籃到墳墓”
96、的碳排放進行定量計算。低碳產品認證和碳標簽的應用都離不開產品碳排放核算。低碳產品認證是指由認證機構證明產品溫室氣體排放量符合相應低碳產品標準或技術規范要求的合格評定活動81。碳標簽是把產品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用數據標示出來,以標簽的形式告知消費者產品的碳排放信息82,供消費者低碳消費參考。開展碳足跡核算、推廣碳標簽應用和低碳產品認證可有效推動企業對產品上下游開展綠色供應鏈管理,也能提高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服務對象為公眾。開展針對公眾個人行為的碳排放核算工作,準確定量不同情景下不同行為的碳排放量,可為個人行為選擇提供參考。低碳行為的減排量經審查認證后可進入碳市場交易或兌換碳積分。這可進一步融入
97、碳宣教工作中,持續加深公眾對氣候變化的理解,推動踐行低碳行為。核算核查機構認證機構大數據平臺碳核查碳核算碳數據采集碳認證碳數據服務業賦能新發展洞察新浪潮萌生新業態打造新引擎謀劃新未來創設新服務35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成都分中心為各類碳數據提供保障碳中和時代來臨,企業是否實現碳中和、產品碳足跡核算是否準確、產品是否符合低碳產品標準均需認證服務。在維護市場公平,保障數據可信,提高公信力等領域,認證機構扮演重要角色。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成都分中心(簡稱“CQC成都分中心”)是中國質量認證中心設在西南地區的直屬分支機構。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由中國政府批準設立,是被多國政府和多個國際權威組織認可的第三方專業認證機構
98、,隸屬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可以提供國際和國內減排項目審定與核證、碳交易機制核查、航空與航海碳排放核查、林業與海洋碳匯核查等領域的第三方技術服務,并通過開展技術研究為國家和地方氣候變化主管部門提供技術支撐。CQC 成都分中心負責四川、重慶、云南、貴州、西藏五個?。▍^、市)的工作,可提供節能環保與低碳等多領域的認證及相關技術服務。2021 和2022 年,CQC 成都分中心助力云南省低碳產品認證與碳標識制度建設。在云南省為相關行業企業進行了認證標準宣貫,云南省電纜、電解銅、鋁合金建筑型材、水泥、陶瓷磚等行業的企業積極參加認證。這推動了企業加快管理和技術創新,加強研
99、發生產低碳產品,同時也引導社會更多消費低碳產品83。案例:83 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成都分中心助力云南省低碳產品認證與碳標識制度建設.https:/ 年 6 月,四川環交所上線“點點”碳中和平臺,提供碳排放量在線計算、碳信用購買和碳中和證書一站式服務。輸入有關單位、有關活動和個人行為參數,“點點”碳中和平臺可在線計算出碳排放量。具體可關注“四川環交所”微信訂閱號,點擊“碳中和”服務,輸入不同參數,即可計算不同行為的碳排放。若進一步點擊“我要碳中和”,即可購買各類碳信用進行抵消中和,同時獲取碳中和證書?!包c點”碳中和平臺為各類單位、活動和個人提供了在線計算平臺,方便了解自身行為的碳
100、排放量,有助于識別減排潛力和途徑,充分帶動企業和個人參與減排。例如,平臺可計算 2 件棉質服飾、3 公斤蔬菜、50 度電、小轎車行駛 50 千米、電腦使用 10 小時的累計碳排放約為 51.63 kgCO2e。截至 2022 年 10 月 31 日,“點點”碳中和平臺個人用戶 34169 人。通過平臺發布碳中和活動2373 場,其中成都市機關單位會議碳中和 2020場。實現碳中和 83928.741 tCO2e,其中 CDCER碳 中 和 量 為 29119.434 tCO2e,CCER 碳 中 和 量為 2261.504 tCO2e,VCU 碳 中 和 量 為 487.803 tCO2e,C
101、ER 碳中和量為 52060 tCO2e。案例:圖表 10 四川環交所點點碳中和計算服務賦能新發展洞察新浪潮萌生新業態打造新引擎謀劃新未來創設新服務37億科環境為碳足跡提供科學準確核算生命周期評價(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是一種用于評估產品在其全生命周期(即從原材料獲取、產品生產直至產品使用后處置)對環境影響的技術和方法,廣泛運用于量化產品的碳足跡。隨著各國、各企業對碳中和目標的愈發重視,各類產品的“碳足跡”大小成為管理上下游供應鏈的重要抓手,也成為評估產品競爭力的新指標。目前,國際上已有Ecoinvent、GaBi Databases 以及 ELCD 等多類數據庫
102、和 Gabi、SimaPro 等多個 LCA 軟件,但均存在中國數據庫不全面、軟件應用不完全匹配等問題。因此,亟需一套中國本土的數據庫和軟件平臺,以科學完整定量產品碳足跡,助力企業開展綠色低碳供應鏈建設,增強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億科環境創始人、四川大學王洪濤副教授團隊從1995 年開始從事 LCA 的研究、教學、開發應用以及普及和推廣,至今已經有 25 年。該團隊先后組織開發了中國 LCA 基礎數據庫,國內第一個 LCA 專業軟件 eBalance,國際上第一個完全在線的 LCA 軟件系統eFootprint,填補了國內的 LCA 軟件的空白,并且這些都已經投入了大規模的應用,覆蓋中
103、國數百種大宗能源、材料、化學品的資源開采、生產和運輸核心過程數據84,并統一集成為 WebLCA 互聯網 SaaS 平臺,實現對多類產品碳足跡精準核算。億科環境在填補上述中國 LCA 領域的多項空白外,還推動建立全生命周期碳中和公共服務與合作體系,開放數據庫接口,共建、共享數據資源。目前,億科環境的軟件數據平臺已應用于多領域、多部門,服務數百家高校和科研機構以及能源、化工、汽車、機械、電子電器等多行業企業。近日,由億科環境承建的衢州工業品碳足跡應用正式上線,為企業核算、政府管理以及市場化服務提供了完整解決方案??傮w上,億科環境的多項工作引領中國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行業發展,在宏觀層面響應國家
104、碳中和目標,在中觀層面為各行業產品量化碳足跡提供指標參考,在微觀層面為企業產品的低碳管理提供實操工具。案例:84 億科環境科技,中國生命周期評價基礎數據庫 CLCD,20221110,http:/ 85 同 7686 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出臺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實施細則,https:/ 二、碳數據服務業發展與展望碳數據服務業受政策和市場兩方驅動,將快速發展壯大。在政策層面,各類政策印發有效培育和發展了碳數據服務業。特別是在 2022 年 8 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統計局和生態環境部共同印發關于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實施方案,明確要建立全國及地方碳排放統計核算制度;完善國家
105、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機制;完善行業企業碳排放核算機制;建立健全重點產品碳排放核算方法85。在市場層面,企業受碳市場履約、產品碳足跡降低等方面壓力,碳數據服務業需求將持續增加。2021 年全國碳市場正式開市,首批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超 2000 家,未來還將納入有色、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企業。隨著碳市場覆蓋范圍逐漸增大,更多企業需要核算自身碳排放,尋求減排路徑,降低履約成本。此外,產品碳足跡或將成為評判產品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各企業的多類產品均需核算全生命周期下的碳排放,并認證碳標簽、低碳產品等。具體來說,2022年 9 月,成都市商務局印發的成都市 2022 年度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實
106、施細則明確支持成都市出口企業開展碳足跡核查,對企業取得碳足跡核查證書或報告的,予以核查、認證及相關服務費用(不超過 10萬元)100%支持86。這將有效推動企業開展其產品的碳足跡核查工作,一方面可推動企業摸清自身產品碳排放,部署開展減碳工作;另一方面還可提高企業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38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第二節 氣候投融資服務業87 陳繼明,王琰,王沖,綠色金融綜述:發展歷程、政策實踐及未來方向,https:/www.arx.cfa/media/8B6EDC4BDBC347CBA87FB01D891250F0.ashx88 生態環境部,關于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的指導意見
107、,https:/ 89 國際資本市場協會,可持續金融 概要釋義,2020,https:/www.icmagroup.org/assets/documents/Regulatory/GreenBonds/SustainableFinanceHighLevelDefinitionsChinesetranslation051020.pdf90 人民日報,全國碳市場啟動一年來累計成交額近 85 億元,20220728,http:/ 20220728_702.htm91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20221231,https:/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IIGF 觀點|氣候債券產品創新的國內
108、外經驗借鑒,20220208,http:/ 年 7 月,中國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 2162 家,年覆蓋二氧化碳排放量約 45 億噸,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碳市場90。企業在碳市場履約時除可購買碳排放配額(CEA)外,還可購買國家自愿核證減排量(CCER)進行抵銷91?;诖?,各類氣候投融資服務業中的碳資產管理與碳排放交易服務誕生。對于全國或試點碳市場控排企業,可為其完成配額履約,并提供配額交易撮合及抵銷置換套利服務。對于未納入交易的控排行業企業,可經碳咨詢服務業開發減排項目后撮合國家自愿核證減排量交易。氣候債券。氣候債券是與氣候變化解決方案相關的固定收益類金融工具,其發行
109、主要是為應對氣候變化相關項目提供融資92。近年來,各類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國有企業、各類金融機構發行大量低碳債券,主要投向清潔交通、清潔能源、適應氣候變化等領域。這催生了相關機構設立專業部門、招聘專業人員從事融資債券產品研發設計及發行,同時對所投項目進行適應和緩解氣候變化的效益進行分析。氣候信貸。綠色信貸主要指用于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生態環境改善、基礎設施綠色升級及綠色服務等綠色產業領域的貸款。氣候信貸作為綠色信貸的一種,主要用于各類減緩或適應氣候變化的領域。各類銀行積極制定信貸投放指引、建立完善信貸管理制度,并創新碳減排與貸款掛鉤模式。賦能新發展洞察新浪潮萌生新業態打造新引擎謀劃
110、新未來創設新服務3993 四川省國資委,四川省綠色低碳優勢產業基金設立 總規模 300 億元,20220106,https:/m.in- 11 氣候投融資服務業全景圖氣候保險。氣候保險是指與氣候、低碳轉型等方面風險管理有關的各類保險。目前已有眾多保險機構積極推出各類綠色建筑保險、可再生能源項目保險、CCER 減排項目保險等。此外,保險機構還正嘗試逐漸將碳減排量或低碳發展水平與保險費率掛鉤。低碳基金。低碳基金主要指為推動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應對氣候變化而設立的專項投資基金。近年來,各級政府、民間資本、國際組織等紛紛參與設立相關基金,低碳基金發行數量逐年提高。例如,“四川省綠色低碳優勢產業基金
111、”由川投集團和建設銀行四川分行聯合發起設立,該基金首期規模 100 億元,總規模 300 億元,旨在充分發揮國有資本的引領帶動作用,推動四川綠色低碳產業高質量發展93。銀行其他金融機構交易機構保險機構碳資產管理與碳排放交易氣候債券氣候信貸氣候保險低碳基金氣候投融資服務業40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四川環交所“綠蓉融”積極探索環境權交易與綠色金融融合發展路徑企業實施綠色低碳轉型離不開資金、專家團隊和技術的支持。然而眾多轉型企業目前尚未進入綠色金融支持名錄中,融資十分困難。并且,還有大量企業在轉型過程中缺乏專家技術團隊的專業能力支撐,低碳轉型進程緩慢。另一方面,綠色金融發展也面臨企業
112、和項目認定不明確、金融機構缺乏清晰的綠色金融支持清單等問題。為解決上述問題,四川環交所探索環境權益交易與綠色金融融合發展路徑,研發了具有綠色政策發布、綠色評定評級、綠色產業推廣、綠色投融資服務、碳核算及環境效益測算、ESG 信息披露等功能于一體的綠色產業大數據及金融服務綜合平臺“綠蓉融”,并打造“天府信用通”綠色金融專區,集成綠色智能識別、碳排放核算等多個金融科技賦能的數字化信息系統,建設四川省綠色企業和綠色項目庫,開展綠色產融對接,并提供環境效益測算等多項服務,助力全省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熬G蓉融”平臺已成為綠色金融數字化改革的標志性品牌?!熬G蓉融”平臺主要服務綠色產業相關企業、金融機構和政府
113、相關部門。截至 2022 年 10 月末,“綠蓉融”平臺入庫綠色企業 225 家、綠色項目84 個、綠色培育項目 338 個,相關企業及項目獲得超過 2000 億元資金支持。入駐企業 3150 家,入駐金融機構 83 家,發布綠色金融產品 135 款,平臺促成融資 80.26 億元。除此之外,“綠蓉融”平臺入駐保險機構 3 家,發布環境污染責任險、CCER 減排項目保險等 20 余種綠色保險產品。未來,“綠蓉融”平臺將持續優化功能,支持完善綠色金融地方標準,擴大綠色企業和綠色項目入庫規模,為企業等相關部門機構提供綠色低碳轉型的全方位支持?!熬G蓉融”平臺致力于打造全國領先的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平臺,
114、全力支持四川省綠色金融發展。案例:截至 2022 年 10 月末,“綠蓉融”平臺入庫綠色企業2252000家億元“綠蓉融”平臺相關企業及項目獲得資金支持超過賦能新發展洞察新浪潮萌生新業態打造新引擎謀劃新未來創設新服務41新網銀行數字低碳發展 建成國內首家碳中和銀行新網銀行成立于 2016 年 12 月 28 日,是全國第三家、中西部首家以全互聯網模式運營的數字銀行。新網銀行以建設“新一代數字科技普惠綠色銀行”為愿景,以“普惠補位”為市場定位,堅守差異化、特色化經營理念,服務互聯網活力人群、新市民、中小微企業和“三農”客群,探索出了一條既普惠又綠色的數字金融發展之路。新網銀行堅持技術立行、數據驅
115、動戰略,創新應用數字技術,有效解決了普惠金融業務風險識別難、作業成本高的問題,業務實現全在線操作、全實時審批、智能化處理,零售貸款平均審批時長在 1 分鐘以內,小微貸款平均審批時長在 30 分鐘以內,99%的貸款均通過線上自動審批發放。截至 2022 年 10 月末,新網銀行累計發放各類線上普惠金融貸款超過 20000 萬筆、8000億元,服務全國客戶超過 7000 萬戶。新網銀行依托數字化、智能化運營和全在線、無接觸的綠色服務方式,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客戶不跑路的發展格局,在為客戶提供便捷的數字金融服務的同時,也大大降低了自身運營和客戶獲取服務的碳排放。據第三方機構核算,新網銀行累計實現碳
116、減排 129.51 萬噸,其中線上零接觸服務減少客戶出行 68.31 億公里,減少客戶碳排放 124.77萬噸,全電子化進件及無紙化辦公累計減少紙張消耗 23.68 億張,相當于碳減排 4.74 萬噸。同時,2022 年新網銀行還聘請專業機構對自身歷史經營活動的碳排放進行了測算。在此基礎上,新網銀行通過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購買環境權益指標,對歷史經營活動產生的全部碳排放一次性進行了抵銷處理,成為國內首家實現全面碳中和的銀行機構。案例:錦泰財險創新農險保障農戶花椒種植收益近年來,受極端天氣影響,全球自然災害發生頻率顯著增加,災害影響日趨嚴重。農業是對氣象災害最敏感的產業之一,春寒、冰雹、干旱等災害
117、均可能給農業生產帶來重創,給農民帶來極大經濟損失。錦泰財產保險公司是一家總部設立在成都的全國性財產保險公司,開辦農業保險業務已有十余年。2016 年,錦泰財險首創的花椒氣象指數保險在陜西省韓城市落地,創新的產品經營和服務模式為花椒種植生產提供風險保障。錦泰財險首創的花椒氣象指數保險產品采用科學性數據作為理賠依據,構建系統性流程提供高效服務,為花椒生產提供全面性保障?;ń窔庀笾笖当kU產品以低溫凍災、冰雹災害等氣象指數作為理賠觸發依據。在保險責任期間,由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機構(韓城市氣象局)發布氣象數據,當其達到保險合同約定的標準條件后,保險業務系統自動啟動理賠流程,農戶無需報案,保險公司也無需現
118、場勘查,理賠流程可實現全線上完成。此外,花椒氣象指數保險的保障水平除涵蓋直接物化和人工成本,還包括花椒種植戶的基本生產收益,以充分發揮保險的風險保障、經濟補償功能。截至2022年9月末,花椒氣象指數保險共計為 17348 戶次農戶提供 9.77億元風險保障,已為參保戶支付賠款2651.99萬元(不含未了責任)。案例:42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二、氣候投融資服務業發展及展望在政策推動層面,中國已初步形成支持綠色金融發展的政策體系和市場環境,綠色金融在推動經濟綠色轉型過程中發揮著重大作用94。2021 年,中國人民銀行創設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兩項新的結
119、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鼓勵社會資金更多投向綠色低碳領域。截至 2022 年 3 月,兩個工具分別支持金融機構發放貸款 2308 億元、134 億元,其中碳減排貸款帶動年度碳減排 4786 萬噸二氧化碳當量95。下一步,關于氣候投融資標準體系的建設,金融工具的發展將進一步加快,推動氣候投融資服務業快速發展。在資金需求層面,2020 年至 2050 年間,中國新能源體系建設將需要超過 20 萬億美元的資金支持96?;诖?,氣候投融資未來需求將持續增加,各類氣候債券、氣候基金等金融工具將廣泛應用,支撐中國實現碳中和目標。在金融產品發展層面,隨著碳市場的進一步發展,除現有碳排放配額和國家自愿核證減排交易外
120、,碳遠期、碳期權、碳基金、跨境碳資產回購、碳排放權抵質押融資等眾多金融產品將被設計和廣泛應用,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更好發揮市場機制,充分體現其金融價值,各類金融機構、商業銀行、各類企業等多方機構將共同參與其中。94 中國證券報,央行:我國已初步形成支持綠色金融發展政策體系,20210927,https:/ 綠色金融助力碳達峰碳中和,20221110,http:/ 96 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項目綜合報告編寫組,中國長期低碳發展戰略與轉型路徑研究 綜合報告 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20,30(11)第三節 碳咨詢服務業隨著應對氣候變化進程加速、碳中和目標提上日程,低碳發展成為大勢所
121、趨。政府、企業、機構等各類主體紛紛謀劃碳達峰、碳中和路徑,同時積極尋求發展轉型策略。但由于缺乏對相關內容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各類分析工具的應用,亟需專業機構為其面臨的難題提出方案建議,碳中和咨詢業應運而生。一、碳咨詢服務業定義與分類傳統咨詢服務是指根據委托方要求,具有專業知識背景、實踐經驗的團隊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專業咨詢方法,進行研究、調查、分析、預測等工作,為委托方提供專業的綜合性解決方案和建議,助力其解決各類疑難問題。碳咨詢作為咨詢服務業的一種,除具備傳統咨詢服務的通用架構外,還更突出“碳”的屬性。碳咨詢是專業團隊運用專業知識和各類方法手段,為委托方在低碳發展、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面臨的
122、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提供專業性建議的服務業。目前國內國際已有大量企業提供碳咨詢業務,有傳統咨詢公司新成立碳咨詢部門,也有各類專注于碳咨詢服務的新創企業。各類機構開展的碳咨詢業務多種多樣,廣義上包含碳數據、氣候投融資、碳宣教、碳法務等碳中和服務業全產業鏈。此處,本研究只聚焦于“碳咨詢”這一碳中和服務業子類。通過梳理大量碳咨詢業務,走訪交流,碳咨詢服務業主要包含以下種類:賦能新發展洞察新浪潮萌生新業態打造新引擎謀劃新未來創設新服務43專業研究。包含政策研究、行業研究、科學研究、專題研究、社會調查研究等多類。以政策研究為例,主要指在應對氣候變化、低碳發展、環境監管等多方面開展的研究,可為各類政策制定
123、提供建議或對已實施的政策進行效果評估。企業、園區碳達峰、碳中和路徑規劃。主要在碳數據服務供應商核算企業或園區碳排放總量的基礎上規劃碳達峰和碳中和路徑。具體來說,咨詢機構可通過分析不同層面或部門的碳排放量,識別出碳排放量較大、減排空間較大的環節,并進一步結合運營、生產特點,在優化能源和產業結構、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和資源利用效率、推廣智能化與數字化等眾多方面提供專業意見。并在不同情景下預測不同措施帶來的減排量和經濟投入,為其繪制短期、中期和長期減碳路線圖,助力科學選擇低能耗、少污染、高質量的綠色發展碳中和路徑。企業信息披露及可持續發展價值提升。一方面,通過為企業編制環境信息披露報告或可持續發展報告,
124、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升,同時樹立負責任的企業品牌和形象,提高企業聲譽。另一方面,還可助力搭建完善的企業內部可持續發展管治框架,以確保企業內部控制、執行措施等以達到良好可持續發展表現要求。減排項目開發??商峁┲袊鴩屹Y源減排項目(CCER)、清潔發展機制(CDM)、自愿減排標準(VCS)、黃金標準(GSVER/CDM)等國內外多種減排項目開發的全流程服務。具體來說,減排項目開發包含項目識別、審定開發、注冊管理,聯系碳數據服務業企業進行減排量審定和認證,編制相關報告,并協助尋找減排量買家等全程服務。圖表 12 碳咨詢服務業全景圖咨詢公司碳中和解決方案專業研究減排項目開發碳達峰/中和路徑規劃信
125、息披露及可持續發展價值提升碳咨詢服務業44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四川省環境政策研究與規劃院為區域低碳轉型提供專業支撐碳中和背景下,各區域地方需要制定大量政策,推動多元主體低碳轉型。這萌生出對專業研究,特別是政策研究的大量需求。本土研究機構對地方了解深入,專業能力強,可為各類政策的制定、實施、優化提供專業性建議和指導。四川省環境政策研究與規劃院成立于2019年,立足于服務四川省生態環境保護中心任務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展戰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研究工作,為生態環境監督管理提供決策參考和技術支撐。規劃院內設環境政策研究部、法制與標準研究部、戰略規劃部、能源與氣候變化研究中心、生態文明研
126、究中心等多部門,承擔環境政策、環境功能規劃、水功能區劃、排污口設置、節能和應對氣候變化、農村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研究和技術支持工作。2022 年 11 月,四川省環境政策研究與規劃院與其他機構聯合發布四川省碳市場數據質量控制管理常見問題清單(1.0 版),從報送系統操作與使用、碳排放核算邊界與排放源、碳排放核算數據監測與統計、碳排放配額相關數據監測與核算等八方面系統梳理了 45 個碳排放數據質量控制管理常見問題,給出解決方案和技術建議97。此外,四川省環境政策研究與規劃院承擔編制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明確和展望了 2025、2035、2050 年天府新區減緩和適應氣候變
127、化目標愿景,涵蓋主要任務、重點工程、實施保障等內容,為推動溫室氣體低排放發展和氣候適應型發展提供行動綱領98。案例:97 四川省環境政策研究與規劃院,四川首次以清單形式發布碳市場數據質量問題及解決方案.https:/ 四川省環境政策研究與規劃院,政研規劃院承擔編制的首個“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印發實施.https:/ CCER、國際廣泛認可的老牌減排機制自愿減排標準與黃金標準、國際航空碳補償計劃認可的新興減排機制等眾多減排機制。在減排項目開發路徑方面,碳跡科技也有豐富經驗,可為其選擇合適的 CCER 方法學,量身定制 CCER 項目備案策略,并選擇合適的第三方審核機構。案例:賦能新發展洞察新
128、浪潮萌生新業態打造新引擎謀劃新未來創設新服務45四川萬益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碳中和綜合服務平臺碳達峰碳中和服務系統性強,對人員能力、技術儲備、資源協調等要求極高。需求方往往需要一整套綜合集成的服務方案以滿足其雙碳方面的發展需求。因此,基于平臺提供雙碳綜合服務的業務模式是解決市場需求的有效手段。四川萬益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自身團隊優勢及完善的“碳圈”資源優勢,提供咨詢、產品、交易、培訓、認證、減排項目開發等一系列雙碳服務?,F階段,萬益能源科技已整合各類雙碳供應商 20 余家,為鋼鐵、水泥、化工、建筑等行業客戶提供數字化能源管理系統、雙碳培訓、碳中和認證等服務。2022 年,萬益能源聯合中國
129、質量認證中心、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為北京君合律師事務所開展碳排放核算認證工作,助力君合成為自 2020 年雙碳目標提出以來,國內首家經地方減排項目消納且通過權威認證機構認證的碳中和律所。案例:二、碳咨詢服務業發展與展望隨著應對氣候變化進程加快,各類碳咨詢服務需求將持續增加。在專業研究方面,國家和地方層面政策措施的制定、實施、優化、評估等環節均需大量政策研究的碳咨詢服務,為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提供科學性支撐。同時,在企業層面,社會環境和政策環境飛速變化,企業也需相關服務,分析和評估外部變化,為其調整未來發展戰略提供支持。企業、園區作為碳排放的基本管理和減排單元,其碳達峰路徑、碳中和路徑規劃方面的碳咨詢
130、服務需求將持續增加。此外,中國自愿減排交易將于近期開放,全國碳市場的發展完善也必將納入更多企業和更多溫室氣體排放,減排項目開發需求持續增加。國際碳市場和國際航空碳抵消和減排計劃等各類國際碳減排機制的發展也必將推動中國碳減排項目走向世界。46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第四節 碳法務服務業99 智研咨詢,20212027 年中國法律服務行業深度分析與市場全景評估報告,2021,http:/ Carvalho M,Campo C.A.et al,Study of Singapore as a Carbon Services Hub Key Findings,2021101 同 98102
131、 Chambers,Global Global Market Leaders:Climate Change,20221110,https:/ Economics在其發布的“打造新加坡為碳服務產業樞紐”的研究中指出,碳法律服務主要為減碳項目開發以及碳資產交易提供法律支持100。以此為基礎,本研究綜合考量不同來源定義,并綜合大量走訪調研工作成果,將碳法務定義為,在碳交易、減排項目開發、可持續投融資等低碳發展領域中維護企業、個人等主體的合法權益,降低各主體在合規、履約、訴訟等方面的法律風險等的法律服務。碳法務涵蓋多類型服務。根據 Vivid Economics 的研究,碳法律服務包括可持續金融交易與
132、環境市場交易所有方面的法律服務;合同履行中的訴訟服務;減排項目業主、項目開發商、買家間的爭議解決服務;以及與碳減排項目開發、碳定價機制等新興氣候議題的法律與監管咨詢101。相似地,世界著名法律評級機構錢伯斯在其發布的“全球市場引領者氣候變化”名單中,納入了為客戶提供與氣候變化相關的一系列合規、監管、交易及其他爭議法律服務的律所。這些法律服務包括但不限于碳交易合規,保障低碳或可再生項目開發,以及氣候變化適應于減緩相關的盡職調查與風險評估等102。本研究通過走訪調研發現,當前大部分律所開展的涉碳法律業務主要是從原有的非訴或訴訟業務出發,并綜合考量碳中和、凈零排放等要求下各類企業面臨的合規風險與訴訟
133、風險,為企業參與碳交易、氣候投融資、低碳項目開發等一系列低碳行為保駕護航。減排項目開發相關:分析碳減排項目開發的可行性,提出項目實施方案,同時為各類文件及合同提供審核服務等。氣候監管合規相關:評估現有政策對業務的機遇與風險,為企業運營及發展的合規性提供建議,規避或減少相關風險等??沙掷m發展相關:提供企業信息披露服務,并為公司治理和戰略等方面提供咨詢等。碳交易相關:協助客戶完成碳市場履約,為國內 CCER交易、國際自愿減排交易等提供法律建議等??沙掷m投資相關:識別各類投資中的氣候風險,為企業收購、并購時可能面臨的氣候風險等提供法律服務,為氣候投資、綠色債券發行等提供專業咨詢。氣候變化訴訟相關:向
134、加重氣候變化的行為提起訴訟,維護公眾權益??沙掷m咨詢相關:識別環境相關風險,針對氣候、能源等環境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或可持續發展戰略規劃。本研究通過綜合梳理在此領域的律師事務所目前正在開展的涉碳法律業務,總結提出,碳法律服務主要包含以下內容:賦能新發展洞察新浪潮萌生新業態打造新引擎謀劃新未來創設新服務47103 成都鐵路運輸第二法院,砍伐珙桐 40 株 認購碳匯一萬五千噸.https:/ 圖表 13 碳法務服務業全景圖成都鐵路運輸第二法院推動司法創新,實踐認購林業碳匯替代生態修復2022 年 6 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于審理森林資源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準許當事
135、人以認購經核證的林業碳匯的方式替代履行森林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并就森林資源民事案件受理、林地林木交易、林地承包經營、林業碳匯等新類型擔保、公益林經營、森林生態環境損害修復和賠償等問題予以規范。成都鐵路運輸第二法院管轄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內的一審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以及相關恢復性司法執行案件,并于 2021 年 3月更名為四川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法庭。2019 年,四川某公司雇傭工作人員砍伐了索道線路范圍內的 40 株珙桐樹,因生態破壞行為致森林生態系統環境損害的量化價值達到94萬余元。2022 年 12 月,成都鐵路運輸第二法院(四川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法庭)審理后判決,森林生態系統損
136、害價值 949410.59 元專項用于購買經核證的林業碳匯以替代修復受損生態環境103。該案件體現了司法對當事人訴訟請求的支持和認購意愿的確認,彰顯程序正義,既警示和教育潛在違法者,又補償和激勵了實施鞏固提升森林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的“保護者”。案例:減排項目開發相關氣候監管合規相關可持續發展相關可持續咨詢可持續投資相關氣候變化訴訟碳交易相關碳法務服務業律所48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君合律所是碳法務服務業的先行者隨著低碳發展進程加快,碳交易、綠色債券、綠色貸款、減排項目開發等多類業務廣泛開展,企業和機構發展及轉型過程中的潛在風險增多,相關法律服務需求伴隨而起。君合在助力企業可持續發
137、展,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務方面已有眾多布局。君合擁有專業的環境、社會與治理(ESG)律師團隊,既有曾經從事環境執法十余年的環境法專業律師,也有具有環境工程相關背景的專業人士,長期為全球客戶提供全方位商事法律服務,在提供涉碳法律服務時能充分發揮公司化律所的專業優勢,視客戶行業、業務特征及項目需要,調動其他專業領域律師的協助,如資本市場、基礎設施、醫療醫藥、銀行金融、專利、爭議解決等領域。具體來說,君合可提供多類碳法務服務:涉碳開發、交易領域相關法律問題專項研究;為溫室氣體控排企業及涉碳產業企業提供碳領域政府監管合規服務,提供上市、并購、環境危機應對、商事談判、法律顧問等法律服務;為環境交易所提供全程
138、法律服務;為涉碳投資者提供發行綠色債券,交易風險識別,盡職調查等法律服務等。2022 年 9 月,君合成都辦公室成為首家經“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官方認證的“零碳律所”,這份認證對君合的零碳治理具有里程碑意義。體現了君合對可持續發展戰略理念的認可以及對國家提出“雙碳”目標的重視。君合律所成為零碳律所通過以下三步:案例:二、碳法務服務業發展與展望未來,隨著應對氣候變化進程加速,國家和地方層面的各類法律法規、規章制度、標準規范等將逐步印發和完善,為碳法務的各類業務提供基本遵循,同時推動其需求持續增加。以各類碳中和服務業為例,碳數據中各企業碳排放核算、認證以及企業數據信息搜集及應用等;碳咨詢中政策研究、
139、減排項目開發,企業減排路徑一是由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對成都辦公室進行溫室氣體排放量化核查,包括現場核查和專家團隊核算,最終出具 2021 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化核查證書;二是在環境交易所完成 2021 年排放量抵消量購入;三是由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進行復核認證并出具碳中和證書。規劃、企業治理體系搭建等;氣候投融資中碳市場履約、氣候投融資、綠色保險、綠色債券等;碳宣教中公民意識培育、企業責任教育、職員能力培訓等方面均需要相關法律服務。碳法務將成為保障和促進各類碳中和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業態。賦能新發展洞察新浪潮萌生新業態打造新引擎謀劃新未來創設新服務49第五節 碳宣教服務業
140、104 新華社,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保持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定力 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20210501,http:/ 成都市人民政府,市城管委黨組召開“碳中和愿景與城市管理應用”專題學習會議,20210702,http:/ 年 5 月,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上,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院士就新形勢下加強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這一議題展開講解104。2021 年 7 月,成都市城管委黨組召開“碳中和愿景與城市管理應用”專題學習會議,邀請住建部專家就“碳中和愿景與城市管理應用”進行專題授課105。政府層面的培訓和專題輔導工作將為官員補充相關專業知識背景,
141、并可有效推動低碳發展高度融入至其執政理念中,以推動國家各類政策措施充分落實,取得良好積極成效。各企業機構及相關(潛在)從業人員層面。針對企業機構在相關領域從業人員的碳宣教服務主要是對國家政策解讀,行業標準應用等內容的講解,以及軟件平臺系統的操作方法培訓等。例如,針對相關從業者講解不同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教學新型溫室氣體排放報送系統等。對于潛在從業人員主要包含培訓機構的技能培訓及高校的專業教育。例如,碳資產管理師、碳排放核查員等相關培訓。部分高校也新設立院系,以專門培養碳中和領域的優秀人才。針對企業和從業者的宣教工作可有效推動各類標準規范落地實施,推動新型軟件平臺的應用發展,推動從業
142、人員的素質快速提高,最終共同推動行業快速進步。公眾層面。主要為針對公眾的科普宣傳以及各類活動組織。例如,將綠色低碳理念有機融入文藝作品、文創產品和公益廣告;在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低碳日等主題開展各類主題活動;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減緩與適應氣候變化知識的宣傳等。針對公眾的碳宣教可有效增強社會公眾的綠色低碳意識,引導公眾踐行低碳生活,同時還可充分發揮公眾的輿論監督作用。50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圖表 14 碳宣教服務業全景圖106 成都市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關于構建“碳匯天府”機制的實施意見.http:/ 碳匯天府,【碳匯有禮】|我和碳匯天府的這兩年,
143、https:/ 關于構建“碳匯天府”機制的實施意見,以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碳匯天府的建設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開公正、廣泛惠民”原則,以公眾碳減排積分獎勵、項目碳減排量開發運營為路徑,著力拓展公眾低碳場景、構建碳減排量消納機制、創新運營管理模式,加快構建自生長、可持續的碳普惠生態圈,將“碳惠天府”打造為成都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名片,成為國內碳普惠機制建設的新樣板106。碳匯天府平臺 2021 年 5 月上線以來,制度規范體系基本建立,已發布 8 個碳減排項目方法學;用戶和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用戶突破 100 萬;碳積分場景持續豐富,已上線 15 個碳積分場景,線下推出
144、44個低碳消費場景;普惠商城兌換次數始終保持穩定,累計兌換次數超 150 萬次;碳減排場景超 52 萬人次參與,減排量突破 64 噸;碳減排量開發持續拓展,已開發碳減排項目 40 余個,審核等級減排量 8 萬余噸;購買本地碳減排量參與碳中和公益行動增加,累計消納碳減排量 6 萬噸、認購資金約 100 萬元107。政府媒體高校及科研機構培訓機構NGO 能力建設活動組織專業科普業務培訓碳宣教服務業賦能新發展洞察新浪潮萌生新業態打造新引擎謀劃新未來創設新服務51四川大學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實現碳中和目標需要各類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技術、低碳零碳工業流程再造技術、交通低碳零碳技術、CCUS 以及碳匯技術等。
145、因此,亟需面向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強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四川大學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正式成立于2022 年 3 月,重點圍繞碳中和技術創新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碳中和未來技術領域,突破碳中和關鍵技術,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國內一流水平的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學院以院士引領的國家級人才隊伍為基礎,著力打造具有川大特色的碳中和課程體系,努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108。同年 10 月,四川大學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碳中和技術創新班”啟動,以學生興趣為驅動、以科研為導向、以提升科研能力和培養創新思維為目標,聚焦碳中和未來技術領域,突破碳中和關鍵技術,為中國碳中和事業發展培養創新拔尖人才109。案例:108
146、四川大學建筑與環境學院,我校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掛牌成立,20220319,https:/ 四川大學教務處,四川大學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舉行“碳中和創新班”迎新會及導師見面會,20221019,https:/ 年 7 月,西南石油大學碳中和研究院正式掛牌成立,該研究院依托學校的化學化工學院、電氣信息學院、新能源與材料學院、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光伏產業研究院、天然氣現代產業學院等學科優勢,實現跨學科、跨領域聯合,集全校之力,以在能源碳中和領域培養專門人才,形成戰略性、前沿性、稀缺性的科技創成果110。此外,西南石油大學在原有法學院環境資源能源法學研究團隊的基礎上,整合掛靠在法學
147、院的四川省法學會能源法學研究會的研究力量,聚焦推進“雙碳”工作中的重要立法需求和“雙碳”法治理論與實踐問題,成立西南石油大學法學院“雙碳”法務研究團隊,聚集學校資源,優化法學本科、碩士培養目標和方案,培養碳法務人才。同時,與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四川省聯合環境交易所等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與四川省環境資源案件集中管轄法院成都鐵路運輸中級人民法院、成都鐵路運輸第二法院成立“流域司法協同研究中心”,廣泛開展綠色金融司法、碳匯司法、流域司法、碳交易、碳金融、凈零碳排放示范的研究、試點,協助成都高新區法院建設“凈零碳法庭”試點和建設綠色金融
148、法庭,協助成鐵二院開發“碳匯司法”APP 等,深度探索碳中和服務的應用場景,在助力區域碳中和目標實現,服務地方“雙碳”實踐,培養碳中和法務專門人才,宣傳普及“雙碳”政策法律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案例:110 四川在線,西南石油大學成立碳中和研究院 為我國能源革命助力,20210712,https:/ 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20211024,http:/ 二、碳宣教服務業發展與展望碳宣教服務業未來需求將持續增加,服務于各層面政府、全領域企業和全社會公眾。在政策層面,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明確將綠色低碳全民行動納入“碳達峰十大行動”中,提出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
149、意識、生態意識,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把綠色理念轉化為全體人民的自覺行動111。2022年 10 月印發的綠色低碳發展國民教育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特別提出要加強綠色低碳相關專業學科建設,加大綠色低碳發展領域的高層次專業化人才培養力度,同時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擴大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規模。針對從業人員的宣傳教育工作可有效提高應用能力和操作能力,充分理解各類文件和標準規范,同時為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補充源源不斷的人才。此外,未來更多政策措施的印發、標準規范的實施、軟件平臺的運用、新名詞的提出都將持續提高碳中和服務業的需求。54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 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
150、業樞紐的發展定位與目標清晰。立足高新區,力爭在 6 至 8 年內打造全國領先的碳中和服務業態,業務范圍覆蓋中國、輻射世界。為實現此目標,本研究提出了發展策略與方向,并進一步提出不同層面的發展方案與重點路徑,為打造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提供新引擎。第五章 打造新引擎賦能新發展洞察新浪潮萌生新業態創設新服務謀劃新未來打造新引擎55第一節 發展定位與目標碳中和服務業的培育發展將成為成都高新區的新名片、新產業支柱,并賦予其新樞紐的意義。在此定位下,本研究進一步提出了未來不同時期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的發展目標,繪制未來發展藍圖。碳中和服務業將成為成都高新區的新名片。抓住時代機遇,加快建設步伐,搶占
151、行業高地。建成包含碳數據、氣候投融資、碳咨詢、碳法務、碳宣教五類碳中和服務業聚集的產業集群,為多方主體在低碳轉型、應對氣候變化等層面提供一條龍、全產業鏈服務,碳中和服務業樞紐將成為成都高新區的“新名片”。以此為基礎,加大宣傳力度,充分發揮其在產業發展、招商引資、人才吸引等方面“新引擎”的重要作用。碳中和服務業將成為成都高新區的支柱新產業。目前,成都高新區已有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經濟三大主導產業,發展成效顯著。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碳中和服務業需求未來將呈指數型增加趨勢,可能有數千億的市場需求。隨著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建設的逐漸深入,碳中和服務業可能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第四極”。同
152、時,由于碳中和服務業本身的低碳屬性和其可服務于實體經濟低碳轉型的功能,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的建設也將成為助推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引領力量之一。碳中和服務業將推進成都高新區建成新樞紐?;诙嗉移髽I聚集,大量人才積累,同時依托于成都市交通區位優勢,成都高新區已經成為經濟、人才、交通等多方面樞紐。碳中和服務業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產業附加值大的特點。立足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可廣泛服務于西南地區、中國和世界,為多方主體低碳轉型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提供支持,可賦予成都高新區新樞紐意義?;诔啥几咝聟^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的發展定位,本研究根據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推進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
153、色低碳發展,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遵循區域低碳發展進程、社會發展現狀,面向 2030 年碳達峰目標,以及 2035 年“美麗中國”和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科學合理制定了短期、中期、長期發展目標,為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建設指明方向。具體來說,在專業企業(擁有碳中和服務業業務的企業)、從業人員(從事碳中和服務業的人員)等多維度提出具體目標。短期內(12 年),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基本建立,業務廣泛輻射四川省和成渝雙城經濟圈地區。相互融通、銜接順暢、覆蓋全面的碳中和服務業生態體系顯現。培育孵化碳中和服務業大型企業,樹立行業標桿;專業企業、從業人員、累計投資量初具規模。中期內(
154、35 年),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業務基本覆蓋中國各?。ㄊ校?。碳中和服務業產業生態高地形成,專業企業、從業人員、累計投資量國內領先。長期內(68 年),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效果全面顯現,業務全面覆蓋中國并廣泛輻射世界其他國家。國際知名、中國領先的碳中和服務業生態形成,直接或間接促進大量溫室氣體減排,專業企業、從業人員、累計投資量居世界前列。56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第二節 發展策略與方向 為推動實現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的發展目標,本研究在推動碳中和服務業發展整體策略和各子類碳中和服務業兩個層面提出具體發展策略。一、碳中和服務業發展整體策略為打造
155、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在宏觀層面可考慮實施爭取國家、省市支持,聯動多區域協調建設,加強區域層面引導,設立專門的職能部門,企業公眾積極參與和建立公平轉型基金支持低碳發展六個層面策略;在微觀層面根據不同碳中和服務業種類的特點,差異化制定發展策略與方向。爭取國家、省市層面支持。在現有政策層面,加強學習、準確把握當前國家層面、四川省層面、成都市層面在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碳達峰碳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高新區創新發展等多方面的政策措施,充分發掘碳中和服務業發展方向和方式手段,科學制定相應舉措。在未來政策層面,積極推動國家開展碳中和相關法治化、規范化、標準化方面工作。同時爭取國家、四川省和成都市的政策
156、保障和改革授權,向相關部門報送開展碳中和服務業樞紐試點工作請示。在資金層面,申請設立專項資金,尋求中央和地方財政對發展碳中和服務業的支持。聯動多區域協調建設。聚焦碳中和服務業樞紐建設目標,推動區域間融合互動、融通互補。發掘碳中和服務業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分析不同區域發展特點,將碳中和服務業不同環節發展適配對接至相應地區,充分開展資源配置工作,同時促進要素合理高效流動,實現不同區域重大戰略間的優勢互補。比如成都高新區與其他區簽署協議,共同推進成都高新區碳中和產業發展,著力打造高質量發展區域聯合體、高水平協作合作示范區。此外,還需加強體制機制與政策對接,形成系統性合力,更好發揮集群作
157、用,共同推動碳中和服務業樞紐建設??煽紤]開展多元國際合作,搭建合作平臺,構建合作機制,簽訂合作協議。加強區域層面引導。專項工作領導小組與 SPARK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持續發展創新實驗室(成都)、四川環交所、本地高校和智庫等聯合開展研究,制定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發展綱要。在進一步摸清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業態存量的基礎上,分析發展面臨的形勢與戰略機遇,提出發展的總體要求、階段性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設立專門的職能部門。成都高新區成立打造碳中和服務業樞紐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由管委會主要領導擔任小組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擔任組員。還需進一步明確領導小組在服務業培育發展中的主要職責,并建立常態化溝通、
158、協作機制。此外,在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發展綱要的引領下,成都高新區還可考慮在創新發展機制、完善基礎設施、培育市場環境、提升服務能力等多方面印發具體措施,形成打造碳中和服務業樞紐“1+N”政策體系,系統性開展碳中和服務業的培育發展工作。成都高新區可考慮成立碳中和服務業領導小組,作為指導和統籌做好打造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工作的議事協調機構。按照統一部署,加快建立“1+N”政策體系,立好碳服務工作的“四梁八柱”。其中“1”是頂層設計指導意見,將培育產業發展中發揮統領作用;“N”是各服務業子類分別的培育政策措施,包括碳數據、氣候投融資、碳金融、碳法務和碳宣教,以及科技支撐、財政金融價格政策、標
159、準計量體系、督察考核等保障方案。積極推動企業和公眾參與。廣泛開展市場教育與培訓,加強企業低碳轉型意識;提供專業轉型方向與方法指引,加快企業減排進程。實施各類財稅措施,對已有或正在布局碳中和服務業相關業務的企業以及新招引落地的企業給予減稅降費等補貼、實施積極的人才吸納策略,廣泛引進國內外領域內人才和專家,賦能碳中和服務業產業發展。全面開展公眾教育,依托公園城市建設成果開展多類互動型低碳活動;持續推進碳普惠機制,推動公民踐行低碳行為。賦能新發展洞察新浪潮萌生新業態創設新服務謀劃新未來打造新引擎57根據碳數據、氣候投融資、碳咨詢、碳法務、碳宣教五類碳中和服務業的基本特點,制定差異化、區別化發展策略。
160、各類碳中和服務業服務主體不同、服務內容不同,在助力實現經濟社會低碳轉型和碳中和目標中扮演不同角色,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具體發展策略和方向。建立公平轉型基金支持低碳發展。公平轉型基金的資金主要來源于財政資金、社會非營利基金、社會捐贈。公平轉型基金堅持公平優先,重點支持受脫碳轉型影響較大的領域,解決脫碳轉型中的就業、培訓等社會問題,支持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為打造碳中和服務業樞紐,圍繞低碳產業發展,公平轉型基金的資金用于支持低碳技術、項目、企業,主要投資于六個方面:一是投資低碳項目,在資源型地區部署清潔能源技術和基礎設施,提高能源生產和利用效率,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二是投資加強循環經濟
161、,包括污染防治、廢棄物回收和再利用,提高資源利用率;三是促進學術交流和創新性研究,增強可再生能源生產和利用的研發能力,促進低碳領域先進技術轉讓;四是對低碳型中小企業(包括初創企業)進行投資,利用企業孵化器為低碳型初創企業提供幫助和咨詢服務,激發低碳經濟活力;五是推動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低碳產業的互聯互通和數字化發展;六是資助第三方機構開展經濟轉型規劃研究,為資源型地區提供專業性的轉型規劃和職業培訓計劃。優先搭建碳數據。碳數據服務業提供各類碳數據的核算、核查、認證等服務,是其他種類碳中和服務業發展的基石,需優先搭建??煽紤]重點發展具有核算、核查、認證等多元服務融合的一體化服務平臺,實現多需求一
162、站式解決。加速發展氣候投融資。氣候投融資服務業的發展可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溫室氣體減排中的重要作用,需加速發展??煽紤]加強資源傾斜,推動各類氣候投融資產品的設計、研發及廣泛應用,讓多方主體多元參與,充分發揮多元主體協同參與的資本推動作用。重點支持碳咨詢。碳咨詢服務業可為各主體提供專業建議及綜合性解決方案,同時還可協同各類碳中和服務業發展,需重點支持??煽紤]孵化具有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眾多科技內核的咨詢機構,為多方主體提供專業、優質的咨詢服務。積極探索碳法務。碳法律服務業為其他類碳中和服務業提供防范風險、權益保障等各類服務,為其穩定、有序發展提供基本支持,需積極探索??煽紤]培育發展可擁有多項
163、碳法務服務的專業機構。大力推進碳宣教。碳宣教服務業對碳中和服務業的供應端可起到專業培訓、能力建設等作用,在碳中和服務業的需求端可起到市場培育、公眾教育等作用,需大力推進??煽紤]建設專業性和普世性兼顧的碳中和服務業產業。二、各子類碳中和服務業發展策略58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 對應上文提出爭取國家、省市層面支持、聯動多區域協調建設、加強區域層面引導、設立專門職能部門、積極推動企業公眾參與、建立公平轉型基金六個層面策略,本小節基于成都高新區已有的產業發展、人才優勢、技術積累、政策紅利等基礎,對標打造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的需求,提出具體方案與路徑。第六章 謀劃新未來賦能新發展洞察新浪潮萌
164、生新業態打造新引擎創設新服務謀劃新未來59第一節 爭取國家、省市支持一、完善碳中和法律法規中國目前仍未有針對碳中和、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的專門立法。僅有各地方、各行業頒布部分相關政策文件,主要起到宣示性、鼓勵性作用,缺乏法律剛性和約束性,不能作為執法依據。因此,中國實現碳中和目標面臨眾多法制化困境,具有執法主體不明確、法律責任不具體等多類問題。例如,尚未有法律對碳市場覆蓋企業未完成履約、數據造假等問題的處罰方式作出明確規定,這導致碳減排目標難以落實到責任主體。因此,可考慮在 大氣污染防治法清潔生產促進法節約能源法等與碳中和相關的法律的基礎上,添加與碳中和、應對氣候變化相關內容。同時抓緊制定中華人
165、民共和國應對氣候變化法,并對相關管理機構、減緩與適應制度措施、問責機制作出明確規定,以充分發揮其引領、規范和保障作用。未來隨著碳中和法律法規地不斷完善,碳中和服務業需求將持續增加。這為以碳法務服務業為主的各類碳中和服務業提供發展應用的基本遵循和保障。二、出臺碳數據標準體系標準是國家基礎性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過程中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作用。當前,中國碳中和、低碳發展領域的標準主要采用各類國際標準,例如溫室氣體核算核查運用 GHG Protocol、ISO14064 系列標準、產品碳足跡標準核算、核查運用PAS2050、PAS2060 標準。因此,建立服務于中國本土、符合中國
166、國情的標準體系成為當前工作重點。需加快完善針對區域、企業、產品等不同層面的核算、核查標準,建立完善產品碳足跡評價標準、低碳認證標準、碳中和認證標準;還需加快完善各類碳排放基礎數據庫,并形成定期更新機制。隨著中國碳排放核算標準體系的完善、碳中和計量標準體系的建設,各類碳數據產品的應用,以碳數據服務業為主的碳中和服務業需求持續增加,并將快速、有序發展。三、開展碳服務試點示范碳中和服務業作為新興產業,其發展、培育暫無可參考、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需要優選已有相關產業基礎、經濟較發達的地區開展試點示范工作,重點打造碳中和服務業樞紐,充分探索發展路徑和方案,出臺中長期綜合性規劃,設置量化指標。成都高新區
167、通過諸如試點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的方式來打造新的身份標簽,通過創造高質量、高報酬的綠色工作機會來提高全社會對低碳轉型的認同與支持。根據相關文獻研究,城市新標簽建設特別重視“時機”。這并不意味著需要等待一個具體的時間節點,而是表明心動不如行動,從現在開始,越早行動起來,區域發展成本就越低112。成都高新區具備作為試點工作、打造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的基礎條件。成都高新區是第一批國家級高新區,經濟發展迅速,具有豐厚人才積累和產業基礎。同時,該地區已有碳中和服務業產業積累,并擁有較大碳中和服務業需求,可向國家、省市相關部門提交試點申請,爭取更多政策和資金支持,加快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建設。國家、省市的大
168、力支持是打造碳中和服務業樞紐成功的關鍵因素。除堅持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持續推動低碳轉型發展,提高碳中和服務業需求外,打造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還可在完善碳中和法律法規、出臺碳數據標準體系、開展碳服務試點示范三方面爭取支持。112 中國科學院,發展成本中國緣何高于世界?專家細說端倪,https:/ 加強多區域協調發展充分利用現有城市群發展規劃,探索合作互動新模式。2021 年 10 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旨在合力打造區域協作的高水平樣本,將其打造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在此背景下,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建設可充分依托成渝雙城經濟圈多類資源和
169、優勢,可考慮建設合作機制,共同推動碳中和服務業的培育和發展。具體來說,可由成都高新區牽頭建立定期召開管委會主任聯席會議、城市經濟協調會、各委辦協調會的機制,統籌建設碳中和服務業。打造碳中和服務業樞紐專項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向座談會提交跨區域合作預案,并由多方主體審閱通過并提供相關支持。積極參與并搭建合作交流平臺,謀劃“一核多極”發展模式。成都高新區可與四川天府新區、重慶市兩江新區、貴州貴安新區等西南地區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區,簽署關于共同推進碳中和服務業發展合作備忘錄,以推進多產業協同發展為目標,以深化合作機制為重點,探索多地政府、企業、社會多層次合作模式??煽紤]綜合多地區
170、優勢,以“一核多極”的發展模式,打造碳中和服務業產業高地,即成都高新區為碳中和服務業發展核心區、其他地區為產業高質量發展增長極。與國際組織開展更緊密合作,與其他國家城市締結國際友好城市。成都高新區可在與 UNDP 已有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給予更多資源傾斜,充分發揮 SPARK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持續發展創新實驗室(成都)的優勢,將其培養成為重要交流平臺??煽紤]在現有基礎上推動其開展各類專項研究,創新更多活動方式,拓展更多交流機制,構建更多元、更廣泛伙伴關系,有效助推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的培育與發展。韓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在位于韓國釜山廣域市的韓國期貨交易所(簡稱 KOFEX)交易。成都高
171、新區可與韓國釜山廣域市簽署友好合作關系協議,締結友好城市,為雙方各類企業開展碳中和服務業商務合作,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碳技術交流,碳中和領域人才專家互聯互通提供高效渠道,同時也有利于廣泛開展其他商務貿易往來,在推動碳中和服務業發展的同時,協同推動企業多類產業發展。開展國際碳交易橋頭堡建設,協同帶動跨境貿易等多產業發展。四川環交所是國內交易機構中率先簽署聯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PRI),成都市高新區可考慮將其打造成為具有國際碳交易功能的重要節點樞紐。推動環交所在已有業務的基礎上開展國際廣泛認可的老牌減排機制自愿減排標準與黃金標準、國際航空碳補償計劃認可的新興減排機制等眾多減排機制的交易。依托于成都市
172、的多類產業積累和西南地區“領頭羊”的優勢,未來眾多國際貿易企業在成都市開展交易的同時,還可直接在成都高新區購買多類國際碳配額,降低或抵消碳排放。這將在加快當地跨境貿易等產業發展的同時,推動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建設。賦能新發展洞察新浪潮萌生新業態打造新引擎創設新服務謀劃新未來61第三節 開展本地層面引導一、創新發展機制推行“鏈長制”通過實施鏈長制,全面統籌碳中和服務業產業鏈建設。打造碳中和服務業樞紐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擔任碳中和服務業產業鏈“鏈長”,成都高新區可采用“培育鏈主企業,形成產業集群,融通產業生態”的“點線面”發展模式。發掘鏈主企業,加強資源傾斜進行重點培育。鏈主企業主要指在產業鏈中居于
173、核心和主導地位,可連接產業鏈各節點,帶動整個產業發展壯大的企業。因此,首先需分析國際、國內現有碳中和服務業產業鏈中的鏈主企業,成都高新區可通過引進,基于高新區現有企業培育或對標孵化類似企業的方式,使其落地發展。并進一步采取各類措施加強資源傾斜,促使政策與市場雙輪推動,將其發展成為立足本土,輻射周邊,有較大經營規模、有較強影響力、有較好服務信譽的鏈主企業,引領和帶動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產業發展。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建設可考慮選擇四川環交所作為鏈主企業。四川環交所已在成都市和四川省“碳圈”深耕多年,業務涉及碳市場、綠色金融、綠色技術、能力建設、低碳咨詢等,已初具規模,廣泛鏈接了現有碳中和服務
174、業主體。成都高新區可采用各類政策工具和金融支持,加快推動四川環交所發展壯大,抓緊建設成為“西部環交所”,以持續加強其在碳中和服務業中的生態主導力,快速積累政府、資本、市場、人才等多方資源,帶動和引領碳中和服務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開展精準招商工作,進行碳中和服務業產業鏈“增鏈補鏈”行動。首先需摸清高新區現有碳中和服務業企業底數和分布,成都高新區可根據本研究提出的各類碳中和服務業定義與范圍,參考企業“碳角獸名單”,進行重點培育?;蚋鶕疤贾泻头諛I招引名單”重點引進、精準招商,以增加碳中和服務業產業鏈。還需進一步梳理本地各行業企業之間已存在的鏈條關系,根據本研究提出的各碳中和服務業之間發展的辯證
175、與協同關系,進行補鏈工作。融通各碳中和服務業和其他產業,形成多產業融合的生態網絡。對標其他行業成熟的多產業生態網絡,基于碳中和服務業的供需邏輯,運用政策工具和市場機制,全面加強多業態之間的耦合協作水平,推進產業深度融合。促使碳中和服務業及其周邊業態實現同步、快速、高質量的發展。二、完善基礎設施數據庫、人才庫、專家庫、技術庫加快建設基礎數據庫??焖偻苿訁^域地方、企業園區、社區和產品等多層面數據庫建設,為碳中和服務業標準化、規范化發展提供基本指引,同時也為制定減排政策措施提供基本依據。具體來說,可依托成都高新區現有產業基礎,特別是電子信息類企業,運用人工智能、5G、大數據、云計算等各類技術,繪制區
176、域內碳排放近實時、高分辨率排放分布圖,建立溫室氣體排放臺賬。并進一步開展分行業、分產品的碳排放數據摸底工作,并開展行業對標分析,掌握各層面溫室氣體排放水平。加快建設專業人才庫。人才是重要的戰略性儲備,是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建設的根本。成都高新區有必要大力培育本地轉型的決策者。主管碳服務行業的政府部門,應該由多元化背景的官員組成,除了能源領域外,需要更多吸納新能源、金融、法律、科技創新等領域的人才。成都高新區一方面可充分利用已有的國際人才港、國際人才城和國際人才公園的“一城一港一公園”體系,加快吸引海內外優秀人才聚集于此,并配套實施多類人才引進政策,例如放寬落戶條件、給予引進補貼等。另一方
177、面通過學校和社會化的教育機制,向年輕人群傳導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等新理念,以便更好地培育多元化、面向未來、視野開闊的新生代領導力量。本研究在創新發展機制、完善基礎設施、培育市場環境、提升服務能力和制定發展方案五方面提出具體措施,并進一步根據不同碳中和服務業的特點提出定制化發展路線。62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113 天府絳溪實驗室、天府錦城實驗室落地成都高新區,http:/ 等多元主體廣泛開展普世性教育,推動公眾踐行綠色低碳行為和綠色消費,倒逼多產業轉型。賦能新發展洞察新浪潮萌生新業態打造新引擎創設新服務謀劃新未來63四、提升服務能力深化放管服工作、建立交流機制優化營商環境,深化
178、放管服工作。持續加強“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特別是針對碳中和服務業企業,提供專業化和跟蹤化服務,助力企業紓困解難。對于碳中和服務業招引企業,成都高新區可對其采用“一企一策、一企一員”的服務模式,即每個招引企業和項目都專門為其制定專項引進政策、配備一名專職幫代辦員,為企業解決落戶、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難點和障礙,避免企業開辦審批走彎路。此外,還可建立數字化平臺,一方面建設“一網通辦”的智慧型政府,不斷提升治理效能和服務水平;一方面還可搭建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的企業機構清單、服務清單、產品清單,以科學分析產業發展現狀,為促進產業發展政策的制定優化提供依據。創設交流平臺,建立交流機制。交
179、流平臺可提供多元化、分布式、專業性、開放型的信息系統。成都高新區可以現有國際化組織和平臺為依托,構建新型交流合作平臺,為各類企業機構、專家教授、高校院所開展高頻交流提供重要機制。成都高新區可考慮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持續發展創新實驗室(成都)為核心平臺,以中國歐洲中心為核心場地,定期組織開展各類交流活動,推動建設跨區域、跨領域、跨行業的國際化交流紐帶,為碳中和服務業提供重要推廣與合作平臺。64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SPARK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持續發展創新實驗室(成都)正發展成為成都“碳圈”的核心目前,成都市已有碳中和服務業產業積累,產業鏈條初顯,但缺乏快速發展壯大的助推劑和黏合
180、劑。2019 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與成都高新區聯合打造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持續發展創新示范項目(成都),項目下設的 SPARK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持續發展創新實驗室(成都)為國內首個 UNDP 主導的可持續發展創新實驗室,以其遍布 120 多個國家的創新實驗室網絡(Accelerator Labs)為依托,旨在通過引入創新的解決方案,通過推動科技、金融與社會創新,以證據和實踐為后盾,以全新的思維與落地模式為抓手,應對全球發展挑戰,助力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加速實現114。SPARK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持續發展創新實驗室(成都)還發起 INSPIRO 可持續發展青
181、年創業者社群,聚集來自中國和全球的杰出青年企業家,探討科技向善,尋找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過程中的國際商業合作機遇。INSPIRO 在拉丁語中意為“靈感”,也象征這一項目的核心理念:創新(Innovative),可持續(Sustainable),同伴激勵(Peer-Inspired),韌性(Resilient)和樂觀(Optimistic)。INSPIRO 已經開展了多項活動。2022 年舉辦了 INSPIRO 碳服務科創路演聚集碳中和服務行業的領導者、知名影響力資本、研究機構專家、跨國企業和科技初創企業等創新資源,通過分享行業發展趨勢,探討創新機遇挑戰,技術展示對接交流,從而促進各方
182、攜手合作,助力碳中和愿景的實現與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115。SPARK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持續發展創新實驗室(成都)的年度旗艦活動 Re:Think 會議匯聚了來自中央和地方政府、學術界、私營部門和發展專家和踐行者,共同探討最新的發展思路和新興趨勢,以及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創新解決方案。主題范圍涉及數字經濟、創新金融、韌性城市建設,以及政、商、民協作推動公正且包容的低碳轉型之路等重要發展議題。Re:Think 2021“城市創新與零碳未來”會議于 2021 年 12 月在北京和成都兩地成功舉辦,聚集了來自政府、國際組織、學界以及企業界的“超級大腦”開展跨界對話與交流,碰撞思維、分享經
183、驗。會議上的各國專家解讀了國內外氣候變化的政策趨勢走向,探究了產業零碳化和零碳產業化的發展路徑,并強調了加速可持續金融體系建設的必要性。會議重點關注城市對零碳轉型的助推作用,以及“科技城市”和“高新區”在城市邁向低碳轉型過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116。2022年舉辦的首屆 Re:Think 創新營以“低碳科技、綠色金融和可持續發展創新”為題,通過在線圓桌論壇,線上互動工作坊等形式,各科技企業代表、金融機構代表以及國際組織代表等利益相關方,共同展開交流討論,探索未來以技術創新手段應對氣候變化和加快成都高新區綠色轉型升級新路徑117?;诙囝惢顒?,SPARK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持續發展創新實驗室(成都
184、)廣泛鏈接了成都、四川、中國和國際碳圈的知名企業、專家、高校及科研智庫等,正逐漸發展成為其核心。這可為各主體提供高效的交流合作渠道,有效推動成都“碳圈”加快發展和擴張。案例:114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持續發展創新示范項目(成都),https:/undpsparklab.org/zhCN/aboutUs115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碳”索未來,INSPRIRO 碳服務科創路演回顧,https:/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首屆 Re:Think 創新營回顧|探討低碳技術與綠色金融,共繪成都高新區低碳與可持續發展藍圖.https:/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Re:Think 2021|激發城市潛力,共創零碳未來.
185、https:/ 賦能新發展洞察新浪潮萌生新業態打造新引擎創設新服務謀劃新未來65圖表 15 SPARK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持續發展創新實驗室(成都)廣泛鏈接碳中和服務業多方主體企業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西門子通威集團新網銀行億科環境其他政府專家綠色金融領域環境資源法領域環境政策領域碳市場領域低碳技術領域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四川大學西南石油大學四川省環境政策與規劃研究院其他機構世界銀行社會價值投資聯盟世界資源研究所落基山研究所其他66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118 成都高新區天使投資子基金(第二批次)申報指南來了,http:/ 五、制定發展方案充分考量服務業特點,制定定制化路徑1.碳數據
186、服務業發展路徑以碳數據服務業為打造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的第一切入點,重點培育,通過建立數字化服務平臺,匯聚多家專業企業,建立建成碳數據服務業產業集群,包含碳核算、碳核查、認證等多項服務,對標多項國內、國際標準為多類主體提供一站式、系統性的碳數據服務。成都高新區可依托當地碳足跡核算企業積累(例如億科環境、碳跡科技等企業),在本地區優選行業推廣碳足跡核算、碳標簽運用試點工作,推動企業開展供應鏈管理,減少全流程溫室氣體排放,同時增強企業產品競爭力。2.氣候投融資服務業發展路徑打破區域壁壘,以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為基礎,成都高新區可依托作為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的四川天府新區,推動轉型金融發展。四川
187、天府新區可適當讓渡一些資源與職能給周邊區域,帶動成都高新區發展優勢產業。天府新區還可與周邊地區建立協同發展戰略,并將成都高新區的轉型工作納入其中,有力提升成都高新區在投資與人才方面的吸引力。除此之外,成都高新區作為全國首批促進科技與金融結合試點地區,始終重視強化科技金融支撐作用,獲批建設全國首批“十百千萬”科技金融創新服務中心,推出總計 3000 億元,力爭 23 年將成都高新區打造為全國投資機構聚集的熱土、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高地118。成都高新區可參照各類綠色低碳產業目錄,綜合考量區域發展現狀、資源稟賦、碳排放情況等,聯合人民銀行成都分行、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探索制定氣候債券、氣候基金支持目
188、錄,支持多類減緩氣候變化和適應氣候變化兩方面工作。同時,充分發揮“綠蓉融”平臺功能,定期遴選、認定各類推進綠色低碳產業轉型項目。聯合各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建設企業和個人碳賬戶,充分融入到各類信貸、保險產品中,提高各類企業和個人減排意愿。例如:依托四川環交所,對標碳金融產品設計應用碳市場融資工具:碳債券、碳資產回購、碳資產抵押融資;碳市場交易工具:碳遠期、碳掉期、碳期貨、碳期權;碳市場支持工具:碳指數、碳保險、碳基金等,以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推動多主體參與,實現溫室氣體快速減排。3.碳咨詢服務業發展路徑一方面加快培育本土碳咨詢服務業專業企業,另一方面根據“碳中和服務業招引名單”開展招引工作,加快企
189、業落地。成都高新區可主要通過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給予各類優惠政策,例如減稅降費、人才補貼等多重優惠。同時依托本地區豐富咨詢企業積累,積極推動其新設或擴大碳咨詢服務業部門,并與其他碳中和服務業相互融通,為各類有關應對氣候變化、碳中和、低碳發展領域工作提供專業的綜合性解決方案。成都高新區還可依托周邊豐富生態資源,全面盤活區域碳資產,實施增匯工程。4.碳法務服務業發展路徑啟動地方層面氣候變化立法專項工作,進一步明確應對氣候變化的責任主體和減緩氣候變化、適應氣候變化、溫室氣體排放管理的工作內容及應對氣候變化保障措施,實現各類與碳中和、低碳轉型相關問題有法可依。加強建設綠色金融巡回法庭,以完整準確了解碳排
190、放權、用能權等環境權益交易及融資糾紛特點、法律適用等問題,同時還可為氣候投融資、綠色金融發展提供法治保障。賦能新發展洞察新浪潮萌生新業態打造新引擎創設新服務謀劃新未來675.碳宣教服務業發展路徑民眾對低碳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共識是打造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的最大動力。成都高新區可依托天府綠道及其他公園城市建設成果,設立展板,宣傳低碳發展知識。同時定期或在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全國節能宣傳周、舉行各類活動,例如碳中和馬拉松、騎行賽等多類活動,推動公眾踐行綠色低碳生活。還可進一步結合“碳匯天府”的碳普惠機制,將公眾低碳行為兌換成碳積分。提高高校教育水平,普及深化產業結構調整、能源轉型和氣候變化等領域的課程
191、。根據線下走訪,氣候變化、能源轉型等領域課程在高校中尚不普及。這方面有深入研究的高?;炯性诒镜刈铐敿獾膸姿咝?。依托四川大學、清華四川互聯網能源研究院等高校資源,設立相碳中和相關院系,培養專業人才。建議成都高新區可與國際機構及海外高校建立教資、師資互通的聯系、通過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共同開展課題研究,提升四川省高校在相關領域的能力建設。國內關于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的教育不足的問題,還體現在相關課程設置分散、深度有限,沒有在學科之間形成聯動。例如:一些電力工程的專業設計僅包含了工程技術相關的課程,缺少對相關政策、市場方面有深度的課程,缺乏與現實的銜接,導致精通技術的學生缺乏對整體能源轉型趨勢的認
192、知,可能會影響到研究成果的產業化。鑒于此,高校課程設置要避免學術化,以防在現實中缺乏適用性?!半p碳”熱點開路,在未成年人中普及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知識。當前,國內“雙碳”目標成為各行各業關注的熱點。成都高新區可在兒童與青少年學習的課程中,加入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節能降碳、環境保護等內容,這既符合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又能推動新一代加強對低碳環保的重視。68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第四節 推進企業積極參與119 ISO,ISO-14064,https:/www.iso.org/standard/66453.html120 IPCC 工業過程.https:/www.ipcc.ch/si
193、te/assets/uploads/2018/03/3_Industry_CN.pdf 121 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通則 GB/T 321502015緊跟發展潮流、立足時代風口、布局新興賽道。各類碳中和服務業發展正處于起步階段,各類政策傾斜較多,市場需求較大,目前是企業布局業務的黃金時間。企業可考慮新設部門或新成立子公司專營碳中和服務業,在充分調研市場需求的前提下,為未來快速發展作出積極部署。具體來說,在環境、氣候、金融、互聯網等領域廣泛挑選、吸納人才,形成背景多元、能力綜合的專業團隊。聘請行業內具有豐富經驗的專家作為團隊領導,積極拓展碳中和服務業全產業鏈業務。同時,廣泛吸納各類資金
194、,占領市場份額,力爭成為行業較大規模企業。開展碳排放核算、建設碳管理機制、實現碳中和目標。本研究提出企業機構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工具包和操作指引,助推低碳轉型進程。具體來說,企業實現碳中和認證可通過以下四個步驟:1.核算企業碳排放基線2.制定碳中和目標核算企業碳排放即計算企業在完整一年運營過程中的碳排放總量。碳排放核算主要可參照 ISO-14064 標準計算企業范圍一排放(企業的直接溫室氣體排放,例如燃料燃燒的排放)、范圍二排放(企業外購能源產生的排放,例如電力、蒸汽等)、范圍三排放(企業其他間接排放,例如外購服務、上下游運輸和分銷)119。具體來說,可先搜集企業一年內經營數據(活動數據),并運用
195、如下公式計算排放量:溫室氣體(GHG)排放=活動數據(AD)排放因子(EF)其中排放因子(EF)可采用 IPCC 關于各類活動的排放因子數據和規范120或是中國關于各類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121。例如,某企業通過計算得出,2021 年企業范圍一、范圍二的碳排放總量達 10 萬噸。企業可考慮從三方面設立碳中和目標。一是確定目標可實現。企業需根據自身發展水平、排放水平,以及所處行業對企業的碳減排期望和要求設定碳中和目標。二是確定目標類型。若企業規模較大、排放水平較高,可考慮對標全球溫升 1.5目標或其他溫升情景,設定減排目標。三是確定目標范圍。企業需要明確碳減排目標的覆蓋范圍(是否
196、包括范圍三)。例如,企業結合自身意愿、實際排放現狀、企業減排空間制定碳中和目標,將在2025年實現運營碳中和(范圍一和范圍二)。賦能新發展洞察新浪潮萌生新業態打造新引擎創設新服務謀劃新未來69122 四川環交所,項目中心,https:/ 4 年(20222025 年)內采取各類措施,每年減少 2 萬噸,4 年內共計減少 8 萬噸碳排放,即2025年碳排放量為2萬噸。企業可在“碳惠天府”購買 2 萬噸開發項目碳減排量(CDCER)以抵消排放,實現碳中和。CDCER 價格約為 13 元每噸(減排項目為“簡陽能源替代 001”,價格為 2022 年 12 月 5 日獲?。?22。目前 CDCER 價
197、格穩定,無須提前購買。企業可尋找專業機構進行碳中和認證。例如,企業可通過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TI 華測認證、SGS,認證企業實現碳中和。例如,某企業實現碳中和后委托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進行碳中和認證。內容舉例核算企業碳排放基線計算企業在完整的一年運營過程中碳排放總量2021 年企業碳排放總量達 10 萬噸某企業決定將在2025年實現碳中和某企業實現碳中和后委托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進行碳中和認證 某企業 4 年內碳排放每年減少 2 萬噸 購買 2 萬噸開發項目碳減排量(CDCER)以抵消排放 確定目標可實現 確定目標類型 確定目標范圍 減排,企業通過各類方式方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抵消,企業可購買碳信用企
198、業可尋找專業機構進行碳中和認證制定企業碳中和目標制定碳中和時間表路線圖開展碳中和認證圖表 16 企業實現碳中和的四步驟70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近年來,地緣政治沖突頻發,逆全球化趨勢抬頭,能源安全焦慮在全球范圍正在不斷攀升,這給全球范圍內的能源轉型進程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疊加氣候變化所導致的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頻發,加速推進雙碳轉型的工作已經迫在眉睫,時不我待。雖然面臨諸多挑戰,成都高新區仍然在凈零排放目標上堅持初心,砥礪前行。面對氣候變化需要國際社會凝聚共識,協同治理。全球各國和地區之間的雙邊及多邊合作與交流對低碳轉型和應對氣候變化意義重大。打造碳中和服務業樞紐對于成都高新區管委
199、會管理部門和相關實施主體來說,在概念、實施目標及思路、實施內容等方面無現成實踐經驗可用,需要用一定的時間進行學習和研究。通過我們大量的文獻研究,專家訪談和線下走訪多方展開調研與深入交流,欣喜地發現成都高新區具備打造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的多重優勢,產業業態初顯,亟待培育。當前正是碳中和服務業培育較好的發力窗口期。未來碳中和服務業將成為成都高新區的新名片,需要我們抓住時代機遇,加快建設步伐;碳中和服務業將成為成都高新區的支柱新產業,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碳中和服務業將推進成都高新區建成新樞紐,立足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可廣泛服務于西南地區、中國和世界。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對打造成都高新區碳中
200、和服務業樞紐提出了發展定位以及短期、中期、長期的目標,并進一步謀劃多方面的發展策略和對應路徑,描繪出碳中和服務業樞紐建設的路徑圖和施工圖。我們相信隨著成都高新區持續推行開放政策、鼓勵技術創新、營造良好環境、開展深度交流,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將得到快速發展,現有低碳工作將進一步深入,逐步探索出一條通往凈零碳排放的可持續發展道路。賦能新發展洞察新浪潮萌生新業態打造新引擎創設新服務謀劃新未來71附錄本研究可能存在以下局限性。首先,碳中和服務業作為一種新興業態,尚未有機構或組織明確提出,也暫無明確定義與范圍。因此,本研究提出的碳中和服務業,及碳數據、氣候投融資、碳咨詢、碳法務、碳宣教五個細分類別的定
201、義與范圍時可能存在偏差和覆蓋不全的問題。其次,基于各類碳中和服務業服務主體、服務內容不同、產業生態位不同的考量,本研究還提出了針對不同碳中和服務業的區別化發展策略。但各類碳中和服務業產業發展呈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關系,且產業鏈交織復雜,因此本研究提出的發展策略和實際發展可能有所偏差。最后,本研究提出的打造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的發展方案與路徑,在區域層面引導、國家和省市支持、區域協調發展和企業機構參與提出多項不同具體舉措,但未對具體的方案與措施開展可行性研究。并且由于前期研究較為宏觀,本研究提出的策略主要為戰略性的,缺少部分具體的、可落地策略。因此,本研究提出的路徑可實施性尚待實
202、際驗證,僅可為成都高新區培育和發展碳中和服務業樞紐提供部分參考。研究局限性感謝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和成都高新區管委會的指導與支持。本項研究也獲得了專家團隊給予的建議與指導,專家團隊(按姓氏首字母排序)包括:崔金星(西南石油大學法學院)、丁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葛興安(盟浪可持續數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劉莉(成都市金融監管局)、廖文杰(四川大學)、毛穎(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聶兵(永清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向柳(四川省環境政策研究與規劃院)、周冀(四川省高院環資庭、成都鐵路運輸第二法院)、趙銳(西南交通大學地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曾薔(四川新開元律師事務所
203、)、張新蓉(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在此表示由衷的謝意。本報告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持續發展創新示范項目(成都)支持,項目支持團隊(按姓氏首字母排序)的成員:代雨薇、龔君、梁潔、Paul Young、石蓉、吳志強、趙越、趙瀅喆。研究及編寫團隊的成員:李文、王肖陽、石靖、陳永紅、金能、彭綺梅、蒯越、楊紫荊、江蘊臻、林劍群、應江月。致謝72成都高新區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策略研究報告本報告所引材料不在任何程度或方面明示或暗示聯合國對于任何國家、地域、城市或地區的法律地位或合法性,以及其版圖及邊界劃分的立場和觀點。本報告所述觀點僅代表編寫團隊的研究成果,不代表聯合國(包括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成員國(包括
204、中國)、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和成都高新區管委會的相關工作的執行依據。報告中所提及的企業和未提及的但具有相似性質的情況,不代表其得到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和成都高新區管委會的認可或推薦。本報告由社會價值投資聯盟(CASVI)提供研究內容和設計。編寫團隊已盡可能地確保報告所引用數據的準確性,但不為因數據應用所導致的任何后果承擔責任。2023 年 3 月SPARK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持續發展創新實驗室(成都)保留一切權利如果問題或建議,請聯系郵箱:infoundpsparklab.org未經許可,不得發布,轉載或引用。免責聲明73面向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應對氣候變化控制全
205、球升溫,中國碳達峰碳中和至關重要,實現碳中和是系統工程,需要從法律、政策、產業、社會、科技、金融、文化等全方位實現變革,通過創新發展聚焦實現碳中和的科技服務、金融服務、文化服務等,形成碳中和服務新業態,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保障,也是新的經濟增長領域。本報告以成都市高新區為對象,詳細分析了相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開展的碳中和服務現狀和發展趨勢,在中國首次系統研究了碳中和服務業的定義、范疇、服務類別,提出了在中心城市構建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的策略與路徑,對于成都市政產學研結合發展碳中和服務業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在全國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推廣意義。建議加強本項目的成果應用,促進政府出臺支持政策,支
206、持重點行業企業、高校、科研機構打造碳中和服務產品示范。唐鋆磊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峨眉計劃特聘專家、成都市蓉漂計劃特聘專家西南石油大學碳中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四川天府永興實驗室科技創新部負責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既是挑戰,更帶來機遇。碳中和服務業正是與雙碳目標背景相伴而生的新興產業。本報告創新性地將目光聚焦于這一新興產業,首次提出了碳中和服務業的定義,并以成都高新區為范例開展策略研究,就成都高新區打造碳中和服務業樞紐的策略與路徑建言獻策。期待成都高新區開展相關工作,壯大碳中和服務業,并將經驗推廣應用,助力雙碳目標實現。馬蔚華社會價值投資聯盟主席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影響力指導委員會委員盟浪可持續數字科技董事長中國宣布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以來,面向服務“雙碳”的百萬億級投融資市場,碳中和服務業事實上已經悄然而生,相應的研究卻明顯滯后。本報告作為首份聚焦碳中和服務業的研究成果,從碳中和服務業定義范疇、服務類型、發展路徑、具體案例等角度深入進行了業態與范式研究,就政產學研用協同推進碳中和服務業發展提出了高水準的對策建議。以成都高新區為主要研究樣本,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對于其他地方推進碳中和服務業同樣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何錦峰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董事長全國碳市場能力建設(成都)中心主要負責人四川省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專家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