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博--巡司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博.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胡明博--巡司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博.pdf(6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巡司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思路探討讓世界更暢通2023年8月第一部分:流域概況Contents目 錄第二部分:主要問題第三部分:解決措施一流域現狀(一)范圍界定(二)流域特征巡司河上接南湖、野芷湖、湯遜湖出口,下連青菱河,是大湯遜湖水系組成部分。巡司河流域比鄰南湖流域和湯遜湖流域,以其河道承雨范圍界定,面積32平方公里。河道全長10.6公里,1.6公里暗涵+9.0公里明渠。(一)范圍界定大湯遜湖水系(458km2)巡巡司司河河南南湖湖湯遜湯遜湖湖流域范圍32km2流域范圍37.4km2流域范圍240.4km2巡司河屬于大湯遜湖水系,全長10.6km。1.6km暗涵曬湖片合流區5.9km2武泰閘片
2、合流區3.8km2京廣鐵路北部舊城待更新,南部新城在建設,區域人口密集高,水環境保護難度大成熟居住社區2000年左右武昌舊城 7090S棚戶區+歷史建筑洪山區武昌區南部待開發區2010年人口密度分布圖排水體制分布圖城市土地開發圖(二)流域特征合流區占比40%南湖片分流區22.3km2分流區占比60%不良地質分布圖巡司河流域位于長江一級階地,地下水位高(20-22m),流域北部地質條件差,管道易塌陷錯口,外水極易滲入排水管網,對污水收集處理體系影響明顯。潛在巖溶地面塌陷分布區武漢市地貌略圖地下水位高,地質條件差,外水易滲入。(二)流域特征(二)流域特征巡司河南接青菱河,北至長江,全長10.6公里
3、,其中暗涵段1.6公里,明渠段9公里。隨著城市發展,兩岸工廠和居民增多,大量污水直排巡司河,水質開始惡化。巡司河原渠道水面寬1530米,水質良好,清潔透 明,可見魚蝦。70-90S1970年前巡司河一期、二期及災后重建工程,拓寬河道水面4060m,新建江南泵站,提升了巡司河排澇能力,改善局部景觀,2017年開始進行“黑臭”應急治理。為改善居住環境和交通條件,將武泰閘至解放閘段1.6公里明渠改為“鲇魚套暗涵”。90年代末第一階段2010-2018年第二階段青菱河河解放閘公里明渠9.0武泰閘南湖野芷湖湯遜湖連通渠自然生態河流演變為城市排澇通道,暗涵段切斷與長江的生態聯系鲇魚套暗涵二主要問題(一)水
4、環境問題(二)水安全問題(三)城市功能問題流域控制單元劃分(一)水環境問題 根據巡司河流域水系結構與排水分區現狀,將流域劃分為1個一級單元(即巡司河流域)、4個二級單元(以河段進行劃分)、8個三級單元(以排水分區進行劃分)一級單元二級單元干流河段長度(m)三級單元三級單元面積(公頃)巡司河流域巡司河南段64201310 2382 南湖連通渠段26803514 巡司河北段22004670 569 巡司河閘控段530684 7619 8487(一)水環境問題入河污染源由4部分組成:(1)上游來水輸入(南湖連通渠、青菱河);(2)點源污染(直排口污水、一體化尾水);(3)面源污染(地表徑流、管道存量
5、);(4)內源污染;巡司河流域污染源主要以上游輸入為主。其中,56%的COD污染通過上游來水輸入,氨氮上游輸入源占比高達60%,總磷負荷由上游輸入的部分占比達52%。其次為點源污染、面源污染負荷,主要水質指標COD、氨氮和總磷的比例分別為43%、39%和42%。在空間分布上,南湖連通渠和巡司河北段、閘控段承擔了大部分污染負荷。南湖連通渠段輸入的COD、氨氮與總磷負荷量占比分別達到67%、72%和66%。通過巡司河南段輸入的污染負荷最少,僅有3.5%的COD、1.2%的氨氮負荷和1.3%的總磷負荷入河。污染源結構解析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
6、%70.00%上游輸入污染點源污染面源污染內源污染巡司河流域污染源分布柱狀圖COD t/aNH t/aTP t/a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巡司河南段南湖連通渠段巡司河北段巡司河閘控段巡司河流域污染物空間分布柱狀圖COD t/aNH t/aTP t/a(一)水環境問題南湖湯遜湖南湖連通渠湯遜湖進水港解放閘(關閉)武泰閘(關閉)截污閘巡司河閘(關閉)巡巡司司河河第二通道青菱河b)龍王嘴污水廠出水節制閘(關閉)c)青菱河閘口出水巡司河流域上游輸入污染來源示意圖 巡司河上游來水輸入包括南側與東側2個方向a)巡司河中部與南湖連通渠相接
7、,承接來自龍王嘴污水廠的尾水,日均流量約為30萬m3/d,出水水質為一級A。b)巡司河南端巡司河/青菱河閘口處于關閉狀態,但根據調研發現,有少量水流自青菱河經閘口溢流泄入巡司河河道,即為巡司河南側水源,其流量較小,約為2000m3/d,實測水質數據為COD18 mg/L,氨氮1.84 mg/L,總磷0.11 mg/L。青菱河少量分流COD:50 mg/LNH3-N:5 mg/LTP:0.5 mg/LCOD:18 mg/LNH3-N:1.84 mg/LTP:0.11 mg/L污染源結構解析:(1)上游輸入污染河段分區入河總水量(m3/d)污染物平均濃度(mg/L)上游輸入污染負荷(t/a)COD
8、氨氮總磷COD氨氮總磷巡司河南段2000181.840.11 10.261.050.06南湖連通渠段3000005050.55475547.554.75總量3020005485.26548.5554.81(一)水環境問題污染源結構解析:(2)點源污染 巡司河沿岸分布大型點源排口有4處,其中:(a)巡司河閘控段、巡司河北段分布3座一體化污水處置設施,尾水總流量為8.0萬m3/d,出水水質為一級B標準;(b)南湖連通渠沿岸分布有一處大型排口,流量約1萬m3/d。(c)巡司河南側的干流沿途分布多處未完全封堵的小型排口,流量較小。河段分區入河點源水量(m3/d)污染物平均濃度(mg/L)點源污染負荷(
9、t/a)COD氨氮總磷COD氨氮總磷巡司河南段101.649.2312.51 0.911.570.220.02南湖連通渠段10025.572.8712.97 0.96311.1553.164.12巡司河北段6005078.3318.42 1.01 1315.26 175.7621.95巡司河閘控段20000608143858.47.3總量90177.12065.98 287.5433.39(一)水環境問題巡司河流域面源污染示意圖 根據流域內土地利用類型與下墊面產匯流規律,計算各區匯水年徑流量與主要水質指標污染負荷。COD是徑流污染負荷中主要的污染物質,3、4、7、8號控制單元排水分區的徑流污染
10、負荷貢獻率較大。巡司河流域排水管網存在混錯接、淤積現象,降雨時管內存量污染物被雨水徑流沖刷入河污染水體。概化排口河道圖例圖例污染源結構解析:(3)面源污染控制單元區域面源污染負荷COD t/aNH t/aTP t/a巡司河南段南段板橋片分流區387.4812.241.47南湖連通渠段南湖連通渠片分流區151.444.380.57巡司河北段南湖花園片分流區439.6113.31.66巡司河閘控段北段合流區1209.3841.997.56總計2187.9171.9111.26(一)水環境問題巡司河流域內源污染示意圖污染源結構解析:(4)內源污染 底泥釋放率受溫度影響導致差異大,冬季水溫低底泥污染物
11、釋放率??;夏季水溫高底泥污染物釋放率大。根據流域內河道受污染底泥主要分布位置,取樣分析底泥污染物釋放量,同時借鑒其它相關水域(長春伊通河、巢湖市環城河、杭州內河)底泥污染釋放研究成果:COD 104528mg/m2*d,NH3-N 80264mg/m2*d,TP 3280mg/m2*d冬季(12-2月)春秋季(34月、1011月)夏季(59月)合計(t/a)COD2.489.8321.4133.72NH3-N1.914.6610.7017.27TP0.761.553.245.56水環境容量計算-方法原理根據全國水環境容量核定技術指南和水域納污能力計算規程,巡司河水環境容量采用一維模型計算。水質
12、背景斷面在河段上游,排污口概化至河段的中點L/2處,則控制單元下游斷面的污染物濃度計算公式為:當污染物入河量m使CL等于控制單元水質目標Cs時,該m就是河流納水環境容量M,其計算公式為:上述兩式中,C0河流背景水質濃度,mg/L;CL流經L距離后的污染物濃度,mg/L;L控制單元內該河段的長度,m;u設計流量下河道斷面平均流速,m/s;K污染物綜合衰減系數,1/s。Qh設計河道流量,m3/s。m入河污染負荷,g/s。M計算河段的納污能力,g/s。(一)水環境問題水環境容量計算-邊界條件巡司河流域水系結構示意圖計算河道起始斷面終止斷面河段長度(m)斷面水深(m)非汛期斷面流量(m3/s)汛期斷面
13、流量(m3/s)河道坡降河道糙率巡司河南段青菱河閘口二通道閘口64202.60.024 0.456 0.000010.022南湖連通渠節制閘口連通渠交匯口26802.53.0103.436 0.000030.022巡司河北段京廣線鐵道橋下二通道閘口22002.30.9271.661 0.000040.022巡司河閘控段武泰閘口京廣線鐵道橋下53020.232 1.330 0.000040.022將巡司河干流分為南、北兩段,其中北段北側區域的合流制匯水分區大致以京廣線鐵道橋為界。給出河道水深、坡降、截面形狀、渠底糙率等邊界條件。河段流量采用實測值,根據曼寧公式計算河道設計流速。河道非汛期流量以最
14、不利條件(即最小流量)考慮。*巡司河南段青菱河閘口關閉,但根據實地調研發現,有少量水流自青菱河經閘口溢流泄入巡司河河道,且由于巡司河干流經二通道出流,因此在模型計算時,設置巡司河南段起始斷面為青菱河閘,水流流向為自南向北,坡降取水面高差計算。武泰閘口二通道閘口青菱河閘口巡司河第二通道節制閘口巡司河北段巡司河南段京廣線鐵道橋巡司河閘控段南湖連通渠(一)水環境問題水環境容量計算-計算結果計算河段背景斷面背景COD背景氨氮背景總磷目標水質地表V類降解系數COD氨氮總磷COD氨氮總磷巡司河南段青菱河口181.840.11COD400.03/d17.060.130.22 319.82 2.53 4.19
15、 南湖連通渠段四號閘口5050.5氨氮20.03/d-940.43-284.05-9.43-1073.75-324.32-10.77 巡司河北段京廣線鐵道橋下6081-582.14-175.09-17.51-1043.58-313.87-31.39 總磷0.40.02/d巡司河閘控段武泰閘口6081-145.85-43.79-4.38-837.71-251.48-25.15 非汛期環境容量汛期環境容量 總體結果表明:巡司河干流基本已沒有水環境容量,僅巡司河南段尚有一定的自凈能力。河道主要水質達到地表V類水質標準,需對入河污染進行削減,削減量至少應為:非汛期COD:1651.36t/a,氨氮:5
16、02.79t/a,總磷:31.10t/a;汛期COD:2635.22t/a,氨氮:887.14t/a,總磷:63.12 t/a。(一)水環境問題水環境模擬計算-模型搭建與計算參數選?。ㄒ唬┧h境問題現狀條件下巡司河與南湖連通渠沿岸排污口直排入河,武泰閘和巡司河北段設有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尾水處理達一級B標準后排放入河,龍王嘴污水廠出水達到一級A標準后排放入河。汛期時,流域內徑流污染與排水管道內的存量污染通過巡司河與南湖連通渠沿岸排口直排入河。情景編號情景描述時期情景條件主要輸入參數現狀沿河雨污排口直排入河非汛期沿河排口與分散一體化設施尾水直排入河,龍王嘴污水廠尾水直排入河。武泰閘與巡司河北段三
17、座一體化設施出水:2萬噸/天+2萬噸/天+4萬噸/天,COD:60 mg/L,NH3-N:8 mg/L,TP:1 mg/L(一級B標準)龍王嘴污水廠尾水:30萬噸/天,COD:50 mg/L,NH3-N:5 mg/L,TP:0.5 mg/L(一級A標準)其余入河點源排口水量與水質以現場調研實測數據為準。降雨徑流水量與水質數據根據不同排水區下墊面類型與產污系數等參數,結合逐日降雨數據,分不同雨型進行計算。存量污染根據前期研究數據分析進行計算。汛期降雨徑流直排入河,其余輸入條件同非汛期。汛期小雨為降雨量3占比45%,1P3占比34%,P1占比20%。局部存在漬澇風險:武昌區古城和曬湖局部仍有較高漬
18、水風險(50年一遇暴雨)(二)水安全問題(排澇)巡司河流域排水管網圖管網缺失巡司河排水管網評估能力不足能力不足漬水風險分布圖制約巡司河水達標、排水通道安全、武昌古城復興和長江主軸藍綠公共空間恢復的重大瓶頸水、城同治重大瓶頸 箱涵淤積深度1-1.5米,降雨時成為穩定的溢流污染源。淤積阻塞,改變河道高程,解放閘無法開啟,河道排水功能嚴重降低。河流正常形態破壞,切斷與長江的生態聯系,長江主軸藍綠生態空間要求難以實現。暗涵段周邊城區功能混雜,棚戶區環境差,制約武昌古城文化區建設。三解決措施(二)水環境治理(三)水安全強化(四)城市品質提升(一)目標原則巡司河流域位于武漢市主城區“兩區十五組團”規劃結構
19、的中央活動區邊緣,白沙新城與武昌古城連接處。巡司河周邊主要為居住用地、科研教育、綠地、商務用地。其中南湖連通渠以南至三環線段沿線以科研教育用地和綠地為主;南湖連通渠以北至武泰閘段沿線以綠地、居住用地為主,僅有少部分工業用地。市域中心體系規劃圖中央活力區四新漢江灣楊春湖諶家磯魯巷南湖巡司河中央活動區六大城市副中心之一,科創文化核心。市域文化戰略空間布局圖巡司河主城內唯一水域文化廊道主城文化戰略空間布局圖漢江灣商貿文化核心國博文化發展核心南湖科創文化核心環東湖文化核心青山文化發展核心江岸文化發展核心歷史之城文化核心巡司河北段、南湖科創文化核心是“文化+”多元融合的重要戰略空間以居?。?0%)和教育
20、科研用地(15%)為主土地使用規劃圖上位規劃銜接武漢市總體規劃(2017-2035)武漢市控制性詳細規劃武漢市水功能區劃武漢市地表水環境功能區類別和集中式地表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級別規定巡司河水質管理目標 為類市四水共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武漢市全面開展水質提升的工作意見的通知巡司河水質管理目標為類。2019年市委水治理相關文件核心精神2019年9月底前完成南湖區域雨污管網混錯接整改,全面消除建成區及軍運會環境質量保障范圍內的黑臭水體,并采取切實措施保障“長制久清”;年內全面摸清全市雨污管網混錯接情況,完成東湖、湯遜湖等重點區域雨污管網混錯接整改;2020年,全面完成全市雨污管網混錯接整
21、改,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2021年,中心城區和新城區污水處理率分別達95%、85%以上,建成區湖泊港渠實現全截污。上位規劃銜接水功能區劃及市委相關文件20212025年20262035年總體目標:將巡司河建成行洪排澇為主的城市景觀河流。水、城同治,兩治配合,打造城水相融、綠色宜居的濱水生態示范區。近期目標:全面消除黑臭,主要水質指標達到地表水V類標準;中遠期目標:恢復河道自然生態通江功能,主要水質提升到類。水環境目標:水安全目標:近期目標:有效應對30年一遇暴雨中遠期目標:有效應對50年一遇暴雨(一)目標原則(一)目標原則治污水優化排水體制,縮減合流區 排水體制優化:1.南湖花園片和板橋保持分
22、流制;丁字橋片已基本按照雨污分流建成,調整為分流區;2.武昌舊城片保持合流制,優化合流區面積為9km2,規劃縮減合流區面積共4km2,合流區由原來的占比40%縮減至28%。合流區分流區丁字橋片舊城改造片(二)水環境治理武泰閘地下污水處理廠新建武泰閘地下污水處理廠設計規模:15萬噸/天,MBR膜工藝;尾水排放標準:準IV類水;水廠位置:白沙洲高架橋與京廣鐵路間特點:與合流CSO廠/調蓄池共建,緊湊布置,最大化節約土地,調度方便。優勢:(1)尾水可用于河道補水,增強水動力;(2)合流制污水就近處理,減輕下游壓力;(3)撬動巡司河北3.2km2區域更新。治污水優化廠站布局,合流區新建污水廠武泰閘處理
23、廠武咸泵站板橋泵站黃家湖污水廠南湖花園泵站(二)水環境治理(二)水環境治理 補齊、完善主干管新建平安路主干管道(雅安街-富安街)1.0km 管道缺陷修復全面推進管網清淤、缺陷修復共1815處?;戾e接改造徹底改造管網混錯接點298處。污水主干管道改造管道空白區管道序號泵站名稱現狀規模(立方米/秒)遠期規劃規模(立方米/秒)1武咸泵站1.50.52板橋泵站1.431.23曬湖泵站0.704南湖花園泵站0.951.35石牌嶺泵站0.20.256工大泵站0.350.45擠外水:完善污水管網,實現“提質增效”,優化泵站規模20萬萬m3調蓄池調蓄池+15萬萬m3/d CSO廠廠12萬萬m3調蓄池調蓄池海綿
24、建設分流改造舊城更新海綿建設源頭治理 新建地塊海綿建設海綿面積 574.56 ha 雨污分流同步改造地塊海綿改造面積523.77ha單獨海綿改造地塊:54.17ha加強移動式散點源管理過程控制 雨污水管網混錯接整治 雨水管道缺陷修復智能截流井控制;末端兜底 合流區新建CSO廠、調蓄池 分流區新建初雨廠、調蓄池 年均溢流次數控制在10次海綿建設控雨水全過程控制、分區施策北部舊城片合流區北部舊城片合流區南部南湖花園及南部南湖花園及板橋片分流區板橋片分流區(二)水環境治理控制內源污染,開展清淤維護:原位修復+生態清淤+重金屬固化填埋序號河段范圍清淤河段(km)清淤深度(m)清淤量(萬m3)處置方式1
25、 武泰閘-揚子江工業區南側0.30.80.36原位修復+重金屬底泥固化填埋2長海路南湖連通渠0.551.052.3生態清淤+局部重金屬底泥固化填埋3南湖連通渠華村路0.890.712.54南湖連通渠2.680.546合計4.42-11.16-原位修復原位修復+重金屬固重金屬固化填埋化填埋生態清淤生態清淤+局部重金局部重金屬固化填屬固化填埋埋削內源原位修復+生態清淤(二)水環境治理 恢復巡司河河道,新建1.6km連通明渠,破解暗涵段帶來的水污染根治難題。以通促活,以通促排,解決巡司河長治久清問題?;謴秃恿骺臻g形態完整,河城同治,助推武昌舊城生態空間質量的提升。健生態疏、通并舉,河、城同治(二)水
26、環境治理 新建明渠走廊紅線寬50米,長1.6公里,水深0.52.5米,流量40立方米/秒。原有暗涵(2孔)保留,作為截污/溢流通道,南側用地盤整(50m紅線范圍內拆遷)。實施難度較小、拆遷量小、經濟性好,局部交通影響不大?,F狀2孔暗涵新建巡司河明渠現狀合流管道健生態疏、通并舉,河、城同治(二)水環境治理二通道排水(解放閘關閉)解放閘排水(解放閘開啟)解放閘開閘后牛山湖入湯遜湖至巡司河補水(緩解巡司河南部水動力差)19米17米閘站水位調控(緩解巡司河全線水動力差)(緩解巡司河北段水動力差)解放閘打開前:武泰閘污水廠尾水補充入河,緩解巡司河水動力性差。解放閘打開后:南部湯遜湖補水,東部二通道補水,
27、污水廠尾水補水。(緩解巡司河全段水動力差)健生態巡司河流域活水循環(二)水環境治理優化市區兩級管控體系,實現分級分區分類管理一、建立水務、環保等相關部門的協調聯動機制;二、建立水位、水質監測及信息維護等自動化、智能化管理調度平臺;三、建立雨前箱涵疏撈、機械清渣、泵站閘門調度等精細化管理機制。保長效:權責分明,智慧運營1.雨水排口在線監測(沿河排口共15處)2.污水管道起、末端及重要節點監測(共9處)3.河流斷面水位水質監測(共8處)第四級第三級第二級第一級社區雨、污水排口雨、污水主干管口水流去向河道斷面監測入河排口監測綜合管控平臺(二)水環境治理(二)水環境治理編號編號情景描述情景描述設置依據
28、設置依據河流水質目標河流水質目標情景1河道排口全面截污削減沿河點源污染負荷近期:巡司河與南湖連通渠水質整體達到地表V類水質標準,遠期:達到地表IV類水質標準情景2河道排口全面截污新建武泰閘污水廠削減點源污染負荷及上游來水輸入負荷情景3河道排口全面截污新建武泰閘污水廠上游來水提質增量進一步削減上游來水輸入負荷情景4河道排口全面截污新建武泰閘污水廠上游來水提質增量新建面源污染末端控制設施(調蓄池)在削減點源與上游輸入負荷的前提下,控制降雨產生的地表徑流源負荷,緩沖管道存量污染負荷輸入情景5河道排口全面截污新建武泰閘污水廠上游來水提質增量新建面源污染末端控制設施(調蓄池)在削減點源與上游輸入負荷的前
29、提下,加強控制汛期地表徑流負荷,緩沖管道存量污染負荷輸入情景6河道排口全面截污新建武泰閘污水廠上游來水提質增量新建面源污染末端控制設施(調蓄池)適當增加青菱河來水水量加強水系連通,改善水動力條件水質達標分析(二)水環境治理水質達標分析CODNH3-NTP巡司河巡司河干流干流最大值40.00 2.00 0.31 平均值17.62 0.96 0.17 巡司河巡司河南段南段最大值40.00 2.00 0.20 平均值4.10 0.60 0.10 巡司河巡司河北段北段最大值39.66 1.98 0.31 平均值31.42 1.33 0.24 南湖連南湖連通渠通渠最大值40.00 2.00 0.20 平
30、均值39.37 1.97 0.20 工程實施可保障巡司河與南湖連通渠水質整體達到地表水V類標準。工程措施實施后,巡司河干流和南湖連通渠非汛期水質基本滿足地表V類水質標準。巡司河干流COD、氨氮與總磷平均值分別為17.62mg/L、0.96mg/L和0.17mg/L。其中巡司河北段主要承接南湖連通渠與武泰污水廠來水,南段閘口附近水流緩慢,入水口除水質較差,其他河段水質整體達標。非汛期非汛期南段連通渠北段南段北段連通渠南段北段連通渠近期:排污口全面截流,管道清淤維護,新建污水廠及CSO調蓄池,新建SSO調蓄池,南湖連通渠淶水為地表水V類標準(二)水環境治理水質達標分析CODNH3-NTP巡司河巡司
31、河干流干流最大值40.00 2.00 0.32 平均值26.82 1.04 0.21 巡司河巡司河南段南段最大值40.00 2.00 0.20 平均值19.95 0.65 0.16 巡司河巡司河北段北段最大值39.02 1.90 0.32 平均值33.83 1.44 0.26 南湖連南湖連通渠通渠最大值40.00 2.00 0.20 平均值39.54 1.96 0.20 面源污染控制工程的實施可有效改善巡司河汛期水質。汛期小雨時巡司河整體水質基本達標,COD、氨氮與總磷平均值分別為26.82mg/L、1.04mg/L和0.21mg/L。其中:北段汛期雨天水中COD與氨氮濃度較高,最高值分別達到
32、39.02mg/L和1.90mg/L。南段污染較輕,主要水質指標濃度均可滿足地表IV類水質標準。汛期汛期小雨小雨南段連通渠北段南段北段連通渠南段北段連通渠近期:排污口全面截流,管道清淤維護,新建污水廠及CSO調蓄池,新建SSO調蓄池,南湖連通渠淶水為地表水V類標準(二)水環境治理水質達標分析CODNH3-NTP巡司河巡司河干流干流最大值40.00 2.00 0.33 平均值31.60 1.16 0.23 巡司河巡司河南段南段最大值40.00 2.00 0.23 平均值27.61 0.76 0.19 巡司河巡司河北段北段最大值39.10 1.83 0.33 平均值35.67 1.58 0.27
33、南湖連南湖連通渠通渠最大值40.35 2.00 0.20 平均值39.80 1.95 0.20 汛期中雨時,巡司河水質整體達標。其中巡司河干流COD、氨氮與總磷平均值分別為31.60mg/L、1.16mg/L和0.23mg/L。南湖連通渠段水質基本滿足地表V類水質標準。南段污染較輕,COD平均值為27.61mg/L,氨氮和總磷平均濃度分別為0.76mg/L和0.19mg/L,基本滿足地表水IV類水質標準。汛期汛期中雨中雨南段連通渠北段南段北段連通渠南段北段連通渠近期:排污口全面截流,管道清淤維護,新建污水廠及CSO調蓄池,新建SSO調蓄池,南湖連通渠淶水為地表水V類標準(二)水環境治理水質達標
34、分析CODNH3-NTP巡司河巡司河干流干流最大值40.00 2.00 0.32 平均值30.59 1.14 0.22 巡司河巡司河南段南段最大值40.00 2.00 0.20 平均值26.27 0.70 0.17 巡司河巡司河北段北段最大值37.84 1.90 0.32 平均值35.00 1.58 0.27 南湖連南湖連通渠通渠最大值40.52 2.00 0.21 平均值39.53 1.91 0.20 汛期大雨時,CSO廠、初雨調蓄池可緩沖和存蓄大部分面源污染,降低污染物入河量,巡司河北段COD、氨氮與總磷平均值分別為35mg/L、1.58mg/L和0.27mg/L,基本滿足地表水V類標準。
35、由于大雨時后期雨水污染較輕,巡司河南段水質較好,COD、氨氮與總磷平均值分別為26.27mg/L、0.70mg/L和0.17mg/L,水質整體達標。模擬結果表明工程措施的實施可有效改善巡司河汛期水質,保障汛期巡司河水質達標。汛期汛期大雨大雨南段連通渠北段南段北段連通渠南段北段連通渠近期:排污口全面截流,管道清淤維護,新建污水廠及CSO調蓄池,新建SSO調蓄池,南湖連通渠淶水為地表水V類標準南段連通渠北段南段連通渠北段南段連通渠北段南段連通渠北段中遠期(至2035年):1.污水收集處理系統完善2.初雨污染全面控制3.海綿建設、雨污分流、管網健全4.暗涵段綜合治理、水系連通、活水循環水質基本達到地
36、表水IV類非汛期汛期非汛期汛期近期(至2025年):1.污水管網系統基本完善;2.新建地下污水處理廠;3.新建末端CSO調蓄池;4.海綿建設、初雨污染基本控制;水體消除黑臭,水質達到地表V類水質達標分析(二)水環境治理(三)水安全強化(防洪)泵站出水消力池泵站出水消力池自排閘自排閘新建防洪墻新建防洪墻現狀八鋪街堤現狀八鋪街堤武船專防堤武船專防堤長長江江自排箱涵自排箱涵排水泵站排水泵站擬拆除防洪堤擬拆除防洪堤規劃道路寬規劃道路寬40m巡司河巡司河1.新建防洪墻,拆除舊有防洪堤2.巡司河暗涵段還渠擴建防洪及岸線優化,解放閘改造(三)水安全強化(排澇)新建巡司河泵站,完善流域排水管網,有效應對50年
37、一遇暴雨 規劃新建巡司河排澇泵站40m3/s,補齊巡司河流域北片排澇短板,湯遜湖水系總抽排能力提升至365m3/s。新增北部老城區和南部新建區主干排水通道,完善次支管網,合計新建管網36公里。優化新建及改造區域的豎向高程,盡量避免出現地勢低洼區;6處已建區的低洼地區制定“一點一策”。低洼區古城新韻生態建設示范區長江主軸藍綠公共空間修補亮點項目項目區位項目區位項目位于長江主軸之文化軸-武昌古城文化特色區(四)城市品質提升一條水岸帶十里黃金水岸十里黃金水岸兩個都市核心圈北部商貿文化、南部科教文創北部商貿文化、南部科教文創三段城市發展空間繁華金融段、特色居住段、科教文創段繁華金融段、特色居住段、科教
38、文創段(四)城市品質提升總體結構(四)城市品質提升用地優化保留用地改造用地A4保留用地改造用地原控規優化方案初步設定容積率為:居住2.5-3.0,商業2.0-4.0估算總建筑規模:260萬平方米,其中:(1)居住建筑規模:30萬平方米;(2)商業建筑規模:90萬平方米保留用地改造用地按照“公益性設施不減少”原則,對鲇魚套暗涵兩側3.2平房公里范圍的現有控規進行優化優化后可開發經營性建設用地:居住用地45公頃商業用地130公頃(四)城市品質提升概念方案江1武船文創園2345678910濱江Mall展覽中心地標建筑文化中心體育場館金融商業商業綜合體文化商業街生態居住11121314中小學醫院武泰閘
39、歷史游園瞰江游園1297865101043137998復復興興路路梅家山梅家山立立交交紫陽湖長10101010141112(四)城市品質提升概念方案未來展望流域水生態健康水環境質量提升水體黑臭治理感謝大家的聆聽讓世界更暢通讓生活更美好讓設計更優質讓水行業更造福人類中國市政工程東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HINA NORTHEAST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RESEARCH INSTITUTE CO.LTD.HINA NORTHEAST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RESEARCH INSTITUTE CO.LTD.胡明博1384418356813844183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