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菊-山東大學-基于新形態教材的研究生英語教學資源建設與使用.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王俊菊-山東大學-基于新形態教材的研究生英語教學資源建設與使用.pdf(43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基于新形態教材的研究生英語基于新形態教材的研究生英語教學資源建設與使用教學資源建設與使用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 王俊菊2023.3.25 北京發言提綱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要求01新形態教材的特色03新形態教材的編寫依據02新形態教材的使用建議04PART 01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要求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要求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國累計培養了1000多萬博士、碩士。一、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要求一、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要求2020年招收研究生110.6110.6萬人,在學研究生313.96313.96萬人2021年招收研究生117.7117.7萬人,在學研究生333.2333.2萬人2022年招收研究生124
2、.2124.2萬人,在學研究生365.4365.4萬人2023年考研報考人數474474萬,預計招生人數將達到130130萬一、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要求一、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要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為核心,深化任務,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為核心,深化改革創新改革創新,推動內涵發展。把研究作為衡量研究生素質的基本指標,優化學科專業布局,注重分類培養、開放合作,培養具有研究和創新能力的高層次人才培養具有研究和創新能力的高層次人才。研究生教育在培養創新人才創新人才、提高創新能力創新能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具有
3、重要作用。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深入推進學科專業調整,提升導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深入推進學科專業調整,提升導師隊伍水平,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師隊伍水平,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加快培養國家急需的高層次人才,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貢獻。2020年7月29日 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研究生教育肩負著高層次人才培養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創新創造創新創造的重要使命,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應對全球人才競爭的基礎布局。工作主線:工作主線:立德樹人、服務需求、提高質量、追求卓越2020年9月 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一、研究生教
4、育改革發展要求一、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要求16.加強課程教材建設,提升研究生課程教學質量。加強課程教材建設,提升研究生課程教學質量。培養單位要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完善課程設置、教學內容的審批機制,優化課程體系,加強教材建加強教材建設,創新教學方式,突出創新能力培養設,創新教學方式,突出創新能力培養,加強體育美育和勞動實踐教育。規范核心課程設置,打造精品示范課程,編寫遴選優秀教材,推動優質資源共享。將課程教材質量作為學位點合格評估、學科發展水平、教師績效考核和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重要內容。鼓勵辦好研究生創新實踐大賽和學科學術論壇。在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中單獨設立研究生教學成果獎。4.完善思想政治教
5、育體系,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開全開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加強研究生課程思政加強研究生課程思政,建成一批課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課程思政示范課程,選樹一批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團隊,建設一批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推進學科專業調整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提升導師隊伍水平嚴格質量管理加強條件資源保障改革舉措:改革舉措:一、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要求一、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要求“雙一流”建設高校要更加突出培養一流人培養一流人才、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6、爭創世界一流的導才、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爭創世界一流的導向,為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提向,為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撐供有力支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重要貢獻。2022年4月 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召開新一輪“雙一流”建設推進會 懷進鵬一、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要求一、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要求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我們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
7、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接班人推進推進教育數字化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2022年10月 黨的二十大報告一、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要求一、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要求數字教育應是更有質量的教育。數字教育應是更有
8、質量的教育。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數字技術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階梯。發展數字教育,能夠豐富智能教室、自適應學習、學情智能診斷、智慧課堂評價等場景應用,推動線上線下融合互動,改善改善教學方法,增強教學過程的創造性、體驗性和啟發性,教學方法,增強教學過程的創造性、體驗性和啟發性,撬動課堂教學發生深層次變革,創新教育教學和人才撬動課堂教學發生深層次變革,創新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模式,以教育的智能化支撐提高教育管理和評價培養模式,以教育的智能化支撐提高教育管理和評價效能,提高人類學習與認知效能效能,提高人類學習與認知效能,為實現更加優質的教育提供強大動力。二、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二、轉變教育教
9、學理念,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2023年2月 世界數字教育大會“數字變革與教育未來“懷進鵬數字教育應是適合人人的教育。數字教育應是適合人人的教育。25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在人類漫長的文明進程中,我們一直在努力追求實現因材施教。數字教育能夠在個性化地學、差異化地教、科學化地數字教育能夠在個性化地學、差異化地教、科學化地評等各方面發揮獨特優勢評等各方面發揮獨特優勢,通過信息跟蹤挖掘、數字回溯分析、科學監測評價等,描繪學生成長軌跡,為每個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育方案。這也必將有利于重塑人類教育形態,使人人接受適合的教育成為可能,助力終身學習和學習型社會建設。二、轉變教育教學
10、理念,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二、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數字教育應是綠色發展的教育。數字教育應是綠色發展的教育。綠色發展是以效率、和諧、持續為目標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方式。面對日益嚴重的全球能源危機、氣候危機和生物多樣性危機,教育不僅不能置身事外,還應為推動經濟社會綠色發展發揮基礎性支撐作用。我們要遵循節約節儉、簡潔高效的原則發展數字教育,重在應用為王、服務至上,不盲目追求高端。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的能力,合理使用數字化教材、教具,合理使用數字化教材、教具,推動數字教育成為教育低碳轉型的催化劑和加速器,推動數字教育成為教育低碳轉型的催化劑和加速器,助力綠色發展助力綠色發
11、展,保護好人類共同的家園。二、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二、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二、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二、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能夠掌握在教育教學中選擇數字化設備、軟件、平臺的原則與方法;能夠運用數字評價工具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應用智能閱卷系統、題庫系統、測評系統對學生知識準備、學習能力、學習風格進行分析;能夠利用數字技術資源發現學生學習差異,開展針對性指導等。2023年2月 教育部 教師數字素養三、山東大學研究生人才培養與教學改革三、山東大學研究生人才培養與教學改革分類(學科、專業、出國、就業)分層(學博、專博、學碩、專碩)分級
12、(基礎班、提高班、高級班)分類分層分級教學大綱:通用、分類、實用課程體系:內圈EAP外圈ESP拓展圈EPP教學模式:研討式,探究式,混合式(技術賦能)師資隊伍:專業化、學科化、復合型教學效果:五育并舉,課程思政,創新能力PART 02新形態教材的編寫依據新形態教材的編寫依據一、研究生英語教學情況一、研究生英語教學情況教學重點PART 01鞏固語言基礎,掌握學術閱讀、寫作技巧,提升英語學術交流能力,落實立德樹人的目標痛點和挑戰PART 02課時大幅縮減、師資匱乏,難以保障教學效果個性化教學需求明顯,各層次院校、各專業的需求不盡相同教學手段相對單一,數字化、信息化應用不足教材使用問題PART 03
13、教材陳舊、理念落后,缺乏適合各個專業學習的通識性素材教材缺乏實用性學術技能講解和練習缺乏數字資源,如配套數字課程、學術類和思政類音視頻資源、自主學習資源等教師數字素養PART 04大部分教師仍以“紙質教材+課件”的授課方式為主能夠熟練運用平臺、工具等技術手段開展混合式教學的教師較少學生需求PART 05英語能力提升,論文發表、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人工智能帶來的巨大挑戰!高階思維價值觀念情感交流倫理道德新形態教材定位非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專碩和學碩),匹配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五級目標提升研究生的學術英語能力、思辨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學術實踐能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中國情懷,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的拔尖創新
14、人才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一體化設計,推動線上線下融合互動,使教學過程數字化,創新語言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二、研究生英語教材設計:智能化、個性化新形態教材二、研究生英語教材設計:智能化、個性化新形態教材紙質教材(課堂手冊)多模態數字資源(數字課程、拓展課程)U校園智慧教學云平臺Unipus智慧課堂環境輔助教學資源(混合式教學指導手冊、助教課件、試題庫)育人目標育人目標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傳播能力,培養國際視野,堅定文化自信,樹立正確的文化觀課程目標:多元能力培養課程目標:多元能力培養語言應用能力:學術場景下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學術思維能力:思辨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學術素養:學術研
15、究與實踐能力、遵守學術規范與倫理教學理論混合式學習理論布魯姆認知目標分類理論思政育人方法手段線上線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學實踐教師需具備一定的數字素養,運用U校園平臺的大數據反饋、寫作和語音自動評閱等功能,開展學情分析,輔助作業批閱,激發學生參與感教學效果檢驗教材設計能否真正滿足師生需求,有效實現混合式教學流程,達到預期教學效果,為新形態教材的后續修訂提出改進方案研究生研究生新形態教材新形態教材編寫編寫三、研究生英語新形態教材的編寫依據三、研究生英語新形態教材的編寫依據PART 03新形態教材的特色新形態教材的特色一、創設智慧式教學流程,新形態教材模式助力混合式教學實踐一、創設智慧式教學流程
16、,新形態教材模式助力混合式教學實踐評價分析應用理解記憶創造布魯姆-安德森認知能力模型高階思維能力低階思維能力教師引導學生研討互動,辨析文章深意,分析評價作者觀點,培養批判性思維通過協作實踐為寫作、口語產出鋪設思路,拓展學術技能,錘煉學術思維落實思政育人目標,培養跨文化能力線下線上學生自主研讀文本,完成語言訓練,夯實基礎、提升語言應用能力學習技巧微課,完成技能訓練,掌握學術技能提升自主學習能力U校園將線上、線下環節緊密銜接,充分融合,通過學情分析反饋,幫助教師反撥課堂教學新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的智慧教學設計二、思政育人理念與教材內容有機融合,落實課程思政目標二、思政育人理念與教材內容有機融合,落實課
17、程思政目標教材巧妙融入思政素材,傳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中西對比、實踐產出等落實價值觀塑造,培育文化自信、文化傳播力。主題覆蓋,豐富全面二、思政育人理念與教材內容有機融合,落實課程思政目標二、思政育人理念與教材內容有機融合,落實課程思政目標政 治 認 同家 國 情 懷文 化 素 養道 德 修 養職 業 品 格法 制 觀 念單元主題思政內容與教學目標維度1 ChallengeSaihanbaA green miracle in China塞罕壩三代林場建設者們如何扎根荒漠,用青春與奮斗創造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感悟艱苦奮斗、甘于奉獻、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增進對生態文明理念的理解和認識。家
18、國情懷政治認同2 ExpanseChinas new model for urbanization中國城市化建設的重大意義,以及新型城鎮化建設所取得的成就(包括城市群和特色小鎮的構建),增進對國家發展戰略與成果的認識,提升道路自信與制度自信。政治認同3 BehaviorChinese moral education道德教育對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作用、中國傳統育人思想(“君子”、“仁”)和方法(“三省吾身”、“學思結合”等),以及新時代中國青年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忠于祖國、忠于人民,尊道德、重實干、求進取的育人新要求。道德修養文化素養4 ChangeChinas high-spee
19、d railway中國高鐵當今取得的成就,回顧了高鐵修建歷程,并展望未來中國交通網絡的發展方向,加深學生對中國建設成就的了解,增強道路自信。政治認同5 EnergyChinas global leadership in renewable energy中國在發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全球能源轉型中發揮的積極作用,增進對國家發展戰略與成果的認識,提升道路自信與制度自信。政治認同6 ConflictChinas democratic centralism中國的民主集中制,加強學生對政治制度的理解和闡釋能力,充分彰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培育學生的政治認同。政治認同提高級讀寫教程以
20、提高級讀寫教程U4為例二、思政育人理念與教材內容有機融合,落實課程思政目標二、思政育人理念與教材內容有機融合,落實課程思政目標任務設計:全過程、全滲透、多元化、多模態Change is essential in all aspects of our life.No matter what areas you specialize in,the only way to improve your situation and get ahead in life is through change.Without change,individuals would lose their growth o
21、pportunities and businesses would lose their competitive edge Change helps us move forward and leads to progress and success.單元導語:積極心理視角,正能量傳遞,好行為習慣二、思政育人理念與教材內容有機融合,落實課程思政目標二、思政育人理念與教材內容有機融合,落實課程思政目標任務設計:全過程、全滲透、多元化、多模態熱身活動:國際視野、科學精神、創新意識牛頓瓦特愛迪生愛因斯坦袁隆平博納斯李二、思政育人理念與教材內容有機融合,落實課程思政目標二、思政育人理念與教材內容有機融合
22、,落實課程思政目標任務設計:全過程、全滲透、多元化、多模態文化素養:中國故事,中國自信,政治認同,奮斗精神二、思政育人理念與教材內容有機融合,落實課程思政目標二、思政育人理念與教材內容有機融合,落實課程思政目標任務設計:全過程、全滲透、多元化、多模態迷你任務:講中國故事,展中國自信,傳中國聲音產出導向結果導向目標導向三、選篇視角多元、內涵豐富、啟迪思考,體現時代脈搏、國際視野三、選篇視角多元、內涵豐富、啟迪思考,體現時代脈搏、國際視野話題熱門選取環境保護、疾病防治、語言文化、生命科學、全球與區域發展、法律與倫理道德、新興科技發展等熱門話題選篇多元閱讀選篇以議論文、說明文為主要體裁,學術性、科普
23、性、信息性、時效性突出,符合研究生認知水平素材真實視聽素材聚焦真實學術場景,以學術對話、學術研討、學術講座為主要形式四、著重培養學術技能,涵蓋學術讀寫、學術聽說、學術思辨全場景四、著重培養學術技能,涵蓋學術讀寫、學術聽說、學術思辨全場景課堂手冊:技巧知識框 線上線下相結合學術聽說學術閱讀學術思辨微課視頻+自主訓練數字課程:機器評閱語音評測以產出任務為導向,形成線上線下學習流程閉環學術交流學術寫作iWrite智能機評、互評01 明確任務、提供指南02 范例學習與分析03 語言知識拓展學習04 學術寫作/交流技巧學習05 完成任務(提供腳手架)專業學術場景,教師、學生個性化需求學術拓展課程學術詞匯
24、講練學術英語論文寫作國際學術英語交流微課視頻+自主訓練五、任務設計關注思辨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提升實踐創新能力五、任務設計關注思辨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提升實踐創新能力課后問答課后問答深度思考宏觀視角關聯思維課后討論課后討論思辨能力高階思維創新意識拓展任務拓展任務中國視角中國方案創新發展創設創設“教師引領、學生協作、互動研討教師引領、學生協作、互動研討”的課堂教學范式的課堂教學范式PART 04新形態教材的使用建議新形態教材的使用建議課前課前線上自主學習線上自主學習線下互動研討線下互動研討線上鞏固效果線上鞏固效果課中課中課后課后 學生:學生:了解本單元學習內容,自主研讀文本、學習技巧
25、,操練語言 教師:教師:通過學情分析,查看學習情況,了解學生薄弱點課堂上,師生利用課堂手冊課堂手冊進行互動研討。檢驗學生自學效果、講解重點難點,辨析文章深意,應用學術技巧,鑒賞范文,掌握要領 學生:學生:自主復習鞏固,完成小組任務、寫作和演講等產出任務 教師:教師:反饋評價一、線上線下定位清晰、融合共通一、線上線下定位清晰、融合共通二、注重價值塑造、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相統一二、注重價值塑造、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相統一知識知識能力能力堅持學生中心、產出導向融語言能力提升于內容學習之中素養素養三、運用多元教學方式與評價手段三、運用多元教學方式與評價手段研討式真實性Unipus智慧課堂環境創新功能與技
26、術手段創新功能與技術手段U校園平臺大數據反饋與教學管理功能寫作智能評閱引擎語音智能評閱引擎語音實時轉寫以教育智能技術支持新形態教材多元任務設計,創新教學方式與評價手段,提升教師數字素養項目式產出性案例式個性化合作式參與性四、心懷國之大者,實現價值傳承、責任擔當和創新發展四、心懷國之大者,實現價值傳承、責任擔當和創新發展語言駕馭能力高階思維能力學術創新能力中外交流能力國家意識中國立場全人教育全面發展五、教學效果五、教學效果院校使用情況80+80+院校6060多萬小時多萬小時學習時長80000+80000+學習人數五、教學效果五、教學效果教改成果:內蒙古農業大學新探索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五、教學效果五、教學效果教改成果:內蒙古農業大學新探索促進“學生成長”PART 05結語結語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正處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的關鍵時期 研究生教育正在經歷從大到強的轉變,國內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挑戰結語結語 國家發展對研究生教育的全新定位 社會發展對研究生教育提出更高要求 教育強國建設對研究生教育提出更高期待結語結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立德樹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課程思政高階思維創新精神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此處可放置學校logo一孔之見!一孔之見!多多批評指正!多多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