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E:鋼鐵行業上市公司降碳減污指數評價報告2023(7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IPE:鋼鐵行業上市公司降碳減污指數評價報告2023(77頁).pdf(7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目 錄 1.引言.1 2.鋼鐵企業降碳減污指數 2.0.6 3.上市鋼企降碳減污指數 2.0 評價結果.8 4.上市鋼企氣候行動表現得分及分析.10 4.1 年度得分對比.10 4.2 氣候行動方面的進展與挑戰.14 5.上市鋼企環境表現得分及分析.32 5.1 年度得分對比.32 5.2 環境表現的進展與挑戰.33 6.建議與展望.53 附錄 1 2022 年以來中國發布的鋼鐵行業減污降碳相關政策.57 附錄 2 上市鋼企及關聯企業通過年報披露的范圍 1&2 排放量.65 附錄 3 上市鋼企通過年報披露關聯企業的違規問題及整改措施.67 附錄 4 參評上市公司自身及關聯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2、及公示情況.72 關于 IPE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是一家在北京注冊的公益環境研究機構。自 2006 年成立以來,IPE 開發并運行蔚藍地圖數據庫(),2014 年上線“蔚藍地圖”APP,推動環境信息公開,賦能綠色供應鏈和綠色金融,助力企業綠色轉型和低碳發展,促進多方參與環境治理,共同守護地球家園。關于綠色江南 綠色江南成立于 2012 年 3 月 22 日,成立十余年專注于“工業污染源監督”,始終秉承著“我們消滅污染,不是消滅污染企業,而是推動污染企業治理污染,從而消滅污染”的工作態度開展工作。編寫組成員 IPE:朱紫琦,丁杉杉,張慧,馬軍,黎萌,徐昕,李赟婷 綠色江南:方應君,魯麗,
3、楊文娟,金心妮 特別鳴謝 感謝海因里希伯爾基金會(德國)北京代表處、阿拉善 SEE 珠江項目中心對指數開發提供支持。感謝合一綠學院,長安信托和自然之友對項目行動的支持。感謝兼職趙燁軒、杜姍,實習生魏娜、馬一凡、崔香瑛、高瑀對本篇報告的貢獻。免責聲明 本研究報告由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和綠色江南撰寫,研究報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并盡可能保證可靠、準確和完整。本報告不能作為 IPE 或綠色江南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IPE 和綠色江南將根據相關法律要求及實際情況隨時補充、更正和修訂有關信息,并盡可能及時發布。IPE 對于本報告所提供信息所
4、導致的任何直接的或者間接的后果不承擔任何責任。如引用發布本報告,需注明出處為 IPE 和綠色江南,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本報告之聲明及其修改權、更新權及最終解釋權均歸 IPE 所有。注:1.本報告評價期為:2022 年 10 月 1 日至 2023 年 7 月 31 日;2.評價信息來源:企業官方網站、年報、CSR 報告、ESG 報告等定期報告、官網等公開渠道發布的信息、蔚藍地圖數據庫收集的可信源發布的數據,以及綠色江南在現場調研中的發現和總結;3.如本報告的中英文版本出現不一致,請以中文版為準。1 1.引言 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為房地產、基礎設施建設、機
5、械設備、汽車、能源、船舶等行業提供重要的工業原料1。鋼鐵生產,即黑色金屬冶煉加工,主要包括煉鐵、煉鋼、鋼加工、鐵合金冶煉、鋼絲及其制品制造等工業生產活動。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鋼鐵生產國之一。盡管 2022 年 10 月以來,中國鋼鐵產能出現波動(圖 1-1),2023 年前六個月粗鋼產量同比增長僅 1.3%,但世界鋼鐵協會網站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 年上半年中國粗鋼產量仍達到 5.356 億噸,占納入統計的全球63 個產鋼國同期總產量的 56.74%2。圖 1-1 中國及世界其他地區粗鋼月度產能變化趨勢 1 https:/ 年 9 月 11 日)2 https:/worldsteel.org/z
6、h-hans/media-centre/press-releases/2023/june-2023-crude-steel-production/2 另一方面,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字顯示,2023年上半年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下降 97.6%3。究其原因,2022 年以來,中國國內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放緩4,鐵礦石等原材料價格自 2022 年 11 月起持續走高5是最重要的因素。除了利潤壓力,中國節能協會冶金工業節能專業委員會和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2023 年 3 月發布的中國鋼鐵工業節能低碳發展報告(2022)6指出,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的能源消耗占中國能源消
7、耗總量的 14%,碳排放量占中國碳排放總量的 15%左右,在所有工業行業中位居首位。報告指出,中國鋼鐵工業仍存在生產工藝結構不合理、能源結構中綠色能源占比低、綠色發展水平不平衡、節能技術創新難、節能指標下降空間有限等問題7。為推動鋼鐵工業提速節能降碳,助力中國“雙碳”目標的實現和全球氣候治理,生態環境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等部委近期發布多項政策(詳見附錄 1),要求鋼鐵企業持續開展超低排放改造,推進電氣化水平、降低規模以上企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提高冶煉渣的綜合利用率、提升廢鋼鐵加工能力和短流程煉鋼占比,降低噸鋼取水量。除了上述監管要求,中國鋼鐵企業在出口貿易中也面臨
8、著越來越多的“約束”。歐盟理事會通過的碳邊境調節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即將于 2023 年 10 月 1 日起生效,中國鋼鐵企業向歐盟出口商品時,將需要開始報告產品碳排放信息;2026 年 1 月 1 日起,還需要支付碳關稅,稅賦價格將與歐洲碳排放交易體系掛鉤8。盡管中國鋼鐵行業以滿足內需為主,鋼鐵企業實際支付碳排 3 http:/ 4 http:/ 5 https:/ 6 https:/ 7 https:/ 8 https:/ 3 放價格的計算方法等技術細節尚待披露,但 CBAM 向中國鋼鐵產業傳遞出明確的信號,即企業需要持續降
9、低煉鐵、煉鋼、鋼加工、鐵合金冶煉、鋼絲及其制品制造等工業生產活動的碳排放強度。此外,歐 盟 委 員 會 近 期 通 過 的 歐 洲 可 持 續 性 報 告 標 準(European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Standards,ESRS)9,要求企業披露的可持續發展聲明應包括其在上游和/或下游價值鏈中的直接和間接業務產生的重大影響、風險和機會的信息。這意味著在歐盟業務運營滿足一定條件的中國鋼鐵企業10,在開展實質性評估(materiality assessment)時,需要考慮氣候變化、污染、水及海洋資源、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循環經濟等可持續發展議題與供應商的關系。如
10、相關議題被評估為會產生實質性影響,則企業需要披露涉及上下游供應鏈參與者的相關政策、措施、目標和數據。向歐盟客戶銷售產品的中國鋼鐵企業,也將被客戶要求報送相關政策、措施、目標和數據,以協助歐盟客戶應對 ESRS 的披露要求。為積極應對上述要求和市場對低碳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中國鋼鐵產業于 2022年 5 月上線鋼鐵行業 EPD 平臺,旨在激勵中國鋼企加速綠色低碳發展,積極響應國際貿易新規,同時協助客戶基于實測數據開展鋼鐵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11。截止目前,鋼鐵行業 EPD 平臺已經向社會公示 42 份環境產品聲明(Environmental Product Declaration),其中均
11、包括產品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信息。鑒于鋼鐵產業減污降碳發展現狀以及國內外政策和市場發展趨勢,為引導鋼鐵行業的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加速綠色低碳轉型,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和綠色江南 9 https:/finance.ec.europa.eu/regulation-and-supervision/financial-services-legislation/implementing-and-delegated-acts/corporate-sustainability-reporting-directive_en 10 https:/ 11 https:/ 4(PECC)
12、于 2022 年聯合開發了鋼鐵企業降碳減污指數,并針對鋼鐵行業 30 家 A 股上市公司開展降碳減污指數評價。2023 年,IPE 和綠色江南將鋼鐵企業降碳減污指數升級至 2.0 版,增加“測算并披露產品碳足跡”的指標,調整部分三級指標的權重,并將評價范圍更新為30家A股和 H 股主要涉及黑色金屬冶煉工藝的上市鋼企12(圖 1-2)。圖 1-2 2023 年鋼鐵企業降碳減污指數評價企業分布示意圖 12 參評企業名單未包括西寧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600117):西寧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已于 2023 年 5 月 5 日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疊加其他風險警示。西寧中院已裁定西寧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進入
13、重整程序,但西寧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尚存在因重整失敗而被宣告破產的風險。如果西寧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被宣告破產,根據股票上市規則 第 9.4.13 條的規定,西寧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將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詳見:http:/ 5 在 2023 年度的評價中,IPE 與綠色江南重點關注上市鋼企在氣候行動、環境表現和利益方溝通等維度的表現,評價依據主要包括: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年報、ESG 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等定期報告,官網等公開渠道發布的信息,IPE開發的蔚藍地圖數據庫收集的可信源發布的數據,并納入綠色江南現場調研發現進行校準。作為基于數據的獨立評價體系,我們希望連續第二年開展的鋼鐵企業降碳減污指
14、數評價,可以較為客觀地反映中國上市鋼企在氣候行動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表現,包括其降碳減污協同增效的進展,協助上市鋼企識別短板和行業最佳實踐。鑒于降碳減污是環境、社會和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即 ESG 指標中最為關鍵的部分,我們希望鋼鐵企業降碳減污指數評價也能夠為投資者,特別是針對鋼鐵行業轉型金融方面的投融資提供參考。最后,我們希望持續開展的鋼鐵企業降碳減污指數研究,有助于多方就鋼鐵行業綠色轉型和低碳發展的路線圖形成共識,激勵鋼鐵企業完善治理和管理機制,關注從原材料開采、生產、分銷、儲存、使用到廢棄、回收等階段的溫室氣體排放;在識別生命周
15、期排放熱點的基礎上,通過核算摸清家底,科學設定溫室氣體和污染物減排目標,高效開展節能減排,并通過對環境合規表現、碳和污染物排放和減排績效的披露,構建與利益方的信任,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有效統合發展、保護和氣候目標,助力藍天保衛戰、中國“雙碳”目標的達成和全球氣候治理。6 2.鋼鐵企業降碳減污指數 2.0 為引導企業協同減污降碳,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和綠色江南(PECC)于 2022 年開發鋼鐵企業降碳減污指數。該指數依托 IPE 長期以來對環境和碳數據的收集和對企業環境績效及氣候行動的研究,結合綠色江南持續開展的鋼企現場調研,部分參考由阿拉善 SEE 珠江項目中心資助
16、的工業企業綠色低碳指數評價指標體系,以及 IPE 自主研發的中國上市公司環境績效評價方法論,主要從氣候行動、環境表現、利益方溝通互動等方面對企業開展量化評價。2023 年,IPE 和綠色江南將鋼鐵企業降碳減污指數升級至 2.0 版,增加“測算并披露產品碳足跡”的指標,旨在引導企業關注從原材料開采、生產、分銷、儲存、使用到廢棄或回收各階段的溫室氣體排放;在識別生命周期排放熱點的基礎上,核算溫室氣體排放量,設定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構建可信的監測、報告和核查(Monitoring,reporting&verification,MRV),開展降碳減污協同增效,實現綠色低碳發展。鋼鐵企業降碳減污指數 2.
17、0 的指標體系由 2 個一級指標、8 個二級指標和 27 個三級指標組成(詳見表 2-1)。其中,環境表現的評價,基于參評企業自身和納入計算的黑色金屬冶煉與壓延,以及部分焦化行業關聯企業的企業動態環境績效指數(DEPA)13得分,及其持股比例加權計算而得。氣候行動的評價,參考 IPE 在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技術指導下開發的企業氣候行動 CATI 指數進行打分。在分別對企業的環境表現和氣候行動表現進行評價的基礎上,鋼鐵企業降碳減污指數對環境表現的得分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同時,為了縮小極值對分數的影響,將環境表現得分采用分段分位數賦分法進行無量綱轉換,以 2023 年中國上市公司環境績效榜單制造業上市
18、公司的得分為基準,通過百分位計分法映射在區間1,100,并納入 13 企業動態環境績效指數(DEPA)旨在協助各方判斷企業的環境表現,助力綠色供應鏈和綠色金融,賦能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企業可以通過持續關注自身環境表現、披露環境信息和數據提升 DEPA 分數。7 綠色江南的現場調研發現進行校準。鋼鐵企業降碳減污指數的最終得分由氣候行動和環境表現的得分加權求和得出。表 2-1 鋼鐵企業降碳減污指數 2.0 指標體系 8 3.上市鋼企降碳減污指數 2.0 評價結果 序號 上市公司簡稱 股票代碼 氣候行動 環境表現 總分 1 中南股份 000717 38.20 82.00 55.72 2 寶鋼股份*6
19、00019 58.20 40.00 50.92 3 杭鋼股份 600126 15.20 82.00 41.92 4 山東鋼鐵 600022 27.60 55.00 38.56 5 安泰集團 600408 3.60 91.00 38.56 6 凌鋼股份 600231 9.20 82.00 38.32 7 鞍鋼股份 000898 22.40 59.50 37.24 8 馬鋼股份*600808 32.80 40.00 35.68 9 西王特鋼 01266 13.80 64.00 33.88 10 重慶鋼鐵*601005 31.00 37.25 33.50 11 太鋼不銹 000825 33.00 3
20、2.50 32.80 12 安陽鋼鐵*600569 5.60 64.75 29.26 13 中國東方集團 00581 25.80 33.25 28.78 14 方大特鋼 600507 3.60 66.25 28.66 15 包鋼股份 600010 16.20 38.50 25.12 16 新鋼股份*600782 13.00 41.75 24.50 17 中信特鋼*000708 13.40 40.75 24.34 18 三鋼閩光 002110 8.40 46.00 23.44 19 酒鋼宏興 600307 14.40 37.00 23.44 20 沙鋼股份*002075 11.40 38.75
21、22.34 21 柳鋼股份 601003 13.20 29.50 19.72 22 首鋼股份 000959 15.00 26.50 19.60 23 南鋼股份*600282 11.80 31.00 19.48 24 華菱鋼鐵 000932 18.40 20.68 19.31 25 武進不銹*603878 3.60 39.50 17.96 26 八一鋼鐵 600581 27.60 3.16 17.82 27 撫順特鋼 600399 19.40 13.48 17.03 28 河鋼股份 000709 8.00 27.25 15.70 29 鄂爾多斯 600295 8.00 26.50 15.40 3
22、0 本鋼板材*000761 13.60 4.64 10.02 注:標記*的上市公司,環境表現得分納入綠色江南現場調研發現。9 上市鋼企氣候行動前十名 上市鋼企環境表現前十名 10 4.上市鋼企氣候行動表現得分及分析 4.1 年度得分對比 2023 年鋼鐵企業降碳減污指數評價,從治理機制、測算披露、碳目標設定、碳目標績效和減排行動五個維度對上市鋼企的氣候行動開展量化評估。本期評價期間,參評鋼企上市公司在“雙碳”戰略的引領下,逐步擴展氣候治理的廣度和深度,30 家參評企業在氣候行動方面的平均分從 2022 年的 11.55 分提升至17.84 分,最高分(58.2 分)和最低分(3.6 分)相較于
23、去年也有小幅提升(圖 4-1)。另一方面,30 家參評鋼企氣候行動表現兩極分化的趨勢愈發顯著,本期評價的平均分與標準差的差值相較 2022 年評價期增加 4 分,企業之間得分差距拉大,相對落后的鋼企亟待對標領先企業,加速追趕。圖 4-1 參評上市鋼企在氣候行動方面表現年度對比 11 對比五個一級指標 2022 年和本次評價期的平均分得分率14顯示,除碳目標績效外,其他四個一級指標均呈現上升趨勢,其中治理機制和測算披露的上升幅度最高(圖 4-2)。圖 4-2 參評上市鋼企在氣候行動五個一級指標平均分得分率年度對比 其中:全部參評鋼企上市公司均公開披露氣候承諾,治理機制的平均分得分率達45.3%,
24、同比 2022 年增長率近 35%;部分鋼企已在企業方針中納入氣候因素所帶來的風險和機遇,并制定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的政策與機制;更多參評鋼企上市公司開展碳核算,摸清自身排放家底,識別排放熱點,測算披露的平均分得分率同比增長近 79%,從 2022 年的 16.5%提升至 29.4%;14 平均分得分率=41 家參評企業的平均得分/總分 12 參評鋼企上市公司中,10 家企業設定減排目標,14 家企業設定碳達峰和/或中和目標,目標設定的平均分得分率相較于2022年小幅提升,從2022年的11.4%提升至 14.4%;參評鋼企上市公司中追蹤目標完成績效的企業仍為少數,碳目標績效仍是五個評價維度中的弱
25、項,平均分得分率僅為 3.1%,與 2022 年基本持平,亟待加強;全部參評鋼企上市公司均開啟節能減排行動,主要措施包括非化石能源替代、能效提升、冶金工藝升級及碳清除,但當前減排項目仍以試點為主,尚未擴展項目規模,減排績效不明確;雖然減排行動的平均分得分率同比增長超過 53%,但平均分得分率仍不到 12%。長遠來看,鋼企綠色低碳轉型仍需企業設定具有雄心的減排目標,提升各項減排措施的規模,并追蹤減排績效。在 30 家參評的上市鋼企中(圖 4-3):寶鋼股份(600019)持續領跑,除開展自身運營減排之外,還將氣候行動延伸到產業鏈上下游;中南股份(000717)、八一鋼鐵(600581)、山東鋼鐵
26、(600022)相較2022 年提升了范圍 1&2 碳排放信息披露方面的工作,中南股份(000717)還積極追蹤并披露目標完成進展;太鋼不銹(000825)設定并披露了減排目標、節能及可再生能源利用項目及項目減排績效;馬鋼股份(600808)、重慶鋼鐵(601005)等鋼企的氣候行動也正在穩步推進。13 (氣泡大小表示企業減排績效追蹤的程度)圖 4-3 鋼企上市公司氣候行動表現分布 14 4.2 氣候行動方面的進展與挑戰 l 氣候行動方面的主要進展 進展一 超半數上市鋼企測算并披露溫室氣體排放數據 測算溫室氣體排放量是開展氣候行動的基礎。本次評價期間,18 家鋼企上市公司通過年報、CSR 報告
27、、ESG 報告等公開渠道披露范圍 1&2(自身運營)的溫室氣體排放(詳見附錄2),開展測算披露的鋼企數量相較于2022年評價期同比增加80%。這18家上市鋼企披露的最近一年的碳排放總量達4.996億噸二氧化碳當量15,占2022年中國鋼鐵行業碳排放總量的 26.5%16,其中近六成企業的排放量在 5 千萬到 1 億噸之間,1 家排放量超過 1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圖 4-4)。圖 4-4 18 家鋼企上市公司范圍1&2 碳排放量分布 15 因鋼鐵企業大部分未披露核算邊界的界定方式,統計名單中涉及到上市公司及其關聯公司可能會存在排放量重復計算 16 https:/ 15 隨著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
28、理辦法和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格式準則的施行,納入本期評價的上市鋼企及從事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相關行業的關聯企業中,總計有 108 家被納入 2022 年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名單。這其中,44 家通過各地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統填報并向社會公開披露了年度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報告,其中包括年度碳實際排放量及上一年度實際排放量,部分企業還披露了排放設施信息、配額清繳完成情況及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等信息(圖 4-5)。其中 10 家存在數據單位不明和數量級過大或過小的問題,其余 34 家上市鋼企關聯企業通過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統公開的 2022 年碳排放量總計達 2.96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詳見附錄 2)。圖
29、 4-5 江蘇沙鋼集團淮鋼特鋼股份有限公司 通過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統(江蘇)披露碳數據 16 進展二 10 家上市鋼企或其關聯企業測算并披露產品碳足跡 本期評價中,包括寶鋼股份(600019)、首鋼股份(000959)、酒鋼宏興(600307)在內的 10 家鋼企上市公司或其關聯企業測算了鋼鐵產品的碳足跡并通過鋼鐵行業 EPD 平臺17向社會公開披露環境產品聲明(Environmental Product Declaration,EPD),均包括產品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信息,產品類型涵蓋鐵精礦、熱軋帶肋鋼筋、不銹鋼冷軋板等。為激勵中國鋼企加速綠色低碳發展,積極響應國際
30、貿易新規,同時協助客戶基于實測數據開展鋼鐵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中國鋼鐵產業于 2022 年 5 月上線鋼鐵行業 EPD 平臺。該平臺由中鋼協組織領導、中國寶武等企業共同參與、歐冶云商股份有限公司建設并運維,是面向社會公眾開放的公益性平臺。截止目前,鋼鐵行業EPD 平臺已經向社會公示 42 份環境產品聲明(Environmental Product Declaration)。鋼鐵企業開展產品維度的生命周期分析,不僅有助于自身識別單元過程18的排放熱點,更有針對性的開展原料替換、工藝升級、能源梯級利用、資源回收利用等減排行動,也可以為其下游汽車、房地產等行業的終端產品核算產品碳足跡提供數據
31、基礎。案例一 三家鋼企披露“熱軋帶肋鋼筋”的產品碳足跡,凸顯工藝調整對減碳的作用 以“熱軋帶肋鋼筋”的產品碳足跡為例,X 企業、Y 企業與 Z 企業均在鋼鐵行業EPD 平臺披露了其各自生產的“熱軋帶肋鋼筋(HRB400E)”的環境產品聲明(EPD)(表 4-1,圖 4-6,圖 4-7,圖 4-8)19。17 https:/www.cisa- 單元過程:生命周期分析中的最小研究單元,可能包括 1 個或多個生產工序 19 https:/www.cisa- 17 表 4-1 X、Y、Z 企業通過鋼鐵 EPD 平臺披露的熱軋帶肋鋼筋產品碳足跡信息 系統邊界 搖籃到大門(不包含廢鋼循環)核算方法學 IS
32、O 14040、ISO 14044、ISO 14067 產品碳足跡 X 企業 Y 企業 Z 企業 790 kgCO2e/1000kg 3690 kgCO2e/1000kg 1970 kgCO2e/1000kg 生產工藝 廢鋼+電弧爐(圖 4-6)傳統高爐轉爐(圖 4-7)傳統高爐轉爐+LF 爐(圖 4-8)圖 4-6 X 企業熱軋帶肋鋼筋產品生產工藝 圖 4-7 Y 企業熱軋帶肋鋼筋產品生產工藝 18 圖 4-8 Z 企業熱軋帶肋鋼筋產品生產工藝 對比 Y 和 Z 企業“熱軋帶肋鋼筋”的產品碳足跡顯示,兩家企業均采用長流程煉鋼,但 Z 企業生產工藝中增加了鋼包精煉爐(Ladle Furnace
33、,LF 爐)工序,每噸產品的碳排放比 Y 企業少 1720 千克二氧化碳當量。研究顯示20,LF 爐配合轉爐使用,可以對鋼液進行升溫、脫氧、脫硫、脫氣、合金化、吹氬攪拌,使鋼液成份和溫度均勻,提高鋼液質量。不僅如此,LF 爐精煉鋼包澆鑄后剩余的鋼渣在鋼水到 LF 爐前折入其中循環利用,轉爐頂渣料和精煉造渣料可以不加或少加,降低渣料熔化時的熱量損失,縮短鋼水升溫時間,節約電能,從而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除了在長流程中與轉爐配合,LF 爐也可以在短流程中與電爐配合,提升單位能效,并減少碳酸鹽分解釋放的二氧化碳21。X 和 Z 企業“熱軋帶肋鋼筋”的產品碳足跡數據差異更加明顯,這是因為 X 企業屬于以
34、電爐為核心設備的短流程煉鋼,生產每噸熱軋帶肋鋼筋產品相比以高爐-轉爐為 20 趙永勝,呂明燁,王炳玉,等.降低 LF 精煉成本的生產實踐J.河北冶金,2014(5):3.DOI:10.13630/ki.13-1172.2014.0508.21 顧鳳義,俞飛,牛樹林.新天鋼 LF 爐精煉渣循環利用生產實踐J.冶金與材料,2022,42(04):124-125+159.19 核心設備的長流程煉鋼,可少排放 1180 千克二氧化碳當量,減排比例超過 50%。鑒于世界鋼鐵協會在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 2022 report22中披露的短流程煉鋼的粗鋼噸鋼碳強度僅是長流程煉鋼
35、的 28%至 70%(圖 4-9),該產品可能還存在進一步降低碳足跡的潛力。圖 4-9 短流程和長流程煉鋼的噸鋼碳強度 盡管減排優勢顯著,但中國冶金報的撰文指出23,目前中國短流程煉鋼工藝生產的粗鋼產量僅占總產量的 10%左右,遠低于歐美日的水平。鑒于短流程煉鋼對降低產品碳足跡排放的重要作用,生態環境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等七部委于2022 年 6 月聯合印發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24,提出“大力支持電爐短流程工藝發展”,到 2025 年和 2030 年中國全國范圍內短流程煉鋼占比分別提升至15%、20%以上。達成這一目標不僅需要鋼鐵企業加速提升短流程煉鋼的比例,增加廢鋼使用比例,也
36、需要多方合力解決廢鋼資源不足的問題,通過建設廢鋼資源基地或 22 https:/worldsteel.org/wp-content/uploads/Sustainability-Indicators-2022-report.pdf 23 http:/ 24 https:/ 20 線上平臺等方式,將冶煉廢渣、含鐵塵泥、氧化鐵皮等含鐵工業廢物盡可能返回生產,提升綜合利用率,最大限度發揮短流程煉鋼的減排潛力。從上述三家企業同一款產品的碳排放數據分析可以看出,鋼鐵企業測算并披露產品碳足跡,有助于識別全生命周期各階段的排放熱點,對標同類產品的碳足跡數據,從結構調整(即增加短流程煉鋼的比例)、能效提升等方
37、面采取有針對性的節能減排措施,持續降低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跡,提升企業低碳競爭力的同時,助力整個鋼鐵行業加速綠色低碳轉型進程。21 進展三 近四成上市鋼企公開承諾低碳轉型,發布氣候目標 本期評價中,15 家鋼企上市公司設定并通過年報、CSR 報告、ESG 報告等公開渠道披露氣候目標,較 2022 年評價期間增加 6%(表 4-2)。其中,10 家鋼企披露了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山東鋼鐵(600022)、寶鋼股份(600019)披露的減排目標較為詳盡,包括基準年、目標年和減排比例等目標要素。在 14 家披露了達峰或中和目標年的鋼企中:o 10家鋼企披露的碳達峰目標年不晚于2025年,寶鋼股份(600
38、019)、八一鋼鐵(600581)、包鋼股份(600010)、中南股份(000717)、重慶鋼鐵(601005)和馬鋼股份(600808)更是提出 2023 年實現溫室氣體排放峰值;o 7 家鋼企(八一鋼鐵(600581)、包鋼股份(600010)、中南股份(000717)、重慶鋼鐵(601005)、寶鋼股份(600019)、河鋼股份(000709)、中國東方集團(000581)披露的碳中和目標年為 2050 年,比中國的“雙碳”目標提早 10 年。表 4-2 參評鋼企減排、達峰和中和目標披露情況 上市公司簡稱 減排目標 達峰 目標年 中和 目標年 寶鋼股份 600019 以 2020 年為基
39、準年,2025 年減碳 8%,2030 年減碳 15%,2035 年減碳 30%;力求在 2035 年實現大宗原燃料供應鏈碳排放減量 30%2023 2050(包括大宗原燃料供應鏈)八一鋼鐵 600581 2025 年具備減碳 30%的工藝技術能力;力爭2035 年碳排放量降低 30%2023 2050 包鋼股份 600010 2030 年具備減碳 30%的工藝技術能力;力爭2042 年碳排放量較峰值降低 50%2023 2050 中南股份 000717 2030 年力爭減碳 30%,2035 年力爭減碳40%2023 2050 22 重慶鋼鐵 601005 確定了“近期、中期、遠期”三個階段
40、減碳量目標(2023 年實現總量達峰,2030 年對比 2020 年減碳 29%,2035 年對比 2020 年減碳 37%)。2023 2050 馬鋼股份 600808 2025 年具備減碳 30%工藝技術能力,2035 年減碳 30%2023/本鋼板材 000761/2024/中國東方集團 00581/2025 2050 鞍鋼股份 000898/2025/撫順特鋼 600399 2030 年碳排放量較峰值降低 10%以上,2050年碳排放量較峰值降低 30%以上 2025 2060 山東鋼鐵 600022 2025 年碳排放強度較 2020 年下降 5%,到 2030 年,具備較 2020
41、 年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降低 30%的資源條件和技術能力,碳排放強度較 2020 年降低 20%2030/西王特鋼 01266/2030/華菱鋼鐵 000932/2030 2060 河鋼股份 000709 河鋼集團期望通過“6+2”低碳技術路徑實現 2025 年較碳排放峰值降低 10%,2030 年較碳排放峰值降低 30%,并最終在 2050 年實現碳中和,為綠色發展實踐奠定方法論基礎。/2050 太鋼不銹 000825 扎實推進碳達峰及降碳行動方案,確保年底前碳排強度不高于 1.92t/t/23 案例一 寶鋼股份(600019)對標海外領先企業,設定基于生產工藝的目標 本期評價中我們看到部分鋼企
42、上市公司將減排目標分解到具體的生產技術,披露了與生產工藝、減排技術或減排路徑直接掛鉤的目標。例如寶鋼股份(600019)提出,“2030 年前,再新增 230 萬噸/年全廢鋼電爐生產的低碳排放高等級鋼材”;“2035年前,180 萬噸/年氫基豎爐電爐產線全線使用綠色電力和綠氫”25。海外鋼企中,Swedish Steel AB 提出到 2032 年逐年廢鋼利用率及氫冶金技術的增長率目標,明確資源循環利用和非化石燃料利用的績效26。ArcelorMittal SA 在承諾 2050 年自身運營達到零碳排放并發布路線圖的基礎上,提出逐步淘汰高爐-轉爐煉鋼(2027 年長流程工藝僅剩 10%),同時
43、提升短流程煉鋼和氫冶金工藝占比,實現2027 年相較 2018 年減排 25%的目標27(如圖 4-10)。鋼企將氣候目標與減排技術和路徑結合,有助于將目標分解到具體的減排措施,將試點項目擴展為規?;瘻p排,追蹤目標達成進展,加速低碳轉型進程。圖 4-10 ArcelorMittal SA 披露的范圍 1&2 零碳路線圖 25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2022 可持續發展報告 26 SSAB,Annual Report 2022 27 ArcelorMittal North America,Sustainability Report 2021 24 進展四 參評鋼企上市公司開啟節能減排行動,助力減
44、污降碳 本期評價的 30 家上市鋼企上市公司全部啟動氣候行動,通過年報、CSR 報告、ESG 報告等公開渠道披露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措施,其中:o 97%披露了其能效提升項目,如余熱蒸汽回收、微晶吸附焦爐煤氣深度凈化、干熄焦(CDQ)發電等;o 77%披露了其開展系統性的能源管理;o 67%披露了其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方面的工作;o 20%披露了其針對范圍 1&2 中其他排放源開展減排行動,如進行廠內含鐵產品回收機制、打造廠區綠色物流等;o 7%披露了其在購買綠證、投資碳匯和研發碳負技術方面的工作。案例一 寶鋼股份(600019)增加廢鋼短流程煉鋼比例,初建廢鋼回用機制 廢鋼利用是鋼企低碳轉型的
45、核心之一。寶鋼股份(600019)在本期評價期內,提出“2030 年前,再新增 230 萬噸/年全廢鋼電爐生產的低碳排放高等級鋼材”28,逐步提升短流程電弧爐煉鋼比例。為此,寶鋼股份(600019)在 2022 可持續發展報告中披露,其與 18 家客戶開展廢鋼循環回收合作,持續完善廢鋼鐵回收、采購、使用的分類管理。在報告期內,寶鋼股份(600019)共實現廢鋼循環回收 25.19 萬噸,外購廢鋼量自 2019 年(522 萬噸)逐年增加,2022 年度外購廢鋼達 756 萬噸。28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2022 可持續發展報告 25 案例二 太鋼不銹(000825)開展多項能源管理項目,并披
46、露項目減排成效 太鋼不銹(000825)通過 2022 年社會責任報告29中披露其在能源梯級利用、運輸車輛升級、工藝替代方面開展能效提升或能源替代項目,及對應的項目減排量(表4-3)。表 4-3 太鋼不銹主要能源管理項目 減排項目 碳減排量/年 80 兆瓦超高溫亞臨界煤氣鍋爐發電機組-高爐煤氣回收 50,000 噸 公司投運兩臺油電混動機車,機車作業 90%以上可用純電模式運行 31.8 噸 公司空壓機干燥機進行改造、優化運行模式、加強對壓縮空氣跑冒滴漏的管理 294 噸 4 臺軋機進行軋制油循環電機定頻改變頻改造,實現可以根據工況自動調節電機負載的功能 144 噸 蒸汽部位進行梳理優化,實施
47、了蒸汽換熱器改造、冷線退火爐空冷段余熱利用改造、調整工藝溫度、升級蒸汽疏水器、降低管損等措施 1,800 噸 水源熱泵系統 3,000 噸 案例三 河鋼股份(000709)控股母公司探索氫冶金技術 河鋼股份(000709)的控股母公司河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鋼集團”)于 2022 年底建成了全球首例 120 萬噸焦爐煤氣零重整“氫冶金示范工程”(圖 4-11),優化了直接還原鐵(Direct Reduced Iron,DRI)工藝設計,首次采用以焦爐煤氣為還原氣體的高壓豎爐零重整氫冶金技術,工藝氣體中氫碳比高達 81 以上,與同等規模的高爐-轉爐長流程生產相比,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達
48、80 萬噸,減排比例達 70%?;谶@項創新工藝,河鋼集團通過采用生命周期評價方法助力下游汽車行業減排,推動實現氫基 DRI 的生態價值實現30。河鋼集團的生命周期研究明確了在 DRI 技術加 29 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2022 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30 https:/ 26 持下,鋼鐵原材料的減排潛力,即:通過高爐-轉爐工藝,使用 10 至 20%直接還原鐵(減少富氫燃氣用量)生產低碳汽車鋼產品,預計可減碳 8-16%;通過電弧爐工藝,使用 30 至 50%綠氫直接還原鐵作為原料生產低碳汽車鋼產品,預計可比當前的高爐-轉爐工藝減碳 40 至 50%,在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面替代的情景下,碳
49、減排能力將達到90%以上。圖 4-11 河鋼集團氫冶金示范工程31 研究顯示32,化石燃料燃燒引起的能源活動是鋼鐵行業二氧化碳排放的最主要來源,占鋼鐵行業二氧化碳直接排放量和總排放量的 90.6%和 80.1%。河鋼集團通過氫冶金項目推動了傳統“碳冶金”向新型“氫冶金”的能源結構變革,引領鋼鐵行業邁入“以氫代煤”冶煉“綠鋼”的時代33,也將助力以鋼鐵為工業原料的房地產、基礎設施建設、機械設備、汽車、能源、船舶等行業加速綠色低碳轉型。31 河鋼集團,2022 河鋼集團可持續發展報告 32 汪旭穎等,中國鋼鐵行業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路徑研究J.環境科學研究,2022,35(2):339-346 33
50、http:/ 27 l 氣候行動方面的主要挑戰 挑戰一 上市鋼企范圍 3 碳排放的測算和披露有待完善 參評上市鋼企中,僅寶鋼股份(600019)核算并披露了年度范圍 3(價值鏈)排放數據。本期評價期間,我們也調研了 H 股上市公司以及海外大型鋼企的氣候表現,發現 H 股企業雖然依據香港交易所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披露了范圍 3 排放數據,但部分企業尚未涵蓋上游供應鏈及上下游運輸過程的排放。海外鋼企在范圍 3,特別上市上游供應鏈碳排放數據的測算披露上相對領先,不僅全面、完整地覆蓋價值鏈上的主要排放源,也為核算全生命周期產品碳足跡建立數據基礎。盡管鋼鐵企業全價值鏈的大部分排放來自自身運營,但寶鋼
51、股份(600019)披露的數據顯示34(圖 4-12),其范圍 3 排放超過企業排放總量的 1/4,氣候影響仍不容小覷。鋼企亟待開展范圍 3 排放源篩查工作,特別是外購商品和服務,即供應鏈相關的排放,識別供應商中的排放熱點。另一方面,鋼企也需通過收集價值鏈上核心利益方碳排放實測數據,逐步將溫室氣體核算和減排行動延伸至價值鏈上下游,帶動全產業鏈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圖 4-12 寶鋼股份披露的范圍 1、2、3 排放數據 34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2022 可持續發展報告 28 挑戰二 CBAM 正式實施在即,上市鋼企有待進一步降低碳排放強度 今年 4 月歐洲議會投票通過了碳邊境調節機制(Carbo
52、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標志著歐盟 CBAM 已正式通過,即將于 2023 年 10 月 1 日起生效,中國鋼鐵企業向歐盟出口商品時,將需要開始報告產品碳排放信息;2026 年1 月 1 日起,還需要支付碳關稅,稅賦價格將與歐洲碳排放交易體系(European Union Emission Trading System,EU ETS)掛鉤35。同日,歐洲議會正式批準了 EU ETS 改革方案,提出到 2030 年 ETS 涉及的行業溫室氣體排放量必須較 2005 年的水平削減 62%,年減排速度從現行制度下的每年 2.2%提高到 2024 年至
53、2027 年的 4.3%,自 2028 年起提高到 4.4%36。該改革方案同時提出削減歐盟市場的碳配額流通量,免費排放配額將從 2026 年起逐步取消。該方案將促進歐盟碳市場配額價格波動上漲,甚至超過 2023 年 2 月底時的峰值 100 歐元/噸二氧化碳當量37;并推動高碳排的歐盟鋼企企業為控制成本,進一步降低單位碳強度。歐盟碳邊界調節機制的建立及歐盟碳排放交易系統的改革,在出口成本和低碳市場競爭力方面給中國鋼鐵產品的國際貿易帶來更大的挑戰。此外,CBAM 中對于產品隱含碳核算的指引尚不清晰,碳核算口徑是否一致、排放因子使用和溫室氣體監測、報告和核查(MRV)體系是否得到國際認可等尚不明
54、確,也為中國鋼企應對 CBAM增加了不確定性。盡管如此,CBAM 向中國鋼鐵產業傳遞出明確的信號,即企業需要持續降低煉鐵、煉鋼、鋼加工、鐵合金冶煉、鋼絲及其制品制造等工業生產活動的碳排放強度。35 https:/ 36 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presscorner/detail/en/ip_22_7796 37 https:/ 面對碳減排的強需求,使用電弧爐短流程代替傳統“高爐-轉爐”長流程是最為有效的轉型的路徑之一。鋼鐵產品天然具備耐腐蝕、耐磨等特性,但作為具備經濟價值的可回收資源,當前中國廢鋼回收和回用比例不足。為此,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
55、意見要求到 2025 年,“廢鋼回收加工體系基本健全,利用水平顯著提高,鋼鐵工業利用廢鋼資源量達到 3 億噸以上”38。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生態環境部 2022 年 7 月發布的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39,“到 2025 年,廢鋼鐵加工準入企業年加工能力超過 1.8 億噸”。在提高廢鋼回收和再利用比例,增加廢鋼加工能力的基礎上,增加短流程煉鋼的比例,可以減少前端煉鐵階段燃料和原料的能源消耗,從而減少碳排放。除了盡快建立廢鋼回收機制,大幅增加電弧爐煉鋼比,增加可再生能源利用比率,逐步降低噸鋼碳強度,中國鋼鐵行業還需要建立并完善與國際接軌的溫室氣體核算核查和披露制度,并搭建可
56、信度更高的國家溫室氣體排放因子系數庫,加強對歐盟及其他國家日漸出臺的碳市場和關稅制度的研究,逐步完善組織層面和產品層面碳排放核算標準體系建設。38 https:/worldsteel.org/zh-hans/media-centre/press-releases/2023/december-2022-crude-steel-production-and-2022-global-totals/39 https:/ 30 挑戰三 上市鋼企降碳減污有待進一步協同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生態環境部 2022 年發布的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40提出,“構建產業間耦合發展的資
57、源循環利用體系,80%以上鋼鐵產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噸鋼綜合能耗降低 2%以上,水資源消耗強度降低 10%以上,確保 2030 年前碳達峰”。指導意見同時提出基本健全廢鋼回收加工體系,顯著提高廢鋼利用水平,“鋼鐵工業利用廢鋼資源量達到 3 億噸以上”的目標。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41,約 7.6 億噸粗鋼產能已完成或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本期評價期間鋼企上市公司關聯企業環境處罰下降,環保組織現場調研顯示大部分鋼企現場表現良好,這些進展都與超低排放的持續推進有關。盡管如此,脫硫、脫硝、除塵等末端污染控制措施及對應的治理設備可能增加企業運行的能耗,不
58、利于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實現降碳減污協同增效。另一方面,雖然指導意見中提出的健全廢鋼回收加工體系、提高廢鋼利用水平,有利于提升粗鋼產能中短流程煉鋼的比例,顯著降低噸鋼碳排放,但本期評價期內披露相關進展的鋼企上市公司仍占少數,顯示出短流程煉鋼的進展仍然不足。除了鋼企結構調整緩慢的問題,廢鋼產業的發展仍存在不少難點。廢鋼主要來自鋼企自產、加工廢鋼、折舊廢鋼三個途徑。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指出42,2022 年中國廢鋼鐵產生量、消耗量均處于負增長,廢鋼回收加工企業產能利用率處于較低水平。這一方面源于疫后經濟下行的壓力,另一方面,廢鋼回收前端的企業主體小而散,廢鋼使用成本高、價格競爭力弱,2021
59、 年出臺的再生鋼 40 https:/ 41 https:/ 42 http:/ 31 鐵原料標準門檻較高導致進口再生鋼鐵原料不能滿足鋼鐵行業發展需要等都是抑制廢鋼產業發展的因素。應對這一問題不僅需要鋼鐵產業的積極參與,也需要政府監管部門適時調整標準要求,同時金融機構和投資者也可以通過金融工具和杠桿,引導資金投向降碳減污協同效應更顯著的領域,推動廢鋼利用率和短流程煉鋼占比的提升。此外,鋼鐵生產煉焦、燒結、煉鐵、煉鋼各工段中常見的原料和燃料替代,提升工業用能電氣化水平,推動結構節能及能效提升項目,如燒結余熱發電技術、大型焦爐用新型高導熱高致密硅磚節能技術、旋切式高風溫頂燃熱風爐節能技術等,也具備
60、減污降碳強協同效果43。以酒鋼宏興(600307)的關聯企業甘肅酒鋼集團宏興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不銹鋼分公司(以下簡稱“酒鋼不銹鋼”)為例44,其 2021 年投產的“不銹鋼除塵灰壓球項目”項目,可以將一部分除塵灰壓球成品作為煉鋼分廠電爐的原料,另一部分除塵灰壓球成品作為煉鋼分廠脫磷轉爐、三脫區域的原料使用,將合金粉料壓球作為煉鋼分廠電爐及轉爐的原料使用。不銹鋼除塵灰的回收利用不僅有利于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固體廢棄物的產生和對環境的污染,也可以降低原料采購成本,降低能耗和溫室氣體排放。43 毛顯強、邢有凱、高玉冰、何峰等,鋼鐵、水泥行業深度脫碳的協同控制效果評估與路徑設計 44 https:/ 3
61、2 5.上市鋼企環境表現得分及分析 5.1 年度得分對比 2023 年鋼鐵企業降碳減污指數評價擴展至 A 股和 H 股的 30 家上市公司,相比2022 年新增 2 家,同時不再評價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疊加其他風險警示的西寧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600117)及邁科管業(01553)(圖 5-1)。在連續兩年納入評價的 28 家鋼企上市公司中:19 家鋼企相較于 2022 年提升環境表現得分,平均提升 17.51 分,主要原因是上市公司推動關聯企業及時對違規問題采取整改措施,公開披露整改說明;8家鋼企得分降低,平均降低20.91分,主要原因是關聯企業在2022年、2023年出現環境行政處罰,涉及無
62、組織排放、傳輸帶和原料場未采取密閉等措施,露天堆放,產生揚塵、揚散問題;另有 1 家分數沒有變化。圖 5-1 連續兩年納入評價的上市鋼企環境表現得分對比 33 5.2 環境表現的進展與挑戰 l 環境表現的主要進展 進展一 內外因綜合作用下,上市鋼企關聯企業環境處罰出現斷崖式下降 本期評價中最明顯的變化是上市鋼企及其關聯企業的環境處罰金額大幅度下降。納入本次評價的30家鋼企上市公司從事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及相關行業的關聯企業中,88 家曾經出現環境違規問題,違規時間和對應的罰款集中出現在 2021 年(圖5-2),當年的違規數量高達 116 條,罰款達 5198 萬元。與此形成鮮明對照,2022年
63、的環境監管記錄數量已降至 17 條,處罰金額為 752 萬元;2023 年 1 至 7 月的環境監管記錄為 12 條,處罰金額為 142 萬元。圖 5-2 參評上市鋼企關聯企業 2019 年以來的環境監管記錄及罰款金額分布 34 隨著環境違規和處罰大幅下降,加之后文提到的信息披露水平的提升,參評鋼企關聯企業的企業動態環境績效指數(DEPA)得分顯著提升。與 2022 年相比,賦值為藍牌和綠牌的關聯企業占比從 73.33%增至 85.33%;賦值為紅牌和黃牌的關聯企業占比從 26.67%降至 14.67%(圖 5-3),獲得黃牌和紅牌的原因主要是企業存在近期的環境違法問題及相應的罰款,且尚未公開
64、披露整改說明。圖 5-3 參評上市鋼企關聯企業 DEPA 表現分布(百位數取整數)我們認為這一進展是內外因綜合作用的結果。從內因來看,鋼鐵行業持續推進污染防治工作。生態環境部等五部委 2019 年出臺的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提出45,鋼鐵企業要對所有生產環節,包括:原料場、燒結、球團、煉焦、煉鐵、煉鋼、軋鋼、自備電廠等,以及大宗物料產品運輸環節實施升級改造,實現全流程、全過程環境管理。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46,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270 余家鋼鐵企業約 7.6 億噸粗鋼產能已完成或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62 家鋼鐵企業 3.14 億噸粗鋼產能完成全流程
65、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25 家完成部分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45 https:/ 46 https:/ 35 從外因來看,中國國內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放緩,鐵礦石等原材料價格自 2022年 11 月起持續走高等,客觀上導致一批企業開工減少,甚至出現停產的情況。參評鋼企的關聯企業中,有 5 家自 2022 年 10 月 1 日以來,在所在省市污染物自動監測平臺上標記停產的日期超過 100 天。此外,環保組織等利益方積極監督鋼鐵行業環境保護工作,與當地生態環境保護部門攜手構建多方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也是推動鋼鐵企業持續提升環境表現的重要因素之一。以綠色江南為例,2023 年 6 月底,綠色江南對安陽
66、鋼鐵(600569)開展現場調研,將現場發現的問題提交至安陽市生態環境局。8 月 9 日,安陽市生態環境局回函確認環保組織現場發現的問題屬實,并表示已經督促安陽鋼鐵采取相應的整改措施:1)軋鋼二車間、轉爐車間頂部存在廢氣、粉塵無組織排放的問題,已督促企業制定整改方案,對車間頂部進行了封閉(圖 5-4);圖 5-4 安陽鋼鐵無組織排放問題及整改措施,圖片來源:安陽市生態環境局 36 2)安陽鋼鐵北側存在大量鋼渣廢物露天堆放問題,目前已覆蓋,并逐步清理中;廠區東側堆放物為安鋼集團淘汰的車輛和機械設備,目前已規范存放(圖 5-5)。圖 5-5 安陽鋼鐵固體廢物露天堆放問題及整改措施,圖片來源:安陽市
67、生態環境局 2023 年 7 月底,綠色江南對新鋼股份(600782)開展現場調研,將現場發現的問題提交至新余市生態環境局。8 月 29 日,新余市生態環境局回函就環保組織現場發現的問題逐一做出回應:1)針對綠色江南提出的新鋼集團燒結機疑似排放煙氣的問題,新余市生態環境局回應稱:“新鋼集團燒結機煙氣脫硫工藝采用生態環境部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推薦的三大脫硫治理技術中的濕法脫硫工藝,由于該工藝采取了液相噴淋技術,會使煙溫降低到 45-55,這些低溫飽和濕煙氣,經煙囪進入大氣環境,遇冷凝結成微小液滴,產生“白色煙羽”。為了解決“白色煙羽”的問題,新鋼集團已安排對現有 5 臺燒結機進行超
68、低排放改造,2021 年 12 月完成了 7#燒結機超低排放改造,2023 年將完成 6#37 燒結機超低排放改造,新 1#燒結機易地超低排放改造項目已啟動,預計2024 年完成,屆時將淘汰 4#、5#燒結機,封存 8#燒結機”。江西省污染源監控平臺 2023 年 1 至 8 月份的數據顯示,新鋼集團燒結機生產過程中的外排廢氣主要污染物顆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濃度均未超過鋼鐵燒結、球團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8662-2012)表 2 新建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圖 5-6);圖 5-6 綠色江南調研發現新鋼股份燒結機排放問題及現狀,圖片來源:新余市生態環境局 38 2)針對綠色江
69、南提出的新鋼集團煉鐵 7#高爐疑似排放煙氣的問題,新余市生態環境局表示實際排放為沖渣水蒸汽。針對現場沖渣溝蓋板有縫隙,部分水蒸汽從縫隙中溢出的情況,新余市生態環境局表示已督促新鋼集團對其進行了溝蓋板封閉整改(圖 5-7);圖 5-7 綠色江南調研發現的廢氣問題及新鋼股份對高爐沖渣溝蓋板的整改情況 圖片來源:新余市生態環境局 39 3)針對綠色江南提出的新鋼集團鋼一區煉鋼廠房出現煙塵外逸廠房的現象,新余市生態環境局表示經多次排查確定為一次除塵 OG 濕法系統內壁結垢,導致轉爐一次除塵阻損大,影響煙塵收集效果。新鋼集團已在 6 月份開展一次集中檢修,對轉爐一次除塵 OG 系統進行全面徹底清理,降低
70、系統阻損,并對除塵風機進行改造,增加除塵風機的風量和風機全壓,目前鋼一區廠房頂已無煙氣外溢現象。在后續的超低排放改造、環保創 A 工作方案實施過程中,新鋼集團將對煉鋼工序新建三次除塵等設施,進一步杜絕無組織排放現象(圖 5-8)。原圖 13 反映的無組織排放問題 圖 5-8 綠色江南調研發現的無組織排放問題及新鋼股份現狀(圖片來源:新余市生態環境局)40 4)針對綠色江南提出的新鋼集團鋼二區轉爐煉鋼廠房建筑立面積塵的問題,新余市生態環境局表示經過 14 年的運行,廠房頂彩鋼瓦有一定的腐蝕,也有部分積塵,新鋼集團將結合后續環保創 A 工作對部分彩鋼瓦進行更換。針對新余中冶環保資源開發有限公司鋼渣
71、熱悶廠房的建筑立面積塵,新余市生態環境局表示,采用熱悶工藝,生產過程中會有蒸汽外排。因蒸汽有一定的溫度,會對廠房頂彩鋼瓦產生腐蝕作用。新余中冶環保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擬定了廠房修繕計劃,將對部分彩鋼瓦進行更換,項目已招標,即將實施。5)針對綠色江南提出的新鋼集團外購焦堆場未采取降塵抑塵措施,新余市生態環境局表示新鋼集團已建設外購焦倉,原計劃焦倉對接兩座 2600m3新高爐,現因新高爐項目暫停,需對焦倉運輸皮帶進行重新設計施工,預計2024 年 6 月完成建設,徹底解決外購焦炭露天堆放問題。41 進展二 新機制推動上市鋼企及關聯企業依法開展環境信息披露 本次評價中發現的另一個突出進展,是 101 家
72、鋼企上市公司從事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相關行業的關聯企業,通過各地的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統填報并向社會公開披露了年度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報告(圖 5-9)。圖 5-9 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通過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統(江蘇)公開披露的 2022 年度報告 2022 年 2 月 8 日起實施的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47和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格式準則,要求設區的市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依據下述標準制定并公布本行政區域內的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企業名單。47 https:/ 42 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主體納入標準(一)重點排污單位(二)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三)上年度存在相關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的
73、上市公司及合并報表范圍內的各級子公司(四)上年度存在相關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的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的企業(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應當披露環境信息的企業 納入名單的企業需要在每年3月15日前,通過各地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統填報并公開年度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報告,向社會披露上一年度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日期間下述信息:企業在年度報告中應披露的信息(一)企業基本信息,包括企業生產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基礎信息;(二)企業環境管理信息,包括生態環境行政許可、環境保護稅、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環保信用評價等方面的信息;(三)污染物產生、治理與排放信息,包括污染防治設施,污染物
74、排放,有毒有害物質排放,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產生、貯存、流向、利用、處置,自行監測等方面的信息;(四)碳排放信息,包括排放量、排放設施等方面的信息;(五)生態環境應急信息,包括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等方面的信息;(六)生態環境違法信息;(七)本年度臨時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情況;(八)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環境信息。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和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格式準則的實施,對標國際先進的環境管理機制,為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標志著中國邁入企業環境信息強制披露時代。43 除生態環境部新規外,作為上市公司的鋼企,還受到證監會相關規定的約束。依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
75、會 2021 年發布的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 2 號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2021 年修訂)及修訂說明48,全部上市公司,既包括屬于環境保護部門公布的重點排污單位的公司或其主要子公司,也包括重點排污單位之外的公司,應披露報告期內因環境問題受到行政處罰的情況。本期評價期內,8 家 A 股鋼企上市公司通過 2022 年年度報告,向社會披露了從事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相關行業的關聯企業受到的環境行政處罰或出現的環境問題,部分還披露了對應的整改措施(表 5-1),詳見附錄 3。表 5-1 8 家上市鋼企披露關聯企業的違規問題及整改措施 上市公司 關聯企業 披露違法事實 披露整改措施 華
76、菱鋼鐵(000932)衡陽華菱連軋管有限公司 是 是 撫順特鋼(600399)撫順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 是 否 本鋼板材(000761)本鋼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是 是 太鋼不銹(000825)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臨汾分公司 是 是 八一鋼鐵(600581)新疆八一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是 否 河鋼股份(000709)唐鋼青龍爐料有限公司 是 是 南鋼股份(600282)南京金江冶金爐料有限公司 是 是 寶鋼股份(600019)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是 否 除了依據證監會的披露準則開展披露,部分上市公司還通過連接上下游供應鏈,自主開展信息披露。其中,寶鋼股份(600019)自 2022 年起利
77、用 IPE 開發運營的蔚藍地圖數據庫,實時追蹤子公司與關聯企業的環境表現,本次評價期間已陸續推動武漢鋼鐵有限公司(圖 5-10)49、上海寶鋼車輪有限公司等 10 家企業通過蔚藍地圖網 48 http:/ 49 https:/ 44 站,及時就過往環境違規問題的發生原因、整改措施、環境合規現狀等作出公開說明,接受公眾監督。圖 5-10 武漢鋼鐵有限公司通過蔚藍地圖網站對 36 條過往環境問題披露解釋說明 我們積極評價鋼鐵企業通過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統、上市公司定期報告以及蔚藍地圖網站等第三方平臺開展環境信息披露。這不僅滿足社會公眾的知情權,有利于通過社會監督倒逼鋼鐵企業更主動承擔環境治理的主體責
78、任,更有利于切實打通信息壁壘,引導鋼鐵企業持續提升并向利益方展示環境績效,提升市場公平性,推動鋼鐵企業加速綠色轉型50。50 https:/ 45 進展三 超低排放改造助力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未來將注重降碳減污協同 本期評價期間,24 家鋼企上市公司自身或關聯企業完成全流程或部分超低排放改造,并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網站對改造和評估監測進展情況進行公示(詳見附錄 4),隸屬于 13 家納入本期評價的鋼企上市公司。2019 年,生態環境部等五部位聯合出臺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51,提出:1)全國新建(含搬遷)鋼鐵項目原則上要達到超低排放水平;2)現有鋼鐵企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到 2025
79、年底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三大重點區域的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中國全國范圍力爭 80%以上產能完成改造。通過對原料場、燒結、球團、煉焦、煉鐵、煉鋼、軋鋼、自備電廠以及大宗物料產品運輸等全部生產環節實施升級,開展超低排放改造的鋼企可以對有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以及運輸過程產生的大氣污染物進行更有效的控制。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在 2023 年生態環境部召開的 3 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52,“2022 年同2018 年超低排放實施前相比,噸鋼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塵排放量下降了一半,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全國鋼鐵產能集中的 10 個城市 PM2.5 濃度平均下降
80、 24%,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平均上升 7 個百分點,促進了重點區域和全國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北M管如此,我們也看到部分已經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公示的鋼鐵企業,在公示期后仍然出現了大氣和固體廢物相關的環境違規問題。以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為例,該企業在 2021 年和 2023 年分別完成了有組織、無組織和清潔運輸的超低排放改造公示,但 2022 年 1 月,南京市生態環境局在執法過程中仍發現其“2#燒結機,石灰料 51 https:/ 52 https:/ 46 倉傳送帶括板老化,石灰傳送過程中有少量石灰未括干凈,掉落車間地面,環冷采用風冷工藝,現場有粉塵積塵,燃料錘破區域地面有積料,除塵機風機功
81、率需要加大”等問題。隨著中國全國近百家鋼鐵企業完成全流程或部分超低排放改造及公示,鋼鐵企業近年來又面臨能耗雙控目標和能源轉型等多重壓力。在“雙碳”目標和降碳減污戰略的指導下,鋼鐵行業亟待協同降碳減污技術路徑。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范鐵軍院長在2023 全國鋼鐵行業綠色低碳及超低排放技術應用交流大會上指出53,中國鋼鐵行業減污降碳的首要技術路徑是“推進高質量超低排放改造”,這意味著鋼鐵企業需要合理選擇工藝路線,強化源頭和過程控制,促進減污降碳協同,并嚴格做好評估監測。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發布的文章進一步強調54,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企業,應從工藝裝備、廠區總圖布局、自動化智能化控制、運行管理水平等方面
82、進一步對標挖潛,;,實現減污降碳協同。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劉炳江也指出55,只有全流程、全環節、全方位的超低排放改造,才能為低碳冶金、機械化料場、干熄焦、燒結機頭煙氣循環、高爐爐頂均壓煤氣回收、低氮燃燒等節能減排降碳技術提供應用場景,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此外,清潔運輸改造,落后產能淘汰、裝備水平升級也有利于鋼企降低能耗。為進一步引導鋼鐵企業推進綠色低碳改造,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委于 2023 年 8月聯合發布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并提出:支持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企業,與鐵合金、焦化、化工、建材、電力等關聯產業協同發展,構建協同減污降碳“聯合體”;53 https:/ 54 https:/ 55 h
83、ttps:/ 47 支持開展“極致能效”改造工程,探索打造超級能效工廠,加快節能增效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推進綠色運輸,中長途運輸優先采用鐵路或水運,中短途運輸鼓勵采用管廊或新能源車輛,鼓勵企業使用新能源機車;加大對氫冶金、低碳冶金等低碳共性技術中試驗證、產業化攻關的支持力度,對符合條件的低碳前沿技術產業化示范項目研究給予產能置換政策支持。我們期待更多鋼企上市公司推進高質量超低排放改造,在助力大氣污染攻堅的同時,提升降碳減污協同增效,助力中國“雙碳”目標的達成和全球氣候治理。48 l 環境表現的主要挑戰 挑戰一 部分鋼企環境管理仍很粗放 蔚藍地圖收集的各地生態環境部門的環境行政處罰顯示,鋼企上市公
84、司及其關聯企業涉及的主要違法事實包括:顆粒物、硫化氫等廢氣污染物超標排放;因密封連接部位密閉不嚴,造成煙塵、粉塵和氣態污染物無組織排放;原料場未采取苫蓋措施,露天堆放;物料傳輸帶未采取密閉等措施,在傳輸過程中鐵礦石、石灰石、生石灰、白云石、焦炭等易產生揚塵物料灑落、揚散。其中,本鋼板材(000761)2022 年至2023 年間總計涉及 10 次環境行政處罰,總計罰款金額達 114.6 萬元(表 5-2)56;除上述違法事實外,本鋼板材還涉及監測數據數據缺失、在線監測系統過量空氣系數設置不符合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規范要求等。表 5-2 本鋼板材 2022-23 年環境行政處罰 環境行政處罰
85、 違法事實 罰款 本環罰決(2022)42 號 10 月 13 日至 14 日煉鐵總廠焦化分廠八號焦爐爐頂南側顆粒物、硫化氫超標排放。30 萬元 本環罰決(2022)55 號 9 月 19 日該單位煉鐵總廠焦化分廠東風廠區 9#焦爐推焦之后關爐門時爐門封閉不嚴,導致碳化室部分煙塵無組織排放。9 萬元 本環罰決(2022)60 號 10 月 18 日煉鋼廠 7 號轉爐吹氧過程中由于鐵水成分不佳,操作不當,導致部分煙塵自廠房房蓋外溢無組織排放。8 萬元 本環罰決(2023)第 6 號 1 月 29 日該單位 3 號場地露天切割帶有銹垢雜質等廢鋼管道,導致煙塵無組織排放。8 萬元 本環罰決(2023
86、)第 10 號 2 月 15 日三燒作業區 360 燒結脫硫出口在線監測設施發生故障期間,未開展手工監測,造成部分數據缺失 6 萬元 本環罰決(2023)第 13 號 2 月 26 日,進行無人機飛行檢查時發現,該公司原料場未采取苫蓋措施,露天堆放。3 萬元 本環罰決(2023)第 14 號 2 月 26 日,排污許可可執行中全年顆粒物超過排放限值。30 萬元 56 https:/ 49 本環罰決(2023)第 15 號 2 月 26 日,9#焦爐爐頂煙氣逸散,異味明顯,8#9#篩焦除塵器排放口有煙塵外溢,導致煙塵無組織排放。6 萬元 本環罰決(2023)第 26 號 4 月 11 日該單位發
87、電廠高壓作業區 25#爐 CEMS 在線監測系統過量空氣系數設置為 1.4 不符合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規范要求,熱能轉化類型為燃氣的鍋爐,基礎氧含量設置應為 3%的要求。8.6 萬元 本環罰決(2023)36 號 5 月 23 日該單位煉焦作業區爐門封閉不嚴,干熄信作業區篩焦爐部分門窗未封閉,導致部分煙塵外溢,污染環境。6 萬元 為監督鋼企的環境管理和環境表現,在本次評價期間,綠色江南共對 11 家 A 股上市鋼企(安陽鋼鐵 600569,寶鋼股份 600019,本鋼板材 000761,沙鋼股份002075,武進不銹 603878,馬鋼股份 600808,南鋼股份 600282,新鋼股份6
88、00782,中信特鋼 000708,重慶鋼鐵(601005)601005)的 33 家鋼鐵關聯企業開展現場調研。結果顯示:24 家關聯企業現場表現良好,6 家現場發現問題,5 家疑似處于停產狀態(圖 5-11)。圖 5-11 綠色江南現場調研發現情況統計 50 現場調查中,部分鋼企仍存在下述問題,環境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工藝廢氣未經有效收集、處置,造成無組織排放;51 鐵礦石、煤炭、廢鐵、鋼渣等物料或工業固體廢物露天堆存,未采取有效的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措施,存在流失或滲漏污染地表水體生態環境的風險。52 挑戰二 上市鋼企待構建高效動態的環境信息披露機制 在環境信息披露方面,部分鋼企及關聯企
89、業未依據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 2 號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2021 年修訂)和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 開展披露工作。其中,重慶鋼鐵(601005)(601005)等部分上市公司的關聯企業存在 2022年的環境行政處罰,但在年度報告中卻披露稱在報告期不存在處罰及整改情況。7 家被納入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名錄的鋼企關聯企業,未能公開年度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報告。其中:北京市和江西省平臺在報告評價期內無法加載,青海省尚未建設平臺;山西安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雖然被列入晉中市生態環境局 2022 年 5 月 6 日發布的關于公示 2022 年度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企業名單的通知57,但這家
90、重點排污單位和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企業,目前在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統(山西)平臺檢索不到任何信息。除了開展定期披露,在環境執法力度和政府環境信息公開水平不斷提升的今天,鋼企上市公司亟待構建更加高效和動態的環境風險追蹤和環境信息披露機制,實現對自身和關聯企業,甚至供應商環境合規表現的實時關注。不僅如此,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要求上市公司及合并報表范圍內的各級子公司、發債企業及其他重點企業,如出現生態環境行政許可變更、行政處罰、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市場關注度高、時效性強的信息,需要以臨時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報告的形式及時進行披露。這就要求上市鋼企利用環境大數據和基于互聯網技術的工具,及時掌握關
91、聯企業的環境表現,同時賦能關聯企業提升環境表現,依法開展環境信息披露工作,并追蹤依法披露的執行情況。57 https:/ 53 6.建議與展望 鋼鐵行業作為重要的經濟支柱,其降碳減污成效將成為中國實現“雙碳”目標,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的關鍵。為引導鋼鐵行業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加速綠色低碳轉型,減少冶煉和壓延、上下游運輸環節的溫室氣體和污染物排放,并將環境和氣候管理延伸至上游供應鏈,IPE與綠色江南開發并升級鋼鐵企業降碳減污指數,連續兩年對上市鋼企開展量化評價。在本期評價中,我們看到,在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1+N”政策體系及鋼鐵行業多項政策標準的引領下,加之因應歐盟碳關稅的需要,中國鋼鐵產
92、業的氣候行動正在提速。最突出的進展是近四成參評鋼企上市公司發布氣候目標,其中 6 家鋼企計劃在 2023 年達峰,7 家鋼企宣布 2050 年實現碳中和。超半數上市鋼企測算并披露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同時 1/3 的參評鋼企或其關聯企業在中鋼協指導下共同建設鋼鐵行業EPD 平臺并披露產品碳足跡數據。在環境表現方面,上市鋼企及關聯企業的環境處罰大幅下降;同時下屬重點企業積極貫徹生態環境部的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新規要求,環境信息披露水平顯著提升。另一方面,本期指數評價也識別出短板,包括在提高短流程煉鋼比重、完善廢鋼回收利用、擴大新能源、新技術利用規模等。同時,環保組織現場調研時發現部分鋼企環境管理依然粗放
93、,有待推進高質量超低排放改造,利用環境大數據和互聯網工具提升管理和信息披露的效率和效能。鋼鐵行業加速降碳減污、綠色低碳轉型進程不僅需要企業履行主體責任,也需要政府部門的政策引導、金融資本的支持、環保組織和社會公眾的監督,舉多方力量協同作戰,共擔風險,以推動中國鋼鐵行業實現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54 為此我們提出以下建議:鋼鐵行業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o 進一步落實降碳減污協同,以降碳為抓手,挖掘溫室氣體與污染物減排協同的技術路徑,著力提升廢鋼利用率和短流程煉鋼比例,推進源頭減排的清潔工藝在行業內的應用,同時提升交通運輸領域降碳減污協同增效。鋼鐵企業還需要盡快突破地域、資源與技術制約,加快包括氫
94、能、光伏等新能源的使用,減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并優化末端治理設施的運行負荷。鋼鐵企業同時需要開展煙氣超低排放與碳減排協同技術創新,研發多污染物系統治理、VOCs 源頭替代、低溫脫硝等技術和裝備,并提升對非高爐煉鐵、氫冶金、負碳等突破性低碳技術的研發力度、資金投入和規?;茝V;o 全面提升企業碳排放管理能力,借助自動化工具提升溫室氣體和污染物數據數據管理效率。鋼鐵企業需要加強組織層面碳排放及產品碳足跡核算與基礎數據收集能力,了解國內外主流碳核算方法學及其在邊界劃定、排放因子選取、數值質量控制等方面的異同,持續跟進包括 CBAM 在內的綠色貿易壁壘的政策細節,及時完成數據核算、報告與第三方核查,為組
95、織和產品層級碳數據的報送與公開披露做好準備;o 在摸清家底的基礎上,鋼鐵企業應科學設定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覆蓋碳排放熱點環節,并追蹤目標完成進展,加速單位鋼鐵產品碳強度降低;o 發揮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將上游供應商氣候行動表現納入采購考量,推動供應商開展碳核算、科學設定減排目標并披露進展狀況。鋼鐵企業應帶動產業鏈下游環節的低碳轉型,加速制定“綠鋼”、“低碳鋼”等標簽標準,達 55 成行業共識,同時大力推廣各類鋼鐵產品開展產品碳足跡核算,形成有代表性的鋼鐵產品碳排放因子在行業間和國際上的互認。o 加強企業環境管理,持續提升環境表現,推進高質量超低排放改造,并在依法開展環境信息披
96、露的基礎上構建更加動態及時的信息披露機制,加強與利益方的信任。利益相關方:政策制定者及監管機構:o 進一步推動淘汰落后產能、優化升級產業結構,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o 持續推動優化廢鋼回收利用渠道,提升廢鋼回收率,激勵企業提升電爐煉鋼比重:支持鋼鐵企業依托廢鋼原料需求,開展廢鋼鐵倉儲加工配送一體化基地建設,提升廢鋼加工處理水平和分類管理水平,實現廢鋼原料定制化加工配送,推進廢鋼資源高質高效利用;加快實施電爐短流程煉鋼高質量發展引領工程,對全廢鋼電爐煉鋼項目執行差別化產能置換、環保管理等政策,創建世界先進的電爐鋼產業集群;o 建立并完善與國際接軌的溫室氣體核算、核查和披露制度(MRV),統一碳
97、核算方法學、排放源的識別與排除、數據統計口徑等問題,并搭建可信度更高的國家溫室氣體排放因子系數庫,逐步完善碳排放核算標準體系建設、產品碳標簽制定標準,提升 MRV 制度和碳排放因子系數庫的國際互認度;o 加快推進鋼鐵行業碳配額分配方案,有序推進鋼鐵企業納入全國碳市場,鋼鐵企業開展年度履約工作,并鼓勵鋼企開展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CCER)目錄中減排項目的開發與減排量核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企業低碳轉型中的作用。56 投資者:o 在 ESG 投資中著重關注上市鋼企的降碳減污協同增效表現,并通過綠色投融資激勵鋼鐵行業上市公司提
98、升環境管理能力,增加短流程煉鋼占比,加強環境信息和碳披露的時效性和準確性;o 提升針對鋼鐵行業的轉型金融研究,制定投融資方案,開發多元化的融資機制和工具支持鋼鐵行業綠色低碳轉型。采購方:o 完善鋼鐵綠色低碳采購機制和要求,構建暢通的利益方監督交流渠道;o 將綠色低碳采購要求不斷向供應鏈上、下游延伸,推動從原材料加工到污染物末端處理、產品回收處置環節的碳減排;o 激勵鋼企開展組織及產品層面的環境及碳信息披露,并管控自身供應鏈的環境及氣候風險。57 附錄 1 2022 年以來中國發布的鋼鐵行業減污降碳相關政策 文件名稱 發布單位 發布時間 主要目標 主要工作 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5
99、8 工業和信息化部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生態環境部 2022 年 2 月 80%以上鋼鐵產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噸鋼綜合能耗降低 2%以上,水資源消耗強度降低 10%以上,確保 2030 年前碳達峰;鋼鐵工業利用廢鋼資源量達到 3 億噸以上 推進廢鋼資源高質高效利用,有序引導電爐煉鋼發展 推進廢鋼回收、拆解、加工、分類、配送一體化發展,進一步完善廢鋼加工配送體系建設 落實鋼鐵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統籌推進減污降碳協同治理 支持建立低碳冶金創新聯盟,制定氫冶金行動方案,加快推進低碳冶煉技術研發應用 支持構建鋼鐵生產全過程碳排放數據管理體系,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 開展工業節能診斷服務,支持企業提高綠
100、色能源使用比例 全面推動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推進鋼鐵企業清潔運輸,完善有利于綠色低碳發展的差別化電價政策 積極推進鋼鐵與建材、電力、化工、有色等產業耦合發展,提高鋼渣等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效率 大力推進企業綜合廢水、城市生活污水等非常規水源利用 推動綠色消費,開展鋼結構住宅試點和農房建設試點,優化鋼結構建筑標準體系;建立健全鋼鐵綠色設計產品評價體系,引導下游產業用鋼升級 58 https:/ 58 鋼鐵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指南59 國家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 生態環境部 國家能源局 2022 年 2 月 到 2025 年,鋼鐵行業煉鐵、煉鋼工序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比例達到30%,能效
101、基準水平以下產能基本清零,行業節能降碳效果顯著,綠色低碳發展能力大幅提高。綠色技術工藝。推廣燒結煙氣內循環、高爐爐頂均壓煤氣回收、轉爐煙一次煙氣干法除塵等技術改造。推廣鐵水一罐到底、薄帶鑄軋、鑄坯熱裝熱送、在線熱處理等技術,打通、突破鋼鐵生產流程工序界面技術,推進冶金工藝緊湊化、連續化。加大熔劑性球團生產、高爐大比例球團礦冶煉等應用推廣力度。開展綠色化、智能化、高效化電爐短流程煉鋼示范,推廣廢鋼高效回收加工、廢鋼余熱回收、節能型電爐、智能化煉鋼等技術。推動能效低、清潔生產水平低、污染物排放強度大的步進式燒結機、球團豎爐等裝備逐步改造升級為先進工藝裝備,研究推動獨立燒結(球團)和獨立熱軋等逐步退
102、出 余熱余能梯級綜合利用。進一步加大余熱余能的回收利用,重點推動各類低溫煙氣、沖渣水和循環冷卻水等低品位余熱回收,推廣電爐煙氣余熱、高參數發電機組提升、低溫余熱有機朗肯循環(ORC)發電、低溫余熱多聯供等先進技術,通過梯級綜合利用實現余熱余能資源最大限度回收利用。加大技術創新,鼓勵支持電爐、轉爐等復雜條件下中高溫煙氣余熱、冶金渣余熱高效回收及綜合利用工藝技術裝備研發應用 能量系統優化。研究應用加熱爐、烘烤鋼包、鋼水鋼坯廠內運輸等數字化、智能化管控措施,推動鋼鐵生產過程的大物質流、大能量流協同優化。全面普及應用能源管控中心,強化能源設備的管理,加強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使用,推動企業能源管理數字化、
103、智能化改造。推進各類能源介質系統優 59 https:/ 59 化、多流耦合微型分布式能源系統、區域能源利用自平衡等技術研究應用 能效管理智能化。進一步推進 5G、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能源管理的創新應用,鼓勵研究開發能效機理和數據驅動模型,建立設備、系統、工廠三層級能效診斷系統,通過動態可視精細管控實現核心用能設備的智能化管控、生產工藝智能耦合節能降碳、全局層面智能調度優化及管控、能源與環保協同管控,推動能源管理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升整體能效水平 通用公輔設施改造。推廣應用高效節能電機、水泵、風機產品,提高使用比例。合理配置電機功率,實現系統節電。提升企
104、業機械化自動化水平。開展壓縮空氣集中群控智慧節能、液壓系統伺服控制節能、勢能回收等先進技術研究應用。鼓勵企業充分利用大面積優質屋頂資源,以自建或租賃方式投資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提升企業綠電使用比例 循環經濟低碳改造。重點推廣鋼渣微粉生產應用以及含鐵含鋅塵泥的綜合利用,提升資源化利用水平。鼓勵開展鋼渣微粉、鋼鐵渣復合粉技術研發與應用,提高水泥熟料替代率,加大鋼渣顆粒透水型高強度瀝青路面技術、鋼渣固碳技術研發與應用力度,提高鋼渣循環經濟價值。推動鋼化聯產,依托鋼鐵企業副產煤氣富含的大量氫氣和一氧化碳資源,生產高附加值化工產品。開展工業爐窯煙氣回收及利用二氧化碳技術的示范性應用,推動產業化應用
105、60 關于加快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的實施方案60 工業和信息化部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科學技術部 財政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商務部 國家稅務總局 2022 年 2 月 到 2025 年,鋼鐵行業工業固廢產生強度下降;力爭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 57%,其中,冶煉渣達到 73%;主要再生資源品種利用量超過 4.8 億噸,其中廢鋼鐵 3.2 億噸。推動技術升級降低固廢產生強度:推廣非高爐煉鐵 加快工業固廢規?;咝Ю茫和苿庸I固廢按元素價值綜合開發利用,加快推進冶煉渣等工業固廢在有價組分提取、建材生產、市政設施建設、井下充填、生態修復、土壤治理等領域的規?;?提升復雜難用固廢綜合
106、利用能力:積極開展鋼渣分級分質利用,擴大鋼渣在低碳水泥等綠色建材和路基材料中的應用,提升鋼渣綜合利用規模 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固廢源頭減量:鋼鐵行業科學有序推進廢鋼鐵先進電爐短流程工藝 工業水效提升行動計劃61 工業和信息化部 水利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住房城鄉建設部 市場監管總局 2022 年 6 月 到 2025 年,全國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 2020年下降 16%。重點用水行業水效進一步提升,鋼鐵行業噸鋼取水量下降 10%鋼鐵行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方向:冷軋酸性廢水循環利用、焦化廢水近零排放集成、循環水高效冷卻、全廠廢水零排放等 鋼鐵行業水效提升改造升級重點方向:水質分級串級利用、加熱
107、爐汽化冷卻、大型高爐密閉循環冷卻水、綜合廢水再生回用集成、電磁強氧化焦化廢水深度處理、濃鹽水分鹽及零排放、燃-熱-電-水-鹽五位一體低溫多效海水淡化、鋼鐵廢水和市政污水聯合再生回用、智慧用水管理等 擴大工業利用海水、礦井水、雨水規模:鼓勵沿海鋼鐵企業、園區加大海水直接利用以及余能低溫多效、反滲透、太陽能光熱等海水淡化技術應用力度,配套自建或第三方投建海水冷卻、海水淡化設施,擴大海水利用規模 60 https:/ 61 https:/ 61 工業能效提升行動計劃62 工業和信息化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生態環境部 國務院國資委 市場監管總局 2022 年 6 月 到 2025 年,重點工業行
108、業能效全面提升,能效明顯提升,綠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顯著提高,節能提效工藝技術裝備廣泛應用,標準、服務和監管體系逐步完善,鋼鐵行業重點產品能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比 2020 年下降 13.5%鋼鐵行業節能提效改造升級重點方向:通過產能置換有序發展短流程電爐煉鋼,提高廢鋼使用量,加快燒結煙氣內循環、高爐爐頂均壓煤氣回收、鐵水一罐到底、薄帶鑄軋、鑄坯熱裝熱送、副產煤氣高參數機組發電、余熱余壓梯級綜合利用、智能化能源管控等技術推廣 加快推進終端用能電氣化、低碳化:在鋼鐵行業加熱、烘干、蒸汽供應等環節,推廣電爐鋼、電鍋爐、電窯爐、電加熱、高溫熱泵、大功率電熱儲能鍋爐等替代工藝技
109、術裝備,擴大電氣化終端用能設備使用比例 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63 生態環境部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工業和信息化部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交通運輸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能源局 2022 年 6 月 到 2025 年,減污降碳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重點區域、重點領域結構優化調整和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減污降碳協同度有效提升。到 2030 年,減污降碳協同能力顯著提升,助力實現碳達峰目標;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碳達峰與空 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嚴禁新增鋼鐵、焦化、煉油、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不含光伏玻璃)等產能。推進工業領域協同增效。實施綠色制造工程,推廣綠
110、色設計,探索產品設計、生產工藝、產品分銷以及回收處置利用全產業鏈綠色化,加快工業領域源頭減排、過程控制、末端治理、綜合利用全流程綠色發展。推進工業節能和能效水平提升。依法實施“雙超雙有高耗能”企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開展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改造,推動一批重點企業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研究建立大氣環境容量約束下的鋼鐵、焦化等行業去產能長效機制,逐步減少獨立燒結、熱軋企業數量。大力支持電爐短流程工藝發展2025 年和 2030 年,全國短流程煉鋼占比分別提升至 15%、20%以上鼓勵重點行業企業探索采用多污染物和溫室氣體協同控制技術工藝,開 62 https:/ 63 https:/ 62 氣質量改善協同
111、推進取得顯著成效;水、土壤、固體廢物等污染防治領域協同治理水平顯著提高。展協同創新。推動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在工業領域應用。推進交通運輸協同增效。加快推進“公轉鐵”“公轉水”,提高鐵路、水運在綜合運輸中的承運比例。發展城市綠色配送體系,加強城市慢行交通系統建設。加快新能源車發展,逐步推動公共領域用車電動化,有序推動老舊車輛替換為新能源車輛和非道路移動機械使用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探索開展中重型電動、燃料電池貨車示范應用和商業化運營。到2030 年,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量的 50%左右。加快淘汰老舊船舶,推動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船舶應用,加快港口供電設施建設,
112、推動船舶靠港使用岸電。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協同控制。優化治理技術路線,加大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VOCs)以及溫室氣體協同減排力度。一體推進重點行業大氣污染深度治理與節能降碳行動,推動鋼鐵、水泥、焦化行業及鍋爐超低排放改造,探索開展大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排放協同控制改造提升工程試點。VOCs 等大氣污染物治理優先采用源頭替代措施。推進大氣污染治理設備節能降耗,提高設備自動化智能化運行水平。加強消耗臭氧層物質和氫氟碳化物管理,加快使用含氫氯氟烴生產線改造,逐步淘汰氫氯氟烴使用。推進移動源大氣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協同治理。加強協同技術研發應用加強氫能冶金、二氧化碳合成化學品、新型電力系統關鍵技術等研發,
113、推動煉化系統能量優化、低溫室效應制冷劑替代、碳捕集與利用等技術試點應用,推廣光儲直柔、可再生能源與建筑一體化、智慧交通、63 交通能源融合技術。開展煙氣超低排放與碳減排協同技術創新,研發多污染物系統治理、VOCs 源頭替代、低溫脫硝等技術和裝備。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64 工業和信息化部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生態環境部 2022 年 7 月 到 2025 年,廢鋼鐵加工準入企業年加工能力超過1.8 億噸,短流程煉鋼占比達 15%以上。到 2030 年,富氫碳循環高爐冶煉、氫基豎爐直接還原鐵、碳捕集利用封存等技術取得突破應用,短流程煉鋼占比達 20%以上。嚴格落實產能置換和項目備案、環境影響評
114、價、節能評估審查等相關規定,切實控制鋼鐵產能 強化產業協同,構建清潔能源與鋼鐵產業共同體。鼓勵適度穩步提高鋼鐵先進電爐短流程發展。推進低碳煉鐵技術示范推廣 優化產品結構,提高高強高韌、耐蝕耐候、節材節能等低碳產品應用比例 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65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商務部、海關總署 2023 年 8 月 2024 年,行業發展環境、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不斷提升 加快推進綠色低碳改造。加快推進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進程,支持鋼鐵企業爭創環??冃?A 級,鼓勵企業實施原料場機械化、燒結煙氣內循環、爐窯低氮燃燒等技術改造。支持已
115、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企業,與鐵合金、焦化、化工、建材、電力等關聯產業協同發展,構建協同減污降碳“聯合體”。支持開展“極致能效”改造工程,探索打造超級能效工廠,加快節能增效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推進綠色運輸,中長途運輸優先采用鐵路或水運,中短途運輸鼓勵采用管廊或新能源車輛,鼓勵企業使用新能源機車。加大對氫冶金、低碳冶金等低碳共性技術中試驗證、產業化攻關的支持力度,對符合條件的低碳前沿技術產業化示范項目研究給予產能置 64 https:/ 65 https:/ 64 換政策支持。統籌焦化行業與鋼鐵等行業發展,推動焦化行業加大綠色環保改造力度。支持引導電爐鋼有序發展。加快實施電爐短流程煉鋼高質量發展引領工
116、程,對全廢鋼電爐煉鋼項目執行差別化產能置換、環保管理等政策,創建世界先進的電爐鋼產業集群。支持鋼鐵企業依托廢鋼原料需求,開展廢鋼鐵倉儲加工配送一體化基地建設,提升廢鋼加工處理水平和分類管理水平,實現廢鋼原料定制化加工配送,推進廢鋼資源高質高效利用。建立電爐短流程企業、廢鋼加工配送企業評價標準,分別遴選 5 家左右優勢標桿企業,形成可推廣的產業模式。65 附錄 2 上市鋼企及關聯企業通過年報披露的范圍 1&2 排放量 上市公司 范圍 1&2 排放量(噸二氧化碳當量)上市公司 范圍 1&2 排放量(噸二氧化碳當量)重慶鋼鐵(601005)601005 123347506.86 包鋼股份 60001
117、0 17434649.07 寶鋼股份 600019 96589000.00 八一鋼鐵 600581 13230000.00 鞍鋼股份 000898 50096417.00 酒鋼宏興 600307 12512500.00 馬鋼股份 600808 36500432.00 中國東方集團 00581 12184705.00 山東鋼鐵 600022 27862655.94 中南股份 000717 11348081.00 太鋼不銹 000825 21491927.00 杭鋼股份 600126 7840268.00 南鋼股份 600282 20434193.00 凌鋼股份 600231 7067192.23
118、 新鋼股份 600782 18592789.00 西王特鋼 01266 4619997.00 柳鋼股份 601003 18291842.00 華菱鋼鐵 000932 198460.00 注:排序依據為上市鋼企在評價期內披露的最近一年范圍 1&2 排放量 66 關聯企業名稱 2022 年碳排放數據(噸二氧化碳當量)鞍鋼集團朝陽鋼鐵有限公司 42814881.30 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 28132914.00 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 21491927.00 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19092832.00 柳州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18266600.00 內蒙古包鋼鋼聯股份有限公司 17434
119、649.07 河鋼樂亭鋼鐵有限公司 16814716.00 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15827170.75 山東鋼鐵集團日照有限公司 15813614.00 首鋼股份公司遷安鋼鐵公司 12893825.18 江陰興澄特種鋼鐵有限公司 12835744.41 甘肅酒鋼集團宏興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12512500.00 廣東中南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11390428.00 廣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10720000.00 重慶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7155578.09 凌源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7067192.23 江蘇沙鋼集團淮鋼特鋼股份有限公司 5738548.66 福建泉州閩光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421670
120、9.64 陽春新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3700000.00 東北特殊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3570220.00 天津鋼管制造有限公司 2890780.00 舞陽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2757272.53 河鋼股份有限公司邯鄲分公司 1696332.00 盛隆化工有限公司 385394.00 煙臺魯寶鋼管有限責任公司 248000.00 廣州 JFE 鋼板有限公司 223762.00 永興特種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20119.58 天津太鋼天管不銹鋼有限公司 185095.00 寶武杰富意特殊鋼有限公司 118000.00 佛山津西金蘭冷軋板有限公司 68338.00 遼陽鐵合金有限責任公司 57830
121、.23 四川達興寶化化工有限公司 22055.00 內蒙古包鋼鋼聯股份有限公司巴潤礦業分公司 13469.10 福建漳州閩光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8506.18 注:排序依據為關聯企業通過各地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統披露的 2022年度碳排放量 67 附錄 3 上市鋼企通過年報披露關聯企業的違規問題及整改措施 本期評價期內,8 家 A 股鋼企上市公司通過 2022 年年度報告,向社會披露了從事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相關行業的關聯企業受到的環境行政處罰或出現的環境問題,部分還披露了對應的整改措施:華菱鋼鐵(000932)在 2022 年年度報告66中披露了衡陽華菱連軋管有限公司“部分煙氣未有效收集處理”的違
122、規情形,以及針對衡環法支罰字202222號行政處罰的整改措施:華菱鋼鐵 2022 年年度報告 撫順特鋼(600399)在 2022 年年度報告67中披露了針對上市公司自身的撫環罰決字2022013 號行政處罰的違法事實,但尚未披露對應的整改措施:撫順特鋼 2022 年年度報告 66 http:/ 67 http:/ 68 本鋼板材(000761)在 2022 年年度報告68中披露了本鋼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3次“無組織排放問題”的原因,以及針對本環罰決(2022)55 號、本環罰決(2022)42 號、本環罰決(2022)60 號行政處罰的整改措施:本鋼板材 2022 年年度報告 68 http:
123、/ 69 太鋼不銹(000825)在 2022 年年度報告69中披露了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臨汾分公司“自行監測報告顯示氮氧化物折算濃度排放超標”的具體原因,以及針對臨環罰字2022002010 號行政處罰的整改措施:太鋼不銹 2022 年年度報告 八一鋼鐵(600581)在 2022 年年度報告70中披露了新疆八一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在報告期內出現的“焦爐無組織排放、焦爐干熄焦排口超標、焦爐干熄焦排口在線監測設施未聯網、固廢處置未核實第三方資質和技術能力、排污許可證顆粒物無組織排放量超過許可量”等環保問題:八一鋼鐵 2022 年年度報告 69 http:/ 70 http:/ 70 河鋼股份
124、(000709)在 2022 年年度報告71中披露了唐鋼青龍爐料有限公司“2021 年第四季度未開展自行監測”的環境問題,以及針對秦環罰【2022】7001 號行政處罰的整改措施:河鋼股份 2022 年年度報告 南鋼股份(600282)在 2022 年年度報告72中披露了南京金江冶金爐料有限公司“下風向 2#點位硫化氫濃度為 0.011 毫克/立方米,下風向 3#點位氨濃度為0.22 毫克/立方米,均超過煉焦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6171-2012)表 7 濃度限值“以及“原料大棚中間框架東側露天貯存有部分礦粉等原料,現場配套礦粉裝卸設施正在作業,貯存、裝卸過程沒有封閉或噴淋措施,料場
125、向外道路地面有積塵“兩個環境問題,以及針對寧環罰202265 號和寧環罰告2022270 號行政處罰的整改措施:南鋼股份 2022 年年度報告 71 http:/ 72 http:/ 71 寶鋼股份(600019)在 2022 年年度報告73和 2022 年半年度報告74中分別披露了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報告期內因“因碼頭未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揚塵污染”等環境問題受到處罰的情況:寶鋼股份 2022 年年度報告 寶鋼股份 2022 年半年度報告 73 http:/ 74 http:/ 72 附錄 4 參評上市公司自身及關聯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及公示情況75 序號 企業名稱 公示內容 公示時間
126、1 首鋼股份公司遷安鋼鐵公司 2020/1/7 有組織,無組織,清潔運輸 2 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 2020/10/21 有組織,無組織,清潔運輸 3 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 2020/10/23 有組織,無組織,清潔運輸 4 山東鋼鐵集團日照有限公司 2020/11/25 有組織,無組織,清潔運輸 5 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2020/12/30 清潔運輸 6 安陽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2021/1/15 有組織,無組織,清潔運輸 7 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2021/3/12 有組織 8 山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萊蕪分公司 2021/6/23 有組織,無組織,清潔運輸 9 青島特殊鋼鐵
127、有限公司 2021/7/19 有組織,無組織,清潔運輸 10 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2021/7/19 清潔運輸 11 江陰興澄特種鋼鐵有限公司 2021/11/23 清潔運輸 12 河北津西鋼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1/11/25 有組織,無組織,清潔運輸 13 寶鋼湛江鋼鐵有限公司 2021/12/1 有組織,無組織,清潔運輸 14 河鋼樂亭鋼鐵有限公司 2021/12/23 有組織,無組織,清潔運輸 15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2021/12/30 清潔運輸 16 內蒙古包鋼鋼聯股份有限公司 2022/5/19 清潔運輸 17 江蘇沙鋼集團淮鋼特鋼股份有限公司 2022/7/5 清潔運
128、輸 18 安陽豫河永通球團有限責任公司 2022/7/26 有組織,無組織,清潔運輸 19 邯鋼集團邯寶鋼鐵有限公司 2022/11/5 有組織,無組織,清潔運輸 20 江蘇沙鋼集團淮鋼特鋼股份有限公司 2022/11/29 有組織 21 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2022/12/28 清潔運輸 22 武漢鋼鐵有限公司 2023/1/14 清潔運輸 23 寶鋼湛江鋼鐵有限公司 2023/1/14 有組織,無組織,清潔運輸 24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2023/2/4 有組織,無組織,清潔運輸 25 青島特殊鋼鐵有限公司 2023/2/6 有組織,無組織,清潔運輸 26 江陰興澄特種鋼鐵有限公司
129、2023/2/27 有組織 27 河北津西鋼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3/3/31 有組織,無組織,清潔運輸 28 天津鋼管制造有限公司 2023/4/1 有組織,無組織,清潔運輸 29 寧波鋼鐵有限公司 2023/4/2 清潔運輸 75 https:/ 73 30 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 2023/4/14 有組織,無組織,清潔運輸 31 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2023/4/25 有組織,無組織,清潔運輸 32 安徽長江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2023/5/17 有組織,無組織,清潔運輸 33 江陰興澄特種鋼鐵有限公司 2023/6/21 有組織,無組織,清潔運輸 34 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2023/6/23 有組織 35 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2023/7/5 有組織,無組織,清潔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