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2021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1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2021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12頁).pdf(1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以數觀變以數觀變 三生萬物三生萬物 2021 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 北京前沿金融監管科技研究院(FIRST)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浙大 AIF)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浙大 ZIBS)浙江數字金融科技聯合會(ZAFT)共同發布 2021 年 9 月 3 日,北京前沿金融監管科技研究院(FIRST)、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浙大 AIF)、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浙大 ZIBS)、浙江數字金融科技聯合會(ZAFT)在 2021 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聯合發布 2021 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Global Fintech Hub Report 2021),以浙大 AIF 司南研究
2、室在 2017 年首發的“金融科技發展指數(FinTech Development Index,以下簡稱 FDI)”為基礎,以城市為觀察單元,從全球 80 余座城市中精選 TOP50 分析其金融科技產業、用戶和生態發展狀況,通過四大榜單盡覽全球金融科技城市發展格局及變遷歷程,剖析三大金融科技發展模式的典型代表與相對利弊之處,并深度聚焦連續三年排名全球第一的北京,以過往為積累,觸及未來機遇。本次報告的主題是“以數觀變,三生萬物”。具體而言,“以數觀變”指的是FDI 城市指數以數字清晰記錄全球各城市金融科技發展的歷史軌跡,盡顯全球格局變化與城市自身成長;“三生萬物”表達的是全球金融科技已形成市場拉
3、動、技術驅動、規則推動三類發展模式,并以中國、美國、英國為代表,但這三種模式也各有所短,一國或一城只有做到三方面融合發展、齊頭并進,才能有其金融科技的“三生萬物、生生不息”。四榜:盡覽全球格局與一年變化 總榜:首發 TOP50,全球格局從 8+32+N 變為 9+41+N 根據 2021FDI 城市指數,我們首次發布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 TOP50,并將其劃分為兩大梯隊。具體而言,第一梯隊城市從去年的 8 座變為 9 座,由北京、舊金山(硅谷)、紐約、上海、深圳、倫敦、杭州、新加坡、芝加哥組成,其中,TOP3 城市排名三年未變、TOP4 城市連續兩年未變,反映出頭部城市的護城河正在逐步建立。此
4、外,新加坡發展迅猛,不僅首次晉升全球金融科技發展第一梯隊,而且直接超越芝加哥位列全球第八。第二梯隊城市則從去年的 32 座變成了 41 座,由悉尼、東京、巴黎等城市組成。對比第一與第二梯隊城市可見,第一梯隊城市總指數得分全部在 60 分以上,平均分達 75.5 分,較第二梯隊城市均值(45.5 分)高出 30 分,且聚集了前五十城中 74.2%的上市金融科技企業數量和89.2%的市值、62.4%的未上市高融資金融科技企業數量和76.3%的融資總額,是名副其實的金融科技領頭羊。與此同時,全球金融科技發展也呈現競爭加劇、勇者追趕的局勢,TOP50 城市中有 78%的城市排名相較去年發生了變化,而在
5、第二梯隊 41 城中該占比更是高達 82.9%(第一梯隊為 55.6%)。其中,首爾、雅加達總排名進步最大(進步 4名),主要由于其政策支持力度強勁、金融科技企業陸續上市,且金科使用者占比不斷提升。從洲際分布來看,亞美持續引領全球金融科技發展,歐洲、亞洲、非洲在TOP50 城市中占據席位的比例相比去年均有所提升。具體來看,在第一梯隊城市中亞洲新增一城(新加坡)占據 5 席,美國連續兩年占據 3 席,歐洲連續三年僅占 1 席(倫敦)。同時,在 TOP50 城市中亞洲城市數量占比位居第一,且由去年的 47.5%升至 48%;歐洲位居第二,由去年的 25%增至 28%;非洲占比亦由去年的 2.5%增
6、至 4%。產業榜:連續三年 TOP8 入榜不變,中美勢均力敵 從金融科技產業來看,TOP8 城市雖有內部排名變化,但均連續四年盤踞TOP8 榜單,已形成一定優勢。此外,在 TOP20 城市中中國和美國各占 5 席,勢均力敵,形成當之無愧的“中美 G2”格局。從洲際分布看,亞、歐、美洲基本三分天下,分別占 8、6、4 席,其中多倫多和孟買進步明顯首次進入產業 TOP20城市榜單,而孟買的入榜也使得印度成為除中國外第二個有城市進入 TOP20 的發展中國家。消費者體驗榜:發展中國家與亞洲延續全面領先優勢,中國繼續為“王”從金融科技體驗來看,發展中國家與亞洲持續保持全面領先優勢,不僅TOP10 城市
7、全部位于亞洲的發展中國家,且連續兩年 TOP20 城市中發展中國家城市占比高達 80%、亞洲城市占比高達 65%。具體而言,以新加坡、吉隆坡為代表的東南亞城市發展迅速,而中國則包攬 TOP9 城市蟬聯金融科技體驗發展王者之位,其中杭州連續三年排名全球消費者體驗第一,深圳則首次以超 90%的金融科技使用者占比位列全球第二。與此同時,發達國家在金融科技消費者體驗方面也有明顯的進步,在 TOP20 城市中占 4 席且排名均有所上升,其中澳大利亞進步最為明顯,悉尼、墨爾本均以進步 3 名的成績并列獲得全球金融科技體驗“最佳進步獎”。生態榜:發達國家優勢顯著,中國城市多有進步 從金融科技生態來看,發達國
8、家城市依舊優勢明顯,在 TOP20 城市中連續兩年占比 70%。與此同時,中國城市在生態上多有進步,在 TOP20 城市中擁有5 席且均實現排名上升,其中北京排名超越紐約,深圳、上海超越東京,進步顯著。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以小國體量建成良好金融科技生態,夯實基礎以待大有作為。新加坡雄厚的金融及科技產業基礎、出色的科研創新能力以及良好的政策監管環境為其金融科技產業發展持續賦能,成為新加坡成功躋身第一梯隊城市的重要原因。三輪:三大模式有利弊需齊并進 三模式:三類代表國家/城市,分別引領突破 縱覽全球金融科技發展歷程,“市場拉動”“技術驅動”“規則推動”已成為金融科技發展的三類核心動能和三大模式,其
9、各有千秋,引領全球城市立足稟賦、發掘特長。具體而言,“市場拉動”模式重視金融科技應用與體驗提升,國家中以中國為代表,而城市則以杭州、孟買、開普敦為代表。采用該模式發展的區域以發展中國家/城市為主,究其原因主要是,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普遍在人口數量和市場體量上占優,且普遍存在金融抑制,使得其深化金融科技應用、提升金融科技體驗相對容易,發力后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顯著成果?!凹夹g驅動”模式重視原創技術創造與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國家以美國為代表,城市則以舊金山、深圳、西雅圖為代表。其中,美國堪稱是該模式的“獨霸者”,美國的全球科技企業 TOP500 市值之和全球最高超 14.6 萬億美元,且其科研能力及數
10、字基礎設施指標排名雙雙位居全球第一。技術創新與基礎設施建設均需要持續多年的積累與沉淀,而美國全球領先的科技水平以及獨特的創新文化氛圍使得該模式被其它國家/城市效仿的難度較大?!耙巹t推動”模式重視監管體系完善與整體生態優化,國家中以英國為代表,城市以倫敦、新加坡、悉尼為代表。采用該模式發展的以發達國家/城市為主,在政策監管 TOP20 城市中,發達國家城市和 OECD 國家城市占比均達 60%。與其他兩大模式相比,“規則推動”更有賴于政府和機構主導,需有較強的頂層設計與監管能力,是在全球金融科技發展逐步進入深水區的當下,眾多國家發展金融科技的著力點。三模式:也有模式短板,三輪須得并進 然而,尺有
11、所短、寸有所長。盡管三大模式已成為全球范例,但每個模式下仍存在相對短板,蘊含發展機遇。對于采用“市場拉動”發展模式的城市而言,其相對短板在于數字基建、基礎科研等方面。具體來說,金融科技消費者體驗 TOP10 城市其數字基建指標的平均排名僅為 41,城市科研實力指標平均排名僅為 23,互聯網普及率均值為 62%(遠低于該項指標全球 TOP10 城市的均值 86.8%)。杭州、班加羅爾、新德里、莫斯科、圣彼得堡為該類城市典型。對于采用“技術驅動”發展模式的城市而言,其相對短板在于應用體驗、監管規范等方面。在全球 TOP500 科技企業市值 TOP10 城市中,除中國城市外的其余 6 城金融科技消費
12、者體驗平均排名僅為 33,金融科技使用者占比均值僅達47.0%(遠低于該項指標全球 TOP10 城市的均值 65%),監管規范指標的平均排名僅為 20。舊金山(硅谷)、阿姆斯特丹、米蘭、斯德哥爾摩為該類城市典型。對于采用“規則推動”發展模式的城市而言,其相對短板在于過于規范的監管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業的創新,以及消費者金融科技應用體驗的提升。具體來看,在政策監管排名 TOP10 城市中,除中國城市外的其余 7 城共僅擁有20 家金融科技上市企業,與北京一城擁有的金融科技上市企業數量相近(19 家),且該 10 城金融科技消費者體驗平均排名僅為 25,金融科技使用者占比均值僅為54.5%(遠
13、低于該項指標全球 TOP10 城市的均值 65%)。倫敦、日內瓦、維爾紐斯、都柏林、法蘭克福為該類城市典型。一城:連續三年全球第一的北京 由于本次報告成果在北京發布,因此本報告也重點關注了北京的金融科技發展情況。北京作為第一梯隊城市的典型代表,連續三年總排名和金融科技產業排名位列全球第一,金融科技生態排名則三年穩步提升?;谛陆Y構經濟學,本研究發現北京正是憑借“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的共同作用,成為了全球金融科技發展的城市標桿。北京在產業、政策、監管、機構、品牌等方面均具備亮點,不僅擁有金融科技上市企業和高融資未上市企業數量最多、中互金協會及北京金融科技產業聯盟等機構云集、金融街論壇和成方論
14、壇等品牌活動影響力廣泛的“有效市場”,也擁有一年至少出臺一項金融科技強相關重磅支持政策、率先開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的“有為政府”,獨具優勢,正在全球金融科技發展的浪潮中破浪前行。注:新結構經濟學主張發展中國家或地區應從其自身要素稟賦結構出發,發展其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在“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共同作用下,推動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其中,政府的作用在于有為的政策監管,市場的作用在于有效的資源配置。李克強總理也曾提出要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此基礎上,北京坐擁四大歷史機遇,以待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第一,北京是重要的全球金融管理中心,金融機構總部
15、資源集聚和金融管理能力突出等方面優勢,可幫助其在頂層設計、制度建設、監管科技、金融科技倫理等方面持續發力。第二,北京是領先的全球科技創新與數字中心,憑借雄厚的信息技術產業和金融產業基礎,北京可不斷推進科技前沿探索和數字經濟發展,推進金融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建設數字金融產業集群,完善數字金融體系建設。第三,北京是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交往中心。依托于“一帶一路”等全球倡議和多邊合作的持續推進,北京可進一步成為國際交往活躍、國際化服務完善、國際影響力凸顯的重大國際活動聚集之都,以及國際創新合作網絡的重要樞紐。第四,北京所在的京津冀地區是全國三大經濟核心區之一,推動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與河北雄安新區聯
16、動將持續為北京帶來解決原有問題、帶來嶄新發展的眾多機遇,并進一步優化提升首都功能。關于 FDI 金融科技發展指數(Fintech Development Index,簡稱 FDI)從企業、用戶和政府三大市場參與主體出發,量化衡量各研究單元的金融科技產業、用戶和生態發展狀況,力圖把脈全球金融科技崛起之勢。繼 2017 年 9 月在杭州首次發布2017 金融科技中心指數以來,浙大 AIF 司南研究室攜手各類機構已形成圍繞 FDI 的系列研究成果,并連續五年發布2018 中國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2018 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 2019 全球金融科技產業 40 城 2020 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
17、告(中英文版)2020 全球金融科技發展報告等超 25份系列報告,持續記錄和追蹤國內外城市金融科技發展,捕捉各城市金融科技發展機遇。需要說明的是,FDI 是在原有中國金融科技中心指數(Fintech Hub Index)、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指數(Global Fintech Hub Index)、“一帶一路”金融科技發展指數等眾多相關指數基礎上進行全面整合與升級的指數系列,目前包含“FDI 國家指數”與“FDI 城市指數”兩大類。本次發布即基于 FDI 城市指數,同期 FDI國家指數的分析詳見先前發布的 三驅并駕,馳騁以術:2020 全球金融科技發展報告。每期指數在保持穩定、科學可比基礎上不斷完
18、善,客觀評價國家及城市的每類參與主體。一方面,報告力圖成為各地政策制定者的“體檢單”、“對標卡”和“刻度尺”,幫助各區域發現自身優劣勢所在,找尋相應對標參照學習,同時記錄其進步的每一個腳??;另一方面,報告期望為想進入市場的企業提供全球趨勢指引、政策規則指南和市場機遇分析,幫助金融科技企業在機遇之地展露鋒芒。關于我們 北京前沿金融監管科技研究院(北京前沿金融監管科技研究院(FIRST)北京前沿金融監管科技研究院(Beijing Frontier Institute of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Technology,簡稱 FIRST)是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指導
19、建設的一家非官方、非營利性質的研究機構,專注于適合我國國情的監管科技前沿創新理論研究,是浙大 AIF重要的生態伙伴之一。研究院依托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浙大 AIF)自 2014 年成立以來在學科建設、國際化發展、政產學研創融合發展等方面積累的優勢,積極與北京市開展合作,助力北京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金融科技創新中心。研究院致力于開展適合我國國情的金融科技和監管科技前沿創新理論研究,發布“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通過“科技+金融+應用”的聚集效應,提升“科技+監管”“科技+合規”的雙向場景賦能。作為全球監管科技論壇秘書處,研究院通過國際交流與合作,構建監管機構、行業協會、金融企業、科技公
20、司以及科研院所等各主體良性互動的平臺,打造監管科技生態圈和金融科技發展生態圈。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浙大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浙大 AIF)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Academy of Internet Finance,以下簡稱浙大 AIF)是中國首個立足于學科體系發展的互聯網金融研究院,匯聚五個學院的研究力量開展跨學科研究;以互聯網金融、金融創新、新金融監管與制度設計、大數據處理、云平臺建設、風險評估、風險監控等為研究重點,致力于成為引領國際的中國新金融智庫和培養互聯網金融人才的世界級基地。此外,作為浙江互聯網金融聯合會/聯盟的聯合理事長單位和全國金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互聯網金融標準
21、工作組的首批成員單位,AIF 積極助力互聯網金融行業健康發展。浙大 AIF 司南研究室立志于成為輕量級的指數智庫,為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及其他商業公司提供經濟理論與計算機技術深度融合的大數據指數方案,以嚴謹科學的指標維度和化繁為簡的靈動數值,洞悉市場風向,跟蹤變化趨勢,提升決策效力。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浙大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浙大 ZIBS)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ZIBS)充分利用長三角一體化、杭州大灣區發展的戰略機遇,實施以浙大為核心的多機構、多學科、多層次的伙伴合作戰略,同時布局美國硅谷和英國倫敦。立足多元化經濟核心地區,ZIBS 聚焦新金融、新零售、新技術、新產業及新市場等領域的
22、商學研究和人才培養。ZIBS 致力于成為商學領域的未來全球生態系統建設者,以建設成為全球領先、面向未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全球化、智能化的新經濟時代的新型商學院為目的,以帶動浙大及中國商學學科的整體發展為使命,主動服務國家戰略。目前,ZIBS 與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和中國學中心合作,開設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項目(iMBA),下設金融科技產業和國際經營管理兩個人才培養方向;開設中國學碩士學位項目的中國商學方向,專門招收培養留學生。ZIBS 高管培訓課程項目開設的培訓課程主題涵蓋寬泛,提供公開課程,也能滿足企事業定制需求;授課地點靈活,更有機會參與國際課堂掌握最新行業發展動態和實踐成果。浙江數字金
23、融科技聯合會(浙江數字金融科技聯合會(ZAFT)浙江數字金融科技聯合會(以下簡稱“聯合會”),原名為浙江互聯網金融聯合會,是由浙江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擔任業務主管單位,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螞蟻集團、浙商銀行聯合發起,各金融機構、金融科技行業相關企業及組織共同組建,并在浙江省民政廳正式注冊的行業自律性質的 AAAAA 社會團體。聯合會前身是于 2015 年9 月 29 日成立的浙江互聯網金融聯盟,聯合會正式成立后與聯盟雙軌并行運營,最大優化行業服務與協助監管職能。成立以來,聯合會以“資政興業、經世致用、潮起錢塘、引領全球”為使命,積極搭建政企溝通橋梁,加強行業監督引導,開展行業創新研究,致
24、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金融科技行業生態,助推浙江數智金融先行省建設,促進浙江乃至全國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附錄:浙大 AIF 司南研究室金融科技發展指數重要成果 序號序號 報告名報告名 發布時間發布時間 發布地點發布地點 鏈接鏈接 1 普惠共享,觸及未來:2017 金融科技中心指數 2017 年 9 月29 日 中國 杭州 http:/ 2 普惠共享,未來已來:2018 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指數 2018 年 6 月6 日 荷蘭 阿姆斯特丹 http:/ 3 The Future of Finance is Emerging:New Hubs,New Landscapes Global Fint
25、ech Hub Index 2018 2018 年 6 月6 日 荷蘭 阿姆斯特丹 http:/ 4 2018 長三角金融科技發展報告 2018 年 7 月31 日 中國 杭州 http:/ 5 江干 錢塘 靡故匪新,靡革匪因:2018 中國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 2018 年 11月 12 日 中國 杭州 http:/ 6 多極聯動,天下新局:2018 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 2018 年 11月 14 日 中國 杭州 http:/ 7 星星之火,遵養待時:2019 伊斯蘭金融科技報告 2019 年 1 月21 日 中國 上海 http:/ 8 欲行百里,久久為功:2019 全球金融科技產業
26、 40 城 2019 年 10月 28 日 中國 杭州 http:/ 9 全球對標,中國聚焦:2019 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 2019 年 11月 9 日 中國 杭州 http:/ 10 千帆競發,器利者先:2020 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 2019 年 12月 7 日 中國 杭州 http:/ 11 When Thousands of Boats Compete to Sail,the Best Built Wins:Global Fintech Hub Report 2020 2020 年 9 月8 日 中國 北京 http:/ 12 三驅并駕,馳騁以術:2020 全球金融科技發展報告 2020 年 9 月28 日 中國 上海 http:/